兩個來月的禁足,吃貨們的五臟六腑紛紛逼近奔潰的界點,無論身心還是胃,都狂奔在胡吃海喝的路上。
對於鄭州吃貨而言,沒有什麼地方比這幾條路更具誘惑力了。煎炒烹炸燉,美食扎堆,酸甜苦辣鹹,爭奇鬥豔,再挑剔的味蕾,在這裡,也能找到命中注定的驚豔!
棉紡路,見證鄭州國棉廠「黃金時代」的一條路。1953年,隨著鄭州國棉一廠籌備興建,大量紡織工人紮根於這條路附近,揭開了鄭州輕工業史上輝煌的一幕。上世紀九十年代,下崗潮席捲全國,曾經的工人不得不另尋出路……以上種種,奠定了棉紡路附近如今美食雲集的局面。馬仁鴻涼皮,大西郊的涼皮之光。前不久,我在抖音上刷到棉紡路附近的馬仁鴻涼皮店,那時候堂食還沒開放,只見大家跟走紅毯一樣,在涼皮店的小窗口前排著老長的隊,無聲的述說著自己對涼皮的思念。「我看了(liao)了,來這排隊的都是沒成曬的,但凡有點成曬給那涼皮做成,那都不會來這。」殺人燴麵,棉紡路醫學院立交橋附近的一家蒼蠅小館,經營著鄭州最地道的老式燴。第一次去吃是西郊朋友帶我去的,我至今還記得他滿臉神秘又驕傲的表情:「嘗嘗,絕對正宗,我從小吃到大!」
在以三鮮燴麵、羊肉燴麵為主的鄭州,四廠燴麵則時時飄揚著咖喱的香氣。很多人寧願穿越大半個鄭州,也要來吃碗咖喱燴麵。對這些人而言,四廠燴麵不僅是一碗麵,更代表了人生中的一段崢嶸歲月。
鄭州的「墮落街」,在這裡,群眾的嘴是檢驗一家店能否開下去的唯一標準。到這話不必多說,挨家吃就對了,也別擔心踩雷,因為味道不過關的店早已關門大吉。溢香苑的瓦罐,姜記的刀削麵,秦安麵館的陝西油潑麵,豫蓉源的川味兒擔擔麵,還有烤雞翅……溢香苑焦脆的千層油酥燒餅,內裡軟嫩,只需咬上一口,裡面散發著葷油肉糜的香氣就攔都攔不住的跑了出來,配上他家酸菜肥牛砂鍋,幾口下去,只覺的越吃越餓——太酸爽開胃了!還有前進路與市場街交叉口附近秦安麵館的陝西油潑麵,麵條勁道,青菜豆芽清爽。將經明油爆香的蒜末和辣子仔細攪拌,每根麵條都被辣子染的紅紅火火,叫人吃的明明豔豔。伏牛路與前進路平行,這條路附近多是二砂、白鴿的家屬院,也是鄭州生活氣息最濃厚的地區之一,坐落著很多上歲數的老店。附近居民的嘴和胃,也被這些店養刁了不少。伏牛路的最北頭,坐落著鄭州老三記的葛記;沿著路往南走十多分鐘,就是文家胖孩兒砂鍋,再往南沒多遠,川妹子串串香就在你的左側。一過中原路,右手邊高臺上的紅燈籠川菜館,菜量大,味道正宗,是西郊遠近聞名的川菜館子。很多初來乍到的人注意不到這家門臉不大的店,但吃過的人都知道,不把你吃橫嘍都走不出大門。幹煸大腸,乾鍋驚雷筍,幹香麻辣魚,點起來點起來!再往南,延慶祥炸雞的香氣保管叫人走不動道。一年四季,每到傍晚,排的的長隊足以勾起任何人的好奇。炸雞皮,香酥焦脆,炸雞翅,肉嫩爆汁,延慶祥炸雞用實力告訴你什麼叫吮指炸雞。繼續往南過了伊河路就是方秀華胡辣湯,在許多西郊人眼裡,這碗湯完爆什麼信球辣。胡辣湯裡澆上一勺芝麻醬和香醋,再來個肉合,早晨從這兒開始才齊活。再往南過了隴海西路,汝河小區就不遠了,杏仁茶啥的我都不用多說了吧。北順城街位於鄭州管城區,是鄭州的民族特色小吃街。整條街都飄蕩著牛羊乳脂的香氣,叫人只想把它擁如懷中。從西大街拐向北順城街,五順齋烤鴨總店就坐落在街口。別的不用多說,看看每天烤鴨店門口排著的長隊,就知道鄭州市民對其多麼喜愛。「羊肉哪裡鮮,鄭州西蘭軒」,距烤鴨店沒兩步距離就是大名鼎鼎的西蘭軒,一家有些年頭的清真飯店,它家的扒羊肉,簡直一絕!西蘭軒斜對面是「勝利雞」,皮脆肉嫩,很多老鄭州寧願跑半個城,也要來吃這一口。海瑜樓的包子,皮薄餡豐,尤其是什錦素包,韭菜雞蛋粉條將包子撐的跟個小元寶似得。飯量小的人,只需半籠包子,便什麼也吃不下了,飯量大的還能就份湯鮮味醇的砂鍋。附近很多居民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那就來吃包子了。再往北走,就到法院西街了。街口的高爐燒餅夾垛子羊肉,往裡溜溜有小馬炸雞,這條街上還有個炸各色丸子的小門臉,新鮮出爐的炸丸子,外焦裡嫩,買上五塊錢的蘿蔔丸子邊走邊吃,足夠享受一路。吃完一圈臨走時再去趙記糕點來上一斤老式點心,保準再苦的生活,也甜的起來。位於人民路丹尼斯後面的工二街,每到傍晚,也熱鬧非凡。街口合記燴麵鎮街,往裡走幾步,就是方建營燒烤。從方建營燒烤是從小推車上起家,靠羊肉串,一步步營建了自己的燒烤天地。什麼時候饞了,就去方建營買個燒餅夾羊肉串,油脂加碳水,發出幸福的信號。這條路還分布著許多小吃,杏仁茶、驢肉火燒、烤麵筋、籠蒸豆腐腦等等,沿著街往裡走,總有驚喜在前方等著你。俊華廣東燒臘快餐店,深藏功與名在工二街的深處。紅底白字的小門臉,貌似只有一間小屋子,但走進去就會發現,裡面另有乾坤,藏著許多座位。這裡除了燒臘,不賣其他東西。燒鵝、叉燒、白切雞、脆皮肉,可以單點一份配小酒,也能汁澆米飯,配著叉燒享用一頓正宗的廣味快餐。俊華廣東燒臘快餐店,一個打牙祭的好去處。永安街上分布著許多小吃,最出名的,莫過於被稱為「永安三絕」的老陳鴨腸王、椒鹽香豆腐和阿生哥柳州螺螄粉。在很多鄭州吃貨的眼裡嘴裡心裡,這三家店,儼然稱神。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在愛吃鴨腸的人眼中,老陳鴨腸王就是這麼一個存在,若是飯點來,回回得排隊。
還有必須趁熱吃的椒鹽香豆腐。剛出鍋的豆腐被油煎炸的外焦裡嫩,澆上一大勺特製的醬汁,裡面再放上焦香的花生碎、清新的芫荽和微酸爽口的配菜,喜歡吃辣再來勺辣椒。吃得時候,焦、嫩、香、鹹、辣、燙,我至今仍忘不了第一次吃時,我那「眼淚與鼻涕齊飛」式的感動(吃辣必流鼻涕星人很無奈啊)。
至於螺螄粉,吃不到阿生哥的那些日子,我向速食裝妥協了,然而,吃過速食裝,卻越發想念阿生哥的臭和香……
這三家店附近有兩所學校,對於這兩所學校的學生而言,「永安三絕」四捨五入就是童年味覺之光,多少深厚純潔的友情,都是在這三家店門前建立的。
健康路,鄭州夜市界的常青樹,是無數人減肥路上永遠也跨不過去的絆腳石,一年四季都在上演「逛吃逛吃」的戲碼。烤冷麵、炒酸奶、炸串、鴨腸……這些都是開胃小菜。
後來夜市因為管理問題,許多小吃攤都銷聲匿跡了,但對於我而言,只要健康路與優勝北路交叉口的那家黃橋燒餅在,夜市美食的大旗就永遠不倒。
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燒餅,沒有之一。尤其是他家的五香椒鹽餅,剛出爐那叫一個酥,只需牙齒輕輕一磕……滿嘴的椒鹽油脂香氣,一口氣吃兩個,絲毫沒壓力。在此,隆重感謝當初帶我來吃燒餅的大哥!
還有老五的滋補羊肉湯,他家的燴麵也不錯,逛街逛累了,來這些地方犒勞犒勞嘴,簡直完美。
不得不說,天澤街為大東區在鄭州美食界掙了臉面。在鄭東新區還沒脫下「鬼城」之名時,天澤街已經開始在徵服吃貨方面暗暗發力了,周圍很多住戶,都喜歡來這條街上覓食。
天澤街也以其變化多端、國際範的風格,贏得了鄭州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歡。
但就我自己而言,我還是更喜歡那些蒼蠅小館的美味。嘻!
除此之外,還有哪條街是你覺得必須得榜上有名的?咱們留言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