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吃堅果時是不是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產品出現了油哈味、嚼起來也沒有酥脆的感覺,營養流失……
然而,這些問題在中國堅果炒貨食品龍頭企業洽洽這裡,卻早已不是問題:從全球10大產地100%直採當季新鮮堅果;溫度20°以上採用冷鏈運輸,溫溼度全程監控;核桃剝殼後7天內必須使用;為了產品貨架期始終口感新鮮,採用奶粉級保鮮包裝,包裝袋內含氧量不得超過1%……
11月12日,洽洽堅果保鮮標準大會在上海召開,洽洽食品在全行業首發每日堅果6大新鮮標準,重新定義「新鮮堅果」,同時也呼籲以更高標準、更高要求提升堅果品質。業內專家表示,洽洽敢於公開堅果行業6大新鮮標準,必將進一步規範整個行業亂象,提升整個中國堅果行業的水平。
1.
首發堅果行業6大新鮮標準
目前市場上各種品牌的每日堅果琳琅滿目,表面看起來,這些產品就是不同堅果原料的組裝,然而消費者吃起來,口味卻是千差萬別,有的吃起來酥脆可口,有的卻有一股哈喇味……
那麼這些堅果果真就是簡單組裝的嗎?洽洽則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當天,洽洽首次發布堅果行業的6大新鮮標準。
「洽洽從2017年才開始做小黃袋每日堅果,但是洽洽憑藉20年專注堅果質造的沉澱,洽洽就是做行業內的堅果專家」,洽洽首席增長官王斌在發布會上表示,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非常容易被氧化,出現哈喇味,而這些就是保鮮不到位造成的。
「堅果最關鍵的就是如何保鮮,這其中技術含量很高,洽洽擁有國家堅果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採用非化學方法研究堅果氧化問題」,王斌介紹,洽洽的原料100%堅持全球直採當季堅果,全程冷鏈運輸,立體休眠倉確保堅果品質;另外,洽洽掌握產業鏈專利技術,累計獲得230餘項國內及國際專利;與瑞士布勒戰略合作,聯合開發專業堅果烘焙設備,四段低溫輕焙,八重保鮮工藝,採用奶粉級保鮮包裝,保證堅果的新鮮、營養和口感。
「以洽洽質造為戰略支點,目前洽洽全球擁有十大自有工廠,從源頭到儲藏、加工最後包裝,一整套技術體系構築洽洽掌握新鮮關鍵技術」,王斌直言稱:安全對於食品行業來說是入門門檻,但是新鮮則是洽洽一直在推行的更高標準,在中國堅果行業,洽洽每年在新鮮戰略上的投入是最大的。
除了提出每日堅果6大新鮮標準,當天,洽洽還成立了全球堅果保鮮產業鏈聯盟,最大限度控制從「種植地到消費者」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風險,保證一路領「鮮」。據了解,這也是國內首次提出在全產業鏈布局提升新鮮標準。
2.
為圖「新鮮」跑遍全球
想夯實「新鮮」這一基礎,可真的不簡單。要知道,洽洽的新鮮標準已遠遠高出國家標準之上。
「就為了這一小袋每日堅果,洽洽跑遍全球,就圖新鮮,在全世界尋找自己的供應商,和農場直接合作,100%採購堅持原產地直採當季堅果,對這些供應商的加工方式、廠房設備等都要進行飛行檢查,確保每顆堅果從源頭就是新鮮安全的」,王斌以核桃為例介紹,洽洽目前在新疆的阿克蘇建立了核桃粗加工基地,核桃是帶殼儲藏的,現用現剝,剝好了迅速冷櫃輸送到加工廠,七天之內必須用掉。
「你會注意到,洽洽現剝現用的核桃仁是帶皮的」,王斌說,如果脫了皮的,看起來很漂亮,但誰知道這是去年的還是前年的甚至是大前年的產品?再比洽洽的榛子,是來自土耳其的,比普通榛子價格要貴30%;藍莓是來自智利;洽洽的黑加侖是去了很細小的蒂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每日堅果行業,只有洽洽採用的蔓越莓是整粒的,而其它產品則全是切片的,因為只有完整的才是未抽汁的,花青素含量是其它的3倍;而其它的先是抽汁,然後再糖制切片」。
「在洽洽內部,一包小黃袋要經歷237項指標檢測和控制」,王斌透露,其中感官指標78項,梨花治療46項,製程指標53項,成品出廠15項,其中來自原料的檢驗就有124項。洽洽如此嚴苛的管控,在中國堅果行業的確是很少見。
3.
破解行業隱患樹立新鮮標杆
小小堅果,洽洽的6大新鮮標準,目前行業內無人能及。那麼洽洽為何要如此「大動幹戈」?
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食品司原副司長、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志強一語揭開了行業的問題。
張志強表示,自己過去工作長期與堅果打交道,長期從事食品安全和營養標準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在自己的組織下,當年的衛生部(現衛健委)制定了堅果、乾果、炒貨衛生標準(這些標準後來都做了改革和調整),堅果具有豐富營養價值,特別是在不飽和脂肪酸方面,是最為提倡的一類食品,「然而,很多企業作為責任主體,還沒有達到一定的工作水平」,張志強指出,「堅果的腐敗變質問題,一直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的管理重點」。
發布會上,來自中外專家均肯定了堅果的高營養價值。上海交通大學營養與功能食品創新中心主任蔡美琴教授指出,堅果是一種融營養和保健於一體的功能性食源,是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多種植物化合物質的良好來源,也是讓人能夠放鬆身心的的食源,我們的休閒食品缺少不了堅果。
韓國順天鄉大學國際交流處處長、韓國順天鄉大學醫學院教授柳炳旭也強調堅果的健康屬性,他指出,韓國人普遍認為堅果是一種很珍貴的食物,堅果是韓國世世代代公認的健康食物。多項科學研究也表明,堅持吃堅果的人,體重和壞膽固醇量可能會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也有明顯降低。
正因為人們對堅果營養價值認識的提升,這十年中國堅果產量增長96%,躍升為世界第二大堅果生產國。國際堅果與乾果協會(INC)主席邁克·沃寧現場連線分享時就提到,過去十年,全球堅果需求和供應都在不斷增長,而中國市場起到關鍵作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堅果炒貨委員會發布的《2019年全國堅果炒貨行業經濟運行報告》顯示,2019年規模以上堅果炒貨企業收入1766.4億元,同比增長8.7%。而每日堅果作為行業大單品,正在不斷釋放百億市場潛力。
然而,行業快速增長的同時,國內堅果市場的質量隱患也暗潮洶湧:走私堅果、小作坊以次充好、發黴腐敗等問題層出不窮,導致「不新鮮堅果」流入消費者手中,不僅可能危害消費者健康,也將成為堅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絆腳石。
「洽洽提出的堅果保鮮標準,在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也為全國的食品產業做了很好的榜樣」。對於洽洽提出的堅果6大新鮮標準,張志強在發布會上給予了高度肯定。
「洽洽提出的這六個新鮮標準,加固企業『新鮮』戰略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填補了行業新鮮標準的空缺,為行業樹立新鮮標杆,對於行業有很好的一個引領作用、指導作用」,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向胡說有理表示,作為整個中國休閒食品,特別是堅果行業的一個領導者來說,洽洽敢於把六個保鮮標準公布出來,這已經上升到一個行業領頭羊的作用,不單自己做得好,洽洽也想通過這六個標準,進一步規範把整個行業亂象,提升整個中國堅果行業的水平。
4.
新鮮戰略助推業績大漲
據了解,目前國內堅果行業已有幾百家品牌入場,競爭激烈。在行業同質化嚴重的現狀下,「新鮮」加持的洽洽表現的確不一般。
洽洽剛剛發布的2020前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洽洽營收36.51億元,同比增長13.41%;淨利潤增長32.3%;扣非淨利潤4.55億元,增長43.36%。第三季度營收13.56億元,同比增長10.11%;淨利潤2.35億元,同比增長30.26%;而扣非淨利潤2.17億元,同比增長49.76%。
在疫情席捲的2020年,洽洽交出的這份業績單,增速已經遠遠將對手甩在身後。以輕資產的三隻松鼠為例,其前三季度營收雖然增長7.7%至72.3億元,但是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均大幅下滑10.62%和23.6%,分別為2.64億元和2.18億元。
據了解,除了業績突飛猛進的小黃袋每日堅果外,今年7月份,洽洽還推出了洽洽益生菌每日堅果和洽洽早餐每日堅果燕麥片兩款創新產品。
「洽洽雖然堅果行業入局時間不是最早的,但是洽洽為何能夠實現彎道超車,更多是基於完整的全產業鏈的布局以及掌握核心技術」,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向胡說有理表示,從差異化的角度、競爭的角度不難看出,當整個消費端不斷倒逼產業端創新升級迭代的這個節點下,洽洽依託其整個質量內控體系的強大優勢,已經在整個堅果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朱丹蓬還指出,未來所有的創新一定要具備壁壘,沒有壁壘的創新一定走不遠,也容易被複製,而洽洽產品創新的核心是基於洽洽獨有的全產業鏈優勢的創新。相信洽洽的新鮮戰略和創新產品的推出,不僅對洽洽今年全年業績有非常好的推動作用,也會支撐洽洽未來三年的快速發展。
這一點洽洽也非常有底氣的,王斌說:「你的成本投入到哪裡,你的競爭壁壘就在哪裡,對於洽洽來說,賴以生存的壓艙石只有兩個:品質和品牌」。
胡說有理注意到,洽洽股價也從年初的33元左右漲到了如今的50多元,漲幅達到近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