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周星馳還能拍電影,在電影上映之前就很有可能沒有任何報酬!
有一種說法是,如果周星馳還能拍下去,那他現在的片酬可能是億元,畢竟作為「雙周一成」中的角色,周潤發、成龍的片酬已經有些觸不到,那周星馳拍出很多好電影的片酬也會比較高。
清楚地看到:演員—導演—製片人,影視劇中人物形象刻畫到整個影視的操刀全過程,周星馳早已擺脫了演員的身份,真正以自己的成就完成嚮導演的轉變。
縱觀整個影視劇行業,幾乎每一個導演都有不凡的演技,而導演們很少出現在影視劇中,畢竟他們是整個影視劇的「靈魂」,把持著全片,即使出現也是極少的。也許有人會說周星馳是個例外,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最後星爺導演的電影都沒有自己出現,而且把自己放在了導演的位置上去執導電影。
在影視劇創作過程中,演員和其他人得到了報酬,根據每個人的咖位不同,報酬呈階梯分布。角色咖位越大,相對到戲的時間越短,同時支付的報酬也越高。要是想跟周星馳約個戲,有人說至少得花上億元,那當然。
但是實際上很可能在電影上映之前就沒有任何報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一切假設都是建立在星爺會接戲的基礎上。一、星爺不接戲,也就沒有片酬了;二、星爺接戲,如果星爺接戲,他接戲的劇本肯定是自己篩選過的,質量好,自己也能把人物描寫得活靈活現。對這樣的劇本,如果只拿到片酬,肯定是有些不足,有可能會出現,在影片上映前沒有片酬,將片酬按一定比例分成改為片酬。
分片片酬,這在影視界也是一個稀疏平常的現狀,如果周星馳還能拍電影,那麼他很可能在電影上映之前就沒有片酬了,而用這種方式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