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明清瓷器排行:1.3億拍賣史上第二高價的清康熙瓷器

2021-02-07 國匠藝品文化交流中心

明清時期是中國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時期,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清代瓷器製造達到頂峰。明清時期的瓷器品種繁多、工藝考究、千姿百態,不僅有傳統青花、五彩,還有絢麗多彩的粉彩、琺瑯彩、古銅彩技法等,明清瓷器的精妙工藝和升值空間一直在拍賣市場中獨領風騷。2020年國際拍賣場上明清瓷器市場如何?本文將介紹今年拍賣價最高的10件高古瓷,以供參考。

成交時間:2020年10月19日

成交價: 132,825,000人民幣

尺寸:直徑 6.5-6.8 cm*12

年代:清康熙

拍賣機構:北京保利

拍賣場次:禹貢 壹--康熙大帝之幾暇格物

來源:香港徐展堂先生「在望山莊」舊藏

紐約蘇富比,1997年9月23日,編號348

成交價:USD 706,500

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號EK8

該組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以人民幣約1.3億元成交,刷新2020年度陶瓷藝術品拍賣成交紀錄,成為拍賣史上第二高價的清康熙瓷器,也成為2020年藝術品市場唯一一件過億的瓷器拍品。

十二月令花神杯是康熙御窯五彩佳作,依月令之數為一套,共十二隻。

一月令一花卉,並配以詩文,十二杯分別繪製有迎春、杏花、桃花、牡丹、石榴、荷蓮、蘭草、桂花、菊花、月季、梅花和水仙,素來被視為康熙朝官窯瓷器之名品。

成交時間:2020年10月19日

成交價: 85,100,000人民幣

尺寸:高 39.0 cm

年代:清乾隆

拍賣機構:北京保利

拍賣場次:禹貢 貳--雍正御窯十三絕

來源:周恩來(1898-1976)總理,1950-1960年代出訪錫蘭期間贈予藏家錫蘭(現斯裡蘭卡)第三任總督,奧利弗·厄內斯特·古納蒂拉克爵士(Sir Oliver Ernest Goonetilleke 1892-1978)珍藏,及其家族遞藏青花膽瓶鈷藍海浪發色淡雅、而龍紋濃麗,繪九龍遊於海水之間,萬千氣勢,極為珍稀,除英國V&A博物館藏外,市場流通中現僅之例。龍紋乃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最重要之紋飾,象徵帝王及皇權。

此品以8510萬RMB刷新清代青花御窯瓷器拍賣世界記錄,其器型線條柔潤秀長、瓶腹飽圓,紋飾精巧、濃淡有別。

成交時間:2020年7月11日

成交價: 70,406,000港幣(含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6365萬

尺寸:高 31.4 cm

年代:清乾隆

拍賣機構:香港蘇富比

拍賣場次:蘊古存今 – 迦納爵士舊藏玲瓏夾層瓶

來源:迦納爵士(1891-1977年)收藏

倫敦蘇富比1954年5月25日,編號91(£44)

Bluett & Sons,倫敦,登錄編號3396

Jacob Stodel,阿姆斯特丹及倫敦,1954年11月8日購自 Bluett & Sons(£80)

亨利奈特(1903-1970年)收藏,荷蘭海牙

自此家族傳承

此類夾層玲瓏套瓶極為稀罕,其製作繁複,集中國陶瓷工藝之大成,遠古青銅、先秦玉器、龍泉青瓷、永宣青花、洛可可式花團錦簇等從形到飾,每一個細節皆蘊藏古風。

此瓶細緻入微,堪稱鬼斧神工,盡顯匠心獨運,工之精、藝之巧。唇口外翻如華蓋,飾精緻如意雲紋。束頸胭脂紅為地,細錐鳳尾形卷草紋,錦上添洋花,番蓮卷葉,繾綣曼麗,加飾描金雙龍耳,盡顯天威。

鼓腹為粉青描金鏤空仿古紋,龍、鳥交纏,伴以如蝠瑞獸,有條不紊,井然見序。間隙透空,可窺見內瓶為仿明青花蟠桃,似虛猶實。足與瓶口、肩頸紋飾相呼應,內頸及器底則施松石綠彩,底署礬紅六字篆款。此瓶各式風格揉合自然,渾如天成,慕古之餘更讓人讚嘆不已。

成交時間:2020年12月2日

成交價: 41,300,000港幣(含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3518萬

尺寸:高 54.5 cm

年代:清乾隆

拍賣機構:香港保利

拍賣場次:雲潤星暉--放山居、十面靈璧山居暨海外名家藏盛清瓷器

來源:洛赫爵士(1827-1900年)收藏

放山居,艾弗瑞.莫裡森(1821-1897年)收藏,應於1861年購自洛赫爵士

蘇格蘭艾雷島馬格代爾爵士收藏

倫敦佳士得,1971年10月18日,編號82

Jen Chai Art Gallery,紐約,編號A532(戴潤齋公司其中一種標籤)

戴潤齋收藏

香港蘇富比,2010年10月7日,編號2132

此品為清乾隆時期最為代表性的御製官窯瓷器,堪稱絕色。瓶盤口直唇,弧長頸設如意耳一對,尊貴秀挺,線條流麗。本品最大特色在於摹仿掐絲琺瑯的外觀,以松石綠釉摹仿銅胎掐絲琺瑯之色地,以金彩畫骨,勾勒花紋輪廓線框,整器裝飾雍容華麗,紋飾細緻。

肩部飾折技花草紋、如意雲頭,腹紋繪八吉祥紋、八個佛教圖案,似隨意安放,實則布局構思巧妙。底部中正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並填入描金,與松石綠地相互映襯,加倍鮮明,可見其工藝精湛。

成交時間:2020年10月19日

成交價: 39,100,000人民幣(含佣金)

尺寸:高 32.0 cm

年代:清乾隆

拍賣機構:北京保利

拍賣場次:禹貢 叄--五福五代清宮秘翫

來源:英國約克郡私人藏家收藏

本品釉色為罕見的高溫霽紅釉上加以低溫彩繪,器物於霽紅釉上加繪金彩,稀見且慧心獨具。

放大鏡之下的霽紅釉金彩之,隱隱呈現窯變之藍紫色,實乃精罕絕妙至極,稀世珍品。

此瓶形似垂膽,規整端秀,屬乾隆時期「最佳」瓶式,瓶身所瓶繪「五穀」,有頌讚祈求五穀豐登、社稷永固之美意。另一面瓶身所書為弘曆作《上林花氣》。

此品底部為雙框四字篆書方款,書寫規整且不失書意,極為少見,僅在品級極高的器物上偶見一二。

成交時間:2020年12月5日

成交價: 38,520,000人民幣(含佣金)

尺寸:高 50.5 cm

年代:清雍正

拍賣機構:北京保利

拍賣場次:凝禧--鴻禧美術館、十面靈璧山居、山中商會諸家藏瓷拾珍

來源: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香港佳士得,1994年5月2日,編號675(封面),成交價HKD 4,420,000

德善堂家族收藏

香港蘇富比,2004年10月31日,編號143,成交價HKD 12,942,400

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編號EK257

本品盤為敞口,弧壁,圈足。盤心繪粉彩蒼茂桃樹,八顆嫣紅桃實,五顆於盤內,三顆於盤外,渾然一體;

本品布局構圖之妙在於對「過枝」技法運用。過枝又稱「過牆」,即花繪布局將內、外相連通,圖案自盤外壁攀延過盤邊伸展鋪陳於盤心,使內外圖案既獨立成章又渾然一體。「過枝技法」始見於康熙後期,尤以五彩瓷器為多見,凡運用此法者,其瓷器品質非凡。

桃枝盈間,特繪有礬紅蝙蝠飛舞於盤心,另有兩隻於外壁,底足青花雙倭角方框內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成交時間:2020年10月19日

成交價: 33,350,000人民幣(含佣金)

尺寸:高 14.2 cm

年代:清雍正

拍賣機構:北京保利

拍賣場次:禹貢 貳--雍正御窯十三絕

來源:日本細川氏家族珍藏(一對之一)

東京永青文庫藏品(一對之一)

玫茵堂珍藏,瑞士

此器粉彩瓷胎,胎薄釉潤、圈足託承。該品運用「過枝技法」,構圖紋理精妙,色澤濃淡相宜、巧奪天工。

外壁自底部伸出桃枝環繞碗身,壽桃色調自然,豐腴逼真,鐵紅色蝙蝠翻飛於兩枝間留白處。內壁的枝頭亦結兩枚碩實桃子,透熟欲墜,內外合有六桃五蝠,取「福壽雙全」之意。

成交時間:2020年10月19日

成交價: 32,200,000人民幣(含佣金)

尺寸:高 75.0 cm

年代:清乾隆

拍賣機構:北京保利

拍賣場次:禹貢 叄--五福五代清宮秘翫

來源:英國倫敦Wantage夫人收藏(1837-1920)

威尼斯Francesco Genova,1963年(見發票)

此品體量大、繪工細膩,瓶身主體繪青綠山水,仕女笙歌、曼舞盈盈,展現盛世景象,集藝匠水準之大成,可謂乾隆朝瓷器中的璀璨明珠,無比珍罕。此器撇口、束頸,胭脂紅地上以各色彩繪祥蝠銜壽及銅錢紋,纏枝蓮蔓卷,繁花似錦,兩側各飾一藍料彩螭龍耳。

近足處亦繪胭脂紅地纏枝花卉,與頸部遙相呼應,圈足環飾金彩回紋,光豔奪目。足內以礬紅彩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襯以松石綠釉色地。

成交時間:2020年10月19日

成交價: 31,050,000人民幣(含佣金)

尺寸:高 39.0 cm

年代:清雍正

拍賣機構:北京保利

拍賣場次:禹貢 貳--雍正御窯十三絕

來源:英國溫徹斯特貴族私人收藏,購自1910年代

此品器型挺拔窈窕、雋秀典雅,長頸、溜肩、圓腹漸收成圈足,胎釉精良瑩亮,紋飾層次豐富,雍正官窯青花釉裡紅之佳作,滿其雍正朝風韻。

此器燒造工藝繁複,釉裡紅、青花二色佳,鮮妍欲滴、相互輝映,難能可貴。「青花釉裡紅」起源元代,是將青、紅兩種釉下彩繪於同一器物上的裝飾。

從燒成技術方面來看,因鈷料、銅紅料的窯火內溫度和氣氛不易把握,成品率低,二者顏色能如此完美燒成者,極為少見。

成交時間:2020年7月11日

成交價: 33,775,000港幣(含佣金)

折合人民幣:約3053萬

尺寸:高 8.8 cm

年代:明成化

拍賣機構:香港蘇富比

拍賣場次:中國藝術珍品

來源:Sam Browne 收藏

倫敦蘇富比1972年5月23日,編號126

香港蘇富比2008年4月11日,編號2932

此罐小巧可人,細滑瓷胎,觀之撫之,柔滑如絲。所繪應龍紋筆觸較顯粗獷、威猛有力,但卻不失雍雅,別有一番韻味。

成化年間帶款青花應龍紋罐極為稀少,此品更屬其中罕類。

相關焦點

  • 明清瓷器珍品:盤點這些年拍賣會上的高價單色釉瓷器!
    由於瓷釉內含不同化學成分,瓷器燒成後就呈現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如青釉、紅釉、黃釉、黑釉、綠釉、藍釉和白釉等。單色釉瓷器雖然顏色單一,但在某種程度上卻是對「美到極致是自然」這一境界的經典詮釋。宋代,單色釉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特別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單色釉瓷器的燒制工藝更是達到了鼎盛時期。
  • 中國十大高價拍賣瓷器個個都精美絕倫!
    二、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拍賣時間:2010.11.12成交價:5.54億元人民幣2010年秋拍,一件「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在倫敦以5.54億元將中國藝術品拍賣紀錄改寫。據了解,自2005年以來,已有12件元明清瓷器的拍賣成交價突破了億元,在「億元俱樂部」中是僅次於書畫的藏品門類。
  • 2020拍賣總結|瓷器雜項:拐點已現,未來能否乘勢而起?
    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花神杯 D6.5-6.8cm 成交價:1.32825億元 北京保利拍賣今年的秋拍成交額已經出現了拐點,目前瓷器雜項板塊已經完成了57.37億的成交額,按照以往其餘四家拍賣數據來看,預計在62億左右。
  • 康熙青花釉裡紅瓷器從外表特徵看它的真偽
    在中國瓷器藝術收藏市場,青花瓷一直比較突出,隨著價值的沉澱,它成倍增長。「青花釉裡紅」是收藏界最受歡迎的青花瓷之一。今年春拍中更是一件6000件的青花釉裡紅瓷器。而從歷屆各個公司的拍賣會上我們不難發現,元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精品經常能夠拍出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高價。香江國際藝術品拍賣公司專家表示青花釉裡紅瓷器收藏應注意幾點常識。
  • 清代琺瑯瓷器有什麼特點?為什麼十分貴?
    琺瑯彩繪來自歐洲,在康熙年間隨著海關開放進入中國。因為康熙皇帝對琺瑯畫十分喜歡,因此將其創作到瓷器上,產生了今天讓世人追捧的琺瑯瓷器。清代琺瑯瓷器繼承了陶瓷發展史上的各種優點,從拉坯到成型,再到用料和施釉,燒制工藝無一不精湛,無一不是當時最先進最成熟的工藝。正是因為如此,清代琺瑯瓷器才成為中國瓷器史上非常著名且收藏價值極高的瓷器。
  • 粉彩瓷,中國最貴的瓷器!
    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瑯彩瓷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從康熙晚期創燒,後歷朝流行不衰。中國瓷器最高紀錄的瓷器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拍賣時間:2010.11.12拍賣公司:英國Bainbridges成交價:5.54億元(最終好像被私洽了)2010年英國拍賣行拍出清乾隆年間粉彩鏤空
  • 一件鬥彩兩個億,史上拍賣價最高的20件景德鎮鬥彩瓷器
    史上最貴之第二十名 清乾隆 鬥彩瑞蓮福至心靈水盂估價:RMB 4,500,000-6,500,000成交價:RMB 8,970,000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賣會成交日期:2018-12-08尺寸:高5.5cm水盂平口,豐肩,圓腹,束底。
  • 掐絲琺瑯彩瓷器的價值這麼高嗎
    琺瑯彩瓷器是中國陶瓷業發展的鼎盛時期,而它也向我們展示了康雍乾三代的盛世景象。 2005年一隻清乾隆御製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在蘇富比拍賣行的秋季單件專品拍賣會上以1.1548億港元買下。據悉,該瓶曾於1975年出現在倫敦佳士得的拍賣會上,當時的為1.6萬英鎊,30年時間,身價暴漲了近千倍。
  • 明清外銷瓷器:庭園仕女圖與宮廷女性生活
    3 自宋金時期出現在北方磁州窯的瓷枕中,並被運用在明清官窯紋樣中,反應了宮廷女性的形象和生活,但在中國官窯中數量及比重都極少。隨著海外市場的拓展及海外市場對女性主題紋樣的偏愛,明清外銷瓷中出現了大量的女性題材紋樣,特別是清初康熙年間,仕女圖在外銷瓷中極為常見。
  • 中國十大最貴瓷器排行榜,最便宜也能二環買套房|人民幣|明成化鬥彩...
    在2014年4月8日中午舉行的香港蘇富比春拍「玫茵堂珍藏成化雞缸杯」專場上,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以1.6億港元起拍,最終以2.5億港元落槌,281,240,000港元成交,一舉超過2011年春拍香港蘇富比推出的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創下中國瓷器在香港拍賣的成交記錄。據媒體報導,該拍品拍前估價為2億至3億港元。
  • 元明清藍釉瓷器
    藍釉瓷器的品種十分繁多,而且元明清三朝也各有藝術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藍釉瓷器收藏知識,使您對神秘的藍釉瓷器不再陌生。一、藍釉瓷-基本介紹藍釉瓷主要有霽藍、天藍、藍釉白花等品種,屬於高溫顏色釉。藍釉瓷多用於古代重要的祭祀場合和陳設使用。
  • 斬獲3.23億港元,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國瓷器及藝術品成績喜人
    佳士得香港秋拍中國瓷器及藝術品四場各具特色的專題拍賣,歷經了8小時的激烈競拍,共斬獲3.23億港元的總成交額。拍賣呈獻多件橫跨中國歷代的珍品,通過不同時期盛行的藝術造型,揭示不斷演化的中華美學。
  • 「龍翔九天」與龍紋變遷,長沙博物館展元明清御用瓷器
    澎湃新聞獲悉,在長沙博物館新館開放五周年之際,「龍翔九天——元明清御用瓷器特展」12月28日在長沙博物館開幕。展覽共遴選元明清御用瓷器128件/套,囊括傳世完整器與景德鎮御窯出土器物等,旨在以獨特多變的器型,精美的紋飾展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用龍紋瓷器風範及龍紋的變遷。
  • 收藏中國瓷器十大要點
    1熟能生巧 中國瓷器仿古已有數百年歷史,早期乃希望向古人致敬,但亦有人魚目混珠,因此買家必須加倍小心。想認識瓷器,便要博覽藏品。不妨善用各地知名拍賣行舉行的拍賣,認識不同類型的中國瓷器,由於拍賣行能讓藏家親身接觸瓷器,因此在很多方面也比博物館更勝一籌。藏家能藉此了解瓷器的觸感、重量與彩繪品質。
  • 瓷器知識:五彩瓷器為什麼出現在明清時期?
    康熙五彩曾成為陶瓷裝飾的主流形式盛行一時。但到了雍正時期,由於粉彩瓷更符合中國畫的表現意蘊,五彩於是退隱江湖,出於對前朝視為「古」的傳統觀點,所以,五彩又稱「古彩」。在制瓷工藝中,燒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景德鎮陶錄》云:「白瓷加彩後,復須燒煉,以固顏色。爰有明暗爐之制。小器則用明爐,口門向外,周圍炭火,置鐵輪其下,託以鐵叉,以鉤撥輪使轉,以勻火氣。
  • 中漢秋拍(一)丨市場團寵——明清瓷器掇英
    從2009年至今,北京中漢拍賣嚴格篩選拍品,用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拍賣中的每一個環節,以專業嚴謹和誠信規範贏得了業界的認可,迅速在業內崛起,成為拍賣業不可多得的一股清流。11月9日,北京中漢拍賣2020秋季拍賣會瓷器工藝品(一)專場將在中漢藝術空間舉槌。
  • 元明清三代青花瓷器特點詳細對比介紹
    青花瓷器備受世人喜愛,也備受世人矚目。青花瓷器的淡雅之風和優美的器型一直吸引著廣大收藏愛好者的投資目光。但是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器各有時代特點,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答疑解惑,詳細介紹這三朝青花瓷器的特點對比和歷史知識,使您品鑑青花瓷器知識的同時,見證我國的瓷器文化史。
  • 收藏家地攤買酒杯,拍出近3億天價,創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這位收藏家的眼光獨到並且十分犀利,竟然在地攤上買到能夠拍出約3億天價的酒杯,要知道,這個記錄可是創了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之最了。01這位收藏家名字叫做仇焱之,1910年在江蘇省出生。她同仇焱之一樣,一眼相中了這酒杯,仇焱之便轉手以高價賣給了這位倫敦的貴婦人。當時這件事情在收藏界十分出名,仇焱之還因此被評為「撿漏」的典範。但是杯子是一對的,仇焱之只賣給倫敦收藏家一隻,另外一隻去哪了呢?03另外一隻被仇氏拍賣了,成交價格竟然達到了2.81億港幣,最後被劉益謙拍到了。
  • 故宮館藏清康熙瓷器精品欣賞(一)
    青花山水紋瓶,清康熙,高26cm,口徑6.3cm,足徑7.7cm。瓶折沿,直頸,溜肩,直腹,圈足。底白釉青花雙圈,無款識。通體青花紋飾,頸部飾如意雲點紋,腹部飾山水樹石紋,腹上部一側題有兩行楷書,字已被毀,僅餘「康熙庚寅年」款。康熙庚寅年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此時清王朝統治已經穩定,瓷器製作進入繁榮時期。
  • 五彩瓷器在拍賣會的搶眼表現
    2006年,北京誠軒拍賣會上一件明萬曆五彩人物小蓋罐以121萬元成交。近年來,五彩瓷成交前10位中,有一半是明朝嘉慶萬曆時期的五彩瓷器,由此可見,目前明代官 窯五彩瓷器的價值正在逐漸上升,也預示著明代五彩瓷器在拍賣市場上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