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模式 打造亮點玉泉區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2020-12-26 身邊24小時

呼和浩特日報訊 今年以來,玉泉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具體要求,根據時間節點和重點任務,有計劃、有目標、有標準、有措施地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按照「黨建引領、社區主導、物業支持、企業助力、全民參與」的原則,邊探索邊推進,因地制宜地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為積極探索適合實際情況的垃圾分類模式,玉泉區首先明確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探索總結經驗,為全區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樣板。截至目前,全區59個社區475個小區已經全部開展垃圾分類,全區124家公共機構已經全部開展垃圾分類,全區26所學校全部達到垃圾分類全覆蓋。

玉泉區按照「補齊短板、深入推進、形成長效」的思路,加大基礎設施設備投入力度。截至目前,投放可回收垃圾桶1109個、廚餘垃圾桶682個、有害垃圾桶604個、其他垃圾桶1219個。建設7座垃圾分類廂房,同時投資450餘萬元,配置了可用於清理大件廢舊家具和建築垃圾的自卸環保車6輛、可回收垃圾運輸車14輛、有害垃圾收集運輸車41輛、其他垃圾清運車輛49輛、廚餘垃圾清運車1輛。新購置壓縮式垃圾箱10臺、單臂吊清運車2輛,新啟動垃圾轉運站9座。初步形成了滿足玉泉區垃圾分類現狀的分類收運體系。

在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方面,黨建引領同樣發揮了巨大作用。玉泉區積極發揮黨員幹部、志願者、學生、督導人員、物業人員的作用,利用抖音、快手、媒體、現場講解等宣傳方式,在小西街社區、泓博三組團、綠波小區、石頭巷小學、玉泉區第二幼兒園等宣傳陣地,通過建設主題廣場、主動入戶、發放宣傳冊、組織現場活動等方式,多形式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提升垃圾分類知曉率的同時,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截至目前,共宣傳230次,受益群眾40萬餘人。

為了探索如何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玉泉區還多種模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一是由物業公司主動承擔。如萬錦小區,垃圾收集容器的投放、宣傳活動的開展、桶邊督導員的增設等工作,都是通過前期經驗總結,由物業公司主動策劃完成。這樣做的好處是,物業公司更了解本小區的居民特點、居民生活習慣等因素,能合理規劃垃圾投放、收運時間。同時,熟悉業主,利於開展入戶宣傳等工作,調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二是之前的無物業小區,都由社區代管。如榮康醫院家屬樓、民政局家屬樓等,社區提前完成摸底工作,按照300—500戶的標準,放置一組四分類垃圾箱、配備一名垃圾分類督導人員。通過志願者、黨員幹部、社區工作者等宣傳人員,主動參與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通過入戶講解、發放宣傳冊、發放環保手提袋、現場遊戲等方式,開展宣傳活動。三是示範片區的運營模式。如小召前街街道辦事處,按照「辦事處主導、社區實施、物業參與、企業助力」的原則,採取市場化模式運行,能夠擁有更專業的管理、更科學的規劃。(孫嶽龍)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玉泉區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按照「黨建引領、社區主導、物業支持、企業助力、全民參與」的原則,邊探索邊推進,因地制宜地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為積極探索適合實際情況的垃圾分類模式,玉泉區首先明確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探索總結經驗,為全區垃圾分類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樣板。
  • 增城: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垃圾分類模式
    「我們經過黨支部、黨員帶頭開會明確細則,然後用畫報、小喇叭等工具去宣傳開展垃圾分類。」 伴隨著垃圾分類的深入推進,僅僅思想認同遠遠不夠,碧潭村還綜合運用多種措施,提高村民進行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準確率。趙景枝告訴記者,村裡引入了智能投放設備,大力推行「一戶兩桶、乾濕分離、上門收集、分類運送」的收運模式,近期更實現了垃圾分類「掃碼評分」再升級。
  • 「垃圾分類」懷柔城管執法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
    每周由黨政一把手和主管副局長主持召開區城管執法系統工作視頻調度會,對生活垃圾分類執法工作進行部署和專題調度,同時組建專項督導小組,在基層執法隊開展專項執法的基礎上,堅持每周由局領導帶隊隨機抽查生活垃圾分類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監督各執法隊執法效果,督促各執法隊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四個環節的執法力度。
  • 廣州中心六區全面提升垃圾分類精細化水平
    海珠區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2018年聽取海珠區城管局關於垃圾分類工作匯報,要求有關部門儘快將成功的垃圾分類模式在全區複製推廣,加大宣傳力度,指導居民開展垃圾分類。2019年召開主任擴大會議,實地檢查泓景花園、堅真花園等垃圾分類開展情況,聽取區政府關於垃圾分類工作情況的報告。
  •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
    打造「滇中翡翠」,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住房城鄉建設部等9部委 《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9〕56號)、《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雲南省加快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雲政辦發〔2020〕9號)精神,結合我州實際,制定本方案。
  • 石景山區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展開,日產日清、分類運輸
    4月29日,我們來到了石景山區,通過走訪購物中心、社區、行政機關以及密閉式清潔站,了解了石景山區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情況。喜隆多購物中心喜隆多購物中心是石景山區一處大型商業區,包含多家餐飲企業,日均客流量較大。那麼這樣的購物中心,垃圾分類工作是如何開展的呢?
  • 開展「敲門行動」入戶宣傳 八橋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
    大渡口區八橋鎮按照「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因地制宜、秩序漸進,完善機制、創新發展,協同推進、有效銜接」的基本原則,全面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加快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運行體系和監管機制,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
  • 全省七大垃圾分類創新模式 溫嶺市「物業+」垃圾分類模式佔了一席
    日前,我省發布浙江探索的垃圾分類7種創新模式,溫嶺市的 「物業+」住宅小區垃圾分類模式是其中之一。該模式的核心是充分發揮物業在垃圾分類中的宣傳引導、監督考核等作用,通過「鎮街牽頭、村居參與、物業為主、執法跟進」的方式,提高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參與率和準確率。物業小區垃圾分類設施全覆蓋去年以來,城西街道康和家園的垃圾分類宣傳氛圍越來越濃。
  • 西湖區全力打造垃圾分類杭州樣板
    從頂層設計建立工作體系,到「四端」驅動打造示範先行區,從完成省級示範片區北山街道創建,到文二路垃圾分類示範街的成功打造,從成功創建5個省級、35個市級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到實現可回收物收運體系全覆蓋……一場踐行「新時尚」的垃圾分類,正在西湖大地上蔚然成風。高質量推進垃圾分類,是一場持久戰,不可能一蹴而就。
  • 打造垃圾分類處理樣板城市
    今年來,車陂村率先在全市開展城中村垃圾分類優化提升試點工作,建立了「街居—村社—房東—租戶」四級聯動機制,如今,村民垃圾分類知曉率達100%,村內餐飲店垃圾收運量也增長了6.07倍。垃圾分類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小事」,也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
  • 雲南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發布!
    2020年12月1日(此件公開發布)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啟動城市(縣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促進楚雄州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建設最美中國彝鄉,打造「滇中翡翠」,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
  • 垃圾分類新時尚,「永和模式」推廣有方
    為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在居民中進一步樹立「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理念,今年以來,廣州市黃埔區永和街在黨工委書記鍾才雍堅持黨建引領下,積極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永和街環衛監督管理站(下稱永和環衛站)組織社會力量,在全街範圍內進行垃圾分類系列宣傳活動,以實際行動帶動全民垃圾分類工作,並打造了「永和模式」垃圾分類宣傳模式
  • 視頻北京昌平區興壽鎮辛莊村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四年 垃圾減量八成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後,北京市各區正在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昌平區興壽鎮辛莊村經過4年探索,形成了一套接地氣、易推廣的農村垃圾分類新模式,實現垃圾減量80%。
  • 「垃圾分類「新時尚」」出新意 求實效——新樂街道開展垃圾分類...
    一、垃圾分類我先行 機關黨員作表率9月3日,新樂街道組織機關黨員開展「垃圾分類,黨員先行」 主題活動。此次活動圍繞著「四個一」進行,即街工委書記開展一堂培訓課、為機關黨員印發一封倡議書、進行一次垃圾分類知識測試、機關黨員充當一次桶邊督導員。活動中,黨員們紛紛表示要以身作則,充當垃圾分類的踐行者、監督者。
  • 株洲天元區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10日,天元區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會議明確自今年起至2022年,天元區將逐步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5年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全覆蓋。根據天元區城市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今年,天元區全區要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一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新開發小區、新交付使用居民小區開展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創建。2021年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35%,至少2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 興化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接受「省考」
    中國江蘇網12月11日泰州訊 根據省住建廳統一安排,垃圾分類達標小區年終考核驗收按照地級市互查的方式進行。12月9日上午,由省住建廳、蘇州市城管局、鹽城市城管局組成的聯合檢查組來到興化市,對全市13個垃圾分類達標小區開展隨機抽查,興化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廣周,環衛處相關負責人員陪同檢查。在時代嘉園小區現場,檢查組對小區內垃圾分類設施、宣傳氛圍、激勵機制、大件垃圾堆放點、分類投放準確率及相關職責上牆情況進行全面檢查,並對相關臺帳資料逐一過堂。
  • 以薯田埔社區為「樣本」,馬田街道紮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樣本」,紮實推進轄區垃圾分類工作。據了解,今年以來,馬田街道下狠功夫、下實力氣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城中村及物業小區垃圾分類工作亮點紛呈,成效顯著。2019年完成創建的19個「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模式小區,目前人均廚餘量為0.14公斤/日,各小區均已達標。
  • 河西區垃圾分類中心深入文化中心開展垃圾分類培訓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近日,河西區垃圾分類處理中心對文化中心管理區域內單位開展垃圾分類業務培訓。培訓會上,垃圾分類中心負責業務同志認真梳理了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條款,針對垃圾投放標準、容器配置、垃圾收運及處理等規定進行了詳細講解,要求各單位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工作制度,建立常態化工作管理臺帳。通過此次培訓,有效提升了各單位人員的垃圾分類知識儲備和專業能力,切實增強了大家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 寶應涇河小學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手抄報、宣傳畫活動
    涇河小學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手抄報、宣傳畫活動邵文志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近日,#寶應#涇河鎮中心小學積極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手抄報、宣傳畫活動。
  • 青秀區推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工作典型示範建設顯成效
    小區督導員介紹如何使用酵素髮酵利用廚餘垃圾如何將垃圾分類「難點」變「亮點」,進一步推動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日前,青秀區統籌部署,因地制宜,整合多方資源,率先在嘉和·南湖之都、廣西建設銀行宿舍、盛天茗城及埌西八組推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工作典型示範建設。青秀區津頭街道加快推行盛天茗城小區「三定一督」模式,即「定時定點定人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