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5日,東莞500千伏水鄉變電站迎來了建站十周年紀念日。從2010年5月15日投產運行至今,水鄉變電站已經連續安全運行十年整。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電網的樞紐變電站和重要功率交換點,500千伏水鄉變電站十年來安全穩定運行,2013年4月至今累計輸送656.6億度電力供應,有效保障東莞市萬江、中堂、麻湧、高埗、望牛墩等鎮企業居民用電需求,助力世界工廠東莞經濟騰飛。
守護一方光明,支持水鄉新區高質量發展
2009年7月,位於東莞市中堂鎮馬瀝村的水鄉變電站首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次年5月15日水鄉站順利投產運行。2012年11月23日,該站接收220千伏進埔站、110千伏中堂站、潢湧站和三湧站,正式掛牌成立為水鄉集控中心,成為東莞局首個500千伏集控中心。
該站作為東莞地區第四座500千伏變電站,承擔東莞市水鄉片區的供電任務,極大地緩解了東莞日漸增長的供電壓力。該站供電範圍——萬江、中堂、麻湧、高埗、望牛墩等鎮跟廣州接壤,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穗莞深城軌的開通,區域發展呈現出澎湃的活力,水鄉新區的新城市格局逐步呈現。
電力先行,支撐東莞一路高質量發展。2016年到2019年期間,水鄉站先後投運了220千伏水龍甲乙線等6回220千伏線路。2019年,東莞推動城區片區、松山湖片區、濱海灣篇區、水鄉新城片區、東部產業園片區、東南臨深片區統籌發展,共同構建「三心六片」城市格局。至此,水鄉站也成為了擁有三臺1500兆伏安主變,6回500千伏線路,10回220千伏線路的大型變電站。
「我和麗斌是水鄉站十年『老員工』,回顧水鄉變電站這十年,供電負荷最高值的變化曲線猶如一株不斷攀延向上的藤曼,見證了東莞水鄉片區經濟的騰飛。水鄉站充足的供電容量保障了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的用電需求,穩定的可靠供電營造了良好的招商電力環境,助力水鄉新城建成粵港澳大灣區東岸現代服務業中心、對接穗深港創新創意產業合作門戶、東莞城市副中心和水鄉經濟區核心區。」邱曉麗感慨萬千。
拿下多領域冠軍,電壓穩定性達世界一流
水鄉站的順利投運標誌著南方電網在變電領域登上了更高的新臺階。作為變電站的「心臟」,水鄉站變壓器的單組容量達1500兆伏安,是亞洲最大容量的變壓器,也是南方電網首次使用如此大容量的主變。水鄉站還是全國首個採用額定電流達5000安的220千伏 GIS設備的變電站。此外,水鄉站在東莞局首次採用繼保小室設計,二次設備分散布置在各高壓場地,運行人員通過監控系統,在主控室內實現對全站設備的遠方監視和控制。
2013年6月10日,水鄉站又迎來了一個萬眾矚目的大工程——加裝世界上第一套接入500千伏電網運行的STATCOM(靜止同步補償器),這是世界上容量最大、響應速度最快、直掛電壓最高的無功補償裝置。
「南方電網是世界上交直流並列運行的最複雜電網,其中珠三角電網具有直流落點多、無功需求大的特點,而水鄉站作為珠三角電網關鍵的樞紐變電站,對維持電網的穩定運行有重要作用。」水鄉站站長黃盛超解說,「水鄉站加裝STATCOM裝置,可以在電網出現波動時,迅速補償系統無功,有效改善系統電壓穩定性,提高電網受電能力,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可靠的電力供應。」
值得一提的是,該站成立以來,榮獲南方電網「集體三等功」、模範職工小家、「工人先鋒號」、廣東省「青年文明號」等多項榮譽。邱曉麗現在是水鄉站的技術負責人,曾經獲評「南網巾幗英雄」,是東莞局運行唯一一名女技術負責人。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謝英君、蔣幸端
通訊員:紀丹霞、林韻、楊金玲、鍾偉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