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
知否 盛老太太被下毒事件裏海氏和明蘭,誰才是小輩裡的強者
被下毒的是盛明蘭的祖母,電視劇中明蘭和王氏姐妹只是面子情,所以衝鋒陷陣,
海氏一邊是親婆母,一邊是和藹明理的主母,其實立場不足以讓她不顧一切追查真相,
可是心裡應該是想要追求真相的,所以僅僅在外圍就猜到事情經過,
把長柏叫回來主持大局,很有智慧了,小六和盛紘撕破臉有點衝動,
後來長柏以利弊勸盛紘,盛紘才心服口服!
其實書中,盛明蘭和康王氏連面子情都沒有,之前早撕破臉了,最早在得知盛老太太被毒殺,
頭號懷疑對象就是王氏,在投毒這種犯罪行為前,沒什麼面子情可講,
如果兇手真是王氏,難道因為面子,就能輕輕放過嗎?
海氏在此事件中,很明智的看似置身事外,因為海氏即便懷疑盛老太太被下毒,
也無法驗證,也沒能力追查。家族中實際上當時來說海氏和柳氏(長楓的妻子)
是和盛老太太關係最遠的家庭成員,前面一堆長輩和親父子母子,
更何況還有個從小養在盛老太太身邊的盛明蘭,輪不到海氏出頭
海氏最關鍵的行動是,儘快通知長柏,騎著海家陪嫁的,寶馬良駒迅速趕回家,
因為只有海氏看出來,盛明蘭雖然步步掌握主動,但不足以說服王家懲辦康王氏。
結果果然如海氏所料,長柏的及時出現,才扭轉了雙方對峙僵局
當然顧廷燁同時也跟來,但是自己分析其實顧二叔雖然把王老太太氣個半死,
實際上作用有限,真正一錘定音的是——————長柏!
電視劇裡其實,弱化了長柏的作用,後來長柏把此事件中的相關利益,
王家老太太和王舅父夫婦,康家父子和妾室,還包括其老爹盛紘,全部拿捏到手裡。
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動,完全就是宰相的才能。
電視劇不但最後讓康王氏跑掉,了等於完全抹殺了小說裡長柏的作用,
還把長柏和盛紘分析康家、王家的人情關係和姻親關係的段落,嫁接在盛小六身上,
搞得好像是盛明蘭在操作一切,實際上這段魔改的有點過
而且很多東西都沒體現,比如小說裡說的細節——
盛紘送那位太醫裡的人才林太醫走後,回到正房門外,
聽見裡面長柏和王老太太正在談判(其實勸說才更正確),
盛紘在門外聽了聽,沒進去,然後就悄悄溜了,一直到康王氏送進慎戒司,
盛紘就不露面了(被下毒的可是他的嫡母,這位仁兄真行),全部由長柏出面處理「後事」。
至此,書中雖然沒明說,但是實際上從此刻開始,盛家就轉變為由長柏當家做主了。
(因為此時小說的中心,已經轉換到顧家的澄園,所以盛家的事情,就邊緣化不再詳細描寫)
後來番外裡還提到,林噙霜不安分,鼓動長楓去和盛紘說把她接回盛家,
盛紘大約已經快被說動了,結果正趕上長柏從外任臨時回家,結果一句話就把長楓堵回去不敢說話
長楓此時居然怕大哥,更甚於親爹盛紘(書裡好像說和親爹盛紘還能談論下詩詞歌賦,在長柏面前只
能規規矩矩站著聽教訓,我的天,我怎麼想到了賈寶玉每次見賈政的樣子),這說明什麼?
小說裡很多事情都沒明說,就像原作者自己說的,很多事上寫出來就沒意思了,要讀者自己去體會
因為這個過程中間,明蘭很明顯情緒上頭了,
完全是一口氣頂住了氣勢和平時對下人訓練有方(這個訓練過程還是顧二和公孫佔的大頭),
甚至顧二都是公孫老頭去報的信(當然小說裡也解釋了她不能確定顧二和長柏會不會站她這一邊),
最後一錘定音的顧二是降維打擊強行壓制,長柏夫妻倆才是真曉以利弊軟硬兼施,最後還能把明蘭訓一頓讓她無話可說
顧廷燁插科打諢實際上只起到了輔助作用,人家王老太太說這是盛家的事情不勞你顧家人費心,顧廷燁就說不出什麼道理了
之前的僵局是,王老太太把王氏扔出來,給康王氏擋槍,
說,「你要懲辦康王是王氏謀害婆母是凌遲的罪,盛長柏也要受株連前途也完蛋」
這下盛明蘭就猶豫了,然後就陷入僵局了
就在此時,盛長柏回來了,說我去辭官,你外祖母(王老太太)要把王氏送官就送,
即便如此康王氏也必須收懲辦,這下等於釜底抽薪了,
王老太太才知道事情已經無可挽回,因為她畢竟不能讓自己二女兒真的去送官,
真的去讓自己最有前途的親外孫仕途完蛋
知否這一段最精彩的就是一群有血緣關係的親戚間的——情,理,法,的較量
親情與公理的較量,
下面說的是電視劇中
盛明蘭是拉著(或者說半脅迫)盛紘和王老太太談判,
最初盛小六還分析了,康家是不是主要談判對象,結果康王氏老公康海豐連面都不露,
那麼說明,這次談判從頭到尾的主要對象就是——王家!而在談判過程中又逐漸演化,
王舅父一開始想大事化小,後來經過勸說,已經趨向讓盛家處置康王氏。
王舅母對此事根本不是不上心,只要康王氏不連累王家即可,
那麼最後談判中最難啃的骨頭就是——王老太太!
最後的僵局就是卡在王老太太威逼要把王氏送官,
這樣脅迫要康王氏,不行就拉著盛家門裡的王氏和盛長柏一起拖下水。
這才陷入僵局,而就在此時,騎著海家馬趕回的盛長柏及時趕回打破了僵局,使得王老太太妥協。
盛紘只是首鼠兩端,而從來不是談判對手!
每次盛紘首鼠兩端的時候,盛小六隻要拿出嫡母、親孝來說就足夠,
在古代官場不孝是大罪,一紙文書告官員,不孝坐實肯定就丟官,所以盛紘根本不需要說服,
一個孝順就讓其乖乖就範。
做個假設,顧廷燁不出現,盛長柏及時趕回一樣可以獲得相同的結果。
反之,顧廷燁在場,盛長柏不在,顧廷燁能靠自己勢力壓迫王老太太妥協嗎?
顧二叔也不姓盛,難道王老太太脅迫,讓王氏送官砍頭,
盛長柏丟官丟前途,顧二叔有權力有能力做決定嗎??
小說裡,盛小六在之前康王氏上顧家擺譜,後來被常嬤嬤一頓狠罵之後,很長時間沒了任何反應,小說裡使用了一個說書口子,說明蘭不小心碰掉一本話本書,
撿起一看正好看到一段話——看似萬籟俱寂實則步步殺機,突然驚醒,
就派出顧廷燁原本江湖人物的家臣,出去搜集情報,所以康王氏的家庭情況,
盛明蘭是知道的,後來懲辦康王氏,實際是盛長柏一手操作,
盛小六因為盛老太太醒來後幾日,就查出懷孕只能回家養胎,
所以說服康家王家和盛紘,盛小六都沒插手,但是情報信息可能是盛小六告訴盛長柏的。
康王氏事件其實分兩個階段,查出兇手緝拿真兇是盛小六,而且任務完成的乾淨利索,
沒前半段拿住康王氏和搜集齊全人證物證,盛老太太極可能含冤而死。
但是盛小六沒能力擺平盛家的親家,畢竟王氏盛長柏王老太太一家是血親。
而後半部分,承辦康王氏就輪到盛長柏接手,要拿捏住各家,按照盛家的的意願,
又不能把家醜公開還要懲辦真兇,這個任務其實不比緝拿兇手更容易,
只有盛長柏拿捏個各方面短處(包括他那位首鼠兩端的親爹)才辦成此事。
海氏應該不知道康家的內情,盛家知道一些
比如康王氏的劣跡,但是內情應該不是很清楚,電視劇裡安排盛老太太出面,
搜出康兆兒暗藏的兇器,還說破康兆兒的家世,改的也可以接受,
但是等於弱化盛小六了,小說裡處理康兆兒都是盛小六一手操辦,
不知電視劇為何安到盛老太太頭上
關於長柏對康家內宅事務比較清楚,這個書裡有解釋。
因為康家三天兩頭找盛家幫忙平事,不是求官就是打死人善後,
長柏對此一直很警惕,所以在關注並收集康家的資料,以防盛家被徹底拖下水。可以說,即便沒有下毒事件等長柏逐漸掌管盛家門楣,也要收拾康王氏了,
就像長柏和他外祖母說的,姨母已經是個爛果子了,如果不撿出去,一筐果子就都要爛了。
長柏是那種少言寡語,運籌帷幄,一擊必中的端方君子。人狠話不多。
海氏和明蘭誰才是小輩裡強者
伯仲之間,海氏小說先說了海氏處理林噙霜,當時我覺得她是盛家第一,
後來看到小六擒拿康王氏,我覺得還是明蘭高一點點,
其中請注意一下海氏,在盛老太太中毒事件中,好像出場很少,
但是卻發揮了,很關鍵的作用(很多人都忽略或者沒注意,也因為原作者可能故意著墨較少),
因為只有海氏看出來僅憑盛小六一人拿不下太師府王老太太,後來果然如海氏預料
所以我覺得二人伯仲之間,盛小六高一點點
畢竟盛明蘭兩世為人。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