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抗疫英雄、神崗炮臺、百年古榕……11月21日,從化第八屆校園創意稻草藝術節暨美術特色工作坊展演活動在鰲頭鎮西塘麥田生態園舉行,此次藝術節的主題是以鄉村美育振興鄉村文化。在藝術節上,17組各式各樣的稻草作品展出,23個美術特色工作坊紛紛亮相,吸引了四方遊客。
取材於本地,展現從化風貌
此次藝術節的稻草作品取材於從化本地,同時展現了本地的文化生活。太平鎮水南小學則以從化本地的趕集為主題製作了稻草造型;上塘小學的稻草作品創作靈感來自於學校的跳繩特色;此外,還有體現從化地方文化的靈秀坊與廣裕祠;有體現鄉村特色的稻草風車、打餈粑……
其中太平鎮第二中心小學的《神崗炮臺》是根據太平鎮獅嶺山山頂一座炮樓遺址製作而成的。「炮樓就在我們學校隔壁,我們的學生特意到了那裡採訪和觀察,吸收了靈感,根據炮樓製作了這個稻草作品。」太平鎮第二中心小學巢老師介紹。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次的藝術節上還有稻草作品展現了白衣天使的抗疫精神。這些稻草作品將在麥田生態園持續展出。
開發地方資源,創建藝術特色課程
在從化,鄉村學校佔了70%左右,學生日常可以接觸藝術的機會相對較少。如何將新課程理念與農村實際條件結合是鄉村學校一直思考的問題。
從化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化「七山二水一地」,風景如畫,生態環境優美,這裡有新石器時代遺址,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在這些資源優勢下,近幾年,從化區在開展好傳統美術教育的基礎上,對鄉村美術教師進行了一系列鄉土資源開發利用的培訓,把各具特色的農村自然資源、生產條件和文化特徵納入教育傳承的內容,開發了極具地域特色的課程,比如創意稻草節、竹編工藝、柿子染等。讓學生融於自然、取材於自然、關注生活、取材於生活。
今後,從化區教育局表示,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立足本土文化,加大開發地方課程資源、創建藝術特色課程的力度、廣度和深度,著力打造區域生態藝術教育品牌。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鑽瑩 通訊員 黃利誼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何鑽瑩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何鑽瑩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