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涼麵又一次成功佔領了熱搜的一席之地。
這本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冬天吃熱湯麵,夏天吃涼麵這是再正常不過的飲食傳統。
但這個吃涼麵的飲食習慣,是從何時何地傳下來的呢?卻讓人心生疑問。
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因為這裡面的故事可遠比你想得要多。
說起武則天你會想到啥?智慧與才貌雙全,令天下盡數男人俯首稱臣的霸氣女皇?還是把比自己小四歲的李治,迷得神魂顛倒的武媚娘?
不過,這只是武則天廣為人知的幾個身份而已,其實她還有一個真實身份:涼麵創始人。
相傳,武則天在沒有進宮侍奉李世民(唐太宗)之前,有個情投意合的情郎名叫常劍鋒。
雖然史料中對此人並未曾有過記載,但以媚娘的眼光以及此人的姓名(不老男神保劍鋒)來看,應當是帥哥一枚。
好了就此打住,咱們暫且不討論這位公子的顏值,回到涼麵身上。
常公子和武媚娘都偏愛吃麵條,究其原因,我也只能大膽的猜測,二人皆是愛美之人。
不想因為肥胖的體態影響到自己,於是就愛上了麵條這種口味多樣,還易消化的食物。
而迫於當時夏季只有熱湯麵可以食用,這使得二人每次吃完面後,往往都是大汗淋漓。
要知道當時可是沒有防水化妝品這麼一說,無非就是用點品質高些的胭脂。
但那也難以擺脫妝容化掉的尷尬。為了避免尷尬再次發生,二人開始對湯麵進行了改良。
改良過程中,媚娘和劍鋒發現,湯麵之所以吃後讓人大汗淋漓,究其原因無非就是給麵條入味提鮮的熱湯本身。
如果將熱湯去掉,只剩麵條本身,再在本就無味的麵條上面,淋上辣椒油,醬汁等調味料。
較之前的熱湯麵溫度肯定會降低很多,味道也會有所改變,這樣在夏天既能吃到心愛的麵條又不怕化掉妝容,簡直是一舉兩得。
就這樣涼麵被流傳了下來,直到現在我們還保持著夏天吃涼麵的飲食習慣。
說到這,你可能又會疑問了,既然涼麵是我國創造出來的,那豈不是外國人就沒用食用涼麵的傳統?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外國人研究出來的涼麵吃法,可遠比你想像得要會吃的多。
別以為日本代表性的美食,只有年代久遠的壽司和刺身。日本人要是對涼麵創新起來,可能就連涼麵創始人武則天都得為他們拍手叫好。
將冰塊打磨成碗的形狀,在中間用鑿冰工具挖取一個凹槽,將早已製作好的麵條,盛入冰碗中供客人品嘗。
你也會說這哪是涼麵,這簡直就是冰涼麵,吃起來的味道一定不錯。其實,要是你有幸品嘗到這款冰涼麵,你會感覺味道也不過如此。
因為,這款涼麵主打就是冰碗這一特點,以此吸引吃貨們前來品嘗,而非涼麵口感本身,所以口感不比其他涼麵也是的理所應當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款冰碗涼麵的創造,著實讓涼麵界中」涼」字得到了最直觀的印證。
別以為日本涼麵界,只有」冰碗涼麵」這一個代表,因為在流水涼麵看來,它才是日本涼麵界的頭把交椅。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這常見於影視劇中的」流水涼麵」真的存在嘛?答案:真的存在,而且在日本還非常的多。
甘甜的山泉水順著竹管緩緩流出,幾分鐘前煮好的麵條順著水流途徑客人的餐桌,瞅準時機,夾起一撮麵條。
不沾任何調料,呲溜一口下肚,口中留下的只有山泉的甘甜和麵條的鮮香。
如果你是重度調料依賴者,給麵條蘸上點調料,味道也是極好的,誰讓這麵條是在山泉水中沐浴過的吶。
所以說,冰碗涼麵和流水涼麵,本就無一二名之爭,只不過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吃哪種涼麵罷了。
論涼麵的創新,怎麼少的了義大利和泰國,這兩個國家可都是擅長創造美食的國家。
一個以義大利麵聞名世界,於是藉此名氣,隨之衍生出了義大利涼麵。
選用義大利螺旋面,大火煮開後,用冷水過濾,倒入碗中,倒入蔬菜和沙醬,就算大功告成了。
雖說,製作手法上過於簡單,創新程度也不算高,但在義大利人看來這已經是他們對涼麵最高的定義了。
不過,你要是瞧不上做法簡單的義大利涼麵,那還是建議你看一下,就連青檸檬都能加到到涼麵裡的泰國吧。
泰國涼麵中的麵條採用的是寬面,無論是從麵條寬度還是長度來看。
都和中國家庭常吃的寬掛麵有些相似。而這其中的緣由和中泰兩國美食文化相互交流不無關係。
接著說回泰國涼麵本身,同義大利一樣,寬面焯水冷卻後。
倒入咖喱這一靈魂調味料,再加上豆芽點綴一二,最後再將整顆青檸檬的汁水淋在面上。
濃厚的咖喱混合著檸檬的清香瞬間讓人食慾大開,一口氣吃上好幾碗寬面,在泰國那都不叫事,誰讓這咖喱涼麵太美味了!
總之,涼麵的吃法是多種多樣,創新後的涼麵在世界各國更是數不勝數,但無論如何吃到自己喜歡的涼麵,才是追求美食的真諦所在。
本期互動
你吃過外國的涼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