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走得最「慢」的人

2020-12-11 央廣網

伴隨著昨天上海連續第五天發布的高溫橙色預警,街面上奔湧的熱浪與刺眼的日光「推著」三三兩兩的行人疾步行走。而環衛工人章有鵬師傅來來回回的身影卻顯得特別,他是這條馬路上走得最「慢」的人。

 正是有了這樣「慢」的環衛工,這座城市才一如既往乾淨整潔

作為一名入行13年的環衛工,章師傅日常負責閔行區古美街道路段,不僅要清潔路面垃圾,還要將4個果殼箱收拾乾淨,做好分類。

無論是隱在花叢中的樹葉,還是零星的紙屑,都逃不過章師傅「訓練有素」的眼睛。一條不長的路他需要走上許久,「也算不清一天要走多少路,反正就是來來回回地走,看到垃圾就趕緊去撿去掃」。

記者隨後登上章師傅的清掃車,座位兩側是他自己製作的小布簾,可以擋住一部分陽光,但坐在裡面仍讓人感到十分悶熱。開著小車「兜馬路」掃垃圾,是不是更輕鬆?其實不然。記者發現,章師傅基本是歪著頭開車的。

為什麼要保持這個姿勢?「因為車不能離上街沿太近,否則掃盤要撞到上街沿,但又不能太遠,防止掃不到馬路和上街沿的接口處。」駕駛清掃車時,左手得緊握剎車手把,右腳踩油門,走走停停,發現不便清理的垃圾則要下車用撿拾夾、掃帚打掃乾淨。

環衛工的工作模式為輪班制,早班從清晨5點半到上午11點半,下午班是上午11點半到下午5點半。每天中午最熱的時段恰逢兩個班次交接,沒有人遲到或早退。分到早班的環衛工,一般會趁著暑氣來臨前開工。章師傅要是上早班,通常清晨4點50分就出現在馬路上了。

收拾打掃了一圈,章師傅這才有時間靠在背陰處休息一下。「自從上海施行垃圾分類後,和前些年相比,現在每天清理出來的垃圾已經變少了,我能感受到,市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了,我的工作強度也不像原來那麼大了。」章師傅欣慰地對記者說。

高溫天,正是有了這樣「慢」的環衛工,還有自覺的市民遊客,這座城市才一如既往乾淨、整潔。

6000座「愛心接力站」遍布全城,讓環衛工就近「清涼補給」

上海作為一座超大型城市,每天的生活垃圾處置任務相當繁重。根據市綠化市容局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全市現有5.4萬名一線環衛工,每天需要清理生活垃圾達2萬多噸,保潔面積超過20764萬平方米。

炎炎烈日下堅守的背後,更少不了溫馨細緻的關懷。各區環衛企業都及時為一線環衛工送上風油精、清涼油、人丹等防暑降溫物品。寶山區海淞環衛公司每天無限量供應消暑降火菊花茶、足量鹽汽水等;黃浦區環衛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作業人員錯時就餐,有效避開中午高溫時段的戶外作業,並將班組休息點、愛心接力站等點位作為避高溫場所。

為幫助環衛工解決歇腳、補水、熱飯、充電等問題,多年前,市綠化市容行業工會動員社會力量,創建關愛環衛工人「愛心接力站」。目前,6000多座「愛心接力站」遍布全市大街小巷,環衛工從此免除了「長途跋涉」,可以早一點、近一點享受清涼。

敞開大門只是「夏日送清涼」的一部分,關愛環衛師傅,讓他們感到清涼的方式還有很多。隨著「愛心接力站」數量的增加,愛心企業不僅從「硬體」上為環衛工提供便利,更從「軟體」上支持他們的工作。從2016年起,「愛心接力站」紛紛籤下承諾書,率先履行市容環境門責和垃圾分類等職責。每個人都從我做起,杜絕亂扔垃圾,做好垃圾分類,用文明之舉,讓環衛師傅少走幾步路、少彎幾次腰,這才是更給力的「清涼」。(記者 史博臻)

相關焦點

  • 烈日下 赤子心
    賈軍鋒沉思了一會,堅定地吐出了這個字,讓劉浪吃下一顆定心丸。研究完工作計劃,已是次日凌晨3點,賈軍鋒和戰友立刻忙碌起來。到了晌午,高原火辣辣的太陽便開始展現它的威力。出門時還穿著棉大衣的賈軍鋒,此時脫得只剩單褲短袖,布滿汗漬的衣裳緊貼在他寬闊的脊背上。發動機艙在飛機頂部。一連幾個小時,賈軍鋒就跪立在發動機艙上作業。
  • 烈日下的紅紫微
    烈日下的紅紫微巨世亨酷夏,桑那天。膩在空調下不敢出去。
  • 烈日下的那一抹「火焰藍」,是青春最美麗的色彩
    如果說防汛是大考的話,高溫下的防汛更是給這場大考增加了難度。儘管長江、淮河的水位正逐漸回落,全省防汛形勢持續向好,但消防指戰員們依然堅守在防汛一線,烈日當頭、蚊蟲出沒、悶熱難耐的環境是對他們身體耐受力的極大挑戰。
  • 負重前行的人,雖然走的慢,但是走的穩健,走得有意義
    走的慢一點,但是事物都有兩方面性,我們會走得比別人穩健,一路上還可以多看風景,所以走得有意義。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一般都會按部就班,循規蹈矩,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有可能出現諸如:父母已年老多病突然需要陪伴、喜歡惹是生非的孩子突然犯錯、一次不謹慎的投資血本無歸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疾患或者其它意外等等,都有可能改變你的正常習性或將你撞離正常的生活軌道,最終,讓我們不得不負重前行。
  • 烈日下的環衛工:「不怕高溫,最怕大夥亂扔垃圾」
    有這麼一群人早出晚歸,頭頂烈日,腳踩火爐,穿梭於大街小巷,守護著城市的「顏值」。他們就是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人。最近,記者跟隨福州倉山區下渡街道環衛所的黃清平,一起體驗「高溫一小時」。每天,黃清平和80多個同事要清掃下渡街道的42條道路,巡視3條內河、40多個無物業小區的保潔,清理垃圾50多噸。
  • 走得最快的人,卻是那些慢下來的生活家
    當那句「慢下來,去生活」被提出,給了多少疲於奔命的都市人當頭一棒,原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採菊東籬,躬耕南山,聽花開花落,看雲捲雲舒,才是生活本真
  • 烈日下的高空「舞者」
    烈日炎炎,當我們在室內享受著空調、電扇送來的清涼時,有這樣一群電力工人,他們穿著厚重的絕緣服,頭頂烈日,冒著酷熱,爬杆架線,在高溫下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無人機航拍電力工作人員在新建35千伏城三線接回引流線。
  • 請等一等走得慢的人
    看到這一幕,我覺得很心酸,不知道他們為了來一趟醫院到底準備了多久,也不知道他們能夠順利看完病,還要走多少彎路。這個時代發展很快,我們都覺得要健康碼很正常,可對於我們很多老年人來說,就真的舉步維艱了。8月8日,兩段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 韓國女演員們「烈日」下的防曬秘訣|韓國女演員們「烈日」下的防曬...
    韓國女演員們「烈日」下的防曬秘訣時間:2015-06-02 11:00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bnt新聞訊最近天空乾淨的沒有一絲雲彩,正是進行野外活動的好時期。 難得與家人或戀人一同外出遊玩,心情肯定非常雀躍,要準備的東西也很多,但是其中最不能被忽略的就是外面炎炎的烈日。
  • 炎炎烈日下的執行
    炎炎烈日下的執行 2020-06-12 1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烈日下,巡堤人堅守防汛一線(組圖)
    8月1日,武漢市江岸區朱家河堤岸,防汛人員頭頂烈日,巡堤查險。連日來,武漢江河水位持續回落,但經過多天洪水浸泡的堤壩,土質鬆軟,容易出現險情。防汛人員不敢掉以輕心,在高溫天氣下堅守崗位,排險巡查,確保安全。
  • 烈日下的他們,守護這座城
    然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頂著38度多的高溫酷暑,辛勤工作,默默奉獻,用汗水為城市建設和有序運轉堅守崗位。一起來看看他們堅守的靚麗身影↓警察四平路黃興路環島楊浦某集中隔離點炙烤模式持續多日,烈日下蜀黍已變成小黑人,臉上還有一個個口罩印。
  • 烈日下的損害——日光性角化病
    夏日,我們的皮膚籠罩在火辣的太陽之下,穿透我們皮膚灼燒的痛,相信每一個走在烈日下的你都能體會到。
  • 烈日下的執行(總第313期)
    烈日下的執行(總第313期) 2020-05-14 0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炎炎烈日下的城管人-溧水區和鳳城管中隊
    但是,有這麼一支隊伍,依然在烈日下,為了這個城市的整潔美麗而堅守著,為了文明城市的創建工作而努力奮鬥著,這就是溧水區和鳳城管中隊。和鳳城管中隊雙牌石分隊長楊連相說:「高溫環境下的工作給隊員們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烈日暴曬下隊員們的衣服都被浸溼了,但只能焐幹繼續穿,文明城市創建的工作不得馬虎。」
  • 烈日下做工月餘卻無人證明,他們三人的工資還要得回來嗎?
    烈日下做工月餘卻無人證明,他們三人的工資還要得回來嗎?5月來株洲務工,工資至今無著落22日上午,記者見到了楊先生,他說,他和另外兩位工友都是懷化人,今年5月份,經一個姓張的老闆介紹,他們3人來到株洲田心某建築工地上從事幕牆安裝的工作。3人在工地上工作了一個多月。由於當時的太陽很毒辣,幕牆上反射的陽光將楊先生和幾個工友的手和臉不同程度地灼傷,因此他們決定辭工。
  • 女人月經3天就走和7天才走,區別有多大?哪種衰老得更慢?了解下
    女人月經3天就走和7天才走,哪種衰老的更慢?現在知道還不算晚女人月經3天就走和7天才走,區別有多大?哪種衰老得更慢?了解下相信多數女性都知道,月經是子宮內膜脫落而形成的,子宮內膜比較厚的話,那么女性的月經量就會相對比較多,脫落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往往都會出現一周才幹淨的情況。
  • 這4款超持久的粉底液讓你在烈日下也能做最漂亮的精緻girl
    這4款超持久的粉底液讓你在烈日下也能做最漂亮的精緻girl說到挑粉底液這回事其實真的有已之珍寶,彼之糟粕之嫌,不盡相同的膚質與膚色對粉底液的適應性不好以一概全。還是那句話,上妝前一定要做好保溼工作貼合度非常高,很輕薄,作為控油的啞光粉底液不幹,不卡紋,輕薄好推,一點都不覺悶,慢用刷子推開以後自然融入肌膚。如果想要又潤,又跑又能持久的粉底液,這款真的不錯,而且價格還不貴
  • 「洗刷刷」烈日下,奮戰一線
    為有效解決街道異味問題,營造乾淨、清新的宜居環境,環衛所「洗刷刷」隊伍多舉措開啟夏季高溫下的高頻次工作模式。7月起,每天對全城813隻果皮箱、368個塑料垃圾桶和13個智能垃圾大箱進行循環清洗,確保垃圾收集設施表面整潔,無汙漬異味。
  • 烈日炙烤下1500名建設者奮戰「鐵板燒」
    京秦高速二期,工人在高溫下進行鋪設瀝青作業。「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全線所有工種共1500人都忍受著常人無法想像的炎熱。」  水泥混凝土橋面熱,土方路基的溫度也不低。在實施土方壓實的路段,測量站站長楊文輝要在烈日下一直緊盯著水準儀,厚重的工作服在汗水長時間的浸泡下,表面結出白白的鹽花。「沒辦法,出汗太多,衣服一天不知道要被汗水溼透多少回,溼透了,一會兒又會被太陽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