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她,不知道你是先想到四大美人,還是吳王夫差因她而誤國,或是河邊那位浣紗的女子,還有關於她那鮮為人知卻美麗的神話故事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故事吧!
」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中的西 子說的就是西施。
西施本就天生麗質,位於四大美女之首也是理所應當,就連她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自然也有東施效顰的典故。相傳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遊水,漸漸地沉到河底, 西施也有了「沉魚」的代稱。
關於西施的出身也有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嫦娥仙子有一顆閃閃發光的大明珠,十分逗人喜愛,常常捧於手中把玩,還命五彩金雞日夜守護,而金雞也有把玩明珠的欲望,趁嫦娥不備,偷偷將明珠含在口中,躲到月宮後面玩耍,但是一不小心,明珠從月宮滾落下來,直落人間,金雞大驚失色,為逃避責罰,也隨之向人間追去,嫦娥得知此消息後,急命玉兔追趕金雞,玉兔穿過九天雲彩,直追浙江浦陽江邊上空。正在這一天,浦陽江邊山下一施姓農家之妻正在江邊浣紗,忽見水中有明珠,忙伸手去撈,明珠卻像長了翅膀似的直飛入她的口中,並鑽入腹內,施妻從此有了身孕,故有「嘗母洛帛於溪,明珠射體而孕」之說。
西施世居越國薴蘿。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薴羅山下臨浣紗溪,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西施灘因而得名。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2]。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大夫文種獻滅吳七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
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由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舉手投足間,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
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迴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西施長大化解了吳越兩國的'仇怨之後,便化作珍珠留在人間,繼續為百姓做貢獻,這一傳說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是人無完人,就連西施也不例外,因為是勞動人民出生,所以腳比一般人的大,她很喜歡跳舞,所以她經常穿長裙,因為自己特製了一雙木屐,腰間系鈴鐺,結果因為鞋子高了一塊,不但看不出腳大走起路來左右搖擺,長裙飄飄格外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風姿。其實啊,這臥薪嘗膽的故事,也與西施也有一定關係呢,這時的越國勾踐想謀復國,西施忍辱負重,與鄭旦一起由越王獻給吳王夫差,把吳王迷的神魂顛倒,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但是吳滅之後,西施便失去了音信,關於她之後的結局人們對她也是眾說紛紜。
這就是」西施」她是一位美麗的女子,她的美令人震撼。她是一位愛國的女子,她的高尚情操讓人感慨。她是一位聰穎的女子,她的聰穎讓人為之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