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位「高學歷、銀行家、高顏值、高氣場」,初出茅廬就成功徵服了法蘭西的「小馬哥」。
咱們先來說說政壇「菜鳥」馬克龍為什麼能笑到最後。
本來,下屆法國總統最大熱門應該是右翼共和黨候選人菲永。但菲永陷入「空餉門」,也就是用公費僱自己的老婆孩子當助手,給他們開工資又不用他們幹活。菲永當然不承認,奈何選民對他的印象已經壞了。
左翼社會黨更是不行。奧朗德執政5年經濟沒搞好,還出了一堆社會問題,像什麼非法移民啊、恐襲啊,弄得社會黨候選人阿蒙先天不足,從一開始支持率就走衰。
看到傳統的左右翼政黨候選人都不行,「反體制」候選人於是紛紛跳出來找機會,這其中就有我們的「小馬哥」。
「反體制」候選人除了「小馬哥」還有極右翼的勒龐和極左翼的梅朗雄。
但這兩位都是走極端,而「小馬哥」則是宣稱自己「非左非右」,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機智的策略。
既不屬於傳統政黨的左右翼,又不走極端,還有過擔任經濟部長的經歷,在幾個主要候選人中,也就他看著靠譜了吧。
所以在第二輪投票中,勒龐只能依靠她的那些極右翼「鐵粉」,而「小馬哥」則得到了大量中間選民的支持,最後不贏才怪。
當然了,我們的「小馬哥」在競選中表現也不賴。年輕有為的形象肯定有加分的,熟稔經濟則是他的殺手鐧。
5月3日,投票前的最後一場電視辯論中馬克龍整場表現出色,在經濟問題方面沒有任何閃失。相比之下,犯了事實性錯誤的對手勒龐就遜色不少。
可以說,「小馬哥」憑藉這場辯論就已基本鎖定勝局。
擔任法國經濟部長期間,馬克龍就已流露銳意經濟改革之意。
從他的思路來看,他是支持經濟自由化和歐洲一體化的典型代表。而堅定支持歐盟和歐洲建設的立場讓馬克龍獲得歐盟各國的力挺,也為他勝選助了一臂之力。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發言人選前就直言,面對馬克龍和勒龐二選一,答案很容易。「這不是傳統意義的大選。一方是歐洲建設的候選人,另一方則是『核大戰』選項。」
法國《費加羅報》說,歐洲把票投給了馬克龍。從柏林、馬德裡到雅典、羅馬以及布魯塞爾,歐洲人都站在了馬克龍一邊。
法國總統奧朗德說,馬克龍「捍衛那些能夠把法國人凝聚在一起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