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3015字
請問,你是否在這樣介紹產品?
「這歀產品選用航空材料,由義大利頂級設計師設計,採用德國工藝製作,還獲得過某某大獎,這麼好的產品,你絕對值得擁有。」
你很努力的介紹產品,結果顧客只掃了一眼,就頭也不回的忽忽離開。
你開始疑惑
是產品不太好嗎?不,產品很好!是介紹不用心嗎?不,你很用心!是顧客不需要嗎?不,顧客需要!
那為什麼顧客不感興趣?
回答問題前,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產品:手機
賣點:夜拍效果好
以下兩種描述,哪種更能打動你?
描述1:XX手機,夜拍更清晰
描述2:XX手機,可以拍星星的手機
我猜你會選第2種。
都是描述夜拍好,為什麼後者更能俘獲人心?
因為用到了------ 用戶思維
什麼是用戶思維?
簡單說,就是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
換言之,就是讓用戶對你的賣點,有清晰的感知。
有句著名的話是這樣說的:「顧客要的不是鑽頭,顧客要的是洞」
如何掌握用戶思維呢?
今天我就跟你聊聊,怎樣通過用戶思維講產品。
提到用戶思維,你一定也從一些書籍和文章中了解過,但往往都講的比較抽象,看的時候感覺說的都對,但自己一用就不知如何下手。
而這次,我將通過案例展示、案例拆解為你捋清背後的邏輯,並分享給你2大類4個方法,讓你的賣點描述用一句話俘獲人心!
接下來,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分享:
價值感知
通過具象化表達,讓用戶對產品賣點有個直觀的價值感受。
1、數字具象化
把抽象的形容詞替換成具體的數字,用戶感知會更清晰。
先看一個案例:
產品:體重秤
賣點:測量精準
一般描述:測量更精準
解析:更精準是多精準,表達不具體用戶無法準確感知。我們用數位化表達改進一下。
數字具象化:精準測量0.01kg。
解析:運用數字具象化表達,數字越具體越好。
再看一個案例
產品:手機
賣點:充電快
一般描述:充電快如閃電!
數字具象化: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
相信看到這你找到點感覺,接下來我們一起做個練習。
產品:面巾紙
賣點:超韌
一般描述:超韌細密,溼水不易破
我們一起試著用數字具象化改一下:
(可以把你的練習寫在留言區)
分析:想突出紙的韌性好,就是不容易破,我們思考一下,「韌性好的紙和普通紙在用的時候有什麼差別?」恩,普通的紙得多用幾張才不容易破,韌性好的紙用一張就行,按這思路我們提煉一下文案。
數字具象化:超韌細密1張抵3張,溼水不易破
經過,數位化的描述顧客在感知上就更清晰了,但這就夠了嗎?
顧客一定還有疑問,你說的0.01kg是多重?5分鐘有多長?1張抵3張又能怎樣?
數字能帶來具體的表述,但同時也冷冰冰,缺少了感知溫度。
沒有溫度的描述總讓顧客有距離感。
我們該如何拉近顧客與產品之間的距離呢?
那就要用到接下來的方法。
2、感官具象化
拉近產品與顧客的距離,就要讓顧客體驗一下,但隔著屏幕如何體驗?
就是描述出顧客在使用產品時的感受,寫出有畫面感的文案。
案例:
產品:保溫杯
賣點:保溫效果好
一般描述:採用先進保溫技術,保溫更持久!
數字具象化:長效保溫,8小時後還有60度。
解析:通過數位化改進,顧客已經有了具體的認知,但在腦中還是沒有什麼畫面,缺少溫度。
分析:想寫出畫面感就要讓顧客感同身受。要用到生活場景+身體感受。
什麼生活場景需要用到保溫杯?出差、外出跑業務、時段多見於早上、上午。
60度給身體帶來什麼感覺?那就是有點燙。
然後結合場景和感官我們提煉文案。
感官具象化:早上倒進熱開水,8小時後還燙嘴。
解析:生活場景包括,家、辦公室、上下班路上、出差郊遊等等。身體感受包括,觸覺、聽覺、視覺、味覺、嗅覺。多思考與產品相關的情況,寫下所有能想到的,最後再進行文案提煉。
延著這個思路我們把上面數位化的文案都改進一下。
產品:體重秤
數字具象化:精準測量0.01kg。
感官具象化:能感知一杯水的重量。
產品:手機
數字具象化: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
感官具象化:用補妝的時間充上電,就夠看兩部電影了。
產品:面巾紙
數字具象化:超韌細密,1張抵3張,溼水不易破。
感官具象化:雙手溼漉漉1張就夠用。
你發現了嗎?
通過數字+感官寫出的文案,比之前赤裸裸講賣點要好多了,也有了打動力。
但顧客還是會有疑問:「看上去是不錯,可這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呢?」
沒錯!人只關心與自己相關的事。
● 你說的保溫杯,保溫性能確實行,但我好像用不上!
● 你說的那款嬰兒床,質量挺不錯,但我沒必要買這個!
● 你說的少兒課程真不錯,老師也好,但我的孩子用不著學!
顧客並不覺得,沒有你的產品有什麼不妥,也不急著買,等等也無妨!
怎麼辦?
讓我們走進顧客內心,挑起他的欲望之火。
如何做?
與之相關
人只關心與自己相關的事,描述產品就要講講能給顧客帶來什麼具體好處。
1、從正面說爽點
告訴顧客用了你的產品,會得到什麼美好體驗。
案例
產品:嬰兒床
賣點:床墊柔軟
好處:寶寶睡著舒服
解析:床墊柔軟顧客並不關心,但你說讓寶寶睡著更舒服,顧客就覺得跟自己有關係了。
與顧客建立了關係就完事了嗎?
當然還不夠,別忘了我們剛剛講的數字+感官的方法,所以我們還要深挖好處。
我們思考一下,「寶寶睡著舒服」,有什麼好處?
睡著舒服就不會總醒,睡的安穩。
這樣文案就出來了:「讓寶寶安睡一整夜。」
是否還能進一步深挖關聯顧客?
我們繼續思考,嬰兒都是媽媽照顧,寶寶睡的安穩,對媽媽有什麼好處?
那媽媽就不用總起夜折騰,也能睡的安穩
這樣文案就出來了:「寶貝睡的好,我才能睡的像個寶貝」
解析:思考的時候多關聯顧客生活中的場景,用戶洞察是從觀察生活開始。
延著這個思路我們再看兩個案例
產品1:天然祛痘精華素
賣點:祛痘快
好處:不留痘印,使皮膚更水嫩
數字+感官描述:用了XX祛痘精華,不到3天痘痘就都癟了,7天臉就像剛剝了殼的雞蛋一樣水嫩,閨蜜說我像換了一張臉,都不願意跟我出去逛街了,說我總搶她的風頭。
產品2:美白牙膏
賣點:超強美白因子
好處:牙齒更亮白
數字+感官描述:牙齒不白口紅白買,XX美白牙膏,7天刷出小白牙,塗口紅從此不用挑色號。
接下來我們做個練習:
產品:防水手錶
賣點:深度防水
好了,讓我們用剛剛的方法思考下,深度防水是多深?
假如是30米,那我們生成第一個文案。
賣點:30米深度防水。
繼續思考,深度防水能帶來什麼好處?
泡在水裡,手錶不怕進水,也能走的很準時。
生成文案:30米深度防水,手錶照樣準點走。
我們再嘗試結合場景深挖好處,什麼場景會需求手錶防水呢?
潛水、遊泳、泡澡等。
既然賣點是深度防水,那我們選潛水這個場景描述。
生成文案:可以和你一起潛水的手錶,30米深度潛水,手錶照樣準點走。
2、從反面說痛點
告訴用戶不用你的產品,會有什麼痛苦感受。
當我們從正面無法說動顧客時,可以嘗試從反面聊聊顧客的痛點
案例:
產品:少兒跆拳道培訓
賣點:增強身體,培養一技之長
好處:身體好長的高,多才多藝
解析:雖然這是顧客關心的事,但不只是學跆拳道,才能實現,也就是說不是顧客唯一的選擇,因為跳舞也可以實現這個好處,所以我們在描述賣點和好處時,一定要是其它品類難以替代的。
賣點轉換:保護自己
好處:不被欺負
數字+感官描述:「校園霸凌時有發生,我告誡孩子不要欺負人,但也不想讓他成為其他孩子的沙包。XX少兒跆拳道培訓,讓孩子90天學會一身防身術。」
解析:找尋用戶痛點與爽點剛好相反,就是通過負面的場景,讓顧客產生痛苦回憶,從而對你的產品產生需求。
產品:XX培訓課
賣點:工作效率提高兩倍
好處:更快升職加薪
數字+感官描述:比我晚進公司一年的實習生,現在卻是我的領導。只因半年前她學了這門課!
延伸用法
● 講出顧客的愧疚感
顧客對誰有愧疚,從而想補嘗一下?通過場景和與顧客相關事進行思考。
產品:寵物冬衣
賣點:保暖透氣
好處:讓狗狗不挨凍
愧疚心理:「為了陪你它在家等你一天,你卻只陪它十分鐘,天冷了送它一件狗狗冬衣吧!」
● 講出顧客的行為不一致
人們希望自己的行為保持一致。結合場景找到顧客與之前不一致的行為。
產品:兒童旅行食品
賣點:無添加
好處:寶寶吃著放心,媽媽安心
一致性心理:「在家吃的那麼精細,在外也不能吃的太隨意,XX兒童旅行食品,無添加寶寶吃著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