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斯圖亞特(MaryStuart,1543—1587)是蘇格蘭女王,與英格蘭的瑪麗一世(血腥瑪麗)只是同名。其實,瑪麗的媽媽也叫瑪麗的,喜歡誰就跟著誰起名的思維方式真的是很有趣,大家名字都扎堆。
與伊莉莎白相比,這個瑪麗·斯圖亞特的童年可謂順風順水,而且她的出身比伊莉莎白更加血脈純正。她是亨利八世的大姐瑪格麗特的孫女,父親是蘇格蘭的國王詹姆斯五世。從輩份上說,她是伊莉莎白的外甥女。而伊莉莎白由於母親是被處死的王后安·博林,她在三歲時便被褫奪的公主身份,只是在亨利八世臨死之前才把她列為第三位繼承人,但一直沒恢復她的公主身份。因為伊莉莎白之前有她的弟弟愛德華六世,還有她的姐姐瑪麗一世,她做女王這回事應該說原本就是一個幌子而已。
而瑪麗·斯圖亞特則不同。她剛出生6天便加冕為蘇格蘭女王。作為亨利七世的女兒,即亨利八世姐姐的孫女,她做英格蘭女王從血統上說也是說得通的。作為出生6天便登上王位的瑪麗,她的人生起點可謂高至無人能及。按照約定,她應該與愛德華六世成婚,這樣他們生下的孩子便可順理成章地成為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國王,但她的媽媽不喜歡這樁婚姻。可憐的瑪麗,6天成為女王,之後便要為了嫁給誰而煩惱了。她的地位太高,光環太絢爛,多少人都希望通過與她的聯姻為自己帶來權力。過高的起點使得愛情成為奢侈品,她永遠只能成為高處不勝寒的存在,永遠也無法享有平民所能得到了平凡愛情。當時的法國也希望通過與蘇格蘭的聯姻擴大自己的權力範圍,於是前來求婚。法國的強大使得當時弱小的蘇格蘭無法拒絕。於是5歲的瑪麗被送到法國去與王子一起長大。5歲的小瑪麗四位來自蘇格蘭貴族家庭的、都叫做瑪麗的女孩從此離開了家張,不知道那個小小女孩離開媽媽時的心情如何,不知她當時是否曾經哭泣。她在法國的生活被描述為奢侈安穩,受到法國人的寵愛。但實際上她的四位瑪麗女伴有三位相繼逃離這種生活,這也許是她身在異鄉的生活情況的一種證明吧。
有法國宮廷長大的瑪麗還是受到了很好的教育:除了她的母語蘇格蘭語及蘇格蘭蓋爾語之外,她還會法語、拉丁語、希臘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她會演奏兩種樂器;她研習了馬術、訓鷹術和縫紉;她還有很深的文學造詣;她還擁有美妙的歌喉。同時,她的容貌也出落得美麗無雙。
如果她可以不做女王,一心在藝術方便鑽研發展,也許她會成為極有成就的藝術家或者文學家。然而,這位6歲就登基作女王的瑪麗,一生註定在權力的漩渦中裹挾,最後被權力吞沒。就像詞寫得很好的李煜、畫畫得很宋徽宗一樣,過於文藝的心靈不適合掌握權力。這位悲情的女王被後世的人感嘆,她是用心去統治,而不是用頭腦。相比從小沒有安全感、時時小心、步步謹慎的伊莉莎白,她顯然不是對手。
伊莉莎白女王於1558年在愛德華六世和瑪麗一世相繼離世後成為英國女王,這一年瑪麗·斯圖亞特15歲。由於伊莉莎白的新教信仰,許多持天主教信仰的人認為伊莉莎白的私生女身份不應該成為女王,依照歐洲通行的血緣親疏原則,瑪麗·斯圖亞特才是正統的繼承人。兩位女王之間的對抗關係由此便拉開了序幕。
瑪麗於1559年與法國王了正式成婚,但快樂的日子沒持續多久,法國王了早早去世了。瑪麗以寡婦的身份回到了闊別以久的蘇格蘭。這位美貌無比、熱愛藝術的瑪麗,開始了以藝術家的情懷統治蘇格蘭的歷程,而她每一次生發於內心卻不理會權力遊戲規律的選擇,都促使她一步步走向毀滅。
她後來的兩次婚姻選擇,向世人展示了只重內心、不懂算計的女孩的簡單與痴傻。1565年她嫁給了她的第二個丈夫達利恩爵士。這是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選擇。首先達恩利爵士比她小4歲,而且達恩利是英王亨利七世的長女瑪格麗特與第二位丈夫安古斯伯爵阿齊巴爾德•道格拉斯的外孫。他們是表親關係。這種關係使得他們的孩子可以名正言順成為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王。這導致已經成為英格蘭女王的伊莉莎白非常憤怒。
而這個丈夫在婚後顯示出了對權力的極度渴望,變得越來越暴躁和傲慢,同時由於嫉妒瑪麗與宮廷秘書大衛·瑞裡奧之間的親密關係,將瑞裡奧刺殺,導致了瑪麗的流產,也導致了她的心碎。
後來的劇情更加出人意料:瑪麗的丈夫達恩利離奇地被人殺死,住宅被火燒毀。到底是誰殺死的達恩利,一直以來成為謎團。但是,瑪麗隨後的任性行為似乎卻向天下昭告了兇手:一位叫博斯韋爾的臣子。博斯韋爾在達恩利死後,便迅速與其妻子離婚,與瑪麗結為夫妻。這種明目張胆的行為使所有人確信,博斯韋爾就是兇手,因此瑪麗的再婚行為受到很多人的指責,並認為瑪麗也是殺夫的同謀。隨著這種指責越來越嚴厲,再加上瑪麗一些其他執政策略的不合人意,瑪麗最後不得已逃離蘇格蘭。
逃走的瑪麗向誰求救呢?只有美貌、只有感覺而不懂權力與算計的瑪麗轉而向伊莉莎白去求救。她投向伊莉莎白的舉動換來的是伊莉莎白對她長達近20年之久的囚禁。她從20多歲的少女變成容顏枯萎的老婦,從受眾人追捧的女王成為階下之囚。當她一個人身處囚籠之時,不知會對自己的一生做出如何的反思與回顧,對於自己的愛情做出如何的評判?
當伊莉莎白強大到與天主教對抗時,她終於下旨處死瑪麗——這位與她對抗多年的女王,這位代表天主教的女王。她處死瑪麗後,西班牙開始發兵攻擊伊莉莎白,而翅膀已經硬了的伊莉莎白則在戰鬥中打敗了西班牙,開始成就自己的輝煌。
瑪麗在臨死時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名言,「我的死亡就是我的開始」。的確,一生未婚的伊莉莎白沒有子嗣,她死後,瑪麗的兒子成為英格蘭與蘇格蘭的王,即詹姆斯一世。
往期文章:
血腥瑪麗:無愛的人生最血腥
伊莉莎白一世:虎尾春冰,步步驚心
亨利八世的王后們(2)——安•博林
一生未婚的女作家們(3):艾米莉·勃朗特
一生未婚的女作家們(9):艾米莉·狄金森
天使在人間:安妮·弗蘭克
反抗的一生——瑪麗·沃斯頓克拉福特
科幻小說之母——瑪麗·雪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