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救得了新浪,綠洲卻不一定救得了微博。/圖蟲創意
俗話說得好:「要想生活過得去,就得身上帶點綠。」
去年9月,微博上線一款名為「綠洲」的社交軟體,宣稱主打「清新社交」,讓用戶遠離社交荒漠,發現美好世界。
最近,綠洲上可十分熱鬧。星光熠熠的明星來到這塊尚未完全開墾的土地,情不自禁褪下身上所有光環,還原成最初的青澀模樣。
「流量女王」楊冪變身綠植批發商,每天上傳一張多肉植物照片,圖片是批發的,配文卻是散裝的;
白宇將綠洲開拓成自己的曬面基地,堅持不懈地分享自己的麵食享受;
吳亦凡、王俊凱發著各種奇奇怪怪的風景照,攝影技術絕對可與公園的攝影大爺一較高下……
綠洲,你把明星們逼得好慘。
粉絲們聞風趕來,卻見偶像宛如自己的老父親老母親,誤入流光溢彩的現代舞池,卻固執重複著上世紀迪廳裡的僵硬舞步。
路人們也沒想到,平時光鮮亮麗的明星,來到綠洲上,沒有獲得久違的寧靜,反倒秒變社畜,被KPI壓得喘不過氣來。
上線時間已達9個月的綠洲,實在罪孽深重。
「親愛的年輕人,不要來綠洲」
2019年9月2日,正值小紅書下架的第36天,AI換臉軟體「ZAO」廣受爭議之際,微博孵化的社交軟體「綠洲」在全網正式上線。
被蘋果和小米手機玩爛的飢餓營銷,再次被綠洲撿拾起來操弄。一天之間,綠洲邀請碼遍布全網,綠洲App成為應用商店社交排行榜第一名。
9月4日凌晨,綠洲頁面顯示內側名額已用完。當天下午,有網友爆料,綠洲LOGO疑似抄襲韓國著名平面設計工作室在2015年給某電影節設計的視覺形象。
本以為微博CEO來總會甩出一份授權合同和匯款記錄堵住悠悠眾口,沒想到他卻只在微博小號@來去之間輕飄飄地回應一句「發現了,已經先下架了」。
兩天之後,綠洲重新上架,只不過眼拙的網友,實在看不出更新的LOGO和原來那個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
左:綠洲原LOGO;中:韓國工作室設計;右:綠洲改版後LOGO
作為含著金湯匙出生、微博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嫡子」,綠洲本該有更廣闊的選擇,卻因抄襲事件,在面世之際就栽了個大跟頭。
但開工沒有回頭箭,綠洲的線上線下營銷還是全方位地鋪開來。
2019年11月,綠洲聯合404黑店等品牌,共同打造了一幅468平米、重達300斤的巨型海報,放置在城市天台,拍下它在城市凌晨時分散發出的幽幽綠光。
把綠洲比作天台,本意是倡導所有人在生活裡保持單純,依舊硬核。/404黑店
綠洲用這種方式向用戶傳達自己在一眾混亂社交軟體中的獨特之處,想藉此吸引人們來綠洲尋找釋放和寧靜。
為了加強效果,404黑店還為綠洲製作了一條史上最硬核的宣傳片。
「親愛的年輕人,不要來綠洲」「熱搜的瓜,勸你還是趁熱吃」「都說你是個小宇宙,你倒是爆發啊」……陰陽怪氣的宣傳片文案,極盡嘲諷之能事,年輕人卻仿佛並不感冒。
激將法營銷有風險,使用需謹慎。/404黑店
2019年12月11日,微博之夜開啟為期一個月的線上投票活動,在「年度人物榜」這一項比拼中,罕見出現流量偶像王一博正面迎戰電競明星Uzi(簡自豪)的現象。
微博瞅準時機,對外宣稱,只要你下載綠洲,投票權益就能從每天15票增加到50票。飯圈女孩和憨憨直男傾巢出動、各自為戰,勢要維護自己偶像的絕對榮譽。
飯圈女孩憑著綠洲上多出的這幾票,拉近王一博和第一名Uzi的票數差距,但還是擋不住廣大直男對Uzi的崇拜,Uzi最終以斷層C位的喜人成績突出重圍。
飯圈就是微博的命根子。/小聲比比
正當Uzi的粉絲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微博之夜公布獲獎名單,「年度人物」變成「年度熱度人物」,但名單上卻再也不見Uzi的蹤影,他身上背負的4.8億票數神跡般消失。
Uzi的粉絲們這才明白過來,自己拼死拼活地投票,最終只是為綠洲的DAU(日活躍用戶數量)做了嫁衣。
「原來,我們像極了小丑,原來,那不是我的真實生活。」廣告語中那句奚落,成為他們的真實寫照。
一切都是虛幻。/404黑店
粗糙的營銷手段勢必會引起用戶的極大反感。據七麥數據,2019年12月的大部分時間裡,綠洲在中國App Store免費榜上的排名都在百強之外。直到如今,綠洲的排名已經掉到總榜兩百名之外。
潮水退下時,還堅守在岸上的人,值得所有人尊敬和研究。
目前來看,綠洲唯二的推廣手段,就是微博的導流和頭部明星的入駐。
明星們仿佛一個個都跟微博籤署了巨額對賭協議,急於在這塊處女地上開疆拓土。
偶像效應縱然能吸引部分粉絲,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實在找不到必須下載綠洲的理由。
社交有微信和QQ,八卦有微博和知乎,娛樂有抖音和B站,綠洲作為一款和微博有著相當大內容重合的社交軟體,打不開門面是必然的。
「年輕人,千萬不要來綠洲。」這句原本作為激將法出現的綠洲廣告語,如今已經是年輕網友們腦海中的潛意識。
綠洲在眾多移動社交應用中勉強排的上名。/艾媒諮詢
Ins還是小紅書,傻傻分不清楚
不熟悉的朋友第一次打開綠洲,可能會被它濃濃的Ins風震驚到。細玩之後,又會覺得它的搜索頁面和板塊設置很像那款「標記你生活」的小紅書。
抄襲Ins和小紅書一直是綠洲身上廣受詬病的一點。
打開首頁,綠洲分為 「首頁」「搜索」「發布」「消息」「我的」五大板塊,除「商城」外,其餘板塊分布和小紅書完全相同。在小紅書商城板塊的對應位置,綠洲則設有明星、攝影、運動等15個子頻道。
小紅書,讓所有明星都成為帶貨博主。/宣傳視頻截圖
產品功能上,綠洲的圖片牆、濾鏡特效、添加地點等設計則和Instagram如出一轍。
如果僅僅因為這樣就說綠洲抄襲,未免太過於苛刻。
事實上,Ins的這套圖片社交模式在國內早已不是新鮮事。Flow、Nice、LOFTER等社交軟體或多或少都有模仿Ins風,只不過因為綠洲強大的開局優勢,才招致更多的關注和質疑。
事實上,如今的綠洲還遠遠無法和Ins相提並論。這點從兩款軟體的目標用戶就可見一斑。
同樣是自帶濾鏡的圖片社交軟體,Ins用戶的男女比例十分均衡。
綠洲目前尚無公開數據表明其用戶男女比例,但從它一開始選擇以微博導流和頭部明星吸引用戶來看,它冥冥之中就已經向女性用戶傾斜,這註定了綠洲的格局和普及度無法媲美Instagram。
微博希望開發第二個Instagram。/unsplash
「對標小紅書,致敬Ins」的組合拳打蒙了用戶,也讓綠洲自己迷失在看不見前路的迷霧中。
微博雖然魚龍混雜、垃圾橫行,但不可否認,它作為海量信息的中轉站、多元文化的交流平臺,已經慢慢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很難輕易割捨。
微博聚合了文字、圖片、短視頻等多種表現形式,綠洲則主推純圖片社交,並且用戶在綠洲上發布的內容也可同步到微博上。相比之下,綠洲沒有那麼大的不可替代性。
張朝陽早就說過:網際網路經濟就是注意力經濟。用戶那早被短視頻、VR等吸引走的注意力,怎會輕易被單一的靜態圖片吸引回來。
在視頻時代,綠洲只有被降維打擊的份兒。
據艾媒網發布的《2019-2020年中國移動社交行業年度研究報告》,四成以上的手機用戶日常只使用3-4款應用軟體。
兩微兩寶(微信、微博、淘寶、支付寶)等頭部平臺的地位早已堅若磐石,綠洲想從中撕出一條裂縫,可謂難上加難。
上線半年多來,綠洲唯一一個出圈爆款。/@周冬雨
當然,綠洲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沒有廣告。
在綠洲上,你只需關注你感興趣的人事物,不用擔心被大量營銷號和商業軟文騷擾。
但這一優勢,或許也將隨著它的發展不如預期,逐漸成為歷史。
據觀察,目前綠洲上已有一些網紅、大V入駐,並開始種草產品,如果照此肆意發展下去,那麼一場大型的KOL踩踏事件即將在綠洲重演,綠洲很有可能背離「清新社交圈」的初衷,成為又一個「綠版」微博。
就連在疫情期間表現不俗的小紅書,都開始加速其商業變現模式,微博本來產品孵化能力就不強,現在好不容易搞出綠洲這麼一款搬得上檯面的產品,對於它的下一步發展,說不急是不可能的。
綠洲的下一步,是走小紅書式的商業化發展模式,還是努力培育成出Ins式的內容社區,尚未可知。
綠洲新玩法:「水滴」,和螞蟻森林類似。
天下苦微博久矣,
但綠洲救不了微博
新浪微博,曾經是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大的驚喜。
它會聚社會各階層人士,吸引他們在此發聲,讓無數草根和精英直接對話,用有趣的話語劈開世界的堅冰。幾億網友賦予它一個可愛的暱稱:「圍脖」。
它把姚晨捧成「圍脖」女王,也讓汪峰一次次上不了頭條,它創造了「神馬都是浮雲」「傷不起」等網絡流行梗,更正面圍觀「藥家鑫案」「表哥房姐」等輿論現場……
「汪半壁」的頭條之路在微博上格外困難。
張朝陽說:「微博提高了整個社會的智商。」姚晨說:「寫微博是件功德,它能讓人真實看清本人到底有多笨。」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微博曾經代表了草根的勝利、個體的付出和意志被看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得到優化,但如今微博正在把這一切都破壞攪碎。
打開微博,營銷號甚囂塵上,千方百計粘住人們的眼球;信息流廣告鋪天蓋地,不是讓你植髮,就是給你推薦醫美整形;超話排名把飯圈女孩搞得心力交瘁;滿屏的娛樂熱搜讓網友腦袋眩暈。
微博原本是個巨型廣場,無論你是誰,都可以在上面發表自己的意見,但如今娛樂內容霸屏,不僅壓縮其他公共話題的討論空間,也在流量明星和普羅大眾之間劃出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
就連社交潮流,年邁的微博也漸漸跟不上了。縱觀近兩年特別火的流行梗,無論是「奧利給」還是郭語、祖安話,沒有一個是微博創造出來的。微博不再生產流行語,只是流行語的搬運工。
郭老師:直播界的繆斯女神。/@主觀哥哥
2019年11月,微博公布Q3財報,CEO王高飛坦誠說:「經過十年的發展,微博需要全新的增長動力,而綠洲的出現,就是一個重要節點。」
在這十年間,微博歷經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的陣陣衝刷,成為當今倖存的碩果之一。
此時的微博,一面背負著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消失、營收增長緩慢的壓力;另一方面又面臨著B站、抖音等視頻平臺的強力競爭,難免顯得年老色衰、力不從心。
從這一角度來看,微博推出綠洲作為子社區,既是無奈之舉,也是勢在必得。
但微博能救得了新浪,綠洲卻不一定救得了微博。
如何營造獨屬於自己的內容社區,避免成為微博2.0,決定了綠洲在社交這一古老市場上還能佔得多少立足之地。
參考資料
[1] 社交媒體「綠洲」的困境與未來︱李彤[2] 微革命:從推特到新浪微博︱新周刊[3] 2019-2020年中國移動社交行業年度研究報告︱艾媒網[4] 微博已荒漠,無處建「綠洲」︱曉莊同學產品筆記[5] 綠洲:品牌營銷的下一個流量戰場?︱4A廣告網[6] 4.8億票打水漂,直男在微博還有人權嗎?︱小聲比比[7] 被抖音、小紅書們圍攻,微博需要新「綠洲」︱投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