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旅遊有三寶,乳膠枕、蛇油、青草藥膏。
但凡跟團去過的人,大都逃不過被這三樣東西洗腦。
而乳膠枕最近在國內成了爆款產品。
今年3月-5月,天貓國際乳膠類商品成交同比增長158%。阿里巴巴還跑去泰國包了50000畝乳膠林、40000平乳膠倉庫的乳膠產品。
連阿里都去了,可想而知,這個品類賣它三五年都是有錢賺的,而且有非常大的利潤空間。
這麼一個平淡無奇的乳膠枕,怎麼就成了爆款產品?
中國人愛養生成為乳膠枕火爆的前提
上世紀80年代,英國dunlop公司發明了乳膠製枕技術,對取採集的天然乳膠進行液化處理,然後注模成型,製成乳膠枕。
可dunlop公司放著這未來黃金沒有撿,嫌天然乳膠拖累公司業績,放棄了這項業務。
泰國人一看,自家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東南亞天然橡膠產量佔到了全球的90%,其中泰國排名第一。
於是90年代,泰國人撿起了這項技術,開始製作乳膠枕。
可當年的乳膠枕很貴,東南亞人民收入微薄,誰也不會想著花三分之一的收入買一個枕頭。(現在他們也是這樣)
所以在東南亞,乳膠枕並沒有多大的市場。
反到是當時如日中天的日韓對此非常感興趣。而在中國卻沒有火起來。主要原因就是90-00年代,中國人還窮,一個枕頭幾百塊,怎麼捨得買。
但是乳膠枕在中國一定是有市場的,為啥呢?
因為中國人酷愛養生。凡是打著養生旗號的產品,無論吃的、喝的、玩的、外服內用的,天上飛的,地下跑的,虎屎馬尿,都能賣個好價錢。
養生以睡覺為首,有統計顯示,46%的中國人都有睡眠問題,或者都懷疑自己睡眠有問題。這註定乳膠枕在中國有廣闊的市場。當年蕎麥皮、記憶棉枕頭不都火過嗎?
乳膠枕由天然橡膠製作而成,材質非常柔軟,能有效減少頭部對頸椎的壓力,減少打鼾和降低血壓。
現在中國人有錢了,以中國人的實力,別說三五年,承包泰國乳膠產品30年都沒問題。
每天清晨,泰國膠農伯伯去割膠就成了,票子房子車子統統沒問題。
一邊有市場,一邊就有供給,泰國的乳膠行業因此快速發展,工藝進步,產品逐漸得到世界的認可。還發展出認證機構,比如歐洲準入標準的eco和LGA等等。
乳膠枕重要推手:泰國旅遊團導遊
比國內遊還便宜的泰國跟團遊,讓大批中國人去到泰國。
口吐芬芳的泰國旅遊團導遊登場。在他們口中,泰國人妖是國家精粹,泰國寶石是世間瑰寶,泰國乳膠可以用來隆胸。
幾天的旅遊,遊客被導遊安排得明明白白。
第一天,導遊先介紹乳膠的來源,把泰國的橡膠樹誇得天花亂墜,什麼氣候得天獨厚,橡膠質量優於越南、緬甸、中國雲南等地,生產出來的橡膠產品還能抑制病菌和過敏原蟎蟲。同時還拉上了國王背書,彰顯乳膠品質優越。
同時還會告訴你乳膠來之不易,膠農凌晨兩點割膠。採膠過程十分兇險,森林裡眼鏡蛇出沒,割膠人會帶兩把刀,一把割膠,一把是在被蛇咬後讓同伴幫忙把自己的手腳切下來,如果來不及切,就只能靜靜等死。
此時遊客只當導遊是在介紹一些泰國的風俗人文,聽得也相當仔細。
任何人聽到這故事,心裡都會有兩個字,臥槽,還多兩個字,心動。
第二天,導遊再添一把火,告訴你乳膠枕有什麼功能,還不忘介紹一下自己的媽媽或爸爸,多年的失眠老毛病,睡了乳膠枕就好了。
快要走的前兩天,會帶遊客去參加乳膠枕製作工廠,親眼看看有多專業,有多乾淨。
鋪墊做完了,早已勾起了遊客的消費衝動。導遊把遊客帶到商場,今天是佛祖生日or國王生日,還有打折哦,面對這樣的套路,很多遊客直接掏錢買買買,自己一套還不夠,還得給親戚朋友帶一路。
不過有套路總比沒有套路好,人家好歹沒有強買強賣。
旅遊買的乳膠枕很可能是國產貨
殊不知,遊客買回來的大多都是made in China。
泰國除了極少數幾家正規工廠,其他80%的乳膠枕都出自於小工廠、家庭作坊,或者乾脆是中國進口的。
全泰國一個月乳膠枕產量50萬個,市場上卻有250萬個在流通。
那75%哪裡來的?
中國產。
那些超級便宜的,都是江蘇南通、廣東清遠這就是乳膠枕界的莆田系集散地生產,再運到泰國去,最後又被中國人買回來,或者是貼了個泰國的標籤又運回國內賣。
這就是出口轉內銷。
這算不算是欺騙消費者呢?
算,你這麼一頓鋪墊,我買的卻是國產,這不明擺著欺騙我感情。
可也不算,我又沒告訴你這款是泰國生產的,我只告訴你乳膠枕是泰國特產。
說又話回來,別瞧不起國產,國產工藝是比泰國還好,不然他們為啥要從中國進口,而不是自己生產。
國產乳膠枕質量的確不如泰國原產,原因出在原料上。
中國橡膠種植很少,主要分布在雲南、海南等地,品質也一般。需求主要靠進口,從泰國、馬來西亞、緬甸這些東南亞買橡膠原液來加工。
但是乳膠的運輸條件非常苛刻,需要專業的運輸車,全程避光,為了不讓它固化,封閉前還要加硫加氨處理。然而加工時又要脫硫脫氨,這麼一加一脫,成品質量自然不如原產地泰國生產的。所以國內廠家往往要打著泰國生產的旗號。
泰國人來中國電商賣乳膠產品
近幾年,泰國人也學聰明了,光靠旅遊帶是不夠的,不如直接把產品靠電商賣到中國來。
在平臺的營銷加持下,乳膠枕的名聲再次發揚光大。
2015年,聚划算與乳膠枕品牌妮泰雅合作,原計劃推三天活動5萬個枕頭,結果第一天就賣光了。準備發貨時才發現庫存數只有4000個,這家自1985年成立的泰國工廠,第一次三班倒生產,整整一個月,工廠才勉強完成訂單。可見中國消費者力量之強大。
還有乳膠產品品牌Napattiga進入中國第一年,線上銷量500萬泰銖(100多萬人民幣),隨後兩年,銷量暴漲到2500萬、5000萬泰銖。
任何一個品類在淘寶上都有階段紅利期。
2015年的淘寶,沒多少紅利,大量淘寶商家叫苦,沒流量,投直通車價格太高,賺不到錢。
可對於乳膠產品來說,2015年卻是大大的紅利。
Napattiga中國市場負責人陳浩天介紹,在當時,幾乎沒有人在這個品類上用直通車推廣,其店鋪的一次點擊成本還不到兩塊錢。
今年受疫情影響,泰國旅遊是去不成了,但絲毫沒有影響中國人對乳膠枕的熱情,讓這款產品再次成為爆款。
那麼有人花幾千從泰國買的,也有人花幾十塊從網上買的,價格相差幾十倍,到底差在哪兒呢?
點開這條視頻,給你詳細介紹
我這有一款天然乳膠枕頭,乳膠含量達到93%,經過網易嚴選過一次,質量保證,價格也不貴。值得推薦。原價¥159元
現在掃碼購買,優惠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