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火遍亞洲的全民「初戀女神」石原裡美,以她極具親和力的容貌和招牌笑容俘獲了不少粉絲。出道18年至今,卻像吃了防腐劑一般,不僅輪廓五官經得起推敲,一臉的膠原蛋白,充滿少女感。仔細探究,石原裡的美感沒有原地踏步,而是越變越美。
2002年,15歲的石原裡美參加了HORIPRO公司第27回藝人新人選拔, 獲得最佳新人「完美少女」獎,由此正式出道。當時的她還是一個很乖巧的女孩模樣,下頜線模糊,嬰兒肥明顯。嘴唇比較厚,是很典型的香腸嘴,膚色也有些不均,本來就很短的上庭配上沒有層次感的劉海,顯得有一些鄉土氣息。
2003年,她第一次出演電影《我的爺爺》,裡面的造型依舊一副小女孩的模樣,雖然形象甜美,卻缺乏精緻和立體感。即便如此,這部電影也使她收穫了7個新人獎項。此後,成為藝人的石原裡美開始了她的變美之路。
經過下巴的調整,去掉了整個面部的「硬傷」之後,石原裡美的輪廓曲線精緻了許多,但是整體看起來還是會有臃腫的感覺,所以下一步就是精進式微調。
從鼻子入手,早期的肉肉鼻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面部的立體感以及五官的精緻程度。而通過調整鼻形,鼻梁沒有過分高,鼻頭小巧精緻,山根稍低,使眼距適中。一番微調,曾經的臃腫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甜美中帶有她獨有的那份高級感。
再看眼睛,其實她眼睛的變化並不大,只是眼型變得更加圓潤,雙眼皮寬度更加均勻,沒有了向上的提拉感,整體看來也比之前更有神了。也正因為這一點,許多人推測她做了眼瞼下至手術。
在五官和輪廓曲線微調之後,配合瘦臉針等微整手段,又調整劉海、髮際線,均衡三庭比例和提升皮膚質感,已經達到了幾近完美的程度,但她並沒有止步不前。她將自身的資源最大化利用,身高不高,就走嬌小治癒系路線,與甜美系妝容和服飾相搭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通過這些細微的調整,與早前相比,整個人看上去脫胎換骨,甜美感爆棚。
總結下來,石原裡美具備了「國民初戀臉」的各項要素,給人一種協調舒服、沒有攻擊性的親和感和解壓感。難怪說日系整形從來都是神不知鬼不覺地變美,而石原裡美就是一個很經典,也是很成功的例子,不誇張、不過度,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礎上,讓美感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