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蜂蜜也像橙子!美觀測站發布史上最清晰太陽黑子照片

2020-12-18 騰訊網

據外媒報導,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觀測站最近發布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片,在紅色和橙色的暖色調下,人們可以看到太陽黑子活動的細節。

在美國夏威夷,世界最大的太陽望遠鏡——井上建太陽望遠鏡(DKIST)仍在建造中,但它於2020年1月28日拍攝的第一張太陽黑子照片,已經是人們能看到的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像了。

美國國家太陽天文臺的天文學家託馬斯(Thomas Rimmerle)說:「這張太陽黑子圖像的空間解析度比以往高2.5倍,顯示了太陽表面小至20公裡的磁場結構。」

研究人員稱,這幅圖像的直徑約為1.6萬公裡。當他們對該區域進行成像時,能夠在短時間範圍內(大約100秒)跟蹤精細結構的變化。

據報導,太陽黑子的形成,是由於太陽內部磁場向光球表面浮現所造成的。由於太陽黑子的強磁場對等離子體對流的抑制作用,使得其活動區域比周圍環境溫度更低,所以顯得更暗。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輯:楊萌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宛如橙子!美觀測站發布史上最清晰太陽黑子照片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據外媒報導,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觀測站最近發布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片,在紅色和橙色的暖色調下,人們可以看到太陽黑子活動的細節。太陽黑子照片。
  • 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黑子 宛如橙子橫切面-中新網
    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宛如橙子橫切面 (1/1) "← →"翻頁
  • 世界上最大太陽觀測站發布最清晰太陽黑子圖片
    世界上最大太陽觀測站發布最清晰太陽黑子圖片 2020-12-15 15:09: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外媒報導,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觀測站最近發布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片
  • 人類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陽照片 表面顆粒結構像黃金一樣
    人類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陽照片 表面顆粒結構像黃金一樣時間:2020-01-31 12: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陽照片 表面顆粒結構像黃金一樣 1月30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位於夏威夷的Daniel K Inouye太陽望遠鏡
  • 太陽探測器發現三個神秘黑點,幾乎對稱分布,不像是太陽黑子
    作為太陽系的絕對核心,太陽對於地球生命來說意義重大。然而想要探索太陽的秘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太陽表面的溫度就接近6000攝氏度,更別提溫度達到上百萬攝氏度的日冕層。然而人類還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就是1995年發射升空的帕克太陽探測器,英文縮寫為SOHO。
  • 這枚巨大的太陽黑子比地球還大
    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觀測站發布了新的圖像。該天文臺名為Daniel K Inouye的太陽望遠鏡位於夏威夷毛伊島,科學家在2020年1月28日拍攝了這幅圖像,但現在才對外公布。下圖中央看到的巨大太陽黑子直徑約1萬英裡。
  • 迄今最清晰的太陽表面照片,出來了,細節前所未有!
    上線2個月,此望遠鏡便拍出最清晰太陽表面照,科學界沸騰不已太陽是太陽系的「老大」,包括地球在內的八顆行星都得圍繞它轉動。同時,太陽還是地球的動力源泉,地球的正常運轉離不開太陽的支撐,沒有了太陽散發出的光和熱,地球上的上百萬種生物就沒有辦法繼續存活下去。太陽對於地球和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了,萬物都有兩面性,太陽亦如此。有時候,太陽也會給地球和人類帶來一些麻煩。1989年,一場太陽風暴使得加拿大整個魁北克省的電力系統陷入癱瘓狀態,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 人類史上最「高清」太陽照片誕生,如湧動的黃金液體
    人類史上最強的太陽望遠鏡終於睜開了它的眼睛。近日,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世界最大太陽望遠鏡——Daniel K. Inouye 太陽望遠鏡(簡稱 DKIST)拍得了人類迄今解析度最高的太陽照片。圖 | 太陽照片(來源: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金黃色的太陽表面正在翻滾的等離子體像細胞一樣緊密排列,而在這張太陽圖像中,每一個像細胞一樣的細小顆粒面積都接近中國青海省的面積。
  • 磁性的太陽,到底還有多少謎尚未揭曉?|太陽|黑子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中國便有關於太陽黑子(太陽表面因強磁場而浮現的「黑點」)的目視記錄。1610年前後,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將其自製的天文望遠鏡指向了天空,並在西方首次觀測到太陽黑子。從17世紀初到20世紀初,人類藉助望遠鏡先後發現了太陽黑子數的11年周期(太陽活動周現象)、黑子在日面上的緯度分布規律(黑子蝴蝶圖)、太陽耀斑爆發(太陽活動現象)等現象。
  • 黑子的籃球——黑子哲也:光背後的影子
    在黑子哲也第一次登場時,他的特點已經被刻畫得很清晰:存在感低。而這也正好對應了他「奇蹟的世代——幻之第六人的」稱號。黑子的存在感與火神大我的存在感對比起來,就是兩個極端:一個耀眼的像太陽,一個是需要藉助太陽光才能發光的月亮。
  • 首張太陽黑子高清圖誕生:宛如綻放湧動的...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國家太陽天文臺(NSO)副主任託馬斯·裡姆勒(Thomas Rimmele)博士說:「這張太陽黑子圖像的空間解析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2.5倍,顯示了太陽表面小至20公裡的磁場結構。」這張照片突出了從黑暗的中心伸展出來的冷熱氣體的條紋狀外觀,整個圖像看起來宛如一團綻放湧動的巖漿。
  • NASA發現一批新的太陽黑子 或暗示太陽活動的增加
    幾天前,美國宇航局(NASA)發現了一批新的太陽黑子和太陽耀斑。NASA在一篇新的博客文章中解釋說,這些耀斑並不是特別強大,沒有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太空天氣預報中心登記,但NASA自己的硬體能夠探測到它們。
  • 太陽表面的風暴中心「太陽黑子」,有11年的周期性會引發耀斑爆炸
    所以,我們認識宇宙,其實最該關注的應該是當下,也就是「太陽系」,我們地球就處在太陽系之中,太陽系有許多天體,比如太陽、八大行星、矮行星、衛星、小行星、流星體、彗星等等。在太陽核心每一秒鐘產生的能量,就能夠提供足夠地球使用100萬年的能量,我們可以把這裡理解成太陽的「發電站」,不過這裡也是每一顆恆星最狂暴和極端的所在。
  • 2020,太陽黑子又消失了。這個危機頻現的天象,卻是木星的祝福?
    01 太陽黑子運動和木星周期已經連續300多天,太陽表面出現沒有出現過明顯的太陽黑子了。 我們進入了又一個太陽黑子沉寂期。太陽黑子活動的沉寂期,平均11.24年發生一次。一份由美國地質勘測局發布的報告稱在1973到2005年間,71%的地震能量釋放和59%的地震事件發生在太陽黑子活動低於平均水平的時期,即太陽黑子沉寂期。
  • 行星公轉中心、太陽系之主:太陽是否像行星一樣不停旋轉著?
    很難查明太陽是否在自轉。這是因為太陽上的一天取決於你所探討的太陽的部分。困惑了嗎?這也困擾了天文學家許多年。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太陽的自轉是如何變化的。 位於太陽赤道上的一個點繞太陽旋轉一周需要24.47天才能回到原點,天文學家稱這個恆星旋轉周期不同於天氣周期——太陽上的一個點旋轉回重新面對地球所需要的時間。
  • 世界攝影史上首次出現的照片:圖5是世界上第一張照片,圖7首張自拍照
    世界攝影史上首次出現的照片:圖5最古老的一張照片,圖7首張自拍照 圖2:第一張太陽的照片:1845 年,第一張月球照片誕生後的第五年,法國物理學家路易斯·費索和萊昂·福柯拍下了第一張太陽的照片。
  • NASA公布照片,太陽附近出現「方形飛船」,外星人在吸收能量?
    太陽附近的不明飛行物在科技剛剛起步的階段,為了尋找地外生命,我們的科學家也嘗試向宇宙發送信號,只不過這些信號大都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到了後來我們也開始監測地球周邊的環境,希望可以在宇宙中發現地外生命的身影。就在前段時間美國的NASA頒布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所拍攝的是太陽。
  • 人類將首次拍下太陽兩極的照片,這可能和每個人都密切相關
    有史以來離太陽最近的相機,將首次拍下太陽兩極照片儘管人類對太陽的觀測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久前世界最大的太陽望遠鏡還公布了首批高清太陽照片,但所有觀測太陽的成像儀器,都只能拍到黃道面(ecliptic plane)角度的太陽,從未觀測過太陽的兩極。
  • 科學家發現太陽黑子活動規律,2030年地球可能進入「小冰河期」!
    太陽黑子除了太陽耀斑,還有一種活動會影響地球,那就是太陽黑子活動,科學家經過長時間的觀測,發現太陽黑子有一個很明顯的規律,那就是它的活動周期是11年,如何理解這個活動周期呢?就是每經過11年的時間,太陽黑子會從活躍期進入到「睡眠期」,再從睡眠期重新進入到活躍期,期間相隔11年,當太陽黑子處於睡眠期的時候很難甚至完全觀測不到太陽黑子在活動,這個時候地球就會進入「小冰河期」,這裡所說的小冰河期並非真正的冰河期,而是指地球大幅度降溫從而發生大雪災。
  • 2020年或迎來氣候拐點,太陽黑子可能消失,地球會進入小冰期嗎?
    太陽黑子如何影響地球溫度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太陽將會在2020年迎來一次休眠期,此次休眠期可能會持續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有可能使地球進入一次迷你冰川期。而導致太陽進入休眠期的,正是太陽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