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我認為老虎對戰鱷魚比獅子對戰鱷魚更有優勢一些,不過老虎和獅子對戰鱷魚的結果並不一定,其中受交戰的環境以及鱷魚種類因素的影響較大。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鱷魚不是魚,也不「魚」
雖然貓吃魚是一件輕鬆加隨意的事情,但是鱷魚作為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它並不是魚。鱷魚是一種曾經與恐龍同行的動物,但是在恐龍全部滅絕的前提下,它堅強地活了下來,這足以證明其強大的適應能力和生命力。
而且鱷魚是一類兇猛的食肉動物,一直以來,我們受一些貓科動物捕殺鱷魚的影像資料影響太深了,除了上面那頭著名的老虎「瑪琪麗」外,美洲豹捕殺鱷魚的視頻和圖片更是在網上一搜一大把。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鱷魚都這麼「魚」。
首先,現存的鱷魚一共有23種,而老虎瑪琪麗捕殺的鱷魚為澤鱷,美洲豹捕殺的鱷魚為凱門鱷。這兩種鱷魚在整個鱷魚家族中體型只能算中等的。其中澤鱷是一種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鱷魚,成年的澤鱷體長平均在2.5米左右,最大體長4米左右。而凱門鱷也是一種中小型的鱷魚,成年後體長平均在1.5米左右,最長也不超過3米。
這兩種中小體型的鱷魚在體長平均2.8米和2.1米的孟加拉虎和美洲豹面前,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其次,孟加拉虎捕殺鱷魚的記錄都是發生在陸地上,而美洲豹捕殺鱷魚雖然是在水中,但是大都在岸邊的淺水區,而且以偷襲為主。
但是,不要忘了,並不是所有的鱷魚體型都是如此,在東南亞地區,老虎的分布區域內生活著現存體型最大的鱷魚-灣鱷。這是一種體長平均就有4.5米,最長可達6米以上的大型鱷魚,在灣鱷的棲息地內,它是食物鏈最頂端的食肉動物。目前為止,沒有發現過一例老虎成功捕殺灣鱷的先例。
而且在非洲,與獅子同一分部的也有一種體型龐大的鱷魚,它就是現存體型第二大的鱷魚-尼羅鱷。成年的尼羅鱷有著平均3.5米的體長,最大的超過了4.5米,對於這種龐然大物,在非洲,除了河馬和大象它不敢攻擊外,其他的一切能來到水邊的動物都是它的獵物,包括過河的獅子。曾經有一位生物學家拍到過尼羅鱷在淺灘上與三頭母獅對決的畫面,最終三頭獅子中的一頭被咬掉了下巴,鎩羽而歸,而尼羅鱷全身而退。
因此,並不是所有的鱷魚都是好欺負的,而且除了美洲豹喜歡棲息在水域附近捕殺凱門鱷外,其他貓科動物捕殺鱷魚本就不是常態,並且像老虎在獵殺鱷魚時,都是在陸地上,本身鱷魚所處的環境就不利於它的戰鬥力發揮。所以,在水中,中等體型以上的鱷魚無論是獅子還是老虎,都無法成功捕殺,而且自身還有性命之憂。
為什麼說老虎捕殺鱷魚的能力比獅子強?
雖然獅子和老虎捕殺鱷魚都不是常態,但是在面對同體型的鱷魚時,老虎的捕殺能力確實要比獅子強。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解析一下:
第一,記錄
記錄是最能說明問題的,就目前獅子和老虎對戰鱷魚的記錄來看,獅子沒有過獵殺成年鱷魚的記載,但是,老虎中孟加拉虎和蘇門答臘虎都有多次成功獵殺的記錄。而且上面我們說過,即使在陸地上,獅子對戰鱷魚也沒有什麼勝算,但是同樣在陸地上,老虎「瑪琪麗」作為一頭成年雌性孟加拉虎一生就殺死過8條鱷魚,其中最長的一條體長為4米,種類為澤鱷。當然在瑪琪麗的經典一戰中,它為了捕殺這條澤鱷,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兩顆牙齒掉落。從牙齒掉落之後,瑪琪麗再也沒殺過鱷魚,而且如果不是在人工的幫助下,它甚至很難繼續存活。
不過,相比較而言,一個能夠殺死而且有多次記載,一個沒有過成功獵殺的記載,就能說明問題了。
第二,捕殺技巧
老虎之所以比獅子獵殺鱷魚的能力強是因為二者的捕殺技巧不同。獅子是一種群居的貓科動物,而老虎是獨居的貓科動物,這種習性的差異就造成了二者的差異。對於獅群來說,它們只需要一擁而上,不斷地給對方造成傷害,就能撂倒獵物,但是對於獨居的老虎來說,如果不能一擊必殺,它很可能受傷或者讓獵物跑掉。
因此,在這種習性的差異下,獅子捕殺靠的是不斷的撕咬,而老虎則通常是跳到獵物的背部,然後用自己長且尖利的犬齒刺穿獵物後頸。兩種捕殺方式的不同,在面對鱷魚時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兩種結果,前者是與鱷魚正面搏鬥,而後者則是以偷襲為主,前者要通過多次撕咬讓對方就範,後者則是咬穿後頸一擊斃命。而我們上面說過的美洲豹也是用一擊必殺的方式捕殺凱門鱷,不過它咬的是鱷魚的兩耳之間的頭骨。
所以,捕殺技巧的不同決定了老虎捕殺鱷魚的能力要比獅子強很多。
總結
客觀的說,老虎捕殺鱷魚的能力確實要比獅子強,主要原因就是二者不同的攻擊方式造成的,獅子是與鱷魚正面火拼,而老虎則像一個刺客一樣趁其不備跳到背上一擊致命。不過,無論是獅子還是老虎,都沒有能力去獵殺成年的灣鱷和尼羅鱷,畢竟它們的力量遠在獅虎之上,而且皮膚更加的堅硬厚實,很難做到一擊必殺,一旦被鱷魚擺脫騎乘位,那麼老虎就得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