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寄語2020新生:好好做個讀書人!

2020-12-23 科教頭條

好好做個讀書人

——廖祥忠校長在中國傳媒大學2020級

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又是一年秋風起,江山依舊動人!今天,我們能夠在此歡聚一堂,實屬不易。此時此刻,我百感交集。

在這個極不尋常的庚子年,一場席捲全球、影響世界格局和歷史進程的新冠疫情,讓我們見證了一連串大事件的集中爆發。連同一場幾十年一遇、連綿數月的洪水,懷山襄陵、漲齧城郭,幾乎讓每一個人都經歷了刻骨銘心的大考。今天,中國傳媒大學迎來了5321名年輕主人,你們是「庚子大考」的優勝者!你們歷盡艱辛,終於齊聚在初秋的中傳校園。在這個極不尋常的莊嚴時刻,我謹代表陳文申書記和全體師生員工及廣大校友,向你們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祝賀!中傳歡迎你們!中傳愛你們!

過去的大半年,可謂「一山放過一山攔」。儘管艱難,但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英勇的中華兒女抗疫情、戰洪水,用精神和軀體護衛我華夏大地,為你們守住了一張安靜的書桌,讓橫亙在你們夢想之路上的天塹變為通途。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這些民族的脊梁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們還要把掌聲送給你們的父母和老師。可以想像,多少個夜深人靜的晚上,他們都在極力克服內心的焦慮甚至恐懼,為你們的健康輾轉反側,為你們的未來殫精竭慮!他們是你們圓夢中傳的引路人和守護者,感謝他們!

同學們,你們這一屆將註定被歷史所銘記!你們中的許多人,在呱呱墜地之時,就經歷了非典的襲擾;迎戰高考之際,又突遇新冠疫情。你們在充滿不確定的環境中「邊行軍、邊打仗」,一路錘鍊過來,經歷了成長的陣痛,甚至經歷了超越年齡的磨難。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多重大考」面前,你們戰勝了種種不確定性,終於破繭成蝶,完成了鳳凰涅槃,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庚子篇章」。

天欲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你們於磨難處淬鍊意志、在彷徨中堅守初心,不但戰勝了疫情、戰勝了高考、戰勝了考研,也戰勝了自我!你們完成了人生路上一場刻骨銘心的修行。這些,都將成為你們今後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在我眼裡,你們已經具備了立大事者的先決條件,你們註定是能成大器的一屆!

同學們,你們是好樣的!今天是你們在中傳勝利會師的日子,作為校長,我首先想要告訴你們的是,你們必須知道自己已經多優秀!感謝你們在最美的青春年華,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心無旁騖地選擇了中國傳媒大學!掌聲送給你們!

從現在起,你們將在這裡踏上人生新的徵程。大學是一場全新的修行,你們所面臨的外部世界,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也意味著你們所面對的是全新的挑戰。當我們用人類文明史的全景式大視野縱覽全球,當我們站在網際網路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冠疫情給世界帶來風雲變幻的交匯點瞭望未來,就會發現,當下我們正處在一個由萬物互聯互通而引發的文明交融與共的歷史發端,透過萬千氣象,一個文化重構的大時代、一個文明互鑑的新紀元正在開啟。

這場以新科技革命為基礎的文化重構,為人們提供了多元的生活空間和個性化的生存方式。跨學科、跨種族、跨國界的文化交融與碰撞,讓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文明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也讓人類文化共同體的構建成為可能。目前中美兩國間所產生的一些爭端,表面上看是貿易摩擦、大國逞強,其深層次的原因,實際上是處於文化重構的前夜,不同文明之間的衝突與磨合,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以上這些,都只是剛剛開始。作為新時代的學子,你們將深度參與其中。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你們這一代是二次元文化的建構者,你們的行為方式、認知方式、情感方式、思維方式將決定著我們這個文明古國的未來。歷史學家斯賓格勒說過一句振聾發聵的話,「一個失去了文化的民族已不成其為一個民族,只是『一堆人口』。」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從未中斷,其深厚的底蘊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底氣。如何傳承先祖優秀的文明遺產?如何擁抱這個文化重構的偉大時代?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又將駛向何方?這是我們正面臨的時代大命題,更是你們所肩負的歷史重任。

不管是文化傳承、文化自信,還是文化重構,歸根到底,都離不開延續中華文脈的讀書人,離不開具有時代擔當的讀書人。作為承載文化精神的新時代讀書人,就是要在文化重構的大潮中,守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和魂,進而實現「老樹發新芽」,生生不息。

然而在當下,讀書人的缺失已經成為令人隱痛的不爭事實。伴隨著漫無邊界的資本邏輯、功利主義、消費主義的甚囂塵上,眾語喧譁的表象下,掩蓋的是文化精神的缺位,消解的是人類對於傳統、經典、先賢的敬畏,丟棄的是讀書人的風骨,缺鈣的是讀書人的脊梁。

網際網路在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同時,也將「人的異化」推向了新的維度。有人急於把知識變現,也有人把信息衝刷等閱讀亂象,誤解成了讀書做學問。碎片化、實用化、表層化以及滿足視聽刺激的娛樂化閱讀,讓人們的心智走向支離,讓學問體系瀕臨破碎,也讓各種情緒泛濫替代了理性的聲音,增加了全社會的焦慮。當下,迫切需要真正的讀書人來矯正風氣,引領時代。

同學們,「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士的精神就是讀書人的精神,是文以載道,是自強不息,是不為五鬥米折腰,是敢為天下先!時代呼喚讀書人!

呼喚那些不落名韁利鎖,甘於寂寞,以恬淡衝和之氣,葆有讀書人純正品格,能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為己任的讀書人!

呼喚那些學貫古今、融通中西,具有豐盈的思想內涵,能夠對中華文化守正創新的讀書人!

呼喚那些立足新時代、思考新問題、探索新進路,敢於擔當,能夠引領時代發展的讀書人!

呼喚那些瞻望前路、不忘初心,把自己的理想和情懷與人類的命運緊密相連,始終守望人類精神家園的讀書人!

同學們,培養心懷家國天下的讀書人,是大學存在的理由。今天是你們人生中一個全新的開始,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鄭重地希望你們「好好做個讀書人」!

九層高臺,起於壘土。壘起你未來人生高度的,就是你曾經讀過的一本本書。在這場空前的文化重構浪潮中,傳媒人既是文化的建構者,又是文化的傳播者。作為未來的傳媒人,你們身上肩負著文化傳承、創新、傳播的三重使命。「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優秀的傳媒人,首先必是讀書人,必是「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讀書」,胸懷天下的讀書人!

我們不能不看到,在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書越來越多,讀書的工具也異常發達。智能與便捷,讓很多人習慣於接受來自興趣後臺的精準推送。這樣的人,即便神遊五湖四海,也很難走出自身的單調與狹隘,久而久之,淪為了資訊時代的「井底之蛙」。

也有的人,以為什麼都可以通過搜尋引擎來解決,知識的來源高度依賴「度娘」,得來全不費工夫。他們自以為什麼都懂,其實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知識沒文化,久而久之,淪為了智能時代的「新文盲」。

那麼,在這個文化重構的大時代,面對時代的呼喚,如何好好做個讀書人?這個問題值得每一位同學認真思考。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在古代,讀書人把讀書當作安身立命、立功立言之本。他們以大地為紙,以山河做墨,「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為真學問甘坐冷板凳,懂得下笨功夫和苦功夫。在數據和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讀書人既要有先賢的那種讀書精神,同時,我認為還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一、善用新技術,開拓大視野。要把握好時代優勢,善用新的技術手段,充分挖掘全球文獻大數據,構建屬於自己的「雲端書房」、個人資料庫。要利用得天獨厚的媒介優勢,培養大視野,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大氣魄,貫通古今中西。

二、兼容並蓄,跨界融合。要打通專業知識和通識知識的邊界,精專結合、文理兼修。還要懂得系統集成、化簡馭繁,在眼花繚亂的信息世界裡,形成自己的知識和思想體系。

三、培根鑄魂,勇於超越。讀書就是讓我們在一個多元價值的世界裡,摒棄狹隘,獲得一個可持續的精神世界,完成自我超越。有價值的生命,都在用可持續的精神世界與時光為伴。陳寅恪先生曾說過:「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讀書治學就是要努力擺脫庸俗,獲得精神世界的超越性。

同學們,一個人的本事,就藏在他讀過的書裡。好好做個讀書人,讀什麼,是關鍵。儘管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完美書單,但我認為,大學期間你們重點要讀的是這兩大類書:

第一類是構建專業知識體系的書。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是你們在大學期間的重要任務。要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學科體系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要關注學科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要沿著學術史的脈絡對比不同學者的觀點來精讀。要把前人走過的路,當作自己走過的路,重走一遍,甚至幾遍,直到走出新路。

第二類是拓展文化及生命智慧的書。卡夫卡說過:「書,必須是鑿開我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利斧」。有智慧的好書,能夠把我們從冰封固結的知識洞穴裡,提升到新的地平線上。這一類的書可以是文學書,讓我們讀懂生活的真、社會的雜、心靈的純;可以是哲學書,讓我們讀到邏輯的美、思辨的真、人性的善;可以是美學書,觸發我們的美感,提升我們的品格;也可以是心理學的書、方法論的書等等。總之,大家要培養自己的讀書興趣,努力把所讀所思,內化於心,外化於形。

請同學們務必閱讀經典,要養成閱讀紙質經典原著的習慣。作為文化體系的源頭,經典是人類文明的深層思索,是豐盈生命的智慧結晶,也是民族文化傳統的記錄者和守護者,它們穿越千迴百折的歷史長河而歷久彌新。閱讀經典的過程,就是與智者的對話過程,可以築牢你們的思想根基,壓實你們的文化底蘊,提升你們的生命境界。閱讀經典,應該成為我們最好的精神生活方式!

怎麼讀,也很關鍵。培根說過,「有些書可以淺嘗輒止,有些書可以生吞,而有少數書應該細嚼慢咽,融會貫通。」面對不同類別的書籍,我總結了三種不同的讀書方法。

一是苦讀與趣讀。教育部寶生部長曾說過,「要圍繞學生刻苦讀書來辦教育,引導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有些純理論的硬書,讀起來如登高山,其辛其苦,只有自知。但每次讀完之後,如登至山頂,回望自己所走過的路,大有一覽眾山小的豪邁。而當你重新品讀時,會發現與初讀時的感覺迥然不同,豁然貫通的愉悅油然而生。人生的樂趣,莫過於獲得這種通透酣暢的思想體驗。

二是深讀與博讀。胡適先生說,「理想中的學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深讀與博讀是讀書最重要的兩種方式,要兼而有之、互為補益。深而不博,則不能通達;博而不深,則難以透徹。

三是俯讀與仰讀。這是讀書的兩種姿態,對於許多經典書目,我們滿懷崇敬之心,細細品讀。但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刻意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帶著挑剔的目光去讀,不斷磨礪自己的思辨能力,要學會獨立思考、敢於質疑。正如孟子所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尤其是研究生同學,一定要養成俯讀的氣度。

同學們,希望你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資訊時代的讀書人,要做到既有知識又有文化,要學會把知識轉化為文化,把文化轉化為智慧,以下四點很重要:

一、守正不迂腐。我們必須摒棄古代一些文人身上那股抱殘守缺的迂腐之氣,要時刻牢記知識就是生命、就是生活,而不是一堆僵化的教條符號,否則,守正將成為空中樓閣。

二、創新不譁眾。帶著譁眾取寵的目的而創新,是當下知識界常見的一種病症,這也是不能行穩致遠的重要原因。我們必須時刻牢記,真正的知識創新永遠是深懷憂患意識、面對時代問題的真誠思考和探索,而不是靈機一動、投機取巧的思想遊戲。

三、自信不自負。自負很容易成為一些讀書人,特別是小有成就讀書人身上的特有標籤,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他們成功路上的攔路虎。同學們要經常檢視自己。

四、包容不縱容。虛懷若谷、包容天下是讀書人的氣度。但凡事有底線,面對歪風邪氣,不可一味地縱容,要把傳遞正能量當作讀書人的責任。

同學們,一所好的大學,就是為讀書人而準備的。你們所選擇的中傳,就被社會譽為「讀書的好地方」。

我們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率先在全國強力推行藝考改革,培元固本,整體提升學生文史哲功底。

我們率先啟動研究生教育改革,把人文社科功底和寫作作為入門要求,把閱讀納入培養的基本環節,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

我們成立通識教育中心,積極探索新時代書院育人模式。以陽明書院、修辭學堂和設計思維訓練為依託,構建具有傳媒特色的通識教育體系,培養「上手快、筋骨壯、後勁足」的全媒體人才。

我們首開全國之先河,創設春秋兩季讀書周,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裡路」的要求,引導大家既讀有字的書,也讀生活實踐這本無字的書,引導同學們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我們精心打造美麗無車校園,在寧靜溫馨的校園裡,沒有絡繹不絕的車流,只有四季如畫的風景和青年學子的琅琅書聲。文申書記經常驕傲地說,咱們的校園確實是讀書求學的好地方!

我們還把圖書館變成了「大閱城」,名揚定福莊!

同學們,希望你們在中傳的日子裡,好好讀書,不負春光。讀書人可以著作等身,也可以建功立業,但更重要的是獲得生命的智慧。書讀得越多越豁達,書讀得越多越淡泊。「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看淡紙上功名,不為一時輸贏,追求生活真諦,才是真正的讀書人。

在學校文化廣場的校徽下刻著「弘道崇德,經世致用」八個大字,這是咱們中傳的育人目標。中傳要培養的,就是能夠以「弘道崇德」為己任,以「經世致用」為目標的讀書人。

同學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今天你們是中傳的讀書人,未來就是中國的傳媒人。希望你們把書本知識轉化為生命的智慧和行動的力量,在文化重構的浪潮中,傳大道、明大德、堪大用,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在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提高思想水平、解決實際問題、實現自我超越」。

同學們,一個人生命質量的提升,要靠讀書來突破。讀書不一定能幫你找到女朋友或男朋友,但一定能找到人生知己,更為重要的是,讀書能把自己變成自己最好的朋友!同學們一定要記住,自己和自己成為好朋友至關重要!

「每一個不曾閱讀的日子,都是對大學的辜負」。我希望你們未來的人生之路,是由書鋪設而成,希望你們通過讀書來「書寫」人生。

期待你們,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中傳人的生命需求,為尋找生命的真諦而讀書!

期待你們,讓讀書成為一種責任擔當,成為中傳人的精神追求,為中華之復興而讀書!

期待你們,好好做個讀書人!聞善起舞,弘道崇德,讓良知變成良能,讓閱讀點亮心燈!

謝謝大家!

來源:中國傳媒大學 攝 影 | 宋澤毅 緱宇 申皓文 巫林泓 張筠棣 師紀元 谷依凝 馬欣然 朱皓月 周柯利 劉暢 王子杭 劉洋 王錦添 盧肖依 方嘉儀 餘蓉茜 李佳雨 劉與白 賈桐林 司書堃 陳一鳴 趙溢清 編 輯 | 張菲埡 葛沛源 責 編 | 郭 妍 編 審 | 王維家

相關焦點

  • 深圳大學舉行開學典禮,校長李清泉寄語新生書寫「詩和遠方」
    9月11日晚,深圳大學舉行2019年開學典禮,校長李清泉寄語萬餘名新生,要鍥而不捨地書寫「詩和遠方」。李清泉在致辭中說,深圳大學建校36年以來,緊隨深圳特區的發展,銳意改革,快速發展,成績斐然,創造了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深大速度」,36年來培養的十多萬校友,80%以上紮根深圳特區,成為特區各項事業骨幹。
  •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2020級開學第一課校長寄語新生掌握思維方法和本領
    人民網成都9月29日電 昨日,四川大學錦城學院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錦城學院黨委書記、校長鄒廣嚴向所有新生表示衷心的祝賀和熱烈的歡迎,並發表題為《培養三大素養 提升三大能力 運用三大對策 邁向成才成功》的講話,為2020級新生上了意義深遠的「開學第一課」。
  • 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寄語2020新生:懷大愛之心,行大義之道!
    編者按 9月21日,成都中醫藥大學在溫江校區為6502名2020級新生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校長餘曙光出席並致辭。在此刊登全文,以饗讀者。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大家上午好!秋分時節,成都中醫藥大學盛裝以待,隆重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見證我們6502名新同學開啟人生新篇章。在此,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新同學致以熱烈的歡迎!向辛勞付出、辛勤培育你們的父母和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2020年,浪潮湧動,以百年未有之勢,開啟了百年未有之局。新冠疫情的爆發,給國家、給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
  • 重大校長寄語:用大學時光解答「志」「學」「勤」「友...
    重大校長寄語:用大學時光解答「志」「學」「勤」「友」四道題】9月10日上午,重慶大學在虎溪校區運動場舉行了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動員大會,6400餘名本科新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參加了此次典禮。開學典禮在全體師生齊唱《歌唱祖國》的歌聲中拉開序幕。校長張宗益以「求學重大,築路人生」為題,為新生上「開學第一課」。
  • 2020年畢業季,18所大學校長給學子們的畢業寄語,哪句最打動你?
    2020年這個特別的畢業季,大學校長的「最後一課」更顯語重心長。那些溫暖又飽含人生哲理的話,是囑託,更是期許。人民日報收集18所大學校長的畢業寄語書籤,哪句最打動你?有沒有你的母校?轉發收藏!01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主宰命運的是堅韌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
  • 溫州大學2020畢業典禮 校長寄語畢業生:乘風破浪 無畏前行
    2020年溫州大學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於6月20日下午舉行。2020屆畢業生順利完成學業,即將開啟人生新的徵程!」 校長趙敏為全體畢業生致辭。由於疫情的影響,只有部分畢業生代表能夠到現場參加畢業儀式,「作為校長,不能一一為你們撥穗正冠、面對你們道一聲『祝賀』,我的內心難掩遺憾。」但在這美好且特殊的時刻,校長更是為即將奔赴未來的畢業生們感到喜悅、激動和自豪。
  • 上海師範大學舉行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
    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5000餘名本科新生經歷了雲端上課、居家複習,也經歷了延期高考,最終以昂揚的姿態考入上海師範大學,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上海師大是一所為人民而立、因教育而興、與上海共進的高等學府,新生們的到來,為蓬勃發展的上海師大增添了無窮的青春活力。序章金秋十月,晴空萬裡。10月11日上午,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在奉賢校區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將開啟大學生活新徵程。開學典禮通過B站、抖音等網絡平臺直播,吸引超過23萬人次在線觀看。
  • 中國傳媒大學寄語2020年高考
    中國傳媒大學推遲了 2020 年藝術類本科專業複試。考試時間雖暫時未定,但我們和你們一樣期待相約。我校藝術類招生考試向來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和藝術潛質的考查。踏實與堅毅的品格,是每一位藝術人才都不可或缺的素養。通過了初試的考生,請你們在家安心備考,切勿慌亂和擔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積土而山,非斯須之作。
  • 畢業季·校長寄語㊾|江蘇開放大學校長崔新有:戰「疫」起航 篤行...
    每年這個時候,校長們都會在畢業典禮上為學子們上「最後一課」,就像送走即將遠行的孩子,諄諄話語,切切期盼,以師者之心點亮明燈,再送學子一程。今年受疫情影響,畢業典禮註定與眾不同,校長們也為學子們送上了獨具2020年印記的「最後一課」。6月21日起,「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手推出「畢業季·校長寄語」,為大家呈現特別的畢業季,特別的校長寄語。
  • 中國傳媒大學舉辦「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第十七屆(2020)年會
    12月12日,「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第十七屆(2020)年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不同於往屆的是,本屆年會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北京日報、湖南《新湘評論》、現代快報、黃岡日報等25家主流媒體的領導、專家和編輯記者,與中國傳媒大學、河北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南開大學、重慶大學、遼寧師範大學、廣州大學等15所高校師生,相聚中國傳媒大學明德報告廳和雲端,以「激越2020,黨媒責任擔當」為主題,展開年度盛會。與會代表共百餘人。
  • 高校校長引古詩詞勉勵「後浪」
    網友「抹茶味的純」說出了很多2020屆「雲畢業」學生的心聲。受疫情影響,很多畢業生無法返校,「雲畢業」成為今年畢業季的時髦詞。  哪怕是「雲畢業」,高校校長的寄語環節仍是「重頭戲」之一。儘管,疫情帶來了就業、升學的壓力,開啟下一人生階段也面臨諸多挑戰,校長們還是對「後浪」們報以殷切的期待,一起來欣賞那些臨別寄語吧!
  • 錄音報導:張伯禮寄語天津中醫藥大學新一屆師生
    主持人:昨天(14),天津中醫藥大學舉行了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和今年新入職教師的師德教育崗前培訓班。「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寄語師生,要努力成為進德修業、集成創新的新中醫人。來聽記者趙徵的報導。
  • 畢業季·校長寄語⑨|江蘇海洋大學校長寧曉明:從「一」開始 遇見更...
    每年這個時候,校長們都會在畢業典禮上為學子們上「最後一課」,就像送走即將遠行的孩子,諄諄話語,切切期盼,以師者之心點亮明燈,再送學子一程。今年受疫情影響,畢業典禮註定與眾不同,校長們也為學子們送上了獨具2020年印記的「最後一課」。6月21日起,「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手推出「畢業季·校長寄語」,為大家呈現特別的畢業季,特別的校長寄語。
  • 畢業季,高校校長引古詩詞勉勵「後浪」
    網友「抹茶味的純」說出了很多2020屆「雲畢業」學生的心聲。受疫情影響,很多畢業生無法返校,「雲畢業」成為今年畢業季的時髦詞。哪怕是「雲畢業」,高校校長的寄語環節仍是「重頭戲」之一。儘管,疫情帶來了就業、升學的壓力,開啟下一人生階段也面臨諸多挑戰,校長們還是對「後浪們」報以殷切的期待,一起來欣賞那些臨別寄語吧!
  • 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9月18日,上海外國語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在松江校區舉行。校黨委書記姜鋒、校長李巖松、黨委副書記王靜、副校長查明建,教育部直屬高校黨建工作聯絡員羅國振出席開學典禮。1506名本科新生、1718名研究生新生,各院系、研究生培養單位和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通過現場和雲端共同參加開學典禮。
  • 高光時刻|從今天起,做一名光榮的中傳人!
    高光時刻|從今天起,做一名光榮的中傳人! 原創 傳傳 中國傳媒大學天色藍如洗,秋景映新顏少年懷一顧,長驅背隴頭2020級的中傳學子們已踏上徵途期待著你們的追夢旅程
  • 【開學第一課】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餘曙光寄語學子:懷大愛之心 行...
    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餘曙光(圖片由成都中醫藥大學提供)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1日訊(記者 陳淋)秋分時節,6502名新同學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開啟人生新篇章。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搏鬥中,成中醫憑藉中醫藥專業自信和專業功底,為疫情防控獻策獻計,向全世界提供了「成中醫方案」。
  • 溫醫大校長寄語高三考生 :醫者仁心,做健康中國的守護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寄語高考備戰的高三學子們:醫者仁心,做健康中國的守護者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  白衣衝在前,共克時事艱。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白衣天使」們與生命賽跑,和病毒抗爭,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歷史大考!
  • 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為2020級研究生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
    「研以律己,勇挑重擔」,體現無愧於時代的責任擔當——胡剛校長為2020級研究生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9月17日下午,南京中醫藥大學2020級研究生新生齊聚體育館,聆聽胡剛校長講授題為《「研以律己,勇挑重擔」
  • 畢業季·校長寄語⑲|南京財經大學校長程永波:揚帆起航 開啟人生...
    每年這個時候,校長們都會在畢業典禮上為學子們上「最後一課」,就像送走即將遠行的孩子,諄諄話語,切切期盼,以師者之心點亮明燈,再送學子一程。今年受疫情影響,畢業典禮註定與眾不同,校長們也為學子們送上了獨具2020年印記的「最後一課」。6月21日起,「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手推出「畢業季·校長寄語」,為大家呈現特別的畢業季,特別的校長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