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蟄傷的危險性取決於蜂毒的強弱和被蜇傷者的體質

2020-12-14 西部瓷都網

蜂蟄傷的危險性取決於蜂毒的強弱和被蜇傷者的體質。一方面,馬蜂的毒性通常比蜜蜂的要強,被蜂群圍攻比單個蜂蟄傷要危險。通常情況下,數十蟄以上的就有可能因蜂毒導致臟器損傷,但數蟄以下通常不會有什麼危險。另一方面,絕大多數人被蜂蟄傷只會有局部輕微的症狀,例如疼痛、腫脹等。但如果是對蜂毒過敏的人,就有可能發生過敏而致命。

蜂毒屬於生物毒,對於人體來說是異體物質,可導致過敏反應。過敏反應發生時,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管裡的液體滲透到血管外,會導致血容量不足(血管裡的液體不足)和局部水腫。血容量不足嚴重時會導致低血壓,血壓過低時會導致重要組織器官(如大腦)供血不足,也就是醫學上講的休克。血管漏出的液體導致局部水腫,最常見的是皮膚的斑丘疹,如果水腫發生在喉頭,就會出現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甚至是窒息。

因此,蜂蟄傷需要注意的通常只有兩種情況:一是蜇傷嚴重(例如數十或數百蜇),二是有過敏體質的人。當然,沒有過敏史的人,蜂蟄傷後出現皮疹、頭昏、昏倒、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症狀,都應該警惕,立即上醫院就診。

蜂蟄傷重要的是識別危險性,具體的急救,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儘量符合中毒急救三原則即可。中毒急救三原則是指:排除毒素、減少吸收、中和毒素。

1.排除毒素

(1)拔出毒刺

通常只有蜜蜂才會在傷口處留下毒刺,所以其他蜂蟄傷沒有必要翻找毒刺。毒刺的拔出方法,美國心臟協會推薦用卡片(例如銀行卡)刮除,原因是用卡片刮除能避免毒刺裡殘留的毒液進入傷口。通常不建議用手捏或鑷子去夾毒刺,因為會使殘留毒液擠如傷口。然而,如果傷者不是過敏體質,即便不小心將毒刺的殘餘毒液擠入傷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此,拔除毒刺不是嚴格要求,盡力而為即可。

(2)洗、擠、吸

蜂蟄傷後清洗傷口是有必要的,清洗能清除傷口表面的毒素。至於擠和吸,筆者認為根據排除毒素的原則是可以的,但如果患者不是過敏體質或被蜂群圍攻,沒必要大動幹戈。另外提一點,成年人的吸吮功能嚴重退化,想要用嘴從傷口吸出毒素很難,真空吸吮器或拔火罐會更加靠譜一些。

2.減少吸收

(1)綑紮

綑紮受傷肢體近端能減緩毒物的吸收,但綑紮會導致肢體血流障礙,嚴重者會導致肢體缺血壞死。毒蛇、蠍子或蜈蚣叮咬後綑紮受傷肢體或許還有必要,但是蜂蟄傷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這樣可能會得不償失。

(2)冰敷

冰敷能減輕疼痛,減緩腫脹,減慢毒物吸收,筆者認為如果條件允許是不錯的選擇。但冰敷儘量使用毛巾或者衣物隔絕,儘量不要使冰塊直接接觸傷口。

3.中和毒素

蜜蜂的蜂毒是酸性的,推薦用鹼性的肥皂水或2~3%的碳酸氫鈉水清洗,馬蜂的蜂毒是鹼性的,推薦使用酸性的淡醋清洗。然而,蜂蟄傷後毒液進入傷口內部,傷口表面的清洗,酸鹼中和的作用又能發揮多少呢?所以,清洗傷口盡力而為即可,不必太過糾結。

至於塗抹氨水、蘆薈膏、牙膏等,且不論效果如何,筆者認為一個蜂蟄傷真沒必要搞那麼複雜。其他的塗抹醬油、洋蔥、生薑、大蒜、蔥花等,只想說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太可怕了!

相關焦點

  • 踏青被蜜蜂蜇傷也有生命危險!蜇傷後4步處理法能救你一命
    因為蜂的尾巴有一根硬刺,這根刺連接著它身體裡的內臟,這個會產生毒素的內臟,叫做「毒液腺」。蜜蜂蟄人時,常將其毒刺遺棄於傷處。蜂類毒液中主要含有蟻酸、神經毒素和組織胺等,能引起溶血及出血,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抑制作用,還可使部分蟄傷者發生過敏反應。
  • 有一種傷叫做蜂蟄傷 正確處理才是關鍵
    蜂蟄傷目前國際範圍內並沒有比較明確的定義,蜇人蜂主要包括蜜蜂和黃蜂。對於蜜蜂,大家都很熟悉,那麼黃峰又是什麼呢?黃蜂屬膜翅目之胡蜂科,亦稱馬蜂、胡蜂、草蜂等,目前全世界已知的約有5000多種。黃蜂的口器發達,上顎較粗壯。雄蜂腹部7節,無螫針。雌蜂腹部6節,末端有由產卵器形成的螫針,上連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較強。
  • 被蜜蜂蟄傷怎麼辦
    被蜜蜂蟄傷怎麼辦1、中和毒液:蜜蜂毒液為酸性,可選用肥皂水、3%氨水、5%~10%碳酸氫鈉溶液洗敷傷口。拔出毒刺後的皮膚用2.5%碘酊塗搽2~4次。因為碘酊具有殺滅傷口周圍的致病微生物和破壞生物毒素的作用。對黃蜂蟄傷則不用上藥而局部塗塗以醋酸或食醋也可將鮮馬齒莧洗淨擠汁塗於傷口。
  • 被它「蜇」上一口,輕則腫痛,重則致命
    進入冬季,天氣寒冷,草木凋零,蜇蟲伏藏。在天氣晴好的日子裡,室外曬曬被褥、衣物,成了很多市民的必選項。可是,家住城西的王阿姨(化名)怎麼也想不到,在這本該是蛇蟲鼠蟻最不活躍的季節,自己竟然被一隻馬蜂給蜇傷了!睡夢中被「蜇」醒想不到罪魁禍首是它幾天前的一個早上,還在睡夢中的王阿姨被腿部傳來的腫痛感給驚醒了。
  • 被它「蜇」上一口,輕則腫痛...
    進入冬季,天氣寒冷,草木凋零,蜇蟲伏藏。在天氣晴好的日子裡,室外曬曬被褥、衣物,成了很多市民的必選項。可是,家住城西的王阿姨(化名)怎麼也想不到,在這本該是蛇蟲鼠蟻最不活躍的季節,自己竟然被一隻馬蜂給蜇傷了!睡夢中被「蜇」醒想不到罪魁禍首是它幾天前的一個早上,還在睡夢中的王阿姨被腿部傳來的腫痛感給驚醒了。
  • 以毒攻毒——蜂毒
    毒又稱為蜂針液,味辛、苦,性平,pH為5.0~5.5,比重為1.1313,是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氣味的一種透明液體,貯存在毒囊中,墊刺時由蟄針排出。一隻新出房的工蜂只有很少的毒液,隨著日齡的增長而逐漸積累起來,至15日齡時約為0.3毫克,達到守衛蜂齡(約18日齡)後就不再產生更多的毒液。
  • 爺孫一家三口被毒蜂蜇傷後身亡,毒蜂大概有「兩到三公分大」
    9月11日,記者聯繫響灘鎮雙梁村村支書陳先生,據他介紹,事發時間在9月8日早晨8點多,老人在田間收割穀子的時候碰到了「地窟窿」(即蜂窩),夫妻倆和3歲孫子被蟄傷後死亡,毒蜂大概有「兩到三公分大」。老人的兒子在外打工,另外還有兩個大一點的孫子在學校讀書。
  • 日本馬拉松比賽中115名參賽者被虎頭蜂蟄傷
    日本馬拉松比賽中115名參賽者被虎頭蜂蟄傷發稿時間:2016-09-12 14:15:00 來源: 國際在線 中國青年網發生蜜蜂蜇人事件的橋,橋下有一個巨大的蜂巢(網頁截圖)  據日本《朝日新聞》9月12日報導,日本岐阜縣飛驒市神岡町11日舉辦了一場馬拉松比賽,結果115名參賽者在途中被蜜蜂蟄傷。
  • 科研新發現,蜂毒可殺死100%乳腺癌細胞!
    03蜂毒治療關節炎受追捧 蜂毒療法在我國歷史悠久,其原理是用活蜜蜂蜇人體穴位,並利用蜜蜂釋放出的蜂毒來治病。 戰國時期名醫扁鵲的弟子子儀和子明,他們用蜂尾針蜇刺患者關節疼痛處,收到奇效,這一事例被記錄在《本草經》中流傳至今。 深圳市中醫院中醫整脊科醫生佘瑞濤,利用蜜蜂蜇穴位以毒攻毒,對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很有效果。
  • 蜂毒治療高血壓有奇效,靠譜嗎?
    大家或多或少會聽到些蜜蜂傷人事件,如某位路人下班途中順手打死落在手上的蜂 ,頃刻間竟被數百蜜蜂包圍,最後不治身亡;某地農民投擲地裡的碎石,無意間毀傷蜂窩,被蟄昏迷;某隻警犬為引開正在遭受蜂群攻擊的小主人
  • 蜂的科普蜂飛路轉
    大蜜蜂、黑色大蜜蜂、小蜜蜂和黑色小蜜蜂4個種為野生種,多棲息在巖石、灌木叢、樹幹下面,基本不為我們所用到。而為人類提供蜂蜜、蜂王漿、蜂蠟、蜂花粉、蜂膠、蜂毒、雄蜂蛹、蜂王幼蟲、蜂巢等蜂產品的是東方蜜蜂和西方蜜蜂。(黑)大蜜蜂大蜜蜂是蜜蜂屬體大的一種,單脾成排,俗稱排蜂。分布於南亞、東南亞以及中國雲南南部、廣西南部和海南等地。
  • 虎頭蜂是用什麼築巢的?遇到虎頭蜂該如何應對?
    從外觀上看,大多數的虎頭蜂的腹部都以黃色為主,並且上面有明顯的黑色圓環狀斑紋,看起來有點像老虎身上的斑紋,其次,所有的虎頭蜂都有一對鋒利且強壯的大顎,這是它捕獵的利器。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虎頭蜂都是黑黃配色的,比如世界上蜇死人最多的黑腹虎頭蜂就是一種同體以黑色為主的胡峰。
  • 被蜜蜂蜇傷之後塗什麼能減輕疼痛感 螞蟻莊園3月31日答案
    被蜜蜂蜇傷之後塗什麼能減輕疼痛感 螞蟻莊園3月31日答案 3 月 31 日,今天是 3 月最後的一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更新了,今天的問題是「被蜜蜂蜇傷之後,塗什麼能減輕疼痛感
  • 一天接診4名兒童,醫生:被海蜇蜇傷後別用淡水洗傷口別亂塗藥膏
    每個人蜇傷的輕重程度各有不同,這與海蜇的種類、蟄傷的方式、面積、時間、現場處理情況、就診早晚及個人自身體質的敏感程度均有密切關係。通常情況下,面積越大、越接近軀幹部重要臟器,機體中毒症狀越嚴重,病情越危急。另外,患者對毒素的反應也存在個體差異,比如過敏性體質者、兒童、年齡大於65歲者、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發生病情進展。
  • 泰國導遊被胡蜂蜇倒在地,遊客狼狽逃離現場致其屍體又被叮了4天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30日報導,泰國一名導遊被一窩的胡蜂蟄倒在地,目擊遊客嚇傻了火速逃離現場,導致導遊的屍體又被胡蜂蜇了四天。
  • 蜂毒面膜你還沒有用就OUT啦
    蜂毒不是毒素,而是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氣味的一種透明液體,這種液體貯存在毒囊中的墊刺裡,由蟄針排出。可以這樣說,蜂毒就是提取蜜蜂身上的毒液。但這種毒液卻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反而是種珍稀的護膚液體。多次實驗表明,當這些毒液接觸並輕蜇皮膚後,會刺激皮膚產生天然的膠原蛋白和彈性,從而使肌膚達到緊縮和光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