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幾年,全國各地掀起高考日語熱潮,英語30分日語130分的報導屢見不鮮,每年約有數萬名高中生用日語代替英語參加高考。
高考外語不是高考英語
在一些人的觀念裡,高考外語就是英語,只能考英語。實際上高考必考科目是外語,考生在英語、日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中任選一門參加考試,每一科都是150分,全部加到高考總成績。
在高三11月份前後,考生可以選擇考哪種外語。這就像高二時考生選擇考哪種綜合(文綜、理綜),以及新高考學生選考哪3門科目一樣。並沒有規定必須學英語、強制考英語,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英語差的人考英語,也是自願。
政策傾斜,故意降低難度
高考外語都是150分,小語種比英語更簡單,這是故意的!
雖然英語老師說過英語是最簡單的語言,但拋開語言本身特點,難度都可以由命題人把控。在高考命題時,小語種難度要比英語降低5至10個百分點。
正是有了這個政策保障,小語種學習才比英語簡單。學6年多英語才能達到高考水平,有些人或許已經學了10多年英語,而小語種最快只需要1年就能達到高考水平。
高考日語人數暴增
高考日語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誕生了,也曾經歷過一段輝煌發展的時期,後來隨著家長對英語的重視逐漸被人遺忘,後來英語題型越來越複雜,難度年年攀升,導致大量學生因英語差高考失利。
這時候,難度更小的日語凸顯了優勢,近幾年人數暴增,其中以廣東、浙江、江蘇等省份最具代表性,箇中緣由不乏地方言與日語的「近親關係」。
總之一句話,日語生人數多,主要是因為英語太難了。
高考日語生的故事
國家鼓勵學校開設第二外語,可惜大部分學校都沒有財力支持,學生只能選擇在校外學習。
第六時限2019年山東考生,原本英語只有36分,學日語後考入中國海洋大學。2020年河北考生,原本英語只有30分,學日語後考入河北地質大學。
河北:英語35分,高考用日語考進「河北地質大學」,就讀地質專業
山東高考生:日語142分,總分606遠超一段線,原本英語只有70分!
英語60分,日語129分,校外學習一年半成為高考贏家!
那些英語不好,用日語高考的人怎樣了?考進985的他這樣說
英語差,不代表與大學無緣
英語差的同學,用日語同樣能考上大學。
有人常常拿「英語很重要」說事兒,勸別人不要學日語,希望這種誤人子弟的言論能消失。你讓一個英語30分的人繼續學英語,用心何其毒也,是想迷惑對手嗎?英語考30分,就算英語再重要,他用30分能去做翻譯嗎?努力把英語考到60分,對未來就很有幫助了嗎?
結語:高考並非獨木橋,條條外語通大學,看你想走哪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