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太重要了 迪卡儂宣布五年後在華銷售額將佔集團四分之一(圖)

2021-01-11 搜狐網

  整體零售市場銷售低迷,但並沒有影響法國體育用品零售巨頭迪卡儂在中國的擴張勢頭。

  《第一財經日報》從迪卡儂方面獲悉,這家公司2014年中國區新開商場數量32家,位居集團全球第一。2015年的新開店數量則可以達到50家。

  顯然,中國市場對於迪卡儂而言很重要。儘管沒有透露具體的在華投資數額,不過迪卡儂大中華區發展總監邸百航(BertrandTison)透露,「5年後,這個國家的銷售額可能會佔到公司總銷售額的25%。」

  中國開新店排名第一

  雖然直到2003年,迪卡儂才在上海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商場。更早些時候,這家體育用品公司就意識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第一財經日報》獲悉,迪卡儂1994年就以生產商的身份首次進入中國,1995年上海工業採購部成立。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同於同類運動類品牌的經營模式,迪卡儂在中國項目採用的是全直營經營,開店模式主要分為兩種:買地自建和長期合作租賃。「目前買地項目佔所有項目數量的30%。自持物業投資回報周期更長,不過迪卡儂本來就是走的長線發展之路,這與公司願景相符。我們的目標是進一步提高買地項目比例。」迪卡儂大中華區的一位內部負責人告訴記者,「事實上,即便是租賃物業,我們也會與業主籤訂國家規定最長期限的20年合同,致力於商場與城市共發展。租賃項目在相對成熟區域出現。互相結合,可實現很好的長中短期全面配合。」

  「迪卡儂中國區目前已處於獨立於全球、自負盈虧的經營模式。整體是盈利的。」該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

  隨著全民體育熱潮的來臨,這家公司開始加大擴張中國的腳步。起初迪卡儂在中國城市「五小龍」——上海、北京、廣東、成都和深圳開店,這幾個城市的人口都在一千萬到兩千萬。接著,在2008年到2010年間,迪卡儂在三十幾個擁有300萬到1000萬人口的二線城市開店。現在,迪卡儂向更偏遠的三線城市進軍了。

  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迪卡儂已進駐中國60個城市開設135家商場。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迪卡儂中國區新開商場數量32家,位居集團全球第一。2014年迪卡儂中國實現營收增長46%。「迪卡儂的銷售額以及連續三年增長超過40%。」上述負責人表示,今年迪卡儂在中國新開50家店的計劃可以毫無懸念地完成。換而言之,今年年底,迪卡總數將會達到160家。

  未來迪卡儂的目標是進入中國120個城市,五年後擁有實體商場500家。

  為了物流倉儲與飛快的發展速度相適應,迪卡儂中國準備在2016年年末將物流倉儲面積擴大為現在的兩倍——38600平方米,全部應用於中國市場。  

不乏競爭對手

  實際上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成為諸多國外體育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

  那麼緣何這些大牌如此看中中國市場?

  據預測,未來10年,全球體育銷售市場擴大,亞洲將佔擴大市場的六成,其中中國佔三分之二。中國市場現今價值在150億到250億歐元之間,是法國的兩倍。

  耐克、阿迪達斯等知名品牌商們通過贊助體育賽事、活動以及重金請明星代言來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但相對於那些將大把營銷費用花廣告和、明星營銷上的品牌,迪卡儂相對要低調,且未來也沒有這些營銷費用的打算。

  普遍觀點認為,迪卡儂在中國的「走俏」是很大一個原因是它的性價比。「你常常可以在迪卡儂裡看到20、30元的雙肩包以及一百元左右的健步鞋。」做為一名體育用品的經銷商,張玉勝在這一行有十多年的經驗。作為一個大區的經銷商,他的手上代理了好幾個國內本土的運動品牌,「這個價格和很多國內的品牌不相上下,甚至還要低一些。」

  「我們成功的關鍵在於用優質的體育用品和極富競爭力的價格迎合"體育"這種非基礎需要。」邸百航也證實了上述觀點。

  迪卡儂是集研發、設計、生產、品牌、物流、零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集團,其全產業鏈使成本儘可能降低。在中國,這種全產業鏈布局已涉及到研發,設計,生產,物流和零售商業網等方方面面。這種經營模式讓這家公司可以省去很多中間商的費用,節省成本從而在最終的零售價格上體現出來。以原料採購方面為例。迪卡儂是自己選購面料後將面料提供給生產廠商進行加工。不過,迪卡儂方面表示不方便公開到底可以節省多少成本。

  這家公司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其產品的全面及創新。目前,迪卡儂商場內在售的有90%的商品是其自有品牌,整個集團擁有21個品牌,涵蓋70項運動。

  據了解,迪卡儂每年會推出3000款創新產品。這些產品未必都會進入中國進行銷售,而是公司會根據全球各個市場的不同需求和喜好選擇新產品上市。

  基於全產業鏈布局,迪卡儂對中國市場發展充滿信心。「儘管最近有金融危機,在中國的銷售市場上我們並沒有受到危機的影響,」邸百航表示,儘管中國的競爭很大,但這個市場本身就潛力巨大,我們的快速拓展也證明了這一點。據悉,迪卡儂天貓旗艦店已連續三年實現100%的增長率。迪卡儂線上業務目前覆蓋超過370個城市。

  不過,別高興的太早。消費市場的擴大意味著競爭更加激烈,這一場比賽還將繼續。

  張玉勝告訴記者,迪卡儂的競爭對手,全球最大的綜合體育用品零售商Intersport(其2014年全年營業額為106億歐元,而迪卡儂為82億歐元)已經通過與中國的一家房地產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進入中國市場,這家公司當時進入中國時曾說要在五年內開80-100家店。

  面對越來越挑剔的中國消費者,迪卡儂和它的對手們需準備好應對各種變數。

http://business.sohu.com/20151021/n423832612.shtml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財經網站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0468.html report 2756 整體零售市場銷售低迷,但並沒有影響法國體育用品零售巨頭迪卡儂在中國的擴張勢頭。《第一財經日報》從迪卡儂方面獲悉,這家公司2014年中國區新開商場數量32家,位居

");}

相關焦點

  • 中國是迪卡儂最重要的市場 沒有之一
    自2003年進入中國以來,迪卡儂已經開了快200家門店了。「中國是迪卡儂最重要的市場,沒有之一。」這是迪卡儂創始人對於中國市場的評價。2003年進入中國的迪卡儂,一度撞上了「新秀牆」,自2003年到2012年,迪卡儂只在中國開出了80家商場,營業額僅佔全球的2%。
  • 迪卡儂加速在華擴張 未來五年內門店計劃增至500家
    過去百家門店的布局,足足花了迪卡儂(需求面積:2600-3000平方米)11年,而今卻打算只用五年時間將其數翻五倍,迪卡儂的資金狀況與市場需求,能否支持如此快速的步伐?   進入中國以來一直保持平速發展的全球最大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Decathlon),突然在近期加速開店的頻率。
  • 迪卡儂中國首創sMall概念店 要實現在華「500家商場夢」
    未來五年的目標是在中國120個城市擁有實體商場500家,並且在中國的銷售額佔全集團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一。   目前在中國61個城市開設了共143家商場。未來五年的目標是在中國120個城市擁有實體商場500家,並且在中國的銷售額佔全集團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一。開店方向也逐漸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展。
  • 法國運動品零售巨頭迪卡儂集團:2019年銷售額同比增長9%達124億歐元
    核心提示:法國大型運動用品零售集團迪卡儂(Decathlon )宣布,在經歷了2018年的低迷後,2019財年其法國國內市場開始復甦,銷售額實現了同比3%的增長,錄得33億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比增長 2.3%。
  • ...YNAP 將負責運營萬寶龍電商平臺;屈臣氏中國上半年銷售額跌破百億
    本次股權合作中,深圳免稅集團的股比不變,仍以佔股 40% 的比例位居國免易購的第一大股東,DFS 集團則以佔股 22% 的比例位居第二大股東。 深圳免稅集團是經國務院批准在中國經營免稅產品的六家國有企業之一。目前從事該行業已有 40 年,在全國許多主要城市都有零售網絡。
  • 迪卡儂在華第100店今日開業 未來五年增加至500家
    進入中國以來一直保持平速發展的全球最大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需求面積:2600-3000平方米)(Decathlon),突然在近期加速開店的頻率。11月22日,迪卡儂在華的第100家門店在遼寧鞍山正式開門迎客,這被迪卡儂內部視為中國戰略發展的又一裡程碑。
  • 法國迪卡儂如何深耕中國市場
    背靠新零售的風口,中國市場如今已經成為各品牌最為看重的市場,迪卡儂通過進博會這一開放貿易平臺,將為國內外體育品牌提供更為全面的實體零售「新智慧」。首入進博會正值中法建交55周年之際,法國總統馬克龍將於今年底再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法國將以6個主賓國之一的身份參加進博會。
  • 迪卡儂全球零售營收增長11% ,中國市場首破百億元
    近日,全球運動用品零售巨頭迪卡儂集團財報顯示,該集團2017年在全球零售營業額達到110億歐元,較上一財年同比增長11%,目前在全世界近4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352家實體商場。其中,中國市場2017年零售營收首次突破100億人民幣,新開實體商場52家,為集團全球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優衣庫中國門店首超日本本土:業績貢獻四分之一,每月新開7家店
    大中華區銷售額佔到四分之一其實和所有零售業一樣,優衣庫在疫情這一無差別「攻擊」下,也吃了一些苦頭。「國內疫情平息得早,所在零售市場恢復得也快,而優衣庫的中國市場和日本市場佔比高,所以業績沒有歐美品牌慘。」當然作為一家全球化企業,優衣庫也曾試圖搶佔歐美市場。但從效果來看,在亞洲炙手可熱的優衣庫對歐美消費者卻並無太大吸引力。不過優衣庫在歐美的「失意」,反而成了疫情下的「機遇」。
  • 迪卡儂首次披露中國市場業績 2017財年營收105億創新高
    期內,中國市場營業收入達到105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百億的同時,創造了該品牌進入中國市場15年以來的歷史新高。而在全球範圍內,2017年,迪卡儂集團營收為1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47億元),較上一財年同比增長11%。目前,該公司在全世界近4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352家實體商場。迪卡儂表示,業績表現出色,主要得益於海外銷售額的增長。
  • 優衣庫中國門店首超日本本土:業績貢獻四分之一,每月開7家店要開到...
    在中國疫情已基本平息後,迅銷(優衣庫母公司)開始加快在中國的擴張速度。從6月份開始,優衣庫平均每月增加7家門店。不僅如此,迅銷會長兼社長柳井正表示,接下來將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按中國人口計算,預計可開到3000家。截至9月底,優衣庫的中國門店數量進一步增至782家。
  • 迪卡儂明年計劃在華門店達150家 未來發展趨勢幾何?【圖】
    【圖】 2014-12-01 08:42:07 來源:戶外資料網 作為全球最大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最近幾年在中國市場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 迪卡儂在華逆襲:運動品牌中的「宜家」
    高庫存陰雲不散,李寧(02331.HK)正面臨8年來的首度虧損;安踏體育(02020.HK)繼去年店鋪數減少590家後,今年還將削減475~575家門店;匹克(01968.HK)去年淨利暴跌六成,平均每天關店3家……在本土體育用品品牌集體陷入困境之時,同樣是經營各類體育健身用品的法國零售商迪卡儂卻選擇在中國加速擴張。
  • 迪卡儂中國副總裁:中國體育市場將迎來新高峰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企業家看進博|迪卡儂中國副總裁:中國體育市場將迎來新高峰進博會小眾運動看什麼?看迪卡儂帶來可摺疊皮划艇。繼去年在第二屆進博會上中國首發可摺疊帆船5S後,本屆進博會迪卡儂將全球首發一款全新的運動產品——KAYAK500充氣皮划艇。
  • 時尚情報|復星國際收購奢侈內衣品牌Wolford,迪卡儂2017年銷售額大...
    復星國際以5500萬歐元收購奢侈內衣品牌Wolford3月1日,上海復星國際集團宣布以55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控股奧地利奢侈內衣公司Wolford AG。消息一出,Wolford 股價在維也納證交所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0.2%至每股 14.1歐元。
  • 大眾市場+體驗式消費+產品全自營!迪卡儂在中國找對方向了嗎?
    在實體店鋪承受地租成本和線上消費雙重壓力的情況下,迪卡儂這家法國運動商品零售商逆勢而行,在華五年間將門店數量提升近五倍達到近300家。那麼,將體驗式消費和大眾市場作為核心指導的迪卡儂,已經找對中國市場的發展方向了嗎?
  • 疫情之下「中國最好百貨集團」被降級,今年收入將下降四分之一
    在百貨龍頭茂業後,近日號稱「中國最好百貨集團」的金鷹商貿集團也被下調評級。但是,惠譽預計金鷹商貿集團2020年的收入將下降四分之一,2022年將逐步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可以看出疫情對其影響將長達三年之久。
  • 阿迪達斯、彪馬直呼在華銷售額大降 關閉大量門店
    據FT中文網2月20日報導,運動用品製造商阿迪和彪馬日前警告稱,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在華銷售額大幅下降。  報導稱,阿迪達斯和彪馬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中國業務帶來重大影響,關閉門店導致銷售額大幅下降。中國是兩家品牌的重要市場之一。
  • 迪卡儂「未來零售」布局加速 攜手微軟推動數位化轉型
    聯商網消息:在進入中國市場15年後,體育界的「宜家」——迪卡儂,業務數位化轉型加速。11月16日,迪卡儂宣布採用微軟智能雲Azure技術及其定製化解決方案,推動迪卡儂在中國及全球市場各項業務的數位化轉型。
  • 全能異類迪卡儂(decathlon) 貫穿整條產業鏈
    王高說,比如沃爾瑪也一直在致力推出並加碼自有品牌,其2006年時就宣布到2011年,自有品牌佔比要超過20%的目標。   現在的迪卡儂幾乎囊括了體育用品產業鏈的全部環節,從設計、原材料、生產、物流,到品牌營銷,再到最終的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