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皮膚一天天衰老,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我們都渴望一直擁有「嬰兒肌」,並採取各種方法來留住「嬰兒肌」:深層清潔、層層護膚、頻繁醫美……結果皮膚越來越敏感,越來越糟糕!
相信不少人心裡都很鬱悶吧:我在臉上花了無數的錢,無數的精力,皮膚卻越來越糟糕,真羨慕那些不怎麼管的,卻皮膚很好的人!
殊不知,也許就是你太用力了!
皮膚,作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撇開對美的追求,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屏障功能。
然而很多人將大部分皮膚問題歸結到對皮膚的清潔不到位,把皮膚活生生的劃入到一個藏汙納垢的位置上。
「深度清潔」導致皮膚屏障受損帶來的皮膚脆弱、敏感以及對化妝不耐受等一系列問題,成為現代皮膚問題大增的主力軍,再好的護膚品也是白搭。
自測:你的皮膚屏障功能受損了嗎?
1.洗臉後皮膚感到緊繃,或者乾燥,或者脫屑;
2.皮膚非常脆弱、敏感,過去很多能耐受的護膚品,如今好像不能使用,有刺激;
3.在溫度較高的地方臉特別容易潮紅,比如冬天的地鐵,空調房等。
4.在睡覺的時候,面部潮紅而且發熱;
5.吃麵條或心境激動的時候,臉就潮紅;
6.皮膚總是鎖不住水,怎麼補水都補不進去;
7.泡溫泉或者汗蒸時,感覺皮膚發燙,甚至刺痛;
8.別人告訴你皮膚變薄或者角質層變薄等等;
如果你有上述症狀或者特點,請注意!!除了皮膚疾病外,你的皮膚屏障功能很大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
1.清潔不能太頻繁
日常誤區:
面部油脂要徹底清除,特別是一些痤瘡等脂溢性皮膚疾病患者認為是由於清潔不夠導致的,一定要通過清潔來避免皮脂過多。
真實情況:
清潔的目的,更多是清除多餘的皮膚代謝物、沾染的灰塵及化妝品等,大數據顯示,用水清潔的次數越多,皮膚越乾燥,超過10次/天后,皮膚乾燥風險明顯上升。
2.表面活性劑遠不止洗滌功效
日常誤區:
清潔能力強、泡沫豐富,就是好的清潔產品
真實情況:
表面活性劑溶解於水溶液中,其活性基團吸附後,能直接產生乳化或破乳、發泡或消泡、溼潤或反溼潤以及分散、加溶效果。
清潔能力強、泡沫豐富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會破壞皮膚的脂化膜,具有一定刺激性,會削弱皮膚表面的屏障結構。
3.被誤傷的微生物很重要
日常誤區:
做好清潔,抑制細菌生長,就能保證皮膚不長痘,不發炎了
真實情況:
皮膚表面和毛囊內聚集著很多會增長的微生物菌群,他們會分泌一些物質來殺滅有害菌或者抑制有害菌的繁殖,過度清潔可能導致這些微生物菌群被消滅,使得有害菌數量增加,破壞皮膚生態平衡,導致各種皮膚問題出現。
1.樹立正確的皮膚清潔觀念
不過度清潔,也不完全不清潔,清潔皮膚的同時兼顧皮膚屏障功能的維護。
2.避免頻繁清潔皮膚
面部:建議每天2-3次
去角質:慎重慎重再慎重
3.選擇含有溫和的表面活性劑的清潔產品
合適的表面活性劑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皮膚中蛋白和脂質的損害。
4.清潔產品為弱酸性或者中性更合適
酸性環境更適合有益菌的生長,可避免幹擾皮膚的微生態,維持皮膚的生態平衡,不給有害菌有機可乘。
5.可適度選擇具有保溼作用和抗炎作用的清潔產品
保溼作用成分:比如多元醇、β葡聚糖、甘露醇、木糖醇等;
抗炎作用成分:比如甘草提取物、紅沒藥醇、鼠李糖、馬齒莧等;
清潔是保持皮膚健康的基本方法,但錯誤的清潔會破壞皮膚屏障功能,降低對外界病原的抵禦作用,甚至誘發和加重皮膚疾病。
所以正確的清潔皮膚,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清潔用品,比如油性耐受皮膚可以使用皂基,而乾性敏感皮膚則要溫和。
總之,清潔同時注意保護,你的皮膚並沒有你以為的那麼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