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回到白雲復工復產,語言關成為做好外籍人員居家關懷服務的一道難題。
在廣州市白雲區棠景街道辦事處,有一位普通的「90後」政府僱員主動請纓,擔負起服務韓國籍人員的重任,累計為285名韓國籍人員提供居家關懷服務。她,就是憑著自學精通韓語的曹燕怡。
精通韓語,主動請纓
曹燕怡供職於街道綜信科,自2018年1月入職以來,她負責防詐騙宣傳、禁毒等多項工作,日常工作表現優秀。今年她作為業務骨幹,被派到區職能部門跟班學習。
遠景路是廣州聞名的「韓國風情街」,周邊居住著大量韓國籍人士。 隨著國內疫情漸趨平穩,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回到遠景路復工復產,基層一線的防疫壓力也越來越大。由於此前外籍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沒有太多明確的政策要求,若因溝通不順暢,容易造成疫情防控工作的受阻。
曹燕怡聽說這個情況後,原本可以在更加輕鬆崗位的她,毅然向街道領導主動請纓,報告自己精通韓語,要求參加到防疫一線。「若有戰、召必回、戰必贏」是曹燕怡的請戰詞。
「了解了一輪下來,整個街道就真的只有我能熟練與韓國籍人員交流,平時工作中總聽到不少社區居委因語言不通,無法順利開展相關工作,所以就坐不住了。」 曹燕怡表示,2009年因自身的興趣愛好,她自學起了韓語,沒想到這個外語愛好竟在關鍵時期派上了用場。
24小時待命,做好溝通橋梁
在嚴防境外輸入方面,棠景街堅持早謀劃、早部署,與白雲國際機場建立無縫對接機制,居住在街道轄內的外籍人士入境後即展開集中醫學觀察並進行核酸檢測,若檢測為陰性則接回街道,同時安置在秀山樓進行集中醫學觀察。
對此,作為街道和韓國人溝通的橋梁,曹燕怡須24小時待命,一邊參與機場接機轉運工作,為其中的韓國籍人士提供翻譯,解釋政府政策等。有幾次一直忙碌到凌晨1點多才回到家裡,當問她累不累的時候,她會笑著說,「領導體諒我,讓我休息了半天。」
另一邊,她還要為秀山樓集中醫學觀察的韓國籍人士提供居家關懷服務,協助他們訂餐、買生活用品,為其疏解心理壓力。曹燕怡累計為棠景街285名韓國籍人員提供居家關懷服務,獲得了韓國籍人士的一致好評。
早在2月27日,曹燕怡就接到第一份「翻譯工作」,是金迪社區居委會找上門求助,表示有位韓國籍人士一直找不到居住地址,可礙於語言交流障礙,無法提供相應幫助。所幸,最後在曹燕怡的介入協調下,問題就迎刃而解。慢慢地,曹燕怡精通韓語的消息不脛而走,越來越多來自社區的「翻譯訂單」找到了她。數量多的時候,她一天通過電話溝通,乃至上門入戶接觸韓國籍人員超過30人。
一段時間下來,她身形消瘦了,黑眼圈也爬上了她的眼睛,單位安排她休息,她說,「這些韓國友人也很不容易,他們支持政府政策自覺集中隔離,對我也很有禮貌,也體諒我們的工作,我一點也不累。」
消除誤會,勸導配合集中隔離
提及近段時間的經歷,曹燕怡表示印象最深的是,曾勸導一名完全不懂中文的韓籍人士入住到白雲區指定的集中隔離酒店配合隔離。由於該名韓國友人不懂中文,對中國境內的防控政策一知半解,返穗後最初居住在自己租住的出租屋裡,但他很快發現周邊的鄰裡因為疫情問題,對其入住存有恐慌和顧慮心理,便收拾簡單行李離開住處,搬進了一家酒店居住。
後因廣州市出臺要求所有返穗外國人集中隔離的防控政策,曹燕怡陪同街道領導來到這名韓籍友人居住的酒店,勸說他搬進指定酒店進行集中隔離。該名韓國人由於先前已搬離了一處住所,對再次搬離入住指定酒店顯得尤為抗拒。
面對這名韓國友人的不理解與不配合,曹燕怡耐心地把工作人員的話逐字逐句翻譯給他聽,並慢慢做他的思想工作,經過反覆溝通交流後,終於化解了其中的誤會。該名韓國友人表示,自己會積極配合街道搬進指定酒店入住。
曹燕怡表示,這件事情,讓她尤為感慨,語言不通很容易帶來溝通誤會,所以她寧願自己多做一些,儘量避免誤會的發生,盡最大努力爭取韓國籍朋友的理解、配合,讓疫情防控工作更精細、精準、高效。
長時間堅守在涉外疫情防控一線,曹燕怡表現得十分坦然,認為政府的宣傳到位、信息公開、科普全面,個人只要做好防護,戴好口罩,穿好防護衣,勤洗手,就沒什麼可怕的。她還一直表示,自己幹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湯南 通訊員 鄭少敏、洪燕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莫偉濃、湯南 通訊員 譚札烽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