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員居家關懷服務怎麼做?廣州這條街有奇兵

2020-12-17 大洋網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回到白雲復工復產,語言關成為做好外籍人員居家關懷服務的一道難題。

在廣州市白雲區棠景街道辦事處,有一位普通的「90後」政府僱員主動請纓,擔負起服務韓國籍人員的重任,累計為285名韓國籍人員提供居家關懷服務。她,就是憑著自學精通韓語的曹燕怡。

精通韓語,主動請纓

曹燕怡供職於街道綜信科,自2018年1月入職以來,她負責防詐騙宣傳、禁毒等多項工作,日常工作表現優秀。今年她作為業務骨幹,被派到區職能部門跟班學習。

遠景路是廣州聞名的「韓國風情街」,周邊居住著大量韓國籍人士。 隨著國內疫情漸趨平穩,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回到遠景路復工復產,基層一線的防疫壓力也越來越大。由於此前外籍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沒有太多明確的政策要求,若因溝通不順暢,容易造成疫情防控工作的受阻。

曹燕怡聽說這個情況後,原本可以在更加輕鬆崗位的她,毅然向街道領導主動請纓,報告自己精通韓語,要求參加到防疫一線。「若有戰、召必回、戰必贏」是曹燕怡的請戰詞。

「了解了一輪下來,整個街道就真的只有我能熟練與韓國籍人員交流,平時工作中總聽到不少社區居委因語言不通,無法順利開展相關工作,所以就坐不住了。」 曹燕怡表示,2009年因自身的興趣愛好,她自學起了韓語,沒想到這個外語愛好竟在關鍵時期派上了用場。

24小時待命,做好溝通橋梁

在嚴防境外輸入方面,棠景街堅持早謀劃、早部署,與白雲國際機場建立無縫對接機制,居住在街道轄內的外籍人士入境後即展開集中醫學觀察並進行核酸檢測,若檢測為陰性則接回街道,同時安置在秀山樓進行集中醫學觀察。

對此,作為街道和韓國人溝通的橋梁,曹燕怡須24小時待命,一邊參與機場接機轉運工作,為其中的韓國籍人士提供翻譯,解釋政府政策等。有幾次一直忙碌到凌晨1點多才回到家裡,當問她累不累的時候,她會笑著說,「領導體諒我,讓我休息了半天。」

另一邊,她還要為秀山樓集中醫學觀察的韓國籍人士提供居家關懷服務,協助他們訂餐、買生活用品,為其疏解心理壓力。曹燕怡累計為棠景街285名韓國籍人員提供居家關懷服務,獲得了韓國籍人士的一致好評。

早在2月27日,曹燕怡就接到第一份「翻譯工作」,是金迪社區居委會找上門求助,表示有位韓國籍人士一直找不到居住地址,可礙於語言交流障礙,無法提供相應幫助。所幸,最後在曹燕怡的介入協調下,問題就迎刃而解。慢慢地,曹燕怡精通韓語的消息不脛而走,越來越多來自社區的「翻譯訂單」找到了她。數量多的時候,她一天通過電話溝通,乃至上門入戶接觸韓國籍人員超過30人。

一段時間下來,她身形消瘦了,黑眼圈也爬上了她的眼睛,單位安排她休息,她說,「這些韓國友人也很不容易,他們支持政府政策自覺集中隔離,對我也很有禮貌,也體諒我們的工作,我一點也不累。」

消除誤會,勸導配合集中隔離

提及近段時間的經歷,曹燕怡表示印象最深的是,曾勸導一名完全不懂中文的韓籍人士入住到白雲區指定的集中隔離酒店配合隔離。由於該名韓國友人不懂中文,對中國境內的防控政策一知半解,返穗後最初居住在自己租住的出租屋裡,但他很快發現周邊的鄰裡因為疫情問題,對其入住存有恐慌和顧慮心理,便收拾簡單行李離開住處,搬進了一家酒店居住。

後因廣州市出臺要求所有返穗外國人集中隔離的防控政策,曹燕怡陪同街道領導來到這名韓籍友人居住的酒店,勸說他搬進指定酒店進行集中隔離。該名韓國人由於先前已搬離了一處住所,對再次搬離入住指定酒店顯得尤為抗拒。

面對這名韓國友人的不理解與不配合,曹燕怡耐心地把工作人員的話逐字逐句翻譯給他聽,並慢慢做他的思想工作,經過反覆溝通交流後,終於化解了其中的誤會。該名韓國友人表示,自己會積極配合街道搬進指定酒店入住。

曹燕怡表示,這件事情,讓她尤為感慨,語言不通很容易帶來溝通誤會,所以她寧願自己多做一些,儘量避免誤會的發生,盡最大努力爭取韓國籍朋友的理解、配合,讓疫情防控工作更精細、精準、高效。

長時間堅守在涉外疫情防控一線,曹燕怡表現得十分坦然,認為政府的宣傳到位、信息公開、科普全面,個人只要做好防護,戴好口罩,穿好防護衣,勤洗手,就沒什麼可怕的。她還一直表示,自己幹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湯南 通訊員 鄭少敏、洪燕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莫偉濃、湯南 通訊員 譚札烽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琳

相關焦點

  • 黃埔區:溫情服務近3000名入境旅客,硬核翻譯獲外籍旅客點讚
    疫情期間,瑞季酒店成為黃埔區外籍入境人員集中觀察定點酒店。考慮到進行健康服務的管理人員大部分是海外人士,語言交流有障礙,工作組專門為外籍人員制定了一套工作流程,並翻譯了英、韓、法三個版本的告知書、承諾書以及《醫學觀察表》《人員登記表》等,消除「聽不懂、看不明」帶來的溝通障礙。區委外辦每天有駐點翻譯人員現場解答外籍人士的各類問題,打消其種種顧慮。
  • 外籍人員在海珠:「穗康碼——I get it」
    昨日,記者從廣州市海珠區獲悉,海珠區衛生健康部門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視同仁嚴格落實入境人員閉環管理,從細處著手優化服務,堅決保障入境人員生命健康安全,通過加強與入境外籍人士的溝通及提供各類健康心理服務,與外籍友人一起築起了一道新冠疫情防控牆。
  • 免費門票、免費下午茶,天河這樣溫暖入境人員
    根據轉運小組的信息,「社區三人組」按照網格化分工管理,對重點人員開展居家醫學觀察,加強健康監測,每天跟進隔離人員的行動軌跡、身體狀況等,提供健康關懷服務。「保」是強保障。石牌街:錄製了四國語言疫情防控宣傳音視頻石牌街轄內有外籍人員3000多人,針對轄內外籍人員多、防控任務重的情況,石牌街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原則,有效落實外籍人員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 多舉措做好外籍返京人員防疫服務,通州馬駒橋有了專職聯絡員
    責成專人負責處理相關事宜、統一納入村居健康管理、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引導、主動提供各種生活保障——在疫情防控關鍵期間,馬駒橋鎮多措並舉,做好外籍返京人員防疫服務工作。馬駒橋鎮挑選了具有英語特長、溝通能力強的機關幹部擔任專職聯絡員,及時傳達市區外籍人員返京的相關政策、通知,定期發布境外國家疫情動態信息,與外事辦等相關單位溝通外籍返京人員事宜。
  • 定點酒店外籍人員喜聞「鄉音」——願聽「老鄉」言 愛交翻譯友
    最近,一些在廣州市白雲區接受健康管理的外籍人員通過視頻、微信留言,為共抗疫情加油打氣。為有效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和傳播風險,做好在穗外籍人員健康服務管理,廣州市白雲區在堅持一視同仁和無差別對待原則的同時,因應不同國家的語言習慣、餐飲風俗,有針對性地制定服務方案,引入外籍志願者隊伍,贏得外籍人員的點讚。
  • 廣州4名輸入病例去過的小店:食客多為外籍 店主和女兒被確診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4月6日晚,有網友發布消息稱廣州越秀區礦泉街瑤臺片區出現「封村」的現象。從網友發布的圖片中可以看到,有街道的路口被兩米左右的圍擋圍住。針對這樣的說法,廣州市越秀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4月7日上午發布消息回應稱,該片區近期出現境外輸入性病例和關聯病例情況,根據疫情風險防控的要求,該街在小區原有管控的基礎上,對瑤臺片區採取嚴格社區管控,加強健康管理。
  • 青島嶗山區特別優待外籍隔離人員?街道回應
    街道:提供的是「人性化」服務一則青島志願者一對一服務外籍隔離人員的視頻在網上走紅,兩名外籍人員返回青島的家中居家隔離,嶗山區金家嶺街道翻譯志願者劉燕(化名)變成了他們的代買幫手,從吃的、喝的,甚至是寵物用品,都由她來幫忙購買
  • 被外籍患者襲擊的廣州護士接受心理輔導,廣東:對暴力傷醫「零容忍」
    4月2日凌晨,廣州市公安局通報:4月1日7時28分許,廣州市公安局110報警臺接到報警,稱市第八人民醫院嘉禾院區住院部一樓隔離病區,有一名外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拒絕配合治療,並將一女護士打傷。廣州白雲警方立即派員到場處置。
  • 開州區鎮安鎮為居家隔離人員送上人文關懷
    (記者 向章)1月29日,為了讓居家觀察戶安心隔離,減輕心理上的負擔,穩定隔離人員的情緒,鎮安鎮積極對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據了解,經排查鎮安鎮有少許在湖北務工的返鄉人士,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該鎮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勸導,使其在家做好隔離觀察。為加強對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的人文關懷,在防控工作中融入「感情」,做到「隔離」不隔情。該鎮成立了心理疏導組,由鎮安鎮黨委書記趙新華任組長,平安辦、司法所、派出所、各村(社區)綜治幹部等相關人員為成員。
  • 南沙區南沙街為居家隔離人員準備特別禮物
    南沙街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說:「廣州昨天發布了第三號防疫通告,提到對居家隔離人員落實『八個一』管理及關懷,街道想在前、做在前,之前就把這份關懷送給了居家觀察人員,而且比『八個一』的內容還豐富。」除街道層面外,南沙街社工站也針對居家隔離人員實際,設計了三種暖心包(乾糧包、防護包、娛樂包)。
  • 外國商會會長當起了「翻譯官」:「廣州防疫政策專業科學」
    4月20日上午,穿著一身橙黃色「志願服務」馬甲的阿賓,提著公文包,和廣州花都荔紅社區的工作人員一同來到居住在此的非洲人家中當起了「翻譯官」。 阿賓一邊用流利的普通話與工作人員交流,一邊用法語向同胞宣傳講解防疫信息。聊家常、談防疫、做工作,他和社區工作人員配合默契,走訪宣傳十分順利,得到了外籍人員的認同,臨出門他還不忘記叮囑幾句:「儘量少出門,一定要勤洗手。」
  • 廣州三元裡、瑤臺兩名外籍人員帶病逃脫?通報來了
    近日一則三元裡、瑤臺等地有「外籍人員帶病逃脫」的信息在社交網絡上傳播現經警方核查證實為謠言4月9日凌晨廣州荔灣警方找到謠言發布者鄧某(男,42歲,廣州荔灣區人)鄧某交代4月7日早上在所住小區道聽途說未經證實的相關信息後
  • 廣州6條特色酒吧街嗨翻天!
    作為大廣州,可是少不了酒吧。Well, there are many bars in Guangzhou.今日為你推薦廣州六條酒(jiǔ)吧(ba)街(jiē)Today 5idea recommends 6 bar streets in GZ!
  • 疫情防控一視同仁,看觀裡這些志願者如何服務外籍人士!
    為解決這一問題,回龍觀街道為各社區下發了雙語信息報表,方便外籍人員填報。同時街道還啟動了「語言無阻、共同抗疫」服務外籍人士志願服務項目,動員熟悉外語的工作人員、社區志願者參與到外籍人員的服務工作中來,為防控一線工作者提供語言幫助。
  • 幫忙跑腿、解說政策、情緒疏導……石牌街全力保障轄區居民日常生活
    「你好,我是居家隔離的人員,快遞小哥顧不上我2月5日下午,石牌街社工站接到居住在朝陽社區的餘先生電話求助。餘先生1月26日從湖北探親自駕來穗,需要居家隔離,但因快遞業務飽和,快遞人員不足,預約不上送貨,家裡物資缺乏,需有人協助採購。
  • 「謝謝您,素不相識的廣州人民!」
    有一種精神:沒事,我還可以繼續工作 同和街同裕酒店是白雲區啟用的第二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曾住在這裡的187名健康服務管理人員已經一一順利解除健康服務管理,這離不開同和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小組的堅守。「我記得第一天上午,我和同事8個人剛培訓完,一些疑問還沒來得及消化,11點第一批40多名客人就到了。」
  • @廣州黃埔區困難家庭,這份免費居家安全維修服務請查收!
    @廣州黃埔區困難家庭,這份免費居家安全維修服務請查收!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圖/廣州市中京社會服務中心供圖94歲的鄭婆婆家住廣州市黃埔區長嶺街黃麻社區,家裡像樣的衛生間都沒有,只有一個缸作為如廁使用,且沒有任何防護扶手。肢體殘障人士張伯伯,雙腿無法行走,坐輪椅需扶牆行動,長期的摩擦下,牆壁已經脫落,但卻因經濟困難無法粉刷牆面……
  • 手工編織圍巾、座墊——河西區下瓦房街福建路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11月27日上午,下瓦房街福建路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了手工編織多用墊活動。初冬寒風陣陣,老人們依舊興致勃勃,早早到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滿心期待地參加活動。活動開始,老師為每位老人發放圈圈紗手編線,這種材料手感柔軟舒適,厚實有彈性,天然環保,適合做帽子、圍脖、毯子等。對於第一次接觸手工編織的老人們來說,選擇製作冬季常用的墊子,最為適宜。老人們在老師耐心的講解下很快掌握了平針的編制方法,這種方法全憑雙手的靈活勾挑,不需要使用針頭等尖銳物品,沒有安全隱患,更宜在家製作。
  • 杭州惠立學校及杭州惠靈頓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開校
    杭州惠立學校是由傳化科技城有限公司投資校園建設、惠立教育集團創辦並聘請英國惠靈頓公學提供教育諮詢服務,學校為2-18歲的本地學生提供融合中西方教育精髓的國際化雙語教育。杭州惠靈頓學校為5至18歲的外籍人員子女提供一流品質的國際教育。
  • 疫情期間,這條熱線給廣州困難群體提供專業服務
    「現在有困難想諮詢。情況是這樣的……」最近疫情防控期間,廣州花都區的楊木(化名)和一家人少有外出,卻不曾想遇到了麻煩事——偏偏這時候,「93歲的母親本身是殘障人士,行動已經不太方便,這次腿腳略微發腫不知如何是好,又擔心去醫院就診有感染風險。」焦灼之際,恰需專業醫護團隊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