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鋼絲球給老爸搓澡的娃火了:如果你也有坑爹娃,別忘了這樣引導

2020-12-21 陪寶寶寫日記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每個家庭裡面,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心肝寶貝,但是有時候,這心肝寶貝就是一個熊孩子,幹的事情讓人哭笑不得。

最近,網上有一位寶媽就分享了自己兒子的這事:說是一天晚上,寶媽聽到了自己孩子爸爸在浴室裡面發出一聲慘叫,之後兒子就被爸爸「無情」地趕出來了。

寶媽聽到聲音之後就趕緊跑了過來,正好看見自己的兒子被驅趕了出來,於是寶媽問了兒子:「怎麼了,你怎麼被送出來了?」兒子滿臉委屈,說自己的爸爸不讓自己給他搓澡,寶媽很疑惑,看著兒子委屈地哭起來,才注意到兒子手裡面的東西。問兒子:「你用什麼給爸爸搓澡的?」然後寶媽就看著兒子很無辜地舉起了手中的鋼絲球。媽媽當即就笑翻了,心想爸爸沒揍你就已經很給你面子了。

這件事情在網上分享之後,就有很多的人說這是一個坑爹的兒子,還有人說這都是很常見的現象了,坑爹的娃一直都有,並且這還算是小的。不得不說,孩子如此的坑爹,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家庭裡面的育兒生活才不會就此無聊下去,但是這些事情雖然有趣,可是總歸是孩子做得不對,對於這樣的名場面,各位寶媽應該如何處理呢?

一、育兒過程中的坑爹場面:

1、幫爸爸找新的「阿姨」,胡亂配對引誤會。

芊芊是一個女孩,已經上幼兒園了,有一次與爸爸一起回到家裡,在媽媽問爸爸回來 的路上怎麼樣的時候,芊芊就對媽媽說爸爸有阿姨了,媽媽當時就很疑惑是什麼阿姨,結果芊芊就說爸爸關心一個阿姨今天穿衣服比較少,媽媽聽完之後頓時暴怒,認為是老公出軌了,結果爸爸解釋,那是老公的表姐在接孩子,正巧一起遇見了,就關心了兩句,媽媽這才反應過來,但是爸爸卻是很無辜的,受了一番自己老婆的折磨。

2、自己犯錯,將罪行推給爸爸。

自己犯錯,將責任推給爸爸,這樣的坑爹孩子也不少見,最常見的就是女寶寶因為好奇,拿自己媽媽的化妝品玩,最後導致一些口紅或者乳液當場殞命,當自己的媽媽問自己是誰弄壞的,寶寶就會立即將爸爸推出去,就說是爸爸弄壞的,但是這孩子身上的口紅印,很明顯就是寶寶幹的,但是無論怎麼問,就是爸爸的責任,讓上班的爸爸好不無辜。

3、把玩具當作真實生活用具,爸爸要跟娃娃一樣打扮。

將玩具當作真實的生活用具很是常見的現象之一,這也是坑爹名場面中習以為常的了,曾經就有一個爸爸在吃晚飯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湯裡面有橡皮泥,開始很奇怪,一直都後來聽到孩子的解釋才明白,原來那是一個玉米棒,孩子是想要自己吃了玉米棒,這讓爸爸哭笑不得。更甚至升級的坑爹場面,就是將自己芭比娃娃的衣服給爸爸,非讓爸爸打扮成芭比娃娃上班,否則就哭,簡直是讓父母兩人哭笑不得。

二、這些坑爹的場面背後,究竟是什麼?

1、孩子缺乏正確的認知能力。

在孩子的認知世界裡面,這些事情都是一樣的,例如找新阿姨,孩子認為只要爸爸跟另一個不是自己媽媽的女人說話,那就是換媽媽,因為在他小時候就知道,一男一女是夫妻,如果爸爸對另一個不是媽媽的女人好,那就是爸爸不喜歡媽媽了,所以就會認為爸爸是想要找新的阿姨,給自己換新的媽媽。

2、孩子推卸責任,沒有承擔能力。

孩子闖禍是最正常的現象了,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是這樣過來的,之所以會出現都是爸爸的錯,就是因為孩子不會勇於承擔自己的錯誤,並且他知道自己是犯錯誤了為了逃避自己的懲罰於是就將責任推了出去,往往中招的就是爸爸,所以才會出現「是爸爸幹的」坑爹的場面。

3、現實與幻想,在孩子心中都是一樣的。

孩子的文具很多都是仿真的,就像是孩子也有關於鍋鏟之類的玩具,所以他就認為自己的玩具與真實的用具沒有什麼區別,所以給爸爸吃自己做的玉米棒沒有什麼錯誤的地方。因此,這就是孩子沒有很強的辨別能力,不能夠明白橡皮泥與真的玉米有什麼區別。

三、父母該如何看待,又該如何引導?

1、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世界,從小樹立正確的三觀。

由於孩子的一切認知都是通過身邊的人來確定的,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孩子並不能確立的很完整,因此要從小就給給孩子確立正確的認知世界,讓孩子從小分辨清楚媽媽與阿姨之間的差別,樹立正確的三觀。

2、嚴肅對待孩子的犯錯,讓孩子明白什麼是說謊,並且不能再犯。

孩子犯錯是小事情,坑爹也是小事情,但是如果不從第一件犯錯開始糾正,後來更是管不住的,在長大之後,孩子就會形成推卸責任的壞習慣。所以對待孩子的犯錯行為,一定要嚴肅對待,並且及時糾正,不要給孩子可以逃脫的理由,以便未來沒有責任心。

3、引導孩子分清楚玩具與生活用品,以防出現更大的危險。

現實與幻想終究是與差別的,雖然孩子需要豐富的想像力,但是更重要的是,孩子得有分辨能力,明白玩具與真實之家的差別,坑爹只是讓爸爸吃橡皮泥,如果哪一天換成寶寶自己呢?所以,要從一開始就告訴孩子玩具與生活用品之間的差別,以防出現不可挽回的後果。

總之,育兒生活中坑爹現象是層出不窮,一方面是給家庭帶來了歡樂,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在警醒父母,一定要注意坑爹的原因,即使糾正孩子的錯誤,以免未來孩子在長大之後繼續坑爹。

相關焦點

  • 萌娃拿鋼絲球想幫忙搓澡,遭拒後大哭,爸爸無奈:你可真是個孝子
    02萌娃拿鋼絲球想幫爸爸搓澡,被決絕後氣得大哭,媽媽在一旁樂不可支網上一位網友曬出了自家萌娃做出的哭笑不得的事情原來,孩子的父親在洗澡時,萌娃自告奮勇,硬要幫爸爸搓澡。爸爸耐不住孩子的要求,就讓孩子過來幫忙。就當爸爸準備舒舒服服享受一頓搓澡盛宴時,不料萌娃被爸爸遭受一頓訓斥。「你給我出去不用你幫忙」,孩子被訓斥後,不禁委屈的大哭起來。孩子的母親聽聞孩子的哭聲趕來,弄清情況之後哭笑不得。
  • 萌娃拿「鋼絲球」幫爸爸搓澡,被婉拒後委屈大哭,網友:笑出眼淚
    這天晚上,寶爸正在洗澡,萌娃則滿心歡喜的拿著「鋼絲球」就準備去幫爸爸搓澡,可沒過一會聰聰就被爸爸從浴室裡趕了出來,被婉拒後的兒子委屈的大哭起來 原來,爸爸聽說兒子要給自己搓澡,覺得兒子真的好孝順,就答應孩子進來了,但看清聰聰拿的鋼絲球後,就直接呵斥聰聰讓他出去了,這下給聰聰委屈壞了,
  • 鋼絲球是個什麼梗 精緻鋼絲球是什麼東西、意思內涵介紹
    最近網絡上流行起了鋼絲球這個詞,這是個什麼梗呢,很多小夥伴都不太清楚,下面就請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鋼絲球是什麼梗 什麼意思詳細介紹  相信很多的朋友們還是知道這個東西的,雖然現在很少見,鋼絲球是個刷鍋的工具。
  • 給爸爸搓背的「孝順」兒子火了,看到「搓澡巾」後,隔著屏幕疼了
    剛在網上看到很火的視頻,在衛生間洗澡的爸爸突然「鬼哭狼嚎」,大聲訓斥兒子出去。接著媽媽就看到了被爸爸從衛生間幹出來的兒子一臉委屈。看到媽媽關切地詢問,兒子哭得更厲害了,指著衛生間給媽媽「告狀」:「爸爸嫌棄我,不讓我給他搓澡。」
  • 給娃搓澡一時爽,一直搓澡一直爽?快住手,你爽娃不爽!
    提到洗澡,大部分人的感覺就是舒爽,但如果在「洗澡」前加上「給寶寶」這幾個字,那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用雞飛狗跳、人仰馬翻去形容也絕對不過分,給寶寶洗澡那就是大型的「車禍」現場。但是你家寶寶為啥這麼抗拒洗澡呢?你得好好看看是不是因為你踩了這些坑!「洗娃」誤區1. 水溫太高很多家長們在給寶寶放洗澡水的時候,會放稍微熱一些的水,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覺得水熱一些,寶寶洗著更舒服;而另一個原因是,可能家長壓根也不覺得水熱。
  • 萌娃哭著要給爸爸搓澡,寶媽看到寶寶的「搓澡巾」,哭笑不得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每一個年代都有每一個年代親子相處的方式,現如今八零九十後成為了生娃的主力軍,而這一代年輕父母們受過的教育和以前不一樣,在教育孩子上,使用的方式也很新潮。在很多親子關係中,他們更傾向於和孩子交朋友,陪伴孩子一同成長。
  • 如何一眼認出媽媽帶娃,還是奶奶帶娃?這些圖幫你一眼識人
    現階段,提到帶娃的主力軍,非媽媽和奶奶莫屬!然而,媽媽和奶奶跨別一個時代,育兒理念不同,帶出的娃自然也不同。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下媽媽帶娃vs奶奶帶娃的差別之處吧,簡直不能再形象了!你們能做到一眼辨識誰帶的娃嗎?
  • 誰這般厲害,居然用鋼絲球搓澡?
    誰這般厲害,居然用鋼絲球搓澡?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你沒看錯
  • 十條段子:讓你試試用鋼絲球搓澡的滋味
    1我侄子被我哥給揍哭了,我問我哥:你不是說要做一個不打孩子的家長嗎?因為啥你把他打哭了呢?我哥氣的說到:昨晚上在衛生間洗澡這熊孩子非要給我搓澡,哥你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人搓澡還不好,不知好歹,這福讓給你享吧讓你試試用鋼絲球搓澡的滋味。
  • 萌娃幫爸爸搓澡被拒絕,看清孩子手裡的東西後,網友:有點過分了
    在網絡上流行這樣一句話:「生孩子如果不能拿來玩,那就沒有意義。」這一句話一看就出自90後之口,和70後80後不同,90後父母的教育方式更偏向於和孩子交朋友,陪她一起成長。在部分90後父母的眼裡,孩子是小夥伴一般的存在,所以和孩子的相處起來沒有隔閡,但是也因此鬧出了許多的笑話。
  • 專家:趁早學會,瞎補、瞎比會害了娃!
    】科大大昨天跟家裡的小外甥女視頻聊天,我正跟老爸誇他外孫女又聰明又可愛呢,結果老媽在旁邊嘆口氣說:「唉,這小丫頭是哪都好,就是吃啥都長不高,我想給她吃點長高藥,你姐還攔著!」所以有些寶爸媽會發現,按照WHO的標準,娃的發育有些下滑趨勢,但在CDC的標準曲線上,娃的發育卻是上揚的。因此繪製曲線時,我們可以在兩套標準上同時記錄,並進行對比。也有專家建議,寶寶前幾個月可以用CDC標準,長大了再用WHO的標準。
  • 老爸把一對兒女拍成宮崎駿動畫主角,網友:這才是正確曬娃
    在父母眼裡,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一不小心,曾經軟萌可愛的寶貝就長大了,他(她)再也不會拉著你的手撒嬌,或是粘在你身邊,求親親、抱抱、舉高高了。曬娃也是需要技巧的,日本攝影師Noriyuki Kajiwara曬娃,能夠治癒無數人,不但沒人拉黑他,還天天都有人催著他曬娃。他將現實世界拍得宛如宮崎駿的動漫世界。
  • 富婆鋼絲球什麼梗?富婆鋼絲球什麼意思?
    富婆鋼絲球什麼梗這個梗的出處是網絡上的一個段子,大概說的就是一個人被富婆包養,月薪可觀,不過富婆的玩法也是相當的6,大兄弟沒遭住就跑路了,富婆的玩法也因此紅了。因為富婆拿鋼絲球刷他,所以被稱為富婆快樂球,關於富婆快樂球的表情包也在網上火了起來。
  • 娃再小也有自尊心,別碰孩子的「底線」!學會2點,父母輕鬆帶娃
    但是這樣的方式對於熊孩子來說,只能會「治標不治本」又或者越來越叛逆。有個朋友叫小婷,她的丈夫為了生計,基本上都是一周回家一次。所以,家裡五歲孩子的吃穿住行的照顧就都落在她自己身上,為了能夠減輕一下家庭的負擔,不讓丈夫那麼辛苦,她自己也在家做了一些副業。
  • 「我生完娃好像忘了帶腦子出院」一大堆媽媽自黑!……看到第一條已笑噴
    下觀看哦 ^ω^ 話說熬夜會讓人又醜又傻,媽媽們作為熬夜大軍裡的一支主力部隊,說自己生寶娃後就變得各種醜各種傻似乎「理所當然」~愷妹最近的閨蜜群變身結婚育兒交流群倒不是我的閨蜜都變成了寶媽而是都在聊微博的爆熱話題:「我生完娃好像忘了帶腦子出院
  • 「你娃這麼醜,別曬了!」寶媽朋友圈刷屏曬娃被懟,曬娃錯了嗎?
    01 "你娃這麼醜,別曬了!"寶媽朋友圈刷屏曬娃被懟,該不該曬娃? 直到有一天,小劉曬娃的朋友圈裡出現了一條讓她氣得不行的評論: "你娃這麼醜,別曬了!" 寶媽曬娃被懟後氣憤不已,她忍不住將這句評論截圖發到朋友圈,配文:曬娃錯了嗎?
  • 打卡廣州BJD娃展,在一個娃展上你能看到什麼?
    打卡廣州BJD娃展,在一個娃展上你能看到什麼?當你在公共場所看到一群人帶著娃娃一同聚會的時候,不要驚慌,這不是某種「邪教」的特殊儀式,僅是BJD娃娃玩家的一次面基而已。BJD娃娃是什麼?它是源自歐洲貴族的一種關節處由球形接頭連接起來,可靈活變動的潮流人形玩具,也稱球關節娃娃。
  • 「傷腦」食物別給娃吃太多,你家餐桌上就有!
    下面列舉了一些富含 DHA 的海產品,媽媽們可以經常買起來給娃吃吃。3 歲以上的孩子啊,如果這些魚類能每周吃個 2~3 份,每份 50~100g,一般來說 DHA 就不愁了。這些情況下,如果家長擔心娃 DHA 攝入不夠,可以考慮給娃吃點魚油。但問題又來了,市面上魚油產品那麼多,魚龍混雜,不知道哪些好啊?
  • 讓娃愛上桌遊總共分幾步?
    相關宇宙的書籍,百科,小故事無縫隙全時段的輸入,如果娃表現出感興趣了,再找找有沒有可以繼續深入了解的比如博物館,天文館。同時,再提供幾套有關宇宙和太空的兒童桌遊。這樣,基本寶貝們都會接受相關主題的桌遊。除了家長自己陪玩以外,對於小朋友們來說「社交桌遊」機會也很重要。從娃3~6個月開始其實就可以給娃們提供社交環境了。
  • 「熊貓眼夫婦」熬娃火了,倆大人硬是幹不過一個穿尿不溼的
    這不,近日一對「熊貓眼夫婦」熬娃的一幕在網上也是火了,一直陪著娃熬到了凌晨四點半的夫婦二人,看起來已經完全放棄了抵抗,精神萎靡,尤其是那最強勁的熊貓眼也是說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