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2021-01-10 棒奔霸

導讀: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對於任何事物,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尤其是對於生辰來說。更是有一大套理解方式。即便是現如今,一些老人看到別人的孩子的時候,還經常會問,孩子是啥時候出生的啊!當聽到生辰的時候,總會說這個日子不錯,這個日子好。其實不止是我國對於生辰有很多的講究,其實在國外依然如此,也有自己的一套說法,只不過解讀的方式不同罷了。農村有句老話叫做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認為男人出生在初一,女子出生在十五,都是最好的日子。

筆者一個朋友就是出生在初一,據他說一點都沒有感到自己的生日好,而且自己的生日相當的落寞,這是為何呢?因為他的生日是初一沒錯,只不過不同於其他月份的初一,他是大年初一生。所以他的生日自然是無人理會,就連吃個蛋糕都成為奢侈的事,大家一起歡歡喜喜的過年,原本就是全年最大的節日,他這生日當然就無人理會。這幾年外賣的興起,他才終於吃到了久違的蛋糕,但他這生日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同年生的,跟他比較起來,他永遠都是:老大。

除了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之外,在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做: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這句俗語如何解讀呢?這句老話在民間有好多種版本的說法,而且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認為指的是月份。這裡所說的三八指的是農曆的三月份和八月份。老話認為男子在農曆的三月份和八月份出生,是比較好的命,按照民間的說法萬物皆有陰陽組成,男性是為陽性,女性為陰。陽春三月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所以這個季節男子出生自然是充滿陽剛之氣,八月也是相同的道理,而對於女性來說,則就顯得陰陽失衡。導致命運坎坷。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指的日子,是在農曆三月,男性遇到初八十八和二十八的日子出生,是最佳的。也被叫做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而且三月陽氣最盛,所以遇到了男性最為適宜的二五八,這樣的命自然是最好的。女性則就正好相反,如果是在三六九的日子出生才是比較適宜的,如果跟男人一樣遇到了二五八的日子,反而認為是一種不好的命,甚至還會出現守寡的情況發生,所以也就叫做了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

其實這些都是民間的一種說法而已。一個人的命運先天雖然佔據一定的先機,但主要的成就依然是要靠後天的努力而來,所以說這些關於生辰的俗語,很多時候只能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有的人不論從哪裡看,像生辰、面相等都是極佳的,但由於自己不努力,依然過得窮困潦倒,這樣的現象不在少數,所以說農村的這些說法,只是一種談資罷了,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三八」是啥?建議看看
    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悠久,衍生出的一些俗語,匯成了華夏文化的一個小的根系。我們常常聽到一些「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兒孫自有兒孫福」、「家有雙旋漢,踢碟又賣碗」、「一摞窮,二摞富,三摞四摞賣豆腐」、「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等俗語。
  • 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三八指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聽起來比較有趣,尤其從農村老人嘴裡說出最有感覺,比如這句『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咋一聽還以為是罵人的『三八』,那這句俗語三八是啥?說的什麼?先說下『三八』,這裡的『三八』是指農曆『八』、『十八』、『二十八』,三個日子,由於『八』是雙數,屬陽,與男子的陽剛之氣吻合,女子屬陰,與數字單數匹配,這樣就好理解這句俗語了,原來是說男女出生的日期,對他們以後的人生有什麼結果。
  • 古人云:「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38是什麼,說的啥意思
    充滿了對農村悠閒自得生活的嚮往,忘不了鄉親們淳樸的笑容,每當想起小時候的生活,腦海中就會浮現出大家聚集在老樹下暢聊的場景,討論今年莊家的收成,誰家的老母豬又下小豬仔等生活瑣事,俗語也是他們談論的一部分,非常熱鬧,也很有意思。俗語大家也不陌生,平時我們也是經常能聽到,這些老話都是老祖宗生活經驗的總結。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
    不單農村人,絕大多數古代中國人,常常將願望寄託於一些日子,看日子成了古代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凡婚喪嫁娶、動土建房、出門遠行、生老病死,無不看重日子,以此寄託天命,避免天災,求得順達。因此有了這句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下。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農村以前經常可以看見一些眼瞎的算命先生,我有時候想,他們是真的瞎還是假瞎。
  • 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為寡」是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因為公婆認準一句《智囊全集》老話「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覺得兒媳婦不吉祥。很多人聽後會覺得是個笑話,但要承認民俗的力量就是如此強大。那麼「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到底蘊含著怎樣的道理呢。古人的科學知識很淺,他們往往依靠老一輩的經驗來指導生活。為了便於記憶和流傳,許多原始科學被概括為「俗語」。在許多俗語流行文化中,數字類型是最常見的,例如比如要出行三六九。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三八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三八是什麼意思?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句「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新生兒的出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為寡」是啥意思!三八所指何物?
    因為這個女孩子的生日中有好多的八,也不知道是誰和他們說的,老話講「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因此覺得兒子和這個女孩結婚不吉利。後來家裡人知道這件事情,都啼笑皆非,對他們兩個人進行了批評教育,好歹是鬆口同意,現在小兩口生活得很好。
  • 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3、8是什麼,有道理嗎?
    中國的俗語七七八八有很多,對於我們現在有指導意義的有「畫人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也有「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等等,這個俗語對我們現在的生活起著指導經驗。小時候常聽老人說:「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這句話,說女人的生日佔到三和八,這個人的命就不好,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三八」並非「三八二十四」,而是指「三個八」,即農曆每月的的初八、十八和二十八。
  • 老人說:「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三八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有許多古老的俗語,由於高超而深刻的真理而廣為流傳,並被口口相傳。通過我們祖先的經歷,人們走了很多彎路。
  • 古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3和8是什麼,真有這麼神?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中國的俗語,這些通俗的話是歷史發展過程中老百姓總結出來的,對人們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有著很大的指導建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這句話,意思就是女人的生日涉及三和八兩個數字,就是命不好,真的這麼神?「三八」並不是純粹的兩個數字,而是三個八:農曆每月的初八、十八和二十八。
  • 「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什麼意思?原來真不是迷信
    「男佔三八是秀才,女佔三八必寡」三八在這裡的意思不是三八婦女節,也不是三八婆,是初八十八二十八。這意味著男人逢八出生就是舉人秀才,官運亨通,將來可以光宗耀祖;而女人如果是逢八出生,那就慘了,必定是寡婦命。當然,古人說這是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情況,人們仍然依靠農業謀生。對於那些耕種的人來說,幾個月很重要。
  • 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擁有新鮮的空氣,以及優美的環境,跟繁雜的城市相比,農村相對靜怡了許多。在農村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房屋建造的質量好壞,不但關乎到居住的舒適性,而且房屋的建造、庭院的坐落,對於家庭的運勢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對於修房蓋屋一直是非常講究的,這也就衍生了很多關於房屋的俗語,這些俗語流傳時間很久,直到現在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有的俗語卻是具有一定的道理,被大家廣泛的參考使用,也有的俗語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 「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這什麼道理,三八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有關農村的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風水先生告誡孫子:「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這什麼道理,三八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也由於每個人對於感情的看法不同。讓你在溫柔的懷抱裡一睡不醒。也能包容雙魚的小任性。感覺太溼就就加點麵粉。而是時刻警惕著你。世事如書。只不過平時善於偽裝。如果追求自己的異性沒有足夠的毅力與恆心。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指的是啥呢?老話說的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指的是啥呢?老話還是很在理在農村生活,聽到最多的莫過於是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老話,直到現在我們平時做錯什麼事,通常就會有人說:看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說老話有的時候還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流傳甚久的俗語,更是被大家戲稱為十句俗語九句真。當然也並非所有的俗語都有存在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活的改變,很多俗語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只能被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閒暇之餘被大家津津樂道。
  • 農村俗語「孤男窮寡女富,男過實,女過虛」,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免不了要懂一些風俗習慣,比如說吃飯時筷子的講究,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惹家裡長輩生氣。在農村老話說「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裡面都是有故事的。然而,農村經濟在快速的發展,很多老農認為「根深蒂固」的老話,逐一被突破,有些流傳至今的俗語,或許也只有在老人口中能聽到了!
  • 農村俗語「男佔三8是秀才,女佔三8必寡」,到底有何寓意?
    在農村,總有一些民間俗語,從祖祖輩輩的農民口中傳了下來,至於其科學性無從查證,但卻被農村人堅定地相信著,無論是茶餘還是飯後,都成了他們的一些談資。一些是關乎農業生產的,在一定程度上,這些俗語都來自老一輩人的經驗之談,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有一部分是過去人們無法解釋的科學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這類型的俗語已經逐漸失去了可信度,還有一部分是人們內心的某種願望或預判,毫無科學道理所言,但就是在一輩一輩的農村人中傳了下來。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啥意思?究竟有沒有道理?
    經過後來協調,這三家進行了平分,可老嬸依然不依不饒的找村長,村長當著大夥的面就說出了一句「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一句話可就惹怒了老嬸,整整鬧了一上午在村長家裡,其實筆者當時也在場,畢竟是自己家親戚的事,算是捧個人場,但到最後我都不明白為何這一句話就把老嬸給惹毛了,後來通過村裡的「萬事通」老李,筆者才知道,這是一句俗語,雖然沒有貶義的意思,但在當時的情形下確實是不太合適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雖然農村人的文化普遍不高,但是農村卻是充滿底蘊的地方,有很多至理名言在農村流傳,比如農村老人們經常說的俗語。農村俗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仔細品味,每一句俗語中都含有大道理,警示後人。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