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媽媽摳了一顆痘,竟要做開顱手術!醫生:這事千萬別做!

2020-12-12 環球網

本文轉自【健康廣東】;

杭州女子小魚(化名)的臉上,一個暗沉的痘印還清晰可見,它的「前身」是一顆紅腫了一個月的痘痘。

痘痘長了一個月還不消退,她像大多數人一樣忍不住「手欠」去擠、摳。但正是這個常見的動作,讓她大腦裡長出一個「膿包」,十分兇險!

腦子裡長了圓圓的膿腫

還伴隨著嚴重的腦水腫

小魚今年28歲,家中有個3歲的女兒,一家人生活其樂融融。可是,1個月前小魚開始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越來越重。

一家人陪她到當地醫院,做了頭顱CT和磁共振檢查,發現小魚的大腦裡藏著一個圓圓的病灶,醫生說可能需要開顱手術。這下子,全家人都嚇壞了,趕緊把她轉診到浙大二院神經外科。

大腦裡的病灶清晰可見

接診的林邵奇醫師詳細地詢問了病史,拿著小魚的磁共振片子仔細端詳起來,並向主管的陳景森和嚴鋒副主任醫師進行了詳細的病情匯報。「從片子上看,小魚的大腦裡的確潛伏著一個圓圓的病灶。」陳景森主任說,「她得的是『腦膿腫』,這種疾病就像在人的大腦裡面裹了一包膿液,十分兇險。」

他介紹說,腦膿腫為顱內膿性感染病灶,可由細菌、分枝桿菌、原蟲、蠕蟲、真菌等引起,患者的症狀及體徵因膿腫的數量、位置及大小而異。每年每十萬人中就有 0.3 到 0.9 人發生腦膿腫。

「從小魚的片子上看,病灶體積大,周圍還伴有嚴重的腦水腫,需要開顱手術切除病灶。」嚴鋒主任說,「但是這個腦膿腫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始作俑者到底是什麼,卻還是一樁懸案。」

在住院期間,醫生們發現了個很特殊的情況:小魚在吸氧的情況下,氧飽和度也只有85%(正常人是100%)。這個數字很驚人,正常人如果氧飽和度只有85%,就是嚴重缺氧,甚至可能會昏迷。比如正常人去西藏等高海拔地區,缺氧了就只能躺著了。但這個病人在85%的氧飽和度下,除了膿腫引起的陣發性頭痛外,竟然沒有其它不適感,可以自己吃飯洗衣服洗澡等等。

「這就說明,小魚的身體已經對缺氧的狀態非常習慣了」。在了解了這一情況之後,嚴鋒副主任醫師眉頭一皺,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她可能合併有其它的疾病。」

心臟只有一個心室

摳痘痘時細菌趁虛而入

徐航哲主治醫師經過進一步的詢問病史,小魚終於說出自己從小就患有「心臟病」。但是對心臟病的具體情況一問三不知。

於是,醫生們進行了進一步的檢查。胸部X片提示心臟體積巨大,心臟超聲提示單心室,房間隔缺損。由此可見,小魚還患有非常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

這一點,成為偵破小魚「腦膿腫謎案」的重要線索。

嚴鋒副主任醫師解釋說,正常人的心臟有左心室和右心室一共兩個心室,正常的血液循環是全身血液流到右心,再流入肺吸收氧,再流到左心,最後流到全身組織。正常人的血液都會經過肺,肺除了吸收氧氣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是過濾細菌和毒素,這樣這些細菌和毒素不會通過左心運送到全身組織。

「但是因為小魚只有一個心室,她的一大部分血液直接在全身和心室間循環,沒有經肺過濾過,使得全身組織中的細菌可以經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重要器官,包括腦。正是這個不同,令她比正常人更容易感染細菌。」

由於有著如此異於常人的血液循環系統,小魚得腦膿腫的概率就比正常人要高得多了。究其原因,陳景森主任認為有兩點原因——

第一,小魚的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缺氧狀態,紅細胞增多,血液粘稠,流速慢,容易導致細菌滯留和生長;

第二,部分帶著細菌的血液未經過肺部毛細血管的過濾,可隨著血液循環直接進入腦部,在大腦中形成感染灶,進而發展為腦膿腫。

那細菌又是從哪裡進入血液循環的呢?

徐航哲醫師注意到,小魚的臉上有一顆「」青春痘」顯得特別顯眼。經過詢問,小魚說這顆青春痘已經長了很長時間了,一個月了,一直沒好,說完還用手去摳了一下。

圖源網絡,圖文無關

「看來這樁懸案的『元兇』很可能就是這顆痘痘了。我們猜測可能是擠痘痘的時候,痘痘裡面的細菌進入了血液中,因為小魚本身特殊的身體狀況,細菌直接進入了腦組織,繼而引發了腦膿腫。」

因為擠了三角區的痘

他們都差點丟了命!

雖然小魚的身體情況比較特殊,

但因摳痘痘而出事的新聞

還有很多有人因此差點丟命

↓↓↓

瀋陽軍區總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陶醫生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臉上的三角區是個危險區域,極易感染髮炎,造成面部不可逆的損傷。

三角區有面前靜脈及顳淺靜脈,面前靜脈薄弱又封閉不全,如果肌肉收縮了,可能會讓血液逆流。如果這時三角區內的皮膚有炎症感染,那麼很可能會在面前靜脈裡形成血栓,阻礙血液回流,還有可能將面部炎症傳到顱內,發生更加嚴重的併發症。

一旦發生了併發症,通常可出現眼瞼水腫,或結膜淤血,眼球前突,上瞼下垂甚至視力障礙等症狀,炎症還可向眼部及周圍組織擴散,全身可出現寒戰、發熱、頭痛等,病情嚴重者,甚至可發生敗血症,危及生命。

因此長了痘痘,千萬不要用手擠、用針挑、用指甲抓,一般的痘痘都會有個周期性,會自行消退,但如果弄破了,細菌進入就容易感染。」

預防:科學戰痘,規避風險

遇到痘痘怎麼辦?醫生表示,「可以塗碘伏,或是用一點抗生素軟膏。儘可能去正規的醫院就診,避免發生嚴重的感染。」痘痘關乎面部形象,不慎處理會導致不可預計的後果。

01

判斷

冒出白頭的痘痘已經成熟,可以處理。紅腫的痘痘,切記不能擠!否則紅腫加劇,痘痘消退時間延期。

02

清潔

戰痘前期做好清潔,尤其注意雙手和面部待處理區域。否則會造成二次細菌感染,引發炎症。

03

消毒

選擇挑痘針作為戰痘工具,使用前必須消毒!消毒之後用挑痘針上方小孔按壓痘痘,切忌一次性用力過猛,以免損傷周邊肌膚。

04

清除

擠壓過後,毛孔處會留下白色的痘痘殘留物,應使用夾子或鑷子夾住頭部後拔出,徹底清除膿物。

05

消炎

為避免細菌擴散汙染其他肌膚引發炎症,一定要在事後對肌膚進行消炎處理。或塗抹金黴素眼膏,或在傷口擦拭生理鹽水。

06

痘痘貼

針對已經成熟且有開口的痘痘,可以使用市面上販賣的痘痘貼(特殊的水膠體敷料)。它可以吸附開口痘痘內部的膿腫,促進創面癒合。

細菌病毒往往從小處感染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抗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陳景森主任和嚴鋒主任在顯微鏡下為小魚實施了開顱手術,將膿腫連同包著膿腫的「牆壁」一併徹底切除。現在小魚已經恢復了健康,順利出院了。

陳景森主任說,這個病例有很大的特殊性,雖然絕大部分正常人都沒有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但是在診療的過程中,我們還是得到了很多啟示,值得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1、重視日常的健康檢查,對自身的基礎疾病要有足夠的認識,並且進行規範的治療;

2、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在疾病發生的時候,能夠幫助醫生儘快得出準確的診斷;

3、細菌、病毒等往往從小處感染,養成良好的健康和衛生習慣,可以幫助我們對抗細菌病毒,增強體質。

來源:健康南粵、成都商報四川名醫、錢江晚報、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90後媽媽摳了一顆痘,竟要做開顱手術!醫生緊急提醒:這事千萬別做
    一家人陪她到當地醫院,做了頭顱CT和磁共振檢查,發現小魚的大腦裡藏著一個圓圓的病灶,醫生說可能需要開顱手術。這下子,全家人都嚇壞了,趕緊把她轉診到浙大二院神經外科。▲大腦裡的病灶清晰可見接診的林邵奇醫師詳細地詢問了病史,拿著小魚的磁共振片子仔細端詳起來,並向主管的陳景森和嚴鋒副主任醫師進行了詳細的病情匯報。
  • 90後媽媽摳了一顆青春痘,竟要做開顱手術!醫生緊急提醒:這事千萬別做
    在浙大二院,神經外科醫生通過磁共振結果發現,小魚大腦裡潛伏著一個,圓圓的病灶,體積很大還伴有嚴重的水腫。醫生判斷,小魚得的恐怕是腦膿腫,十分兇險,需要開顱手術切除病灶。住院期間,醫生發現小魚在吸氧的情況下,氧飽和度只有85%。正常人這時會嚴重缺氧甚至昏迷。但她除了陣發性頭痛外,竟沒有不適感,還能自己吃飯、洗衣、洗澡等。醫生判斷:習慣了缺氧的她,可能合併有其它的疾病。醫生們進行了進一步的檢查,小魚的報告甚是驚人。
  • 90後年輕媽媽摳了一顆青春痘,結果要進行開顱手術!
    醫生說,可能需要開顱手術,這可把大家嚇壞了,聽說浙大二院神經外科省內最好,小魚和家人很快慕名而來。小魚腦內的腦膿腫接診的神經外科林邵奇醫師詳細詢問了病史,查看了小魚的磁共振片子,並向主管的陳景森副主任醫師和嚴鋒副主任醫師匯報病情。
  • 擠了一顆痘,竟要做開顱手術!醫生提醒:這裡的痘痘千萬別擠!
    醫生表示,她的腦膿腫病灶體積大,周圍還伴有嚴重的腦水腫,需要開顱手術切除病灶。她的腦膿腫是由於細菌感染導致的。患者腦內的腦膿腫那麼感染的源頭,究竟在哪裡呢?住院期間醫生發現,這位姑娘的臉上有一顆「青春痘」特別顯眼。
  • 杭州年輕媽媽摳青春痘,摳出腦膿腫?醫生:只能開顱手術
    杭州的小魚是28歲的年輕媽媽。在一個月前開始出現頭暈和頭痛,去醫院檢查發現大腦裡出現了膿腫,需要開顱手術。這讓小魚一家人都大為震驚,覺得非常的可怕。而事實是,她的臉上有一顆很明顯的青春痘,平時會忍不住用手去摳。據小魚描述,過去一個多月了,這顆青春痘還沒癒合。所以,背後的真兇很可能就是這個青春痘。
  • 擠了一顆青春痘,竟導致開顱手術……醫生提醒這事千萬不能做
    一家人陪她到當地醫院,做了頭顱CT和磁共振檢查,發現小魚的大腦裡藏著一個圓圓的病灶,醫生說可能需要開顱手術。這下子,全家人都嚇壞了,趕緊把她轉診到浙大二院神經外科。「從小魚的片子上看,病灶體積大,周圍還伴有嚴重的腦水腫,需要開顱手術切除病灶。」嚴鋒主任說,「但是這個腦膿腫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始作俑者到底是什麼,卻還是一樁懸案。」在住院期間,醫生們發現了個很特殊的情況:小魚在吸氧的情況下,氧飽和度也只有85%(正常人是100%)。這個數字很驚人,正常人如果氧飽和度只有85%,就是嚴重缺氧,甚至可能會昏迷。
  • 90後小媽媽腦膿腫,開顱保命!罪魁禍首竟然是一顆痘?
    需要開顱手術切除病灶。但她除了陣發性頭痛外,竟沒有不適感,還能自己吃飯、洗衣、洗澡等。嚴鋒注意到小魚的臉上有一顆「青春痘」特別顯眼小魚說這顆痘非常頑固自己偶爾去摳一下但一個多月了一直沒好這樁懸案的「元兇」很可能就是這顆痘痘了!醫生為小魚實施了開顱手術,將膿腫「連湯帶殼」一併徹底切除。目前小魚已經順利出院了。
  • 90後年輕媽媽摳了一顆青春痘,結果……要進行開顱手術
    醫生說,可能需要開顱手術,這可把大家嚇壞了,聽說浙大二院神經外科省內最好,小魚和家人很快慕名而來。小魚腦內的腦膿腫接診的神經外科林邵奇醫師詳細詢問了病史,查看了小魚的磁共振片子,並向主管的陳景森副主任醫師和嚴鋒副主任醫師匯報病情。
  • 90後年輕媽媽做開顱手術保命!這個動作很多人都喜歡做......
    有些人的皮膚容易長痘但長了痘痘千萬不能隨便擠杭州的一位女士就差點出大事.一家人陪她到當地醫院,做了頭顱CT和磁共振檢查,發現小魚的大腦裡藏著一個圓圓的病灶,醫生說可能需要開顱手術。這下子,全家人都嚇壞了,趕緊把她轉診到浙大二院神經外科。
  • 摳了一顆痘,竟要做開顱手術?這個部位的痘千萬不能動!
    堵塞造成的厭氧環境進一步導致毛囊當中原有的痤瘡丙酸桿菌等厭氧菌大量繁殖,這個時候一顆痘痘就像一個小小的軍火庫,潛藏著無限的危機。摳痘痘會引發哪些危險?產生痘印和痘坑擠痘痘不僅僅會擠出膿液和血液,有的時候還會見到一些比較清亮的液體,實際上這是痘痘周圍組織擠壓受損傷時滲出的組織液。也就是說,擠痘痘會對周圍組織形成擠壓傷,反而擴大了損傷面積,甚至產生繼發炎症後的黏連和色沉,也就是痘印和痘坑。
  • 姑娘摳了一顆痘,竟要做開顱手術!這個部位的痘千萬不能動...
    堵塞造成的厭氧環境進一步導致毛囊當中原有的痤瘡丙酸桿菌等厭氧菌大量繁殖,這個時候一顆痘痘就像一個小小的軍火庫,潛藏著無限的危機。摳痘痘會引發哪些危險?產生痘印和痘坑擠痘痘不僅僅會擠出膿液和血液,有的時候還會見到一些比較清亮的液體,實際上這是痘痘周圍組織擠壓受損傷時滲出的組織液。也就是說,擠痘痘會對周圍組織形成擠壓傷,反而擴大了損傷面積,甚至產生繼發炎症後的黏連和色沉,也就是痘印和痘坑。
  • 年輕女子做開顱手術保命,都是「手欠」惹的禍!這事大家千萬別再做了
    浙江杭州女子小魚(化名)的臉上,一個暗沉的痘印還清晰可見,它的「前身」是一顆紅腫了一個月的痘痘。 痘痘長了一個月還不消退,她像大多數人一樣忍不住「手欠」去擠、摳。但正是這個常見的動作,讓她大腦裡長出一個「膿包」,十分兇險!
  • 姑娘摳了一顆痘 竟要開顱!這個部位千萬不能動
    - 產生痘印和痘坑擠痘痘不僅僅會擠出膿液和血液,有的時候還會見到一些比較清亮的液體,實際上這是痘痘周圍組織擠壓受損傷時滲出的組織液。也就是說,擠痘痘會對周圍組織形成擠壓傷,反而擴大了損傷面積,甚至產生繼發炎症後的黏連和色沉,也就是痘印和痘坑。
  • 摳一顆青春痘引發腦膿腫,開顱保命
    家人陪她到當地醫院檢查,頭顱CT和磁共振發現,小魚的大腦裡藏著一個圓圓的病灶,可能需要開顱手術,這可嚇壞了小魚一家人。醫生查看了小魚的磁共振片子後說,「從片子上看,大腦裡確實潛伏著一個圓圓的病灶,」神經外科的陳景森副主任醫師說,「她得的是 腦膿腫 ,這種疾病就像在人的大腦裡面裹了一包膿液,十分兇險!」
  • 一個痘痘引發的「血案」,臉上長痘時,這個行為一定別做
    到醫院就醫後,醫生診斷是腦膿腫,這種疾病就像在人的大腦裡面裹了一包膿液,十分兇險!腦膿腫病灶體積大,周圍還伴有嚴重的腦水腫,需要開顱手術切除病灶,是由於細菌感染導致的腦膿腫。醫生發現,這位姑娘的臉上有一顆「青春痘」特別顯眼。姑娘自己稱,這個痘痘非常頑固,自己偶爾摳一下,但反反覆覆一個多月了一直沒好。
  • 一顆"痘"差點要了她的命!這地方長"痘"千萬要注意了!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官博報導了江蘇淮安某女士嘴唇上方長了顆痘,她隨手擠掉後嘴唇越發紅腫,左側面部腫脹明顯,
  • 印度9歲女童做開顱手術時彈琴,醫生淡定手速飛快
    據印度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日,在印度中央邦瓜廖爾,9歲女孩蘇米亞(Soumya)在完全清醒的狀態下在貝拉醫院接受了腦部手術。令人驚奇的是,切除腦中腫瘤手術期間,她一直在彈琴。蘇米亞在手術後說:「我至少彈了6個小時的琴,我還玩了手機遊戲。我現在感覺好多了。」報導稱,當蘇米亞被父母帶到醫院接受治療時,醫生表示,由於可能會損傷她大腦的其他神經,所以很難為她進行大手術。因此,醫生決定為蘇米亞採用「清醒開顱」的手術方法。恰好蘇米亞本人喜歡彈琴,醫生團隊就要求她在手術期間彈奏音樂。
  • 只因摳一顆痘,他竟險些沒命!千萬別再忽視致命的小傷口!
    十幾天前,喻先生從老家鹽城東臺到崑山出差,上嘴唇左邊長了一顆痘痘。  誰知,摳了之後,他的嘴唇腫起來,翻起來。但家人看到依然不以為然,買了一個消毒藥給喻先生塗,並且認為「應該沒什麼事」。  醫生表示,從鼻子到嘴唇到下巴這一塊是典型的"危險三角區",以人的鼻梁骨根部為頂點,兩口角的連線為底邊的一個等腰三角形區域。包括了上下唇,鼻子以及鼻翼兩側等。
  • 孩子墜床千萬別做這3件事!
    到醫院後,再叫他已經沒有反應。經檢查,鴻宇前額顱內有個巨大的血腫,幸運的是,經過緊急手術,孩子脫離了生命危險。這兩個嬰兒的家長犯了同一種錯誤,那就是:沒有重視! 兩個嬰兒分別在墜床7個小時後和第二次墜床後出現哭鬧、煩躁、意識不清等表現,但家長認為是驚嚇所致,故沒有在意。直到嘔吐和昏迷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才被送醫診治。 經醫生診斷後得知:兩個嬰兒均為顱內出血且因失血過多出現貧血症狀,最後緊急做了開顱手術才保住兩個寶寶的性命。
  • 10歲男童做開顱手術醒來後稱被武校教練打 教練:用棍子打了屁股 沒...
    10歲男童做開顱手術醒後稱被武校教練毆打 家長報警 9月18日,崔先生接到東明縣東方武術學校的通知,稱其兒子在訓練時摔了,已被送往醫院。崔先生隨即趕往醫院,但他沒想到,孩子的情況嚴重到要做開顱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