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不僅僅是玩,他還有更大的意義在.......
顧名思義,玩具是供嬰兒玩耍的東西。遊戲本身對兒童身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兒童自身的生理特性決定了他們通過遊戲的方式學習和認知的能力,因此玩具的意義不容忽視,家長給孩子選擇玩具的時候要考慮方方面面,不可馬虎了事,要慎重對待。可是現實中的家長們又有幾個做的很好的呢?下面就列舉一些玩具的選擇。
(1) 教育類別的玩具
例如,布景塔、疊杯、鐘錶、拼圖等,這些玩具讓寶寶對認知空間方位、順序、整體、形狀和時間概念有啟發作用,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上學期間,要選擇教育類別的玩具時,可以從中選擇,當然也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教育類玩具,這只是頗具代表的一些。
(2) 語言類別的玩具
幼兒教學機、圖畫書、兒歌都屬於這類玩具,能促進兒童的聽覺、語言表達、理解和認知能力,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動作類別的玩具
80後的家長可能都知道,小拖車、工具箱、各種手推車、自行車等都屬於這類別的玩具,這些玩具很多孩子們都很喜歡。動作類別的玩具可以鍛鍊孩子們的肌肉,促進孩子身體各部位的協調發展,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全方位的發展發育。
(4) 操作類別的玩具
比如珠子、粘土、積木等等,很多蒙式教具都包括這些,它們可以促進孩子的眼睛和手更加協調,讓寶寶手指的肌肉更加靈活。眼睛和手的發育對於孩子們來說都很關鍵,父母一定要把好關。
(5) 社會類別的模仿玩具
許多孩子喜歡玩偶、超市、廚房和工程師的角色扮演玩具,這些玩具可以幫助孩子通過模仿了解家庭生活和社會規則,鞏固和擴展他們的知識。
(6) 科學類別的玩具
它可以引導孩子們觀察、比較、收集、分析,讓他們養成自己做事、實事求是的習慣。
事實上,兒童玩具並不局限於商場裡那些昂貴精緻的商品。一塊石頭,一片樹葉,甚至一盆水和一個簡單的水杯和沙子都是很好的玩具,只要它們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和無限的幻想。
聰明的玩具和愚蠢的玩具
面對琳琅滿目的玩具,家長們有時會精心挑選,但拿回家不一定孩子們會喜歡;有時他們會買一個昂貴的玩具回家,不玩兩次,就會被孩子們丟棄在家裡的某個角落。。。你必須學會辨別哪些玩具是「聰明」的玩具,哪些是「愚蠢」的玩具。
(1) 「聰明」的玩具都是開放的。
能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思考,每次換不同的遊戲方法,玩多久也不會覺得無聊。如果孩子們玩兩天就對他失去了興趣,那以後這件玩具可能孩子們再也不會拿起再玩。
(2) 「智能」玩具可以給孩子們提供感官的刺激,培養他們思維的想像力。
比如,剛開始的時候,寶寶可能只是抓住積木咀嚼,這是寶寶探索和認識世界的第一步;稍大一點可以讓幾個積木碰撞聽到聲音,了解因果關係;再稍大一點可以通過積木知道顏色和形狀;再大一點也可以通過積木建造各種形狀的房屋和汽車。從各個方面去培養孩子們的興趣與認知,這對孩子們的發展發育有決定性作用。
(3) 孩子們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合適的「聰明」的玩具。
「聰明」的玩具必須能夠讓孩子們佔主導地位,讓他們在積極的操作中獲得成就感。這對孩子來說,對玩具的把玩才不會覺得無聊也不會覺得不好玩。
(4) 「智能」玩具將給孩子們帶來高品質的親子陪伴。
「智能」玩具絕對可以讓孩子與同齡人或父母一起玩耍,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能力。
有些喧鬧浮華的玩具可能並不適合兒童。一些「半結構化」或就地選材的做成的玩具,如廢棄的瓶瓶罐罐、紙箱、礦泉水瓶等,有可能會是孩子們喜歡的。他們有可能還更愛玩。
玩具是越多越好嗎?
至於更多的玩具是否更好,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凱茜·茜爾娃曾明確表示,「玩具少的孩子智力會更高,相比那些家境優越、家裡玩具特別多的孩子們的家庭,因為玩具少的家庭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會花更多的時間陪著孩子們讀書,而家境優越的孩子每天都是玩具在陪伴,父母親陪伴的時間卻很少,因為他們都在忙於自己的事業,中國家庭教育協會理事程淮也同意這樣的觀點。他說:「如果玩具太多,會讓孩子們感覺不知所措。他們只能弄壞一個,扔一個,玩和扔就像熊掰斷棍子一樣。結果,他們什麼也做不了玩不好。因為他們一直處在一個簡單掰弄狀態。」
其實,父母親真的不需要給孩子買太多得玩具。如果玩具不多,孩子們就會想方設法利用這些玩具玩出其他的新花樣,這對於開發孩子的智力非常重要。他們就會懂得珍惜這些現有的玩具。這就是聰明的腦袋瓜子是如何不經意間培養出來的。「剁手黨」的母親們是否忍不住為孩子們買了一堆又一堆,而且還覺得不夠,這其實也沒有關係。他們可以每次給一樣兩樣,讓孩子們玩過一段時間再看。
讓我們來看看專家是持什麼樣的意見
叢林
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碩士、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對蒙特梭利、奧爾夫和弗魯貝爾的教學方法有著深刻的理解,對0-6歲幼兒教育和學前教育有著豐富的經驗,並擁有多項產品專利。
如何為孩子選擇玩具?
選擇玩具,首先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其次才是安全。1-2個月後,寶寶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在眼睛上。媽媽們可以在小床上掛一些氣球或吹塑動物玩具;3-4個月後,可以選擇按鈴、花波浪棒等,儘早鍛鍊手的功能;5-6個月後,可以通過色彩等玩具引導寶寶改變體位,鍛鍊全身動作的協調性戒指和塑料小動物;7-9個月後可以選擇簡單、有趣、耐用的玩具,如移動玩具(汽車和移動動物模型)、玩偶等,讓孩子們有興趣攀爬趕上玩具,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促進智力發展;10-12個月大,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喜歡扔東西,適合的玩具是柵欄、搖馬和小容器、錘子、塔套、碗套和積木;1歲以上的孩子,簡單的拼圖、書籍、串珠玩具非常適合;1-2歲的孩子都有感覺,直覺和在注意力和記憶迅速發展的時期,可以結合兒童走路和智力的發展,選擇能拖拉發聲的玩具,如邊走邊打鼓的幼崽、小木製拖車、手推車、皮球等;3歲的兒童可以考慮積木;3-5歲的孩子可以製作玩具,印有字母和數字、洋娃娃、嬰兒車、拼圖、書籍等不錯的選擇。此外,玩具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視。
很高興孩子們從小就有這麼多玩具。然而,父母的愛應該足夠了。在玩具的選擇上,儘量根據寶寶的年齡和寶寶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玩具。它不需要太多或太貴。孩子們喜歡才是最主要的。
而作為小編,小編也是剛為人父,對選擇孩子的玩具上也頗有自己的想法,小編覺得玩具不宜太多,對孩子各個年齡段該玩的玩具都精挑細選一到兩個,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來選擇,要不然對孩子有害而無益。你們覺得呢?歡迎留言評論,提出你們覺得好的選擇玩具類的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