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聊「象」,對於「象」最原始的明確定義就是《韓非子·解老》:「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
「象」之本義經過引伸,演變後,為了便於理解,下一個現代」象」的定義:事物內部運動、變化在外部的,能為人感知的徵象、表現皆可謂之象。
中醫四診就是「感知」人體內之證在外部的徵象、表現。象,現弄清楚了,咱們辨證就準了。
現在看,是不是西醫那一套對中醫辨證一點用都沒有?甚至拉倒車!中醫治病,這一套方法,是極其先進的。之所以世界領先,是因為中醫所用的「象」式思維處於科學前沿。
植根於華夏文化,把「象」式思維揀回來,中醫就威風八面!把中醫裡最選進的「象」式思維丟掉了,中醫當然衰落,您不用不等於別人不用。您不認可,不等於別人不認可。
中醫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根本不排斥先進。全息概念,不是中醫原有的,現在中醫釆用了。「石蘊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這話是陸機講的名言,根據「象」而講的。他看見「山暉」知到山裡面有玉,看見「川媚」,知道水裡面有珍珠。
與中醫診斷,同出一理。中醫之明珠放在那裡,沒有人強迫您去取,沒有人逼您承認是寶貝,您可以視之為草介的,關健在於自己慧眼識明珠!中醫之明珠放在那裡,沒有人強迫您去取,沒有人逼您承認是寶貝,您可以視之為草介的,關健在於自己慧眼識明珠!
針灸調神。《內經》:「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因此以升降理論指導治抑鬱症和焦慮症,合理!
問:老師說說上面針灸配穴的原理,如何調升降?
答:涉及經絡,生理功能,病機,一大堆內容,幾句說不明白。抑鬱,焦慮都是神的問題,那就調神唄,怎麼調神?《內經》:「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因此調出入就調神了。這是最關健一步,之後有思路了。
問:這句話包含內容豐富。
答:是的,可以用於治無數病。
如果沒有前幾日聊「象」的鋪墊,開始即講剛才抽象概括,您肯定會認為我在故弄懸虛!象,來源於本物,然而又不是本物。象,是無形,又離不開有形。現在就理解這話了!骨架來源於大象,然而又不是大象本身。反過來說,復原的大象來源於骨架,然而又不是骨架本身。好了,現在可以理解「骨架是大象之象。大象是骨架之象,兩個「象」不一樣,用心體會一下。老子講了「象」,人們沒理解,韓非子解釋明確,人們聽懂了,以此智慧,創造出很多傑出成就!兩個「象」翻來復去一用,就把人之病看的真真切切!
現在講方證,說是一組證候群,還沒說透,再進一步說,是一組結構相對固定的症候群。記牢「相對固定」四個字。骨架不相對固定,能復原大象嗎?不能!大象形體不相對固定,能認出來是大象骨架嗎?也不能的!學習的時候,你見到的陽明病是大象,你要抽出骨架,記在心裡。治病的時候用骨架復原陽明病原貌。翻來復去用「象」。
對「象」理解之後,不但易懂中醫,而且對命,相,卜,山也易懂,因為用的都是象的原理,這是普遍性,內容各不相同,是特殊性。有的人,會十幾國語言,他掌握了各種語言的普遍性,再稍加各自特殊性,就全會了。知識有大小之分,普遍性是大知識,幹什麼都有用。特殊性是小知識,只能幹一個事。
東北出了一個盜墓高人,之所以厲害,是因為會看山,比儀器探測還準。用的原理是象,「石蘊玉而山暉」,山裡有古墓,藏珍寶。山外必有「山暉」,可為人所見。有古墓之山,冬天山上的雪與其它山不一樣,這是「山暉」。大街小巷會看山水的人,是胡址的,編幾套說詞,騙錢。根本不會看山水。
《內經》:有諸內必形外,這與「石蘊玉而山暉」,是不是一致!只不過前者是看人內之病,後者看是看山內之寶,原理均是象。一通百通!中國人創造的偉大智慧「象」,全都進去抓一把,拿回來都成一方傑出人物!
看山上冬天的雪,這就是看山的「症狀」啊。這個症狀是山內之寶形成的,也就是《內經》:「有諸內必形外」。毫無區別,完全一致!韓非子在「解老篇」中又說:道,不可視,不可見,不可聞,這是不是無法了解道?不是的,可以通過道之象,了解道,掌握道。
解老篇,是對老子的道進一步解釋,讓世人懂。不理解「象」,掌握不了「道」,也掌握不了「醫道」。龍,來無影去無蹤,那也可以知道龍來了,「龍行生雨,虎行生風」,見雨則知龍來了,雨是龍之象!列舉一大堆,只為理解透徹「象」,用於辨證,救天下人之疾苦也!
道,分為無與有,無與有是一體兩面,有以為體,無以為用。症狀是有,證是無。證,不可視,不可摸,不可聞,是無吧。從症狀就可以揣摩出是什麼證,怎麼揣摩?用象式思維揣摩。無(證),有作用,它危害體內,有(症狀),看得見,摸得到,聽得到,是體吧。什麼道?危害之道!
從高層次的知識去理解低層次的知識容易,反之很難。從大知識理解小知識容易,反之難。從戰汗理解「陽加於陰謂之汗」難。從「陽加於陰謂之汗」,理解什麼汗都容易。
推薦學習劉渡舟的《氣機論》和清·周學海《升降出入論》,這兩篇都是深入講升與降,出與入。研習後,可以落實到具體上,會操作,更好地執行經文「「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清·周學海說:「出入之病極,則亦累及升降矣」,這講的多好,還告訴你了「升降與出入關係」。對於中醫,心中有任何疑難問題,肯定有一位前人能給您講明白,講透徹。讀書量到位了,自然看見,當看見了時,過目不忘。因為期待己久了,看時精神高度集中!
對於「象」最原始的明確定義就是《韓非子·解老》中所說的「人們很少見到活著的大象,卻得到死亡大象的骨架,根據骨架模樣設想大象活著時候的樣子,人們所憑藉設想大象樣子的骨架,稱作象」。
根據「象」之本義用現代語言給」象」下個明確定義:事物內部運動、變化在外部的,能為人感知的特徵、表現,皆可謂之象。
例如:舌質的紅色和脈數是人體內變化產生的火在體外的表現,舌質的紅色和脈數叫做體內火之象。
舌質的紅色和脈數來源於體內的火,然而又不是體內火自身。因此,象來源於本物,然而又不是本物自身。象,其中有一部分主觀,有一部分客觀,是主觀溶化客觀之產物。
紅框內之言,贊同!不用想過多。因為中醫診斷以象為核心,由象直通證。不結合臨床,傷寒論說「目中不了了」,不知病人眼晴是什麼樣子的,對不上號。現在就能理解老子講象時說「無狀之狀,無狀之象」,為什麼要設立「象」?因為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所以立象以盡意!故中醫最高水平是「醫者,意也」。
聽春宏老師聊中醫(第61期):聊一聊中醫之"象"2
聽春宏老師聊中醫(第60期):聊一聊中醫之"象"
經方日記讀者群微信群,加佳明微信助手:jmxs2016,聽春宏老師傳講中醫,歡迎中醫醫師,經方愛好者,一起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