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財富》官方APP於北京時間2020年8月10日與全球同步發布了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全榜單點擊看這裡
《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的歷史始於1955年。那一年,《財富》雜誌根據各公司1954年的總收入,對美國最大的500家工業企業進行了排名。1995年8月7日的《財富》雜誌第一次發布同時涵蓋工業企業和服務性企業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今年是《財富》雜誌連續第26年發布這份全球大公司排行榜。
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企業的營業收入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接近中美兩國GDP的總和。進入排行榜的門檻(最低銷售收入)也從248億美元提高到254億美元。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這些大公司的經營狀況跌入低谷。隨後的最大轉變發生在2018年,當年收入和利潤的同比增幅分別接近9%和15%。在這個基礎上,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收入同比繼續增長2%;但是,去年這些公司利潤總和為2萬億美元,同比減少超過4%。
今年,沃爾瑪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中石化仍位列第二,國家電網上升至第三位,中石油位列第四,而殼牌石油下降至第五位。
在盈利方面,沙特阿美仍以882億美元的利潤位居榜首。伯克希爾-哈撒韋緊隨其後,以814億美元的利潤位列第二,蘋果則退居第三。工、農、建三大中國銀行繼續位列利潤榜前10位。微軟公司憑藉雲業務的出色表現,利潤同比暴增近137%,進入利潤榜10強,位居第五。
今年排行榜最引人注目的變化無疑是中國大陸公司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今年,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3家公司上榜。世界500強中的133家中國公司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規模和大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加,這是中國整體經濟規模發展壯大的結果。1995年,《財富》雜誌第一次發布「世界500強」排行榜時,世界貿易組織剛剛成立。中國開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到1997年,中國大陸只有四家企業進入這個排行榜。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當年進入排行榜的中國企業為12家,以後逐年迅速增加。
2008年以來中國企業在排行榜中數量增長加速。先是超過了德國、法國和英國,後來超越了日本。在今年的排行榜中,中國大陸企業超過了美國,上榜企業數量位列第一。
自1995年《財富》發布世界500強公司排行榜以來,該榜單中,還沒有任何一個別的國家或地區的企業數量如此迅速地增長。
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新上榜的中國公司有8家,它們是:上海建工、深圳投資控股、盛虹、山東鋼鐵、上海醫藥、廣西投資、中國核工業和中煤能源。
新挑戰:如何從大轉變為真正的強大?
中國大陸公司平均銷售收入達到669億美元,與自身去年數字相比有所提升。與世界500強公司橫向比較,中國企業平均銷售收入和平均淨資產兩項指標達到了《財富》世界500強的平均水平。
但是,中國企業盈利水平較低。2019年,上榜的124家中國大陸企業平均利潤不到36億美元,約為美國企業(70億美元)的一半,也低於全球500家大公司平均利潤41億美元。根據這三個數據計算,上榜中國大陸公司平均銷售收益率為5.4%,低於美國企業的10.5%,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9.8%,低於美國企業的17%。
如果考慮到中國和美國上榜企業平均僱傭員工數量的差別,上述差距進一步擴大。
今年進入榜單的中國銀行共有10家,這10家銀行利潤佔全部上榜中國大陸企業利潤總額的44%。相比往年佔比50%以上,今年上榜銀行利潤佔比已經明顯下降,但是比例仍然過高。而銀行利潤過高必然擠壓非金融企業的利潤。如果不計算銀行所得利潤,中國大陸上榜的非銀行企業114家平均利潤只有近22億美元。作為對比,113家美國非銀行企業平均利潤高達到63億美元,接近中國大陸企業的3倍。
如我們往年所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前20年中國企業從無到有;加入世貿組織以來20年,中國現代化企業從小到大。那麼,今年的中國企業則面臨一個新挑戰,如何從大轉變為真正的強大?
特約作者王志樂在本次分析文章中,根據他對全球企業多年的調查和研究,從全球競爭力,企業軟實力角度分析了中國公司的問題和差距。並且通過跨國指數的研究,揭示了全球型公司形成超強全球競爭力的真正秘訣,為中國大公司指出了方向。
此外,在淨資產收益率(ROE)榜上,美國勞氏公司躍升至首位;而中國公司中排位靠前的是恆力集團、泰康保險、青山控股、碧桂園和中國人壽保險。
在利潤率榜上,排名最高的是臺積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位居第二,輝瑞利潤率同比大幅提升位列第三。阿里巴巴以近29%的利潤率位列第五。
在排名位次的變化上,今年上升最快的是英國保誠集團,大幅躍升292位。值得一提的是,排名躍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六家保險行業公司。而中國上升最快的兩家公司也均為保險行業,分別為:友邦保險(上升138位)、國泰金融控股(81位)。
作為對比,今年上榜的網際網路相關公司共有7家,分別是美國的亞馬遜、Alphabet公司、Facebook公司,以及來自中國的京東集團、阿里巴巴集團、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和小米集團。這些中美網際網路大公司的排名較去年均有提升。其中排名提升幅度最大的是阿里巴巴,上升50位。
解讀:中國大陸《財富》世界500強數量首次超過美國,但盈利水平與美國差距巨大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了,這是《財富》雜誌連續第26年發布世界500強排行榜。從今年的榜單中我們可以獲得如下信息。
1.《財富》世界500強營業收入攀歷史高峰
2019年,世界500強的營業收入達到3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2008年發生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500強的經營狀況跌入低谷。2009年,世界500強的總銷售收入為23萬億美元,利潤只有9,604億美元。此後,世界500強的經營狀況逐漸恢復。2018年出現明顯轉變。2018年世界500強的銷售收入達32.7萬億美元,同比增加8.9%。2018年世界500強獲得創紀錄的利潤21,537億美元,同比增加14.5%。2018年世界500強的銷售收益率達到6.6%,淨資產收益率達到12.1%。這些數據都大幅度超過2017年世界500強的數據。
在2018年世界500強經營業績大幅提升的基礎上,2019年世界500強的銷售收入達到歷史高峰,為332,941億美元,同比增加2%。2019年世界500強的利潤達20,613億美元,同比減少4.3%。2019年世界500強的銷售收益率為6.2%,淨資產收益率則達到11.3%。這兩個數字略低於2018年。
隨著2019年全球企業銷售收入的增加,進入世界500強排行榜的企業門檻(最低銷售收入)也從2018年的248億美元提高到254億美元。
2.中國企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今年排行榜最引人注目的看點無疑是中國大陸企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不計算臺灣地區的企業,中國大陸(包括香港)有124家企業出現在《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單上(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上榜企業達到133家)。中國大陸企業的數量第一次超過了美國的121家,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中國企業地位的提升,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以及大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企業發展壯大的結果是中國整體經濟的規模不斷發展壯大。
1995年,《財富》雜誌第一次發布「世界500強」排行榜時,世界貿易組織剛剛建立。中國剛剛開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那時只有四家中國企業進入這個排行榜。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當年進入排行榜的中國企業為12家,以後逐年迅速增加。自2008年以來,中國企業在排行榜中數量加快發展。先是超過了德國、法國和英國,後來超越了日本。在今年的排行榜中,中國大陸企業(包括香港企業)成為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最多的企業群體。
自從1995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以來,還沒有任何一個別的國家或地區的企業如此迅速地增加在排行榜中的數量。
表1:2001年以來進入《財富》世界500強的中國大陸(包括香港)企業數量
資料來源:根據《財富》雜誌歷年數據整理。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的中國大陸企業(包含香港地區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不僅數量增加,而且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從而在世界500強中的地位不斷攀升。
進入2020年排行榜的124家中國大陸(包括香港)企業中,有8家新進入排行榜。它們是:上海建工、深圳投資控股、盛虹控股、山東鋼鐵、上海醫藥、廣西投資、中國核工業、中煤能源。其他116家企業中有63家排位比上年提升,與上年排位持平的為3家,比上年有所下降的達50家。
進入2020年排行榜的中國企業不僅數量增加、規模擴大,而且企業經營狀況也不錯。
與中國企業自己相比,2020年上榜企業平均銷售收入達到669億美元,比上年的665億美元有所提升;平均利潤達到35.6億美元,比上年略有提升;銷售收益率達到5.3%,與上年持平;淨資產收益率9.8%,同上年持平。顯然,2020年上榜中國企業的經營狀況與上年持平並且還略有改善。
與世界500強橫向比較,中國企業的經營狀況達到了全球企業的平均水平。2019年,世界500強平均銷售收入666億美元,中國上榜企業平均銷售收入669億美元;世界500強淨資產平均364億美元,中國上榜企業淨資產平均364.4億美元。這兩項指標中國企業與世界500強持平或略高。
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中的數量迅速提升和規模迅速壯大與中國40年來的改革開放進程密切相關。40年前,中國還沒有現代企業。隨著對外開放,引進外商投資,中國產生了第一批現代企業——外資企業,後來國營企業改組變成了國有企業,個體戶成為民營企業。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中國現代企業從無到有。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的20年,中國企業從小到大。
3.中國企業面臨從「大」到「強大」的挑戰
根據對全球企業多年的調查和研究,我們認為,世界一流企業並不僅僅是規模大,而且是全球競爭力強;不僅僅技術和產品等企業硬實力強,而且管理和文化等企業軟實力也強。
我們還認為,企業規模大是企業競爭力強的一個因素,但是「龐大」不等於「強大」。許多企業並不大,往往並不為人所知,但確實是其業務領域裡的翹楚,即人們所謂的「隱形冠軍」。
在發布這份排行榜時,《財富》雜誌搜集了全球大企業的銷售收入、利潤、總資產、淨資產以及僱員人數等五項指標,然後根據銷售收入大小排列,制定了最大的500家企業名單。銷售額大確實是企業強的一個方面,但是不完全等於企業競爭力強。
我們中國企業在做大方面已經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功。現在,我們切不可以把做大等同於做強。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做強上來,更加關注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偉大目標。
4.從經營指標看企業需要提升盈利能力
分析《財富》2020年世界500強排行榜的全面數據,我們發現,上榜的一些中國企業確實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
通過對中國上榜企業數據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企業盈利水平比較低。世界500強的平均利潤為41億美元,而中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是35.6億美元。因此,中國企業的盈利能力沒有達到世界500強的平均水平。
如果與美國企業相比,中國企業存在的差距更加明顯。
多年來,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上的美國企業經營狀況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一般來說,企業經營狀況的優劣可以通過銷售收益率和淨資產收益率兩個指標來體現。2019年,世界500強的銷售收益率平均是6.2%,美國企業則是10.5%;世界500強的淨資產收益率平均是11.3%,美國企業則是17%。由此可見,美國企業的經營狀況明顯好於全球平均水平。
與美國公司相比,中國企業的差距明顯。2020年,上榜中國大陸企業(不計臺灣地區企業)124家,平均銷售收入669億美元,平均淨資產364億美元,平均利潤36億美元。它們的平均利潤約為美國企業的一半。根據這三個數據計算,上榜中國大陸企業的平均銷售收益率為5.4%,低於美國企業的10.5%,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是9.8%,低於美國企業的17%。
如果考慮到中國和美國上榜企業平均僱傭員工數量的差別,上述差距進一步擴大。美國上榜企業2019年平均僱傭員工143,243人,中國上榜企業平均僱傭員工175,706人。中國企業員工人數是美國的1.23倍。美國企業人均銷售收入57萬美元,中國企業只有38萬美元;美國企業人均利潤4.9萬美元,中國企業人均利潤只有2萬美元。中國企業的人均銷售收入和利潤與美國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對照中美兩國上榜企業的數據,人們還能發現,今年進入榜單的中國銀行有10家,這10家銀行的利潤總額為1,941億美元,佔全部上榜中國企業利潤總額的44%。長期以來,中國銀行業利潤奇高,上榜銀行的利潤佔全部上榜企業利潤50%以上。雖然今年上榜銀行利潤佔比已經明顯下降,但比例還是過高。實際上,銀行利潤過高必然擠壓非金融企業的利潤。如果不計算銀行所得利潤,2019年中國上榜的非銀行企業114家的平均利潤只有近22億美元。美國上榜8家銀行,其利潤總額是1,328億美元,佔全部上榜企業利潤總額的15.7%。如果不計算銀行的利潤,其他113家美國企業的平均利潤仍然達到63億美元。這個數字是中國企業的近3倍。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從企業盈利能力看,中國企業大而不強,尤其是與美國企業的差距還很大。中國企業需要扎紮實實強化企業管理,不斷創新技術,改進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5.從國際化程度看企業需要提升全球競爭力
1992年,全球市場形成,經濟全球化新階段到來。各國企業紛紛推進全球化戰略。傳統跨國公司逐步轉型為全球型公司。全球型公司吸納全球各地最佳資源加以整合,把價值鏈延伸到全球,從而構建全球價值鏈。這是全球型公司形成超強的全球競爭力的真正秘訣。
世界一流企業往往都擁有或者主導一條全球價值鏈/產業鏈,而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的中國企業,很少有企業能夠構建、擁有和主導這麼一條全球價值鏈。
在國家繼續擴大開放的背景下,中國企業顯然應該積極抓住全球產業鏈重構過程帶來的挑戰和機遇,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在融入全球產業鏈的過程中提升全球競爭力。
6.從全球競爭規則看企業需要增強合規競爭力
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中國企業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全球產業鏈正在重構:一方面是產業鏈地理布局的重構,另外一方面則是產業鏈競爭規則的重構。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不僅要應對產業鏈地理布局的重構,而且還要增強企業合規競爭力以應對全球產業鏈競爭規則的重構。
強化合規管理、增強合規競爭力是近年來全球企業發展的新趨勢。最近20年,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政府都加大了對企業合規的監管。全球企業紛紛建立合規管理體系以應對外部監管,同時重構企業合規文化提升合規競爭力。
合規風險是中國企業不熟悉但又十分嚴峻的風險。事實上,這是走向世界的中國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
有一些上榜中國企業也面臨著合規挑戰。進入世界500強排行榜的一些中國銀行的海外機構都因為反洗錢不力等原因而被國外監管機構查處。還有一些企業由於違規被列入世界銀行的黑名單。目前,由於違反世界銀行的規則而上世界銀行制裁名單的中國企業達到900餘家(有的公司因為母公司被制裁而下屬子公司也被制裁從而導致數百家企業上榜)。由此可見,合規風險已經成為中國企業面臨的核心風險。
當全球產業鏈重構,特別是全球競爭規則重構的時候,我們的企業應該抓住這次機會,改變軟實力落後的狀態,加快合規管理體系建設,在參與全球產業鏈重構中提升中國企業的合規競爭力。
目前,強化合規已經引起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央領導多次倡導企業合規經營,明確要求企業「遵紀守法搞經營,在合法合規中提高企業競爭能力」。按照國務院領導指示,國務院有關部門出臺了企業合規管理指引,推動企業合規建設。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中國政府表示要「加快國內製度規則與國際接軌」、「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
中國企業只有把握全球企業合規發展新趨勢、加強企業合規體系建設和合規文化的培育、增強企業合規競爭力,才能成長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才能真正變得強大。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的中國大陸企業數量排名第一,讓我們看到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融入經濟全球化以來中國企業所取得的歷史性進步。
現在,中國企業來到了一個新的起點。從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我們看到上榜的中國企業雖然數量增加規模擴大,但是還需要增強盈利能力、全球競爭力以及合規競爭力。
中國企業應該繼續向世界500強裡的全球型公司學習,與它們合作,同它們競爭,從而發展為硬實力和軟實力皆強大的世界一流企業。
(財富中文網特約作者:王志樂)
榜單重要公司
1
沃爾瑪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523,964
毫無懸念,世界最大的零售企業沃爾瑪連續第7年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排名第一。
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407,008.8
中石化是中國最重要的能源企業之一,已經連續多年穩定地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佔據第二名的位置。
3
國家電網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383,906
國家電網由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
6
沙特阿美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329,784.4
在利雅得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沙特阿美是世界最大石油企業,也是《財富》世界500強中「最賺錢」的公司。
12
蘋果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60,174
圖片來源:123rf
蘋果公司今年排名比去年下降1位,但仍舊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14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54,616
伯克希爾-哈撒韋今年排名比去年下降2位。今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首次在線上召開,巴菲特表示,疫情狀況預計不會更壞了,他依然堅信「沒有任何情況可以從根本上阻止美國」前行。
24
中國工商銀行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177,068.8
被中國網民稱為「宇宙第一大行」的中國工商銀行,在利潤榜上保持了位列前十的優勢。
47
微軟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125,843
微軟今年排名比去年提升13位,鑑於微軟體量巨大,這並不容易。發榜時,微軟正在與字節跳動子公司TikTok展開談判,擬收購TikTok在美國的業務。
49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124,316.3
儘管遭遇各種挑戰,但華為仍然保持了上升勢頭,由去年的61位升至今年的49位,上升幅度也與上一年持平。
80
英國保誠集團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93,736
英國保誠集團是今年《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變動幅度最大的公司——躍升了292位。
94
軟銀集團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87,439.5
儘管孫正義的諸多投資接連「出狀況」,願景基金的表現也不如預期,但軟銀仍舊在《財富》世界500強中佔有一席之地,並且排名在前100名以內。
102
京東集團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83,504.8
京東集團今年排名比去年提升37位。過去一年京東集團觸底反彈,並且今年在香港二次上市,在美股一度進入「千億美元俱樂部」。
132
阿里巴巴集團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73,165.9
阿里巴巴集團今年排名比去年躍升50位,成為中美網際網路公司中,提升幅度最大的公司。
144
Facebook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70,697
Facebook今年遭遇巨大挑戰,今年6月,一系列美國民權組織發起了「停止用仇恨牟利」(#Stop Hate for Profit)的活動,呼籲各大公司7月份停止在Facebook的廣告投放。
147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70,335.3
作為中國排名第一的房地產企業,碧桂園在淨資產收益率榜上,也是排名領先的中國公司之一。
150
華特迪士尼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69,570
華特迪士尼正在遭遇疫情帶來的挑戰,2020年6月27日,迪士尼2020財年第三季度中,迪士尼主題公園、體驗和消費產品業務營收9.83億美元,同比下降了85%。
180
迪奧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60,070.5
2019年5月芝加哥針對警察的示威遊行之後,迪奧門店的櫥窗被憤怒的人們打破。這種發洩式的「誤傷」不會影響「時尚代名詞之一」的迪奧繼續進入《財富》世界500強。
197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54,612.7
騰訊今年最大的特點是其對於產業網際網路的投入正在持續產生回報,其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為264.75億元,同比增長58%。
202
高盛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53,922
與高盛在《財富》世界500強中的排名同樣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它的CEO兼夜店DJ蘇德巍(David M. Solomon)。
250
友邦保險集團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47,242
本次排名躍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六家保險行業公司,而中國上升最快的兩家公司也均為保險行業,其中友邦保險升幅最大,進步了138位。
279
埃森哲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43,215
作為全球最大的上市諮詢公司,埃森哲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排名也在穩步上升,由去年的298位提升至今年的279位。
335
可口可樂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37,266
可口可樂在今年的榜單上排名第335位,與去年相比,提升了60位。
422
小米集團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9,795.2
今年是小米創辦的第10年,創始人雷軍在公開信中表示,十年過去,小米沒有被困難打倒,小米模式反而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2019年,該公司全年智慧型手機銷量達1.25億臺,市場份額居全球第四,收入達人民幣2058億元。在行業整體向緩背景下,小米依然實現了業內罕見的增長。
473
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7,005.4
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共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新上榜的中國公司有8家,上海醫藥是其中之一,排名第473位。
478
星巴克公司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26,508.6
今年是星巴克首次上榜《財富》世界500強。在不斷增加門店的同時,星巴克也開始在數位化領域著力拓展。全球市場,無論美國、歐洲還是亞洲,手機端下單都成為星巴克業務的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