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長兄如父
我爸是家裡老大,我爺爺奶奶過世早,我爸就擔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義務,我媽人很善良,當年嫁給我爸後,還沒有生我和弟弟,就儼然扮起了老母親的角色。
因為我小叔小姑那會也都才十幾歲,爸爸每天打零工幹苦力賺點生活費,媽媽就天天在家照顧小叔小姑衣食住行,還要監督輔導他們功課。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爸媽婚後第8年才生了我,第10年生了弟弟。
因為那會小叔小姑都大了,小叔上了大學,小姑雖然沒考上學,但是爸媽送她學了美容美髮的手藝,她從學校出來後,又去美髮店當了兩年學徒,後來在我們縣城自己開了美髮店。
小叔大學畢業,分到了省城一家電力企業,待遇非常不錯,小姑有爸媽資助開的店面,收入也很不錯,只是可憐我爸媽早婚晚育,四十多歲了還在想方設法養活我和弟弟,供我們上學念書。
按說這時候小叔小姑都有了自己的事業,收入都不錯,但是也可能是特殊環境影響,他們對錢財看得很重,即便有了工作有了收入,也只顧著打造自己的物質世界,我們那個家,永遠只是他們索取的地方!
當時小叔為了省錢還房貸,所以一直做飯吃,每周坐公交回家拿米拿油拿面,我媽地裡種點菜,也盡挑好的給小叔拿。
而我小姑也幾乎一樣,她開店面,也是自己做飯吃,一應物什只要家裡有的,都是回家拿,根本不會問這些東西是那來的,家裡買這點東西容易不容易?
而我爸媽也從來拿他們當孩子看,一點兒也不計較,我媽每周都會蒸一大鍋饅頭,有時候是烙餅子,烙一天,腰都酸了還要堅持幹,讓她休息一會,就說你小叔小姑要回來拿呢,休息會就做不好了!
02 自私的小叔小姑
可憐爸媽以為他們總有一天會長大,會知道感恩回報這個家,卻其實他們的做法只是讓小叔和小姑越來越自私,倆人甚至會私下比著誰拿的東西多了,誰拿的少了,而斤斤計較,說父母偏心。
而我父母,為了照顧他們兩個,一直在盡心盡力,但是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們沒有太多來錢的路數,經常為了賺個十塊八塊的,什麼髒活累活都幹,我媽為了賺錢,四十多歲的女人了,還在工地上給人扛水泥。
但是賺來的錢卻永遠剋扣著我和弟弟,因為他們賺的錢要給小叔娶媳婦,還要送嫁我小姑,因此對我和弟弟,則能省的省,能不花的就不花!
我記得當時我想要一根自動鉛筆,五毛錢,都因為『不懂事』而挨了一頓打,而我弟弟大冬天的棉褲因為爸媽捨不得錢做新的,一直短到腳踝上一兩寸都還在穿著!
我爸媽就是在這種境況下,給我小叔討了我小嬸,另外又準備嫁妝嫁了我小姑,我後來才知道當時小姑三萬六的彩禮,一分錢也沒給我爸媽!
到現在我還記得那段時間,背過爸媽,我和弟弟還會交流這方面的看法,覺得爸媽太傻了,我們兩個做孩子的都能看清小叔和小姑沒良心,為什么爸媽看不清呢?但後來長大成人才明白,他們不是看不清,是不想看清,不敢看清!
總之不管多難,我和弟弟也成長了起來,爸爸為此累傷了腰,再幹不了重活,媽媽也患上了類風溼和一些慢性病,那時候我和弟弟才上到高中,但這樣的家境供我們兩個上大學肯定不可能。
那會我和弟弟雖然不交流這些問題,但是我們的顧忌父母看得清,他們總是勸我們說不用擔心學費,到時候真的逼住了,我小叔小姑不會不幫忙的,讓我們只管好好讀書,錢的事不讓我們操心。
結果我先一步考上大學,爸媽搜羅些積蓄還勉強供我讀了一年,第二年弟弟也考上了,那會家裡已無分文。一家四口只能面面相覷,爸爸當著我們的面給小叔小姑打了電話,結果剛說了情況,那邊不知道怎麼回復的,總之都匆匆掛斷了。
03 不念親情的人
那個暑假,爸爸不是在外面借錢,就是在家唉聲長嘆,媽媽也是愁得終日皺著眉頭,按說在別人家裡,但凡有孩子考上學,親近的家人定是歡呼雀躍,不亦樂乎,而那個暑假,我經常回家拿供給的小姑和小叔他們都很忙,一個都沒回來過!
後來還是和我爺爺同輩的一個爺爺聽村裡人說了我家的事情,所以在城裡工作一輩子的他專程回來為我們資助了學費,在此之前,我們和他幾乎沒有交集。
但不管怎麼說,幸虧了那位爺爺,我和弟弟才順利讀完大學,當然後來爺爺資助的學費,我們都執意還給了他!
而這數年過程裡,我小姑小叔只是抹不開面子的時候,會給我和弟弟五十一百的零花錢,可憐我們勒緊褲帶過日子的人,連正經開銷都要別人資助,拿這零花錢,手掌真的有點燒!
但不管怎麼說,我們總算是熬過了最難的那段日子,我和弟弟都有了工作,每個月給爸媽的生活費也足夠他們生活,按說爸媽也到了該享清福的時候,可是小叔和小姑又暗搓搓地想把孩子往家裡送,讓我爸媽幫著照看。
我和弟弟當然是一百個不願意,可是爸媽固執,不許我們發表意見,因此辛苦半生的他們照看完弟妹後,又開始幫他們照顧孩子。
結果有一天,我爸騎著電動三輪車帶兩個孩子出去玩,卻因為突發腦溢血連人帶車摔倒在路邊水渠裡,孩子們無甚大礙,爸爸送去搶救,我和弟弟第一時間請假趕到醫院,但前後二十多天的治療,我小叔只是打過一個電話,小姑倒是來過一趟,提了一箱牛奶和一把香蕉!
真的現在說起來這些特別寒心,我們計較的不是他們帶了多少東西,而是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誠意!作為親人,我爸爸沒有轉危為安的時候,我和弟弟抱著媽媽三人痛哭失聲,他們在哪裡?即便無錢無物,艱難時刻能陪在身邊,也算一份道義,他們算什麼?
04 祖宅拆遷又出現了
真的直到現在,我也想不明白,作為我的小叔和小姑,他們從小父母早亡,是我的爸媽拉扯他們一路長大,看他們安居樂業,他們心裡就一點都不記著這點情分嗎?
今年六月份的時候,我們村子裡徵遷改造,有一條動車線路要從我家宅基地穿過,我家房子也面臨徵遷,當然,也會有一定賠償。
當時在一提到這個事兒的時候,我爸就給我媽做工作,說宅院是爺爺奶奶留下的,按農村風俗,自然有小叔一半。
意思如果賠償,是要和小叔平分的,我媽雖然後期對他們寒心了,但她依舊是個明事理的人,雖然不太樂意,但最終還是答應給小叔分。
可是我爸媽還沒來得及和小叔溝通這個事情,小叔就自己回來去村上打問徵遷動向了,我當時真想問他,我爸爸送急診的時候,離他們單位五站路,他都沒有時間請假出來,現在又那來的空呢?
但是轉念想想,也沒必要,不念恩情的人,你把命搭給他,他或許還要挑一下高矮胖瘦年輕與否,所以不提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