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汽車產銷分別為142.2萬輛和14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4.5%和43.3%。1-3月,汽車產銷分別為347.4萬輛和367.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5.2%和42.4%。
單從細分市場上看,MPV的降幅依然最大。3月份,國內MPV銷量為6.8萬輛,同比下降47.8%,環比增長268.5%;1-3月累計銷量18.4萬輛,同比下降50.3%。
在MPV排行榜中,所有車型都出現了同比下滑的狀態。不過,從榜單排名上看,MPV市場仍是自主品牌的天下,合資品牌僅有三款入榜。但在表像之下,中國品牌的MPV車型能夠霸佔榜單的原因之一,依靠的正是低端市場。
市場分化嚴重,頭部效應明顯
具體來看,五菱宏光和別克GL8仍是MPV市場的最大贏家,頭部效應明顯。此外,寶駿旗下三款MPV車型均成功入榜,表現可圈可點。
其中,五菱宏光以23383輛的月銷量拿下冠軍位置。值得一提的是,2月五菱由於轉產口罩的原因,產量僅為434臺。在這種情況下,五菱宏光依然取得了近5000臺的銷量,市場號召力不容小覷。作為MPV車型中的「扛把子」,要是哪天五菱宏光的位置不保,那才是車圈大新聞。
而別克GL8在3月份的銷量則為7868輛,同比下滑了38.8%,且下滑幅度低於整體水平,繼續佔據合資MPV銷量冠軍的位置。
將時間線拉長,五菱宏光和GL8雖依靠市場痛點的精準打擊穩固了自己的地位,但剩餘車型的銷量排名競爭卻激烈得多。例如,此前在2月份衝進榜單前十的奔馳威霆和吉利嘉際雙雙夢斷3月榜單,而一直穩居前十的比亞迪宋MAX在3月份中也遺憾落榜。
低端市場並非長久之計
前文提及,目前的MPV市場雖是中國品牌的天下,但過分依賴低端市場早已就為國產車型埋下了禍根。
長久以來,國內的MPV車型都以低價車型來搶佔市場份額。但福禍相依,這種方式也為MPV打下了廉價的形象。顯然,隨著汽車市場的消費升級,國內MPV的低端定位並不是維持銷量的長久之計。
其實,只要認真研究以往銷量數據後便可以看出,自2017年MPV出現大面積下滑以來,低端MPV車型的降幅要遠遠高於高端市場。
一般而言,諸如GL8和奧德賽這些中高端產品擁有著忠實的中高端用戶,用硬核實力來徵服市場,因此銷量都只是小幅度震蕩。而自主低端MPV始終欠缺打造產品力的能力,長此以往,硬核實力掉隊,跟不上市場消費變化出現銷量下跌也就情理之中了。
說到底,上述情況的發生與自主低端MPV尷尬的市場定位息息相關。
4座版恐成MPV的「標配」
主打舒適感、配置以及質感的商務MPV在高定價的同時,還能保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這與其背靠穩定的市場需求不無相關。所以,高端化將是國內MPV市場的最大趨勢之一。
明星車型豐田埃爾法要加價幾十萬才能買到,雷克薩斯LM加價80萬一車難求......高端市場的需求一直存在,這也引起了其它車企的眼紅,例如剛剛上市的GL8 Avenir家族。
從GL8 Avenir的具體表現上看,其豪華感和檔次感再度提升,售價區間定為23.29萬-52.99萬元,價格觸角直接伸向更高層次,挑戰起奔馳V級,甚至是豐田埃爾法地位的同時,進一步夯實了GL8的市場地位。
此外,除了GL8 Avenir,同樣推出4座版本的還有雷克薩斯LM。不難看出,這些都是MPV更高端化的探索,同時,繼六座之後的四座布局也很有可能引領潮流,成為MPV車型的下一個「標配」。
總的來說,如今MPV市場主要表現為:10萬以內的MPV銷量不容樂觀,20萬以上的MPV表現韌性十足,而10-20萬區間的MPV則相對薄弱。
雖然中國品牌存在著五菱宏光這朵「奇葩」,但與其將五菱宏光視為MPV車型,不如當做是商用車更為貼切。畢竟,一款以載貨功能為主的車型,與其它MPV車型相比實在有點格格不入。
「MPV市場會是SUV之後的最大風口」的口號高喊了那麼久,MPV也始終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之中。所以,在衝擊高端化這條路上,中國品牌需要做的就是打磨產品力,儘管這條路依然很長。
圖片來源於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