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系列訪談節目《那一天》最新一期開播了,這次的嘉賓是中國女排老一代的黃金人物楊希,楊希今年已經64歲了,是中國女排1981年奪冠的核心人物之一,從1981年奪冠的中國女排,在完成五連冠時的時候,楊希擔任球隊的主攻手,參與了球隊前面兩個冠軍的爭奪。
與上一期嘉賓孫晉芳相比,楊希看起來更平易近人一些,當然,這也與她自己所說的性格特點有關。楊希透露自己很嬌氣,愛哭,所以在那個年代,訓練特別苦的時候,楊希經常會因訓練苦而哭鼻子,但是為了中國女排這個集體,楊希咬牙堅持了下來。
在上一期節目中,中國女排老隊長孫晉芳提及了中國女排當時訓練非常艱苦。的確,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中國女排並沒有什麼好的訓練場所,沒有好的訓練設施,訓練靠的是毅力、吃苦耐勞、不怕流血、流淚。
所以在之前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在1972年漳州排球訓練基地建立之初,訓練館只是一個簡易的竹棚,竹棚內的6塊場地上,鋪的是煤渣,紅土和沙子混合在一起的「三合土」,球員在場地上摸爬滾打一堂訓練課,身體就被泥土撕掉一成皮。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這就是漳州基地當年的」竹棚精神「。
正如孫晉芳所言,由於條件有限,褲裡頭墊毛巾,用窗簾布做成背心穿在身上。對於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來說,這種做法可能是為了保護皮膚和身體,但是在那個時候,更多的不是保護身體,而是因為訓練服只有兩三套,為了儘可能不磨損訓練服,才這麼做。所以更多的是保護訓練服。
在本期楊希的一張比賽圖片可以看出,當時在賽場上比賽的裝備並不是很先進,其中護膝、鞋子等看起來是那麼的簡陋。但就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中國女排仍然不怕困難,努力訓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給予了那個時候很多國人一種精神寄託。
楊希1972年入北京體院,次年入選八一排球隊,進入八一排球隊的第四個年頭,1976年楊希被選入國家排球集訓隊。1977年第二屆世界盃賽獲第四名,1978年第八屆世界女排錦標賽獲第六名,同年參加曼谷第八屆亞洲運動會女排比賽獲亞軍,1979年第二屆亞洲排球錦標賽獲冠軍。
時間回到1981年,對於中國女排來說,這個時刻是歷史性的。在1981年11月16日女排世界盃的比賽中,中國隊與日本隊在日本大阪體育館展開最終的決賽。由於中國隊是以全勝的戰績晉級決賽的,所以中國隊只需要拿下兩場勝利就可以奪冠。
在與日本隊的前面兩局比賽中,中國隊以15-8、15-7輕鬆拿下前兩局,大比分2-0領先,那個時候,中國女排已經提前鎖定冠軍了。這個時候,中國女排有所鬆懈,在隨後的兩局中,先後被日本隊以15-12、15-7扳回兩局。袁偉民教練在之後召集女排姑娘,大概意思是說:以勝利拿冠軍和以輸了比賽拿冠軍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果不其然,在最後一局比賽中,中國女排打起了精神,與日本女排最後打到了15-15的比分,最終中國女排以17-15笑到了最後,以全勝的戰績拿到了女排世界盃的冠軍。站在領獎臺上,姑娘們的臉上熱淚盈眶,多麼不容易的一個冠軍。
隨後,中國女排開啟了5連冠的王朝,那些榮譽是屬於中國女排集體的,誰都離不開,這個時候,一個個名字出現在眼前,有郎平、張蓉芳、陳亞瓊、周曉蘭、孫晉芳、陳招娣、曹慧英、楊希、梁豔、朱玲、張潔雲、周鹿敏等老一輩的女排英雄們。
其實,對於那個時候的女排小姑娘們來說,那種環境下訓練,是非常辛苦的。那種崢嶸歲月中,是現在運動員無法體會的。楊希透露自己愛哭鼻子,然後看起來是那種驕嬌二氣的,所以在訓練中,遇到的挫折很大,但是她始終保持著一點:就是不落隊。
畢竟排球是一個集體運動項目,只要有一人訓練偷懶或者沒有達到訓練標準,就有可能會拖球隊的後腿,所以為了集體的榮譽感,球隊中的每個人都會拼命訓練。楊希談到那個時候的訓練,訓練不僅僅要保證量,還要保證質。
因為每次訓練都是有任務指標的,楊希說:」教練在地上畫一條很窄的線,然後讓你一定要扣進去,扣進去算好球,如果你扣不到,不算,扣失誤了,還要加一個球。「所以,在場上訓練都是緊繃一根弦,讓大腦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正如很多球迷所言,中國女排那個時刻,關鍵球打得非常不錯,沒有什麼失誤。因為這些都是需要訓練的,楊希說:球隊中經常會模擬比賽,而且一上來比分就鎖定在13-13或者14-14的比分,讓運動員時刻保持在最關鍵時刻的精神狀態。
正是由於中國女排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訓練的付出,才造就了那個時代的中國女排,也造就了中國女排精神。楊希因為形象清甜可愛酷似日本女星「山口百惠」,所以在日本比賽的時候,受到了很多日本球迷的喜愛,也因此被打上了那個時代「最美排球運動員」的標籤。但是作為一名運動員,楊希並沒有受到影響。
老女排五連冠,楊希親身經歷了前兩個冠軍。但為這兩個冠軍而付出的心血,楊希仍然歷歷在目,日本球迷對楊希的喜愛,袁偉民教練都看在眼裡,為了不讓楊希有思想包袱,袁偉民「有意」在日本粉絲面前苦練楊希,「袁偉民教練特別細,他知道日本球迷喜歡我,他就專門在日本觀眾面前整我。」
羅大佑《光陰的故事》中歌詞寫的那樣:遙遠的路程昨日的夢以及遠去的笑聲,再次的見面我們又歷經了多少的路程,不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著舊日狂熱的夢,也不是舊日熟悉的你有著依然的笑容。看到1981年女排奪冠的樣子,回味起來真的感慨頗多。
不管是對於孫晉芳,還是楊希,在那個時候,即使在女排球隊中,還是離開中國女排,女排精神都影響著她們以後的生活,也許這就是體育的魅力。無論孫晉芳還是楊希,當初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加入的中國女排,當初遇到了多少坎坷,但是她們都堅持了下來,而且都創造了不朽的奇蹟。
正如老狼的《向前往南》這首歌中唱的那樣:光著腳向前走,不會再為什麼而回頭;迎著風向前走 不用再為生活而緊張。人生也是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朝著目標前進,逆境中雖然很艱苦,但是帶來的更多的是回味和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