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檔綜藝節目中,鄭爽承認自己是戀愛腦並坦誠自己很享受那種傻傻的狀態。
而在另一檔節目中,張翰公布他的擇偶標準是第一要有氣質,第二長相,第三是自信,她能很清楚地知道她自身的價值和魅力點在哪,最後是要有腦子。
節目播出後網友立即感嘆,這對前CP看來是複合無望了。
有網友說每個人對待愛情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戀愛腦的人對待感情認真有錯麼?
也有人覺得戀愛腦是無底線、無原則,自愛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說到底,對待愛情的觀念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可能會迷失自己,失去了底線。
假如我有一個女兒,未來要是談戀愛,我一定不會希望她在戀愛中是卑微的,沒有自我的,依附於別人才能生活的。
01先愛自己,在愛人
在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病態迷戀」,在網絡上流行叫「戀愛腦」。戀愛腦的人一旦戀愛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敏感、佔有欲強、智商下線。他們的頭腦會被所迷戀的對象填滿,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放在愛情和戀人身上,甚至為了愛飛蛾撲火。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書中主人公松子原本是一個中學老師,在被誣告偷東西之後,又與家人賭氣離家出走,至此人生一步步走向陷落。
她先是與一個作家相戀同居,作家自殺後甘願成為別人的情婦,被拋棄後又去做紅塵女郎,甚至在遭遇背叛後成為殺人犯。最後偶遇曾經誣告自己的學生,被表白後竟然義無反顧和他在一起,哪怕被家暴、虐待,仍然苦苦哀求讓自己留下來。在遭遇無數次被拋棄,被虐待,被黑道追殺,吸食冰毒後,松子的一生當然沒有得到善終。
松子的每一段感情,都是全身心付出,換回的卻是無盡的傷害,明知道是深淵,還是要跳下去,最終毀了自己的人生。松子太渴望得到愛了,所有對他說愛的人,她就相信並義無反顧。但她並不懂得愛,愛是要先愛自己,在愛他人。
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認為愛意味著心靈的不斷成長和心智的不斷成熟,最終獲得自我的完善。真正意義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
02 先經營自己,再經營愛情
李玫瑾教授曾在《圓桌派》中說「當一個人生活中沒有別的寄託,也沒有其他宣洩口時,就容易在愛情中變得偏執。」
曾經有一個同事也是我剛工作時一起合租的室友,也是有著典型的「戀愛腦」特質了。
每次都很容易地戀愛了,不加辨別,不是被劈腿就是被分手。其中一次嚴重到甚至以自殺威脅男友,男方報了警,我還被叫去做了筆錄。
最近偶然碰見她,感覺她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比之前精神太多了,也瘦了很多,我驚訝於她的變化,問她發生了什麼。
她先是哈哈哈大笑,接著說:「你還記得我之前幹過的傻事麼,就是你人生第一次進警察局那次。那次之後我辭了工作,去外面玩了半年多,想明白了一些事,覺得自己這一生為了這幾個男人糾纏,太不值得了,我應該為自己幹點什麼。所以回來後,我決定幹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減肥,我發現我跑起來之後就不想停下,我發現自己瘦了之後,精神越來越集中,我發現自己一點一點在變好,而且我快要結婚了哦……」 她滔滔不絕地說著,我特別驚喜地看著重生一般的她,真的是滿心歡喜。
林清玄說在茫茫的大千世界裡,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有一個自己的小千世界,這個小千世界是可以思考、神遊、歡娛、憂傷甚至懺悔的地方,應該完全不受到幹擾,如此,作為獨立的人才有意義。林清玄說的這個小千世界就是自己的一個宣洩口吧。這個宣洩口也是我們精神的避風港,使得我們能夠在忙亂、迷失的生活中找尋自我,保持自我。
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總是依附於別人而活,總是依賴著別人的評價,依靠著他人給的安全感,因他人的喜怒而影響自己。幸福的存在來自自身之內而非自身之外。先把自己經營好,才有能力和愛的人一起成長去經營愛情。
03 守住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張愛玲在一張給胡蘭成的照片上寫「她見了他,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高興的,又從塵埃裡開出一朵花來。」
張愛玲為愛自降身段,寧願卑微到塵埃裡,希望能開出愛情之花。但胡蘭成並沒有因此而改變自己四處留香的生活,這朵花並沒有盛開很長時間便萎謝了。
在胡蘭成逃亡的生活結束後,張愛玲便寫了一封訣別信,終止了這段感情。在感情裡,張愛玲是敢愛敢恨的,但同時是決絕的,面對背叛可以轉身抽身離開。
在愛情中,要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渣男」一茬又一茬,即便遇到,果斷,理智地處理感情問題,不糾纏,不哭鬧,不要讓感情過度地消耗自己。
有些愛是短暫的,有些愛是永恆的,如果你是「戀愛腦」特質的女生,卑微、習慣性依賴、沒有原則,那麼你也沒有能力識別永恆的愛,你可能會總是遇到「渣男」。如果你想擁有一段真正的感情,就不要去做那個不得不去妥協的人。
梁文道說,一個女人一定要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別人無法拿走的東西,這很重要。在我看來,一個女人要有獨立自我的人格,才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要先愛自己,為自己而活,你的人生才會更精彩。
願你在愛情中能夠幸福的笑,在生活中瀟灑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