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真的是世界上最為美妙的語言,單從發音來聽,有些單字就真的讓你覺得那樣浪漫,那樣酥軟,那樣溫柔。Jacaranda,輕輕念起這個名字,英語的音韻之美,立刻在我們的腦海中迴旋,似乎中文的意象也慢慢飛升,讓我們眼前一亮,閉上眼睛,回味著這四個音節帶給我們的美感。是啊,聽起來好像是一位西方少女,在陽光的映襯下微笑著翩躚而來,環佩叮咚,都可以感受到她衣袂飄飄帶來的清新的空氣,無需走到切近,都可以聞到她身上的沁人心脾的芳香。身處異鄉,能夠聽到這樣令我們魂牽夢縈的名字,輕輕帶給我們一種耐人尋味的溫存與感動。
Jacaranda的中文翻譯,叫做藍花楹,這個楹字果然翻譯的曼妙,一來音韻和諧,二來極為貼切,滿城的行道樹奼紫嫣紅,紫色的浪漫凝結在樹梢,笑盈盈的看著我們,真是紅杏枝頭春意鬧,就好像一種美人的微笑,躲在紗巾之內偷窺著外面的世界,但是那種姍姍,如露水般盈了出來,晶瑩剔透的,回應著我們對她真切的讚美。哎,這種輕盈的美麗,真是妙不可言。
藍花楹原產於南美洲,不知道曾幾何時,漂洋過海來到澳洲紮根,沒想到澳洲的地理環境卻正是為藍花楹天然打造的,結果藍花楹迅速蔓延開來,每逢春暖花開,全部的澳洲海岸,都沉浸在它漫無邊際的花語中,天空都被她們的紫意充滿,滲透著一絲絲淡淡的感動。十幾年前初到澳洲,看到這滿城紫色,興奮的合不攏嘴,輕輕拈起一朵花瓣,放在襯衫的衣領,將自己想像成戴花的少年,詮釋出一派恣意的浪漫。藍花楹是給人無限想像的,戀人們自然在她的沐浴下一吻定情,感情得到無與倫比的升華;哲人們自然會念起春華秋實的苦痛,感嘆歲月為世間點綴的痕跡;詩人們更是會拿起鋤頭,效仿黛玉,將這一年一度的花蕊埋葬起來,吟哦著「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畫家們則坐在樹下,任飄飄花雨晚來風,手中卻描繪出另一個不為人知的美麗世界;也許只有莘莘學子們才對藍花楹望而卻步,因為每逢藍花楹花開的時節,正是他們辛辛苦苦備考期末考試的日子,燈下苦讀的時候,心中看不到美。一千個人的眼中,有著一千個藍花楹的世界,無論如何,無論是南來北往的遊人,還是世居於此的老外,每年這個時候,都是大家最為興奮的時候,就如日本的櫻花季,男女老少,幸福都隨著落下的繽紛而滿溢。
距布裡斯班南邊200多公裡的地方,有一個名叫格拉夫頓(Grafton)的小鎮,開車大概要5個小時,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平日裡人跡罕至,只有在10月底11月初這三個星期,小鎮裡車水馬龍,人聲鼎沸。這個小鎮不知道什麼時候,因藍花楹而名聲大噪,雪梨布裡斯班的遊人,都會走馬燈的來這裡小住一兩日,充分領略這裡的氛圍,沉浸於花海之中,徜徉於瑞麗之下,蹀躞於清泉之濱,醉臥於芬芳之側,似乎一年來的疲憊委屈,都在這紛飛的花瓣下一掃而空。
這個小鎮坐落於群山環抱之中,若不是廣告上連篇累牘的宣傳,誰又能領略深山之處,這埋藏在深山中的美。就好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都是在不為人知的秘境,只不過如今交通發達,酒香終於不再怕巷子深了。
一年一度的紫色的柔情,就像是一場紫色的夢,將我的意識都吹起了,濃情蜜意的風。飄飄飛絮,就如情人般的請問,在我的腮邊搖曳滌蕩,最後貼近了我的臉,靜靜的訴說著他別後的悲傷;又像是母親的指尖,慈愛的在我的脖頸上留下溫存的一抹,一股暖流瞬間在我的心中交錯。置身這樣的風景,許下純真的願望,感動著花的神明。世界上總有那樣的奼紫嫣紅,只有我們知道,在那裡埋葬著愛神的情冢,用相思的淚雨滋潤著每一寸花蕊,用孤獨的嘆惋守護著每一縷芳蹤,直到十月的春風吹動了紫色的柔情,就如同富士山的殘雪,漸漸在四月的櫻花下消融。銀河之外的牛郎織女,終於也要相遇了吧。
藍花楹,多麼詩意盎然的名字,十月下旬,灰頭土臉的澳洲終於迎來滿城春色。不必再嗟嘆南溟的粗魯,不必再感傷風景的鄙俗,只有這個時刻,也只有這個時刻,澳洲毫不吝惜綻放著它難道的瑞彩,原來在這個被陽光佔據的島國,也會有如此皎潔溫婉的一面。記得第一次來澳洲,見到這樣的景致,驚呼不可思議,頓時在京城中見到的各處風景,似乎都成了人為雕琢的俗氣。澳洲的藍花楹,都不是匠心獨運,精雕細琢之後展現的產物,完全是大自然的偉力。上帝為人間,隨意灑下幾滴眼淚,若干年後,就是這樣的奼紫嫣紅。來到小鎮的主街,任何人都會沉下心來,慢慢欣賞著滿目跳躍的紫色,甚至會張開手臂,擁抱著落英繽紛的恩賜。當你在樹下經過,驚喜著它的拂了一身還滿,任何人都會興奮的,如待嫁的新娘。這紫色的美,從不如牡丹月季般先聲奪人的妖豔,也不會像曇花一般高傲的吝嗇自己的美,更不會帶著荊棘,將美麗隱藏在狠辣的之中。藍花楹的美,是如此的恬淡,恬淡的叫人無法呼吸;她的美又是如此高調,高調的叫你無法閉上眼睛,這樣的瑞麗的顏色一致在你的鬧海中盤桓,就好像是多年未見的老友,親切的同你交談。是啊,一年一度,花期也充其量不過三個星期,若是錯過了她最後一粒花瓣,那麼,她的親吻就要等到來年。如此殘酷的現實,才能換來人們對她的摯愛吧。藍花楹又被考生視作「考試花,」當第一片璀璨綻放枝頭的時候,考試的時間,也就如約而至了。
藍花楹,相當於日本的櫻花,聽說每年的三四月,日本人都會坐在櫻花樹下,吃茶縱情,感受櫻花的片片花瓣浸潤在茶杯中的美感;曲水流觴,笙歌曼舞,將春意收在心間。澳洲人也會利用這短暫的花期,坐在樹下,卻不似日本人那樣小憩飲茶,而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豪言壯語,呼朋引伴,國民性的不同,為美景增添的美感也不盡相同。日本的春天,是詩情畫意的風景,而澳洲的十月,卻是濃墨重彩的妖嬈。
我是2016年來到的格拉夫頓小鎮,翌年四月,就要去日本賞櫻了,當時,真是溢於言表的激動,已經在每一日的盼望和想念中真情流露,而日本的信使,卻始終沒有來到澳洲來賞楹呢?真是山盟雖在,錦書難託,無論大家多麼信誓旦旦,最後在藍花楹下,都化作一場綺麗的幻夢。凡塵俗世,我們終究無法逃脫這樣的宿命,同樣的音節,只差一聲音調,卻將信箋和無奈跨越了整個半球。
我相信,這一定是人間絕美的聖境。當時觸景生情自調的七律,如今讀來,是否有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悟呢?想歐陽修的詞「目極春愁,黯黯生天際」吧:
自調七律 南溟賞楹
十月南溟春菲盡,萬紫千紅終有情。
無邊錦色倏倏下,不盡相思颯颯生。
淺草方知落紅夢,藍楹才憶代官鶯。
目極北望腸斷處,錯把韶光作東瀛。
當然,人不能在過去的印記中原地打轉,還是要腳踏實地,放眼未來,藍花楹的嫣紅之色,又帶給我們一種自信,一種火紅的鬥志,和一種澎湃的張力。花期雖短,卻把一年來所有的含辛茹苦都恣意綻放,讓世界充分認知她的俊美,哪怕明天就要隨風而逝,雨落紅泥,但是內心中潛藏的感動,就不能被枝頭的沉默束縛,衝破所有的桎梏,將激情迸發出來,這又是怎樣的勇氣,又是怎樣灑脫的氣度呢?思花及人,我們是否又活的太過保守,總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生命雖長,卻永遠沒有綻放過我們生命的芳華,平凡一生,留不下任何激動的篇章。從這一點來看,藍花楹似乎倒是我們的榜樣了。
最後還是記錄一下我2013年留下的七律,當時是父親和小姨第一次來澳洲,就在藍花楹花開的前夕,他們回到北京,同藍花楹失之交臂,以後雖然每年都來澳洲避寒,但是都不能親見藍花楹的美麗。藍花楹也好比父母親人的關愛,父母如樹幹,供養著我們的未來,如藍花楹般繁花似錦,以此詩祝願父母身體健康,也祝願每一個讀者前程似錦。
七律布河春色
布城九月溢春聲,水綠浮雲沁花凝。
半裡長堤蒸日影,一簾酥雨潤南溟。
誰家細燕鳴翠柏,無處阡陌落藍楹。
問君哪得閒暇此?水送長舟寄伶仃。
————2018年11月15日晨於澳洲忘言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