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代酷睿i7八核+RTX 2070S顯卡,這款輕薄4K OLED設計本真香

2020-12-18 電腦報

今年筆記本產品的一大看點就是不少機型搭載了八核十六線程高規格處理器,大幅度提升了渲染、建模、視頻製作等壓榨處理器性能之類應用的運行效率。在眾多高性能筆記本中,技嘉最新款AERO 15 OLED版是一款極具看點的機型,該機硬體配置非常高,但是整機重量僅在2kg左右,是一款輕薄高性能本。但大家也都知道,如今筆記本的硬體帳面參數並不代表真正實力。

那麼,這款全能輕薄高性能本是否名副其實?其性能釋放怎麼樣?使用體驗上有哪些看點和遺憾點?我們一起來看看。

硬體配置:

顯示屏:15.6英寸3840×2160,AMOLED,100% sRGB/DCI-P3色域

處理器:Corei7 10875H,八核十六線程,2.3-5.1GHz

顯卡:NVIDIA RTX 2070 SUPER Max-Q 8GB

內存:16GB DDR4-2933

存儲:512GB M.2 PCIe 傲騰增強版SSD

網絡:Killer Wi-Fi6 AX1650x 802.11ax無線+Killer E2600千兆有線

其他:3×USB3.0、Mini DP 1.4、雷電3、HDMI2.0、3.5mm音頻輸入輸出、UHS-II SD讀卡器

重量:2.15 kg(含94Wh電池)

系統:Windows 10 64bit

參考價格:20399元

●外觀有特色,設計造型有格調

如今的筆記本產品中,核心硬體配置和實際性能釋放代表著其內在表現,而造型設計則代表著其外在顏值,這兩點相輔相成。技嘉AERO 15 OLED在外觀設計方面稱得上是匠心獨到,通體黑色金屬機身,CNC一體成型設計,耐用性較好,整體風格頗為方正,而在稜角邊緣均則採用了圓角處理,顯得沉穩又有設計感。

A面為一體成型設計,採用了兩段式切割造型:上半部分為磨砂工藝,並鑲嵌有技嘉的AERO字母LOGO——開機即可發光,既提升了整機檔次感,也彰顯了個性。下半部分則是金屬拉絲工藝,中間銜接的是一條「v」型的鏡面線條。C面最前方設計了方便開蓋的溝槽,讓它可以單手開合屏幕,這個小細節也是很考究配重設計功底的。

▲注意尾部出風口中間,也「隱藏」著一個AERO的標誌,細節做得不錯。

▲正面視角的AERO 15,三面超窄邊框設計——包括了頂部,所以該機的攝像頭移到了C面,在電源按鍵前方,並帶有物理擋板。當然,這個設計見仁見智,從外觀視覺效果來說,無疑是成功的,三面窄邊框看起來的確很漂亮。而如果需要用到攝像頭,就略有「鼻孔攝像頭」的尷尬。

▲C面的細節,靠近屏幕轉軸的部分採用了網格處理,效果不錯。帶有數字小鍵盤,鍵盤值得一提,首先是設計上很有特色,整體局部緊湊,一個一個「小方格」式的按鍵,看起來頗為精緻。其次,支持各種背光效果,想沉穩一些就可以設置成純白色背光,想活躍一些可以設置成單鍵RGB,再來個跑馬燈/呼吸/閃亮效果,可玩性很足。觸控板操控精準,帶有指紋識別。

●硬體配置豐富,最高可選i9+RTX 2080 SUPER Max-Q組合

技嘉新AERO 15的硬體配置非常豐富,本次評測的版本是高配款:搭載第十代酷睿i7 10875H 八核處理器+RTX 2070 SUPER Max-Q 8GB顯卡的組合。內存容量和硬碟方面,評測款為16GB DDR4 2933MHz內存+512GB PCIe 傲騰增強型SSD組合,滿足各種專業軟體和大型遊戲沒有問題。另外,該機還有搭載六核i7 10750H的入門款、搭載八核可超頻i9 10980HK的頂配版,顯卡則根據機型定位不同,從GTX 1660Ti到RTX 2080 SUPER Max-Q可選,有近十款不同的核心硬體搭配。

●驚豔的4k OLED廣色域高亮度屏,出廠預校色

屏幕方面,評測版名字為技嘉新AERO 15 OLED——從名字上看就知道這是一款搭載OLED屏的機型。這塊15.6英寸三星AMOLED 4K面板參數亮眼,色域方面可以做到100% sRGB、100% DCI-P3覆蓋和和91% AdobeRGB覆蓋,支持VESA Display HDR 400標準,響應時間小於1毫秒,在畫面快速滑動的時候也不會出現拖影現象,切換順滑。並且技嘉還為AERO 15進行了X-Rite Pantone出廠預校色,在此模式下平均色準Delta E小於1。

在實際應用中,OLED屏本身的特性也更為貼近設計師群體的需求。除了色域覆蓋廣之外,OLED屏的對比度也非常高,能夠顯示更純粹的暗部細節,色彩鮮明,層次感強,這讓畫面顯示更為通透,並且經過了出廠校色後,色準表現優秀,適合攝影師後期修圖;色域覆蓋100%DCI-P3,不管是視頻製作還是平面設計,都更加貼近行業標準。再加上更低的功耗、不錯的亮度和1毫秒快速響應時間,可以保證良好的日常使用體驗。

而從使用體驗來看,這款屏幕視覺感受很舒服。和同為100%sRGB色域的FHD屏相比,不管是遊戲還是視頻畫面,它的顏色和細節表現都更好,視覺觀感非常漂亮,實際呈現效果稱得上「驚豔」兩個字。

●62W八核處理器性能釋放,超過85W六核i7

市面上搭載這種高規格硬體的機型,一般都是傳統的厚重型設計。但技嘉新AERO 15 OLED卻是一款厚度20mm出頭,重量2.2kg左右的輕薄型產品,在這款機型中塞進八核處理器,性能釋放怎麼樣?能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呢?先從大家熟悉的CineBench系列測試來看看!

▲CineBench R15的測試,目前來說,這項測試對於八核酷睿H處理器來講是「小菜一碟」了,所以更多的是能看到酷睿H的爆發成績。技嘉新AERO 15 OLED的i7 10875H運行CineBench R15時如下所示:前幾秒爆發在100W/4GHz 左右,然後穩定在62W/3.2GHz的狀態,最終得分是1638cb。作為對比,持續跑85W的第九代酷睿i7 9750H的最好成績是1300cb左右。

▲再看看CineBench R20的測試,這個測試過程稍微長一些,測試中可以觀察到初始爆發狀態之後,該機的i7 10875H處理器持續性能釋放是62W/3.2GHz,成績是3424pts。作為對比,跑85W的第九代酷睿i7 9750H的最好成績是3008pts。

▲這是CPU-Z的基準測試,多核分數超過5000分,單核分數530分左右,同樣超過85W的六核i7 9750H。

▲CPU方案的Media Encoder CC視頻轉碼測試,用時12分18秒。作為參考,持續性能釋放82W的i7 9750H耗時為13分58秒,提升明顯。

▲C4D渲染,51張總用時31分32秒,作為參考,84W的i7 9750H耗時為33分16秒,60W狀態的i7 9750H耗時42分07秒——可以看到,同樣為60W狀態,技嘉新AERO 15 OLED的八核i7領先幅度很大。

接下來再看看技嘉新AERO 15 OLED的單考機情況,單考處理器可以考察該機在單處理器高負載下的長時間持續性能釋放、表面溫度、風扇噪聲等情況。室溫20℃左右,運行Aida 64的系統穩定性測試,默認勾選四項。

▲考機三十分鐘後的情況如上所示,該機的i7 10875H持續性能釋放為62W(即和CineBench20測試保持一致),頻率3.4GHz,溫度最高79℃,穩定在75℃左右。風扇噪聲低,轉速為3400轉左右,C面區域大部分溫度較低,A字母按鍵在33℃,回車在36℃,最高內溫度在O、P按鍵等區域,40℃左右,整體比較涼爽。

▲如果按下Fn+ESC組合鍵,開啟風扇強轉,CPU的封裝功耗不變,但是溫度降低到了65℃~70℃之間,表面溫度也降低不少,其中O、P等按鍵區域只有36℃——當然這個模式下風扇噪聲就比較明顯,轉速達到了約5600轉。

從處理器性能釋放測試和單考處理器來看,技嘉新AERO 15 OLED的i7 10875H處理器持續性能釋放為62W,超過了45W的標準TDP。同時,得益於更多核心數量,62W狀態下的i7 10875H也超過了85W狀態的i7 9750H。也可以看出,該機的性能釋放用於設計應用,毫無問題,而且有兩個風扇模式,可以根據用戶自身使用情況來設定。

●雙考無壓力:CPU 59W+GPU 90W

接下來再看看技嘉新AERO 15 OLED的雙考情況(其實從該機的單考功耗/溫度來看情況來看,可以推斷出雙考表現不錯),依然為室溫20℃左右,用Aida 64和Furmark對該機進行雙考機,開啟風扇強轉模式,三十分鐘後情況如下圖所示。

▲CPU在59W左右,頻率處於3.3GHz以上,和單考處理器的功耗頻率差不多,但是溫度要高一些,在 90℃附近,最高93℃。GPU功耗處於90W,頻率在1455MHz~1500MHz之間,溫度在80℃左右。從雙考來看,技嘉新AERO 15 OLED雙核心高負載無壓力。

表面溫度和噪聲:表面溫度,大部分位置都無明顯熱感,其中,O、P字母按鍵等溫度相對較高的區域在43.6℃左右,熱感明顯一些。噪聲方面,風扇轉速達到了5600轉,噪聲明顯。當然也可以關閉風扇強轉,不過O、P按鍵區域的表面溫度會升高到47℃左右。

散熱分析:新AERO 15 OLED搭載了技嘉的獨門散熱技術Windforce Infinity,採用的是雙風扇(71葉片)5銅管散熱,相比上一代機型散熱能力提升了30%。從雙考機來看,表現的確不錯。雙考hold住了八核i7 10875H處理器+RTX 2070 SUPER Max-Q 8GB的組合,GPU處於90W上,CPU處於59W的超標性能釋放狀態。同時表面溫度也不算高。另外,該機採用的是底部+鍵盤面大面積開槽進風的設計,並且出風口達到了4個,採用的後置2個,左右各1的設計,高負載時風量很足,這種多開出風口的設計能夠讓熱管與散熱鰭片分布更均勻,有利於快速降溫。

▲技嘉新AERO 15 OLED的內部設計,整體規整,雙風扇五熱管,其中一根隱藏熱管在背面,電池容量94Wh,預留一個M.2硬碟位

●顯卡性能測試:輕鬆最高特效搞定全高清單機大作

技嘉新AERO 15 OLED搭載的這款RTX 2070 SUPER Max-Q 8GB獨顯性能非常強,先看看顯卡參數,RTX 2070 SUPER Max-Q的 CUDA 數量達到了2560 個,Boost 頻率則為1155MHz,採用的是GDDR6顯存,顯存位寬為256bit,這款顯卡的實際性能表現如何?

▲首先是3Dmark顯卡基準測試,2K解析度的Time Spy場景,技嘉新AERO 15成績是7778分。作為參考,RTX 2060在6000分左右(參考分數均為搭配第九代酷睿H處理器版本機型的成績,下同),領先幅度明顯。

▲全高清解析度下的Fire Strike場景得分18603,RTX 2060成績是14200分左右,領先約31%。

▲3DMark Port Royal光線追蹤測試成績4633分,相應的,RTX 2060在3300分左右,領先約40%。

▲Unigine Valley 1.0顯卡基準測試分數,FHD默認高畫質下,技嘉新AERO 15 OLED得分170.7fps,而RTX 2060的參考成績是140fps左右,領先約21%。

▲Unigine2的Superposition Benchmark,默認的FHD中等特效下,技嘉新AERO 15 OLED得分15168,對應的第九代酷睿+RTX 2060的得分是12000分,領先約26%。

▲這是《最終幻想15》的基準測試成績,畫質設置為平衡模式。在我們的歷史測試中GTX 1660Ti可以跑7000~7500分,RTX 2060在8200分左右,技嘉新AERO 15 OLED搭載的RTX 2070 SUPER Max-Q 8GB分數為10217,領先約25%。

▲再看看五款單機遊戲在FHD解析度下最高畫質的測試情況,《古墓麗影:暗影》平均幀速達到了97fps,超過RTX 2060的78fps,《刺客信條:奧德賽》平均幀速為59fps,同樣超過了RTX 2060的49fps。總體表現強悍,在FHD下最高畫質搞定當前主流單機大作毫無壓力。

從遊戲測試幀速來看,全新的Max-Q技術還帶來了更高的能耗比。而在專業應用中,不少軟體支持RTX加速,比如在Media Encoder視頻轉碼測試中,勾選獨顯加速之後,實際轉碼時間會大大縮短——從12分18秒縮短到了4分39秒,效果十分明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RTX 2070 SUPER Max-Q 8GB支持光線追蹤,在多款遊戲中可以開啟光線追蹤——它模擬真實的光線表現,為具有視覺衝擊力的遊戲帶來電影畫質般的實時渲染。目前包括《戰地5》、《古墓麗影:暗影》、《使命召喚16》、《地鐵:離去》等單機遊戲,《逆水寒》、《劍網三》、《方舟:生存進化》在內的客戶端網遊宣布支持光線追蹤。

●細節:接口豐富,電池容量大,內置Microsoft Azure AI軟體

說完了技嘉新AERO 15 OLED的硬體配置和性能釋放情況,再看看該機的細節表現。它的接口非常全面,儘管機身相對輕薄,但雷電3、HDMI2.0、DP1.4等高規格外設必需接口一應俱全——而且還有一個針對設計師的UHS-II型讀卡器。無論是多顯示器擴展還是接駁外設,非常方便。屏幕邊緣還特別設計了一圈防壓條,降低夾在BC面之間的異物在合蓋時壓碎屏幕的風險。

▲左側接口,包括視頻擴展接口、USB大口、音頻口、有線網口

▲右側接口,有USB大口、雷電3、讀卡器和電源接口

技嘉新AERO 15 OLED電池值得一說,其容量達到了94Wh。這個容量很可觀,普通H處理器高性能本,電池容量大多處於50~60Wh之間。在飛行模式下,設置為50%屏幕亮度和50%音量,實測播放720P本地視頻續航時間超過8小時——注意,這是在酷睿H平臺+4K OLED屏組合下的成績。

在使用體驗方面,技嘉新AERO 15 OLED內置了Microsoft Azure AI軟體,可根據Microsoft Azure平臺的機器學習,判斷用戶的應用情況,自動動態調整CPU和GPU的功耗分配,讓用戶得到更高的遊戲幀數或更短的影音處理時間。比如在玩遊戲時,系統會優先保證GPU的功耗;製作視頻或者渲染時,則優先保證CPU的功耗,無須用戶手動調整,很方便。並且還能根據應用調節風扇轉速,保證良好的用戶使用感受。

●總結:一款高規格高素質高性能釋放的設計師本

從整體評測成績以及使用體驗來看,首先,技嘉新AERO 15 OLED的硬體配置很亮眼:八核處理器+RTX 2070 SUPER Max-Q 8GB高端獨顯+4K OLED屏的組合,稱得上是一臺優秀的設計師生產力工具;其次,該機的性能釋放不錯,雙考壓住CPU 59W+GPU 90W的組合。最後該機還有豐富的接口、超大容量的電池以及相對輕薄的機身和不錯的造型設計。而如果要挑缺點的話,該機的電源接口位置有點靠前,這也是因為該機的出風口佔用了機身部分位置導致。

總體上,這的確是一款高規格高素質高性能釋放的筆記本。當然,該機的價格不便宜,但從它所產出的商業價值來看,依然是物有所值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十代酷睿i7八核處理器+RTX 2070S顯卡,這款輕薄4K OLED設計本真香!
    原標題:十代酷睿i7八核處理器+RTX2070S顯卡,這款輕薄4KOLED設計本真香!今年筆記本產品的一大看點就是不少機型搭載了八核十六線程高規格處理器,大幅度提升了渲染、建模、視頻製作等壓榨處理器性能之類應用的運行效率。
  • 暢銷十代酷睿輕薄本推薦
    回顧2019年輕薄本市場,英特爾陣營的十代酷睿本受到很多人關注,特別是最近上市的搭載10nm新處理器的機型更是吸人眼球。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推薦幾款值得購買的十代酷睿輕薄本,打算買新機器的朋友不妨重點關注一下,相信總有一款適合你。 目前來看,將輕薄筆記本電腦的界定標準定為「厚度18mm以下、重量1.5kg以內」是比較合理的。
  • Intel又出8核遊戲神器 十代酷睿i7-10870H筆記本推薦
    前兩年大家還覺得遊戲本的配置跟臺式機有很大的差距,然而這兩年來情況已經變了,主流遊戲本的CPU起步也是6核,高端的上了10核酷睿i9,8核遊戲本也滿天飛了,尤其是十代酷睿i7-10870H橫空出世之後。
  • 十代酷睿i7-10875H遊戲本值得買
    英特爾酷睿十代處理器發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段時間裡搭載十代酷睿處理器的遊戲本也是如雨後春筍一般陸續上市。這不機械革命剛剛更新了他們的十代酷睿處理器遊戲本——深海泰坦X3-S。
  • 你想要的全都有 這款十代酷睿i7-10875H遊戲本無短板
    同時對於遊戲用戶而言,因為有5.1GHz單核睿頻和4.4GHz全核睿頻的加持,8核16線程的i7-10875H更顯現出了其全能性與多面性。在眾多搭載英特爾十代酷睿i7-10875H處理器的新品之中,技嘉AORUS 17G可謂是特立獨行的一款產品,它身上的諸多特性目前來看是比較超前的,因此這款產品的價格也屬實不菲。
  • 3款帶小鍵盤的十代酷睿輕薄本
    很多用慣了臺式機的小夥伴在買筆記本時會選擇帶「小鍵盤」的產品,因為更貼合外接鍵盤的使用習慣  為了滿足這類用戶,今天筆者為大家盤點了三款帶小鍵盤的十代酷睿筆記本,性能強勁帶來非凡體驗!  配置方面,LG gram 17 2020款升級了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採用10nm Ice Lake核心。我體驗的這款新品就搭載了英特爾十代酷睿i7-1065G7處理器,它配備的Iris Plus核顯性能堪比入門級獨立顯卡,在整體體驗上更加流暢。
  • 華碩十代酷睿i7八核十六線程ROG魔霸4遊戲筆記本電腦測評
    測機 ROG魔霸4遊戲本搭載了目前最新的英特爾第十代酷睿i7-10875H處理器 處理器測試-CPU-Z 在3DMark Time Spy物理渲染測試中對這款ROG魔霸4遊戲本進行了測試,其CPU得分高達9033分,這樣一個成績不僅是遊戲本CPU中的翹楚,在同樣搭載酷睿i7-10875H
  • 2020年筆記本電腦輕薄本推薦 5款五千元十代酷睿i5輕薄本值得選!
    而今天有粉絲問我們五千價位,2020年筆記本電腦輕薄本有什麼推薦,下面裝機之家帶來5款五千元十代酷睿i5輕薄本,值得考慮選擇,但是並不強求,鑑戒一下。一、聯想小新air14 2020款CPU:intel酷睿十代i5-1035G1內存:16G硬碟:512G固態顯卡:MX350獨顯屏幕
  • 看準十代酷睿i7
    舉個例子,AMD更早推出了八核16線程的4800h,為什麼核心數多的它,在市場表現上打不過同期的英特爾i7 10750h?更多遊戲本選擇搭載後者?AMD產出的r7 4800h雖然擁有八核,但是實際應用中多出來的核數並不會給出更多的幫助。而更高主頻則能進一步提升遊戲體驗。
  • 完美釋放RTX3080顯卡潛力,10代酷睿 i7-10700K裝機推薦
    之前用i5-10600K搭配3080裝機被嫌棄了,所以,今兒直接提升一下段位,10代酷睿i7-10700K安排上。作為一顆帶K的10代酷睿處理器,搭配一片Z490應該是對它最起碼的尊重。微星MSI MAG Z490 TOMAHAWK 戰斧主板,標準ATX板型,採用6層PCB設計,12+1+1相55A全數字供電,搭配第三代鈦金電感8+4Pin處理器接口,可以完美釋放十代酷睿處理器的潛能,長遠來看,還能兼容下一代Intel處理器,絕對值得入手。
  • 外星人 m15 R4 遊戲本發布:10 代酷睿 + RTX 30 顯卡,4K OLED 屏
    1 月 13 日消息 今天,外星人發布了新款 Alienware m15 R4 遊戲本,堅持英特爾不動搖,搭載了去年發布的 10 代酷睿酷睿,顯卡為最新的 RTX 30 顯卡。  Alienware m15 R4 可選英特爾第 10 代酷睿 i7-10870H 和酷睿 i9-10980HK,顯卡為英偉達剛剛發布選 RTX 30 系列,可選 32GB 內存和 4TB 的 PCIe NVMe 存儲。
  • 八核i7搭配RTX2060顯卡 ROG魔霸新銳遊戲本首發預購驚喜價8999元
    它的配置相當強悍,配備了第十代英特爾酷睿i7-10875H八核心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2060光追顯卡,16GB雙通道內存、512GB高速固態硬碟以及15.6英寸144Hz高色域電競屏,暢玩主流多數遊戲大作遊刃有餘!特別是ROG還給這款遊戲本制定了一個非常誘人的價格,現首發期間直降1000元,預購到手價僅8999,買到即是賺到!
  • ROG冰刃4Plus搭載十代酷睿 +RTX 2070S 詮釋性能怪獸
    ROG冰刃4Plus作為該系列中一款舉足輕重的產品,其搭載的十代酷睿 i7-10875H處理器和基於Turing架構的NVIDIA GeForce RTX 2070 SUPER光追顯卡讓該款產品擁有了足以媲美高端臺式機的性能,可以稱得上是一臺」性能怪獸「,但該款產品的優點還遠不止如此,下面一起來見識一下ROG冰刃4Plus的過人之處。
  • 雷蛇Blade 15 2020體驗:八核處理器+RTX Super顯卡「超驚豔」
    Advanced型號的雷蛇Blade 15 2020搭載第十代酷睿i7八核處理器,配備Nvidia GeForce RTX Super顯卡,採用超高刷新率的300Hz 顯示屏。這標誌著,雷蛇筆記本電腦首次搭載八核處理器,它將於2020年5月份正式上市,入門級版本的售價為2599美元。
  • RedmiBook 14Ⅱ評測:十代酷睿i7-1065G7,14英寸真香超薄本
    5 月 26 日,RedmiBook 發布了三款不同尺寸規格的銳龍系列筆記本,7 月 8 日再接再厲推出 intel 平臺的 RedmiBook 新品——RedmiBook 14Ⅱ、RedmiBook 16。所以,是誰說PC行業是夕陽產業的?我怎麼覺得這行業還是朝氣蓬勃的!今天的主角就是這臺剛剛新鮮到手的RedmiBook 14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真香!
  • 十代酷睿巨屏遊戲本!神舟戰神G9發燒級遊戲本真香
    為了給玩家帶來極致的遊戲體驗,神舟戰神遊戲筆記本本周又上新了兩款標配10代酷睿i7處理器,全新革代升級,來滿足高端遊戲玩家、性能發燒友等用戶的極致移動性能需求。那麼筆者今天要重點給大家推薦一下這款神舟戰神G9-CU7PK遊戲本。
  • 11代酷睿處理器有哪些提升 5000左右輕薄本推薦
    市面中主流的型號為酷睿i7-1165G7以及酷睿i5-1135G7,二者均為4核心8線程,酷睿i7-1165G7單核睿頻可達4.7GHz、三級緩存容量12MB、核顯規模為完整的96EU;酷睿i5-1135G7單核睿頻可達4.2GHz、三級緩存容量為8MB、核顯規模為80EU。
  • 英特爾十代酷睿高性能移動版處理器發布 i7即可支持5GHz睿頻
    4月2日,英特爾解禁十代酷睿高性能移動版處理器(Comet Lake H),新一代酷睿i7與i9全員支持5.0GHz睿頻。本次發布的面向移動平臺的十代H系列處理器包括i910980HK、i7 10875H、i7 10850H、i7 10750H、i5 10400H以及i5 10300H六款產品。具體規格如下表所示。
  • 搭載11代酷睿真正能打!ThinkBook 14s酷睿版輕薄本評測
    硬體:十一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非凡性能表現我們評測的這款ThinkBook 14s筆記本搭載了第11代英特爾酷睿i7-1165G7處理器,這款處理器採用了10nm工藝製程,4核心8線程,基礎頻率2.80GHz,最大單核頻率高達4.70GHz,三級緩存12MB,熱功耗設計最高28W,同時還集成 Intel
  • 7000元的遊戲本宏碁十代酷睿i7「暗影騎士.擎」筆記本電腦測評
    在2020年4月宏碁推出的新款遊戲本「暗影騎士.擎」是一款集遊戲,影音娛樂,辦公及學習使用的筆記本,採用IPS硬屏設計的筆記本電腦。暗影騎士擎又分十代酷睿i5和十代酷睿i7兩個版本。我下面要測試的是十代酷睿i7版本,先看看配置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