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說說修容。
修容堪比整容的道理,大家多少也都見識過,或者至少是聽說過,但是修容可不一定比整容輕鬆,這裡面學問很深,說三天三夜或者出本書可能都說不盡,因為每個人天生的長相、氣質和想要通過修容達到的效果千差萬別,本文儘量深入淺出,講一講修容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剩下的就靠大家自己摸索了。
我們先來講講修容的原理:
為什麼圓是圓而球是球?就是因為有明暗的對比和過渡,這個道理對於學過素描的小仙女們來說so easy:
修容,就是用淺色和深色模擬光和影,使扁平的身體部位變得立體的化妝技巧。
這兩年修容風颳得很熱,但是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修容這種化妝手法在16世紀就已經出現了,主要應用於舞臺劇;進入20世紀,Max Factor、Ben Nye和Kevyn Aucoin(都是響噹噹的名字呀!後來都開創了自己的彩妝品牌)開始給電影演員進行修容,我們知道粉底和鏡頭作用通常會讓原本生動立體的臉變得很扁平,顯得人「不上相」(當然,不上相的原因有很多,變扁平只是其一),修容可以大大改善扁平感,讓人更上相哦!而近兩年,修容「飛入尋常百姓家」,得到空前的普及,金•卡戴珊功不可沒。
隨著化妝術的發現,能修容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了,除了我們常見的臉部輪廓修容,鼻子、嘴唇甚至身體也都可以修容,今天我們先講講臉部輪廓修容。
來看幾個修容的before&after:
修容的方法,簡單來講就是在想變小變深邃的地方打陰影,在想變大或凸顯的地方打高光。來張示意圖:
這張圖就是最常見的歐美式修容法(雖然眼部有點多餘),但後來我了解到東亞式修容是這樣的:
與歐美式相比,東亞式修容著重瘦臉和尖下巴,忽略了雕塑顴骨,這個是東亞文化和審美決定的。歐美崇尚的高顴骨稜角分明,顯得強勢,東亞文化以柔和的線條和溫順乖巧的氣質為美,面相學甚至還有顴骨高的女人克夫的說法;東亞崇尚少女感,歐美偏好成熟性感,而雕塑感強的歐美式修容顯然會增加年齡感。
所以審美這個東西太主觀了,而且因人而異,並不是所有歐美人都適合歐美式修容,同理也不是所有東亞人都適合東亞式修容,大家還是要正確認識自己的長相和氣質,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而不是隨波逐流。
還有,當你的個人氣質、穿衣打扮風格跟你的臉型五官有衝突的時候,請優先考慮氣質和風格。有點難理解?請看下圖:
這個妹子沒有修容時已經很完美了,可以說很符合東亞審美,流暢圓潤的臉部線條,小巧的下巴,五官也都圓圓的。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妹子的五官天然帶著一種野性、魅惑的感覺,所以修容更凸顯了這種氣質,也顯得成熟了不少,如果她心目中的自己就是這種形象的話,我倒覺得沒什麼不好。之前我在別的公眾號中看到這張圖,是用來舉反例的,那個作者的理由是,修容讓這個妹子本來就寬的顴骨變得更加外擴了,她說的也是事實,但我的觀點是,不管化妝、穿衣,還是人際關係,讓你覺得最舒服最自我的,才是最佳狀態。別人覺得你是軟妹,你心中的自己是女王,那你就把自己往女王的方向打扮,這時已經不需要去考慮那些標準和條條框框了。
接下來科普一下各種五花八門的修容產品:
修容產品有很多,粉狀和膏狀的修容(contour)、古銅粉(bronzer)、提亮和遮瑕類的高光(highlight、concealer)、閃閃閃的高光(highlighter),每種都有不同的作用。
我們先來說說contour和bronzer的區別。
Bronzer,古銅粉,這種東西顧名思義,就是要給皮膚增加銅色調,使皮膚顏色變深、變暖。
東亞式審美的人肯定要大驚失色了:白白淨淨的臉為什麼要抹黑?我們為了追求冷白皮,什麼喪心病狂的事都願意做,為什麼這些有著天然冷白皮的人卻要塗成暖色調?想氣死人嗎?
這點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古銅色的皮膚在歐美是有錢有閒的象徵。然而現實殘酷,並不是誰都能曬成漂亮的古銅色,白種人黑色素少,皮膚又敏感,盲目曬日光浴只能曬出紅腫、脫皮和大片色斑,古銅粉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Contour,修容產品,是近幾年才湧現的,主要目的是雕塑面部,為面部人為製造陰影,產生瘦削、立體的效果。contour通常都偏冷色調,啞光質地。
自從這兩年修容普及,很多人對bronzer避之不及,因為bronzer是暖色調,還常帶細閃,所以打在皮膚上並不會出陰影的效果,很多人因此覺得bronzer只是原始的修容產品,現在有真正好的冷色調、啞光修容了,bronzer就應該退出歷史舞臺。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又要拿素描圖說話了:
如果拿修容跟素描的「明暗五調子」類比,高光就是亮面,contour就是明暗交界,但是只有亮和暗是無法畫出立體感的,還需要有個過渡,也就是五調子中的灰面,這時bronzer就能大顯身手了。
Bronzer用來做過渡色,這點對於淺色皮膚尤其重要。冷色調雖然能做出自然陰影的效果,但是不能大面積使用,因為很容易顯髒,暖色調雖然收斂效果不太行,但是不會顯髒,這點對於畫眼影也同樣適用,不信的可以試試看。所以,我們可以先大面積地使用bronzer,強調出臉的側面區域:
bronzer最常用3字形畫法,輕掃,少量多次疊加,不要一次取粉太多。既然是過渡色,顏色比皮膚深一兩個色號就夠了,不宜過深。
然後再用冷色調啞光的contour重點雕塑骨骼(contour的顏色要比bronzer深):
有了暗面,就要有亮面作對比。如果急著出門,高光和修容只能選一個,該選哪個?
這是一個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在我看來高光和修容缺一不可。我之前試過只修容不高光,出來的效果那叫一個黯淡啊……
上面說過了,高光有兩種,一種是highlight或concealer,不帶閃;一種是highlighter,全是閃。用法很簡單,不帶閃的可以大面積使用,額頭、眼下、下巴……都可以,但是帶閃的只能小面積使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主要用在顴骨最高處、眉骨最高處、鼻尖、鼻梁、下巴、丘比特弓,注意尤其不能用在眼下和額頭中央,不然會顯得油膩膩的,很沒有精神。帶閃的highlighter可以讓乾性皮膚呈現滋潤的光澤感,所以相對的,油皮用起來就要克制一點。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沒被大段的文字嚇怕?如果沒有,那恭喜你,你有成為小仙女的潛質。基本理論講得差不多,接下來就要實踐了。我來給大家推薦一些經典的修容高光產品,有high-end(高端品牌),也有物美價廉的drugstore(開架)彩妝牌,大家根據需要自行選擇。
目前美帝絲芙蘭銷量最好的兩款修容高光產品,是Anastasia Beverly Hills的Contour Cream Kit和Kat Von D的Shade+Light Contour Palette,前者是膏狀,後者是粉狀:
曾經最專業的修容粉,Kevyn Aucoin的The Sculpting Powder,棕、紅、灰的配比恰到好處:
來兩個開架牌。Wet'n'Wild Megaglo Contouring Palette,便宜大碗,和Marc Jacobs的雙色修容很像:
NYX在開架牌裡算價格比較高的,不過東西質量都很良心,左邊是膏狀,右邊是粉狀:
修容棒方便攜帶,也很值得擁有。除了NYX,Milani和Wet'n'Wild也都有出。
關於highlight和concealer,我印象中最早火起來的是YSL的明彩筆,可是那東西遮瑕力幾乎為零。當時的遮瑕產品,遮瑕力強的很乾,不幹的又什麼都遮不住,黑眼圈還要先用深色遮瑕,然後再提亮,麻煩。感謝科技的發展,現在我們有了Tarte Shape Tape Concealer,遮瑕提亮一步搞定:
Drugstore遮瑕裡最有名的是美寶蓮橡皮擦:
Highlighter是近兩年最火的美妝單品,各個品牌都在出,最經典的當屬Becca的高光:
Becca粉質確實無敵細,但如果你是比較能掛得住粉的油皮,其實開架高光就完全能滿足了。Wet'n'Wild和e.l.f:
Bronzer產品,最受美妝博主們喜愛的是Benefit的Hoola Bronzer:
High-end品牌裡我最喜歡Guerlain的bronzer,完全是藝術品,捨不得用。開架牌裡也有個做bronzer做得出神入化的,就是Physicians Formula,看這壓紋,簡直跟Guerlain有的一拼。第三排最右就是大熱的Butter Bronzer:
最後,再推薦幾種修容刷。下圖是Sigma的修容高光刷子套裝:
刷bronzer我最喜歡用左一那種斜角刷,右一那種毛扎得很短很密還有點弧度的刷子,很適合暈染膏狀修容。右三的火苗形刷可以用來上highlighter,不過我個人更喜歡用扇形刷。
Nars這兩款刷子形狀很特別,用來contour很順手:
今天先說到這,關於修容的研究我以後慢慢講,估計會寫成系列的。
別忘分享到朋友圈!下次見!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這個敗家娘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