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經濟學院#
當我們學會了自由式和蛙泳之後,就會發現蛙泳其實動作是要比自由式更加的複雜一點,但是我們依舊會更加的喜歡遊蛙泳,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蛙泳更加的符合我們平時的肢體運動狀態,而自由式就被我們當作一項放在次要位置的泳姿,同時在大環境下,導致我們平時練習自由式的頻率可能就更低;那麼如果我們想要給自由式加速應該怎麼辦呢?
自由式加速,上半身要注意:
和蛙泳不一樣的是自由式主要的動力就是來自於手了,我們雙手的每一個動作的運動與相互之間的配合,都會影響到我們上半身在水裡所形成流線型,讓我們在水裡更加的自在前進,或者降低我們運動的效率;而我們在劃手時是大部分是可以看著我們的手運動,而我們能看到的部分產生的力量其實是很容易改變的,比如說入水前,我們的肘部和手掌手臂的前後順序,在手入水的瞬間,我們的手指尖在最前方,不能是肘部垂直直接插入水面,垂直插入會減少掉我們手的抓水,抱水的動作;同時在手已經完全入水是直線的狀態下,開始做抓水的動作,我們的眼睛可以看著我們的手腕有沒有輕微的向外側抓水的動作。
抱水時請注意:
抱水時我們的手臂還是在視線可見範圍,這樣就可以看著在抱水的起始動作時,我們的手掌是否和手臂成直線,而手掌面對的方向是否明對正後方。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掌在抱水變成推水的動作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讓手掌的方向在入水到出水移臂這個過程中一直保持是正對著後方,以達到最好的推水效果。當然由於從推水開始,我們如果不刻意的去看我們的手掌是很難留意到,手掌面對的方向有沒有發生改變;尤其是在最後出水的瞬間,大部分的遊泳愛好者的手掌面對的方向更加傾向於貼近我們的身體。
為什麼要注意最後手掌面對的方向?
舉個簡單的例子:
就好像開車在平路上,我們慢慢的換擋,每次都是正好卡在需要換擋的轉數上面,兩種方式換擋:
第一個,從1擋-2-3-4到5擋,然後再-4-3-2換回到1擋,
第二個,從1擋-2-3-4到5擋,然後直接換回到1擋,
兩種方式哪一種的速度會更快呢?或者說哪一種會讓我們前進的更多?
要知道我們從1到5是需要用很大力的,從5到1反而不需要什麼力量,只是順勢而為。
而我們在入水的時候就是1擋,抓水(2擋),抱水(3擋),抱水頂峰(4擋),推水(5擋)再到處水的瞬間,也就是最後的換擋階段,如果我們最後的階段我們的手掌方向隨著我們身體的轉動導致我們的手掌方向是貼住大腿的,而不是對著正後方,那麼也就相當於我們放棄了這個最後面更省力的前進方式。
肩膀要不要前伸?
其實算不上是把我們的肩膀前伸,而是手往前伸帶動了我們的肩膀,加上另一側的手在往後劃,那自然就會讓我們明顯感覺到有一側肩膀往前伸了,要知道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由於我們關節放鬆,一般都是會比站了一天要高那麼一點點,肩膀的距離雖然會寬一點,但卻沒有那麼明顯,歸根結底就是因為連接的關節少,因此一旦我們雙肩往不同的方向運動時,都會被動的被加長運動的距離,畢竟雙肩是相對說比較直接的連接在一起的;尤其是對於我們普通的遊泳愛好者來說,只需要在我們手入水後,抓水前,把手伸直就能達到一種感覺上的肩膀往前伸的狀態。
為什麼要向前伸直手?
在我們入水後,抓水之前把手伸直,主要就是為了讓一側的胸腹腰肌肉被動地拉緊,這樣更利於形成流水形,我們也可以自己感覺一下:坐起來,把右手向上伸直,然後左肩膀向下壓一點,會明顯感覺到右邊拉緊一點,並且右肩膀會有輕微的向上;如果我們左肩膀不向下壓,那我們身體右側拉緊的感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憋氣練習的連接:憋氣,十秒鐘練習超過兩分鐘改進版(遊泳的每一釐米)
自由式手岸上練習連結:《遊泳的每一釐米》16.自由式手需要注意的小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