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做好這幾點,讓我們效率更高(遊泳的每一釐米)

2020-12-13 遊泳教練Clb馬克

#涉外經濟學院#

當我們學會了自由式和蛙泳之後,就會發現蛙泳其實動作是要比自由式更加的複雜一點,但是我們依舊會更加的喜歡遊蛙泳,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蛙泳更加的符合我們平時的肢體運動狀態,而自由式就被我們當作一項放在次要位置的泳姿,同時在大環境下,導致我們平時練習自由式的頻率可能就更低;那麼如果我們想要給自由式加速應該怎麼辦呢?

自由式加速,上半身要注意:

和蛙泳不一樣的是自由式主要的動力就是來自於手了,我們雙手的每一個動作的運動與相互之間的配合,都會影響到我們上半身在水裡所形成流線型,讓我們在水裡更加的自在前進,或者降低我們運動的效率;而我們在劃手時是大部分是可以看著我們的手運動,而我們能看到的部分產生的力量其實是很容易改變的,比如說入水前,我們的肘部和手掌手臂的前後順序,在手入水的瞬間,我們的手指尖在最前方,不能是肘部垂直直接插入水面,垂直插入會減少掉我們手的抓水,抱水的動作;同時在手已經完全入水是直線的狀態下,開始做抓水的動作,我們的眼睛可以看著我們的手腕有沒有輕微的向外側抓水的動作。

抱水時請注意:

抱水時我們的手臂還是在視線可見範圍,這樣就可以看著在抱水的起始動作時,我們的手掌是否和手臂成直線,而手掌面對的方向是否明對正後方。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掌在抱水變成推水的動作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讓手掌的方向在入水到出水移臂這個過程中一直保持是正對著後方,以達到最好的推水效果。當然由於從推水開始,我們如果不刻意的去看我們的手掌是很難留意到,手掌面對的方向有沒有發生改變;尤其是在最後出水的瞬間,大部分的遊泳愛好者的手掌面對的方向更加傾向於貼近我們的身體

為什麼要注意最後手掌面對的方向?

舉個簡單的例子:

就好像開車在平路上,我們慢慢的換擋,每次都是正好卡在需要換擋的轉數上面,兩種方式換擋:

第一個,從1擋-2-3-4到5擋,然後再-4-3-2換回到1擋,

第二個,從1擋-2-3-4到5擋,然後直接換回到1擋,

兩種方式哪一種的速度會更快呢?或者說哪一種會讓我們前進的更多?

要知道我們從1到5是需要用很大力的,從5到1反而不需要什麼力量,只是順勢而為。

而我們在入水的時候就是1擋,抓水(2擋),抱水(3擋),抱水頂峰(4擋),推水(5擋)再到處水的瞬間,也就是最後的換擋階段,如果我們最後的階段我們的手掌方向隨著我們身體的轉動導致我們的手掌方向是貼住大腿的,而不是對著正後方,那麼也就相當於我們放棄了這個最後面更省力的前進方式。

肩膀要不要前伸?

其實算不上是把我們的肩膀前伸,而是手往前伸帶動了我們的肩膀,加上另一側的手在往後劃,那自然就會讓我們明顯感覺到有一側肩膀往前伸了,要知道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由於我們關節放鬆,一般都是會比站了一天要高那麼一點點,肩膀的距離雖然會寬一點,但卻沒有那麼明顯,歸根結底就是因為連接的關節少,因此一旦我們雙肩往不同的方向運動時,都會被動的被加長運動的距離,畢竟雙肩是相對說比較直接的連接在一起的;尤其是對於我們普通的遊泳愛好者來說,只需要在我們手入水後,抓水前,把手伸直就能達到一種感覺上的肩膀往前伸的狀態。

為什麼要向前伸直手?

在我們入水後,抓水之前把手伸直,主要就是為了讓一側的胸腹腰肌肉被動地拉緊,這樣更利於形成流水形,我們也可以自己感覺一下:坐起來,把右手向上伸直,然後左肩膀向下壓一點,會明顯感覺到右邊拉緊一點,並且右肩膀會有輕微的向上;如果我們左肩膀不向下壓,那我們身體右側拉緊的感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憋氣練習的連接:憋氣,十秒鐘練習超過兩分鐘改進版(遊泳的每一釐米)

自由式手岸上練習連結:《遊泳的每一釐米》16.自由式手需要注意的小細節

相關焦點

  • 蛙泳手對身體反饋的細節讓我們感覺手更走水(遊泳的每一釐米)
    ,而我們換氣的動作其實就是在劃手到甚至的過程中,那麼在快速運動的過程中,1.手劃到肚子但是不好換氣,2.手不劃到肚子順利換氣,這兩種情況遇到速度快起來,我們的身體下意識都會選擇2;當然我們可以不換氣或者更晚的換氣,那樣又排除不了第一種阻力了。
  • 自由式老是抬頭換氣,該怎麼改變(遊泳的每一釐米)
    自由式換氣的時候抬頭,和手下壓都是屬於剛學的時候養成的習慣,由於不熟練,或者不自信,造成的一種在改變動作來達到一種以為的換到氣的自我欺騙的狀態。上一節寫過,我們坐在凳子上,轉頭轉身,屁股在凳子上不能有移動;這個動作不僅僅是用來確認我們轉身能不能夠讓我們的嘴巴出水面,同時還可以用來改正我們的換氣動作。
  • (遊泳的每一釐米)
    對於這個,首先要說的是,其實先學蛙泳, 只有我們國內的普通的遊泳初學者是這樣的,而我們國家的遊泳運動員,已經國外,大部分都是從自由式開始練習的,當他們學會了自由式,那麼再來練習蛙泳就會很快了。因為這個時候不管是水性還是水感都是比較可以的了。
  • 國內初學都學蛙泳為什麼歐美地區自由式開始學(遊泳的每一釐米)
    一般到泳池學習遊泳報私教班,或者小朋友報暑假班,都是從蛙泳開始學;但是大家都沒去想過為什麼,也很少有水友在幫朋友,或者小孩報班時去問過;網上也有很多文字寫過;大概有這麼幾類:一種是主要是說蛙泳的見效相對於自由式快,能夠更快的讓學員
  • 自由式打腿訓練:讓你像魚一樣遊泳
    高效的擺動打腿不僅為自由式提供恆定的動力還對泳姿起到平衡作用很多泳者在學習自由式時
  • 在水裡重心和浮心要怎麼控制(遊泳的每一釐米)
    #遊泳的每一釐米#在我們遊泳的過程中我們身體的浮心和重心在一直不斷的發生輕微的移動,不過正是因為不斷的輕微的改變讓我們對重心和浮心的控制反而變得更加的容易,因為我們不管是劃手,還是蹬腳,踢水的動作都會一定程度的產生一些讓我們身體向上的力;而我們如果漂在水裡不動,反而對身體的控制要更難一點,更麻煩一點,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都能遊起來,但是靜漂卻不會的原因,就是因為在靜止不動的轉態下,對身體的細微控制相對不足
  • 自由式比蛙泳難學嗎?掌握了這幾點,你也可以很快學會自由式
    遊泳是一項很有樂趣的體育健身運動,相較於枯燥、單調的跑步、健步走,在水裡你可以隨心所欲地遊出各種花樣:潛水、踩水、俯漂、仰漂、蛙泳、仰泳、自由式、蝶泳......在注意安全、並且熟悉水性、掌握了各種遊泳技能的情況下,你可以盡情地玩出各種花式泳姿。
  • 自由式手力量增加,自我隔離住在健身房第n天(遊泳的每一釐米)
    #遊泳的每一釐米練習的程度:這種練習,和健身教練的練習增肌,還是有區別的,我們只需要練到肌肉微微的發熱就夠了,不是一定要練到吃了蛋白粉能長肌肉的程度,因為只需要增加輕微的力量就夠了,一旦到需要增加肌肉,我所寫的就不夠了,畢竟出發點只是為了增加手部力量,達到自由式加速的目的。
  • 關於蛙泳或自由式怎麼老是遊不遠一點個人意見(遊泳的每一釐米)
    先說說新手的概念:首先一個1000米以內如果遊不到,基本上算是對遊泳技術的不夠熟練,尤其是換氣;我們遊不遠主要是因為我們在遊的過程中,消耗越來越大,影響到了我們對自己的呼吸的控制,所以才會遊不了那麼遠。
  • 自由式怎麼換氣,換氣的的時間有多長(遊泳的每一釐米)
    「其實對於抬沒抬頭,剛學會沒多久那會還真不會知道,因為我們的注意力完全就是在分布在全身,那麼也就是說每個地方都沒有注意力,只是在注意自己有沒有遊起來而已;這也是新手的通病,因為不夠自信,怕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別的地方就遊不好了,其實大可不必擔心,改動作就是需要所有的注意力放到要改的地方,不能同時兼顧別的,一樣樣來就好 ,畢竟一口氣吃不成一個胖子。
  • 自由式的速度為什麼比其他遊泳姿勢更快?
    自由式的速度為什麼比其他遊泳姿勢更快? 原標題:自由式的速度為什麼比其他遊泳姿勢更快?
  • 自由式怎麼也遊不遠?只要注意這幾點,讓你長遊不累
    導語:在遊泳項目中,自由式是非常受歡迎的。在我們尋常生活中,很多朋友在遊泳的時候都想學習自由式,但是很多人也經常抱怨稱自由式怎麼也遊不遠,其實只要你這樣做,能夠讓你長遊不累。通過閱讀這一篇短文,你將獲得以下內容:1、自由式學習的基本步驟2、自由式時應該注意什麼3、想要長遊不累需要怎樣做一、自由式的基本步驟自由式的基本步驟分為以下幾步,主要是打腿、划水以及換氣。1、打腿。
  • 自由式技術技巧及學習視頻
    快樂遊泳(公眾號):happy-swimming全國快樂遊泳俱樂部QQ群:99327155自由式技術自由式是全身運動,任何一個部位的活動都離不開全身的協調配合。從表面上看,自由式依靠划水和打腿產生推進力,實際上,軀幹的作用也不能忽視。首先,軀幹應保持一定的緊張度,腰部如果鬆軟,整個人就像一攤泥一樣。其次,身體的轉動能夠有效地發揮軀幹部大肌肉群的力量,減少阻力,提高工作效果。自由式的完整配合有多種形式。一般常見的是每划水2次,打水6次,呼吸1次。A.1、手的入水點在肩的延長線和身體中線之間,以大拇指領先,斜插入水。
  • 自由式技巧
    1用腦思考爭取每次都有進步(正確的動作)2普通人更應注重划水效率而不是絕對速度    3手臂注意前交叉或者中前交叉4保持低頭位,面朝池底更容易換氣,體位更高阻力更小    5自由式是側身遊,不要趴著遊,注意以軸為中心的轉體
  • 自由式身體伸展下的打腿,遊泳滑溜走水要點
    在遊泳的很多時候我們有這樣的感覺,拼命打腿發力就是走不了水,或者說收效甚微,正在心煩的時候,不小心的一個身體前傾,或者一抬屁股,有了,很快走水了,打腿也沒怎麼用力就滑溜著往前走。回頭再找這個感覺,怎麼也找不到了,或許這就叫「水感」。水感好的人找到快,差的人找到慢,甚至再也找不到。對於這個現象,就個體而言,不要去考慮水感好壞,更多的是從身體動作上找找原因,多試試。
  • 小百科:自由式不是一個遊泳姿勢
    自由式是競技遊泳比賽項目之一,嚴格來說並不是一種遊泳姿勢,自由式的參賽者可以使用除了蝶泳、仰泳、蛙泳以外的其他任意泳姿比賽。但由於爬泳是阻力小、速度均勻、最快速的遊泳姿勢,大多數遊泳員在自由式比賽時選擇使用爬泳,通常人們也稱「爬泳」為「自由式」。
  • 遊泳技巧丨為什麼自由式遊不了長距離?
    很多初學的泳者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學會了遊泳之後,短距離覺得自己已經不錯了,但一長距離就遊不動了,尤其是自由式的泳姿
  • 自由式的技巧
    在所有遊泳技巧裡,自由式算是比較簡單的一種了,想要學好自由式,在水中盡情遊泳,就要從手部動作、腿部動作、換氣等多方面來學習,缺一不可
  • 你必須掌握的遊泳知識——自由式項目的短距離與長距離
    應愛好者要求今天我們來說說遊泳運動中短距離自由式與長距離自由式它們不同的運動能量代謝與遊進技術的區別。希望可以幫助我們愛好者更好的理解遊泳運動中不同距離的能量的供能以及「常見的6次腿」與「愛雙拐的2次腿」。
  • 野遊需要個人條件準備,以及個人條件,準備二(遊泳的每一釐米)
    #遊泳的每一釐米#在我們準備好到外面野遊的裝備的同時,還需要做好自己身體,心理,以及遊泳技術技能,救生技能上面的準備。關於鍛鍊效果:如果我們按被動的來想,平時我們可能不那麼想遊泳,那麼一旦我們去野遊了,那麼會被環境逼著多遊很多,至少會比我們在泳池遊的多,也更累。這也是很多人去野遊,基本上也就去個一次,就不去了的原因;對於這類水友可能在泳池的鍛鍊效果更好,也能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