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星巴克旗艦店設計
Howard Schultz和Liz Muller
星巴克的創始人 Howard Schultz 說過,「Retail is Detail」。做好每個細節,才能營造更好的用戶體驗。可見,星巴克的店鋪設計、布置、裝飾的每一個細節都被充分的考慮,從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空間布局,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
東京 · 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設計:隈研吾
原定於2018年年末開業的日本首家星巴克高級旗艦店「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終於在2019年2月與人們見面了,地點在東京的中目黑,著名的賞櫻地附近。這也是繼西雅圖、上海、米蘭、紐約之後的全球第5家星巴克高級旗艦店。擔當的設計師隈研吾是日本的世界級建築師。整個設計採用了大量的木元素,與周圍的景色和大自然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店鋪較之一般的星巴克店面約大15倍,高4層,被設計成一座巨大的咖啡烘焙工坊。建築擁有一個螺旋式的體量,其核心是一個高達17米的巨型「木桶」,用於容納咖啡豆。建築頂層還設計了一個「engawa」(縁側,指日式涼廊)風格的露臺,使建築與城市肌理相融合。客人們可以在露臺上一邊享用咖啡,一邊欣賞目黑河與櫻花樹的美景。2100朵紅銅材質製成的銅櫻花飄散於其中,有如浪漫室內櫻花雨,隨著日夜自然光照射,這座四季皆能欣賞到的銅櫻花樹,也將隨光影呈現不同色調。隈研吾結合藝術和自然與天然材料的使用,營造出溫暖和諧的空間,室內空間也比照其他頂級門市,將規劃互動式空間工坊,讓咖啡迷能夠近距離與星巴克咖啡專家和烘焙大師交流,並品嘗風味絕佳的咖啡飲品。
除了銅櫻花樹,室內則大量使用木材質洋溢溫暖氛圍,使用木材均採購自當地,並經過傳統技術處理,可以延緩材質老化,確保未來幾年都有明亮色澤。
天津 · 星巴克旗艦店這家多元化體驗的星巴克旗艦店被譽為「殿堂級第三空間體驗」,它的入駐讓曾經的百年老銀行建築煥發新生,昔日漢白玉交易櫃檯成為星式吧檯,沉澱的歷史也在這裡重新閃耀。見證了天津近百年歷史的它,曾經是百貨大樓,也成為過裁縫鋪,但最為大眾知曉的「前生」就是浙江興業銀行,而它的設計師就是中國第一代留洋建築師沈理源先生。在歷經了星巴克1000個日夜的修葺,它終於重新叩開時光之門,將輝煌的歷史和全新的樣貌展露在所有人面前。大廳的最中央,原本是百年前老銀行交易大廳的噴泉,在設計中被移開妥善保存後,如今被錘紋金銅所包裹的星巴克臻選吧檯沿襲下來。而圓形大廳中所鋪的整塊大理石地面仍舊是100年前的樣子。原本的燈飾在修繕中已被拆下保存,如今的穹頂換成了當代繪畫名師楊昆老師的手繪,代表著星巴克咖啡經典的咖啡樹蔭造型。
手工雕刻的古代錢幣裝飾環繞其間,這是一圈古錢幣石刻,從商周時期的鏟幣、春秋時期的刀幣到天圓地方的銅錢通寶一應俱全。14根大理石柱,裝飾著鎏金回型紋路,石柱下,12組漢白玉的交易櫃檯,觸手依舊溫潤細膩。櫃檯的側面,一面是24組獅子造型的石柱,經考證,所有的石料都是100年前從義大利漂洋過海而來,石獅面容姿態萬千,流淌著貴族氣質,不失為當時興業銀行的點睛之筆。上海世博 · 星巴克旗艦店設計:原作設計工作室
喧囂後的上海世博會浦西城市最佳實踐區近年來逐步轉變為集創意設計、交流展示、娛樂體驗為一體的文化創意街區,星巴克特別店被添置其中,以完善園區配套。建築師選擇植入形體簡單的玻璃方盒子作為建築外形。連續的外置斜向玻璃肋將周遭極度豐富的影像切片化處理,紛繁中尋找統一。庭院由幾片白卵石肌理的片牆圍和而成。片牆提供了一種隱約的指向,它帶有含蓄的邀請意味,在進入與不進入之間存在著些許猶豫與微妙的不確定感。建築面向公園一側界面完全打開,營業區為出挑無柱空間,從室內外看形成一幅連續的寬幅長卷。循著一個藏於片牆之後的室外鋼樓梯一路向上,便可上到建築的屋面。屋面兼做咖啡廳的外擺服務區,提供了不同標高的觀園視角。北京坊 · 星巴克旗艦店經過3年多的籌備,星巴克在北京中軸線上開了全國最大的旗艦店。也是除了上海烘焙坊店之外的全球最大門店!整整三層樓,1040平方米,旁邊就是著名景點前門大柵欄。北京坊旗艦店,依託北京坊既有建築體,充分借鑑大柵欄地區胡同肌理、老北京四合院結構和故宮建築特色等設計靈感。每層都是獨立空間。一層的臻選咖啡豆量少而珍貴,二層的一整層的茶飲空間,三層還有各種特調雞尾酒和精釀。二層的則是抽象京劇臉譜。走進看會發現這些組成臉譜的彩色圓點,是一個個茶包,正好契合二層茶主題。據說工作人員拼了三天三夜才完成。三層沙發上方的彩色圓盤,以天壇穹頂為原型,加以萬花筒的視覺變化,特別抓人眼球。北京坊旗艦店如同一個咖啡博物館,可以在這裡體驗到咖啡機、雅致手衝、經典手衝、虹吸、氣致冷萃、法壓等多種咖啡煮製方式。頂級商用黑鷹半自動濃縮咖啡機難得一見。西安· 星巴克旗艦店
設計:劉克成
位於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濃厚的古都西安,這家店可謂是把中國傳統文化與星巴克企業文化進行完美結合的代表之一。
星巴克的建築設計是由劉克成教授親自設計。在設計上它將「突出」代替了「融入」,像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又像一張「皮」,與上面木構建築的肌理一致。左:升級前,右:升級後
設計:Liz
一部《北京遇上西雅圖》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這座「為愛而生」的魔幻都市——西雅圖,星巴克品牌發源地也在這裡。
2014年,全球第一家星巴克精品烘培品嘗店開業,由星巴克全球概念設計總監LizMuller設計完成,面積達1300平方米有餘。設計:Liz
這家星巴克坐落於上海最新的頂級商務休閒綜合體——興業太古匯內,面積達到2,700 平方米。從空中俯瞰,這座有著銅質屋頂的建築,在陽光下像極了一顆熠熠生輝的巨型咖啡豆。
整體的設計體驗更像是一座精緻的大型「咖啡工廠」。
天花板頂篷包括 10,500 個六角形手工製作的鋁板和木飾面板。
從受烘焙曲線啟發而打造的弧形樓梯、吧檯;到靈感源於意式濃縮咖啡機增壓手柄的木製天頂六角形拼片,每一處設計都彰顯著對咖啡豆的熱愛。▲消費者體驗&中國首批烘焙師裝載咖啡豆
當咖啡豆通過這些管道運至吧檯時發出的淅淅聲響,仿佛演奏出一段美妙的樂曲,設計師將其稱之為『咖啡交響管』。
咖啡吧檯幾乎全部採用深胡桃木色詮釋,有著與咖啡烘焙時溫度變化曲線相似的弧度,以突出其獨特的藝術美感。
40 噸的銅桶,上面覆蓋著 1000 塊手工雕刻的傳統中國銅板,用漢字講述星巴克的故事,通過氣動管連接到咖啡吧。
淺青玉色的茶瓦納吧檯,靈感來源於傳統陶瓷茶具,並使用了3D 列印技術和可循環材料一氣呵成,全長 7.5 米。古色古香,大有『松花釀酒,春水煎茶』的閒情雅致。
與丹麥的設計工作室聯合開發的家具,定製的家具螺絲,上面都有著星巴克 Roastery的標記。
米蘭· 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設計:Liz
這家咖啡店坐落在在一座優雅的、百年歷史的宮殿裡,設計充分展現了細緻入微的細節和對義大利咖啡文化的尊重,這也是星巴克繼西雅圖和上海之後的全球第三家臻選咖啡烘焙工坊。
店內可360度參觀整個咖啡烘焙工藝,顧客可以在裡面隨意走動,從烘焙機、冷卻託盤、除氣室到包裝線。這樣的設計很符合義大利人的習慣,他們通常會走進一家立式吧檯咖啡店,喝上一杯咖啡然後離開。
店內中間有一個6.5米高的青銅圓桶形鍋爐,十分壯觀。在地板上採用了馬拉松風手工製作的馬賽克地板,這也是義大利北部特有的技術,由當地工匠手工鋪設。
大理石地坪細節
地板中使用的一種大理石叫做candoglia,它來自一個米蘭市民所擁有的採石場,專門用於米蘭大教堂和周圍廣場的建築物,星巴克還首次在屋頂使用了大理石。星巴克最為聰明的做法,是它試圖展示對該國文化的特有理解, 除了咖啡和設計之外,烘焙工坊的arriviamo酒吧還提供雞尾酒和美味佳餚,其靈感來自義大利的開胃酒。 紐約· 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設計:Liz
紐約店是繼西雅圖、上海、米蘭之後,全球第四家烘焙工坊「星巴克臻選®紐約烘焙工坊」。這是一座由 Rafel Vinoly Architects 設計的辦公樓。仿照建築外觀,天花板採用起伏的方形和矩形裝飾。「靈感來自於製造業的歷史」。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是由星巴克首席設計官兼高級副總裁(Liz Muller)及其團隊內部設計的一個寬敞的三層概念空間。項目佔地近23000平方英尺(2137平方米),包括不同的座位和零售區域、兩個咖啡櫃檯、米蘭的Princi麵包店、地下倉庫和夾層的工藝雞尾酒吧Arriviamo。
天花板上還有一個扭曲的管道網絡,將新鮮烘焙的咖啡豆運送到各個咖啡櫃檯的筒倉。這個功能展示了該項目的主要功能:烘焙星巴克的混合儲備咖啡。
在內部,開放式布局提供了360度的視野,橫跨所有不同的休息區。中心是一個30英尺(9米)高的橢圓形銅桶,桶上印有R標誌。這個木桶是由堪薩斯城建築公司A Zahner製作和安裝的,裡面裝著剛烤好的咖啡,在飲料使用前需要充分安置。紐約星巴克臻選旗艦店同時也是一個聯合辦公空間,對公眾開放,可以預訂私人活動——類似於布魯克林的A /D/O創意空間。
美國奧蘭多迪斯尼城· 星巴克旗艦店設計:David Daniels
星巴克與迪斯尼合作的第一個項目在美國加州的阿納海姆迪斯尼城,奧蘭多是合作的第二個項目。迪斯尼是個有魔力的地方,它把這兩個店通過互動觸控螢幕聯繫在了一起,顧客通過它能分享這品嘗咖啡的閒適時光。這家店是星巴克的第500個LEED(領導能源和環境設計)店,大量地融入了當地性與可持續性在其中,譬如全面採用LED節能燈、大量運用回收的橡木、楓木和其他材料在室內裝修上、屋頂種滿檸檬草。一個個麻袋,咖啡豆就是通過它運到這裡,然後加工成為大家手中一杯杯咖啡。牆面的苔蘚藝術圖是藝術家 Paloma Teppa 結合星巴克的LOGO創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