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erdynamic 拜亞動力 DT770 頭戴式耳機:嚴肅評測 好物評測

2021-02-14 knewone公眾號

入手這款大耳機將近一年時間,感情啊情懷啥的倒是沒煲出來,但是這款耳機是讓我木耳開了光的,也對聽歌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所以寫這個評測就當跪拜謝恩了...


Beyerdynamic 拜亞動力應該大家都熟悉的了,德貨老牌,有深厚的耳機文化,反正挺牛逼的。拿到手從做工來說,基本上感受到了德國的工藝水準。比想像中輕很多,可能平時看圖片覺得大耳機到處是金屬,就會自然的有一種負重在心裡,其實都是在材質上面做了功夫的,拿在手上都比較輕。DT770 的耳機大部分用料是塑料,耳機罩上面一層比較直男的紋理。金屬圈比較薄,外面包了一層可拆卸的皮質,手感舒適,拆卸用的是幾個金屬扣,清理起來特別方便。其實塊皮料的挺耐髒的,而包耳的毛絨材質不耐髒, 不能拆卸倒是挺遺憾的。

耳機罩上面的紋理:


可拆卸皮質:


耳罩毛絨材質:


耳機線,這裡說明一下,我當時買的時候不是這種電話線,是直的,後來搬家耳機線不小心扯斷了,又換了一根這種電話線,我問售後影不影響音質,他們說不會,但是修好之後覺得像是沒有煲開的樣子,也可能是心理問題。


選耳機的時候比較傾向於拜亞的 DT880 和 DT770 ,手機直推多會考慮80歐。外觀上面我更喜歡 DT880 ,金屬用的多,通透孔排列特別好看,但是那些孔,讓 DT880 的聲音不那麼封閉了,試聽的時候感覺比 DT770 弱了一些,DT770 是全封閉,戴上之後完全聽不到外面的聲音,通了聲音之後也不覺得悶,聲場足夠大,也能讓自己完全投入進去,享受最純正的聲音。當然,選擇 DT770 主要是根據自己曲風才入手的,確切的說去年買的時候,主要用來聽後搖。


說一下聽感。單方面拿 DT770 來說,比較沒有說服力。所以我簡單的對比了一下,用拜亞家的 T90,DT880,和 DT770 一起來聽幾首歌,阻抗都是 250 歐,前端都是用 6p 直推,耳機是在一家實體店的試聽耳機,應該都是煲開的。

先是挨個試聽了兩首比較輕的後搖,花輪的《Farewell》和花蛤與蟹的《花蛤與蟹》,剛戴上 T90 的時候,就覺得特別柔,中頻表現極好,不過後面鼓聲出現的時候,有點太幹,不過聲音的細節表現還是不錯的,真的非常適合聽古典樂。剛開始聽 DT880 會覺得跟 DT770 差不多,聲場也是足夠寬,但我開大音量的時候貝司聲音稍微有點刺,不像 DT770 開大了音量縱深感特別棒。

然後我又選擇了比較重的兩首,The Album Leaf 的《Malmo》和 L'Altra 的《Morning Disaster》,我特別喜歡聽這兩首的鼓點。 T90 和 880 鋼琴和鑔片的聲音細節還原的特別真實,鼓的聲音我聽著略柔,用 DT770 聽鼓聲比較享受,所以適合重低音電子樂,也絕對不會想 Beats 那樣重低音太過,以至於別的樂器很難分辨,DT770 這種低頻表現好,聲音細節解析的也不錯,如果跟我差不多喜歡現場音樂乾脆的打擊樂器那種興奮,喜歡比較真實的樂器聲音,我覺得 DT770 差不多能滿足你。

上幾張圖:




拜亞家的狗,買耳機送的。


KnewOne 是一個分享高品質消費品、使用體驗和購買建議的社區。我們會每日在此推送網站精選內容。

歡迎關注、分享我們,共同發現更美好的生活。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掃描關注

相關焦點

  • 優選推薦:2018年值得入手的11款頭戴式耳機精品
    【HIFI說 2018年2月報導】頭戴式耳機(over-ear headphones)是發燒友最常購買的類型,它顯得比入耳式耳機更加有氣勢,其實從物理設計方面看它們也能帶來更佳的聽覺效果,因此從真正的HIFI體驗角度,頭戴式耳機才是可攜式音響的最佳型制,下面為您推薦的幾款頭戴式耳機供參考。
  • 拜亞動力的真面目:Beyerdynamic DT150!
    而且6針頭插耳機上,還專門配備的一個固定螺絲,其實德國人設計時6針插座上就有個螺母略突出卡在耳機殼上已經非常穩定了,但專業用需要更萬無一失,所以還有個固定螺絲。另外它的兩個單元外殼連接頭戴的部分是不鏽鋼的可上下移動,為適應頭型的圓弧它的連接處還可大範圍調整,佩戴起來很舒服,耳罩的貼合度也非常好。
  • 【精選】WHAT HIFI推薦頭戴式耳機14款
    一、AKG Y50頭戴式耳機喜歡折騰的玩家可以嘗試在播放設備中調節下增加高頻亮度,會顯得更均衡,AKG Y50的尺寸和外觀初看讓人覺得似乎有些過於前衛,但是戴上了確實是很好看,越發覺得這條耳機很是靚麗……」想查看評測詳情,請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訪問HIFI說網站>>二、歌德GRADO SR80e頭戴式HIFI耳機
  • 拜亞動力T90耳機評測
    【PConline 評測】拜亞動力,作為世界四大耳機企業之一,其風頭似乎沒有森海和AKG那麼勁。產品線也鋪的比較窄,這似乎和其四大耳機品牌之一的身份不符。究其原因,也許是T1曲高和寡,T70適應面又太窄。拜亞動力需要一個類似森海的HD650或者AKG的K701這種角色來打通他的任督二脈。終於,現在我們等來了這個拜亞動力的中場大將:T90。
  • 小米頭戴式便攜藍牙耳機評測
    打開APP 小米頭戴式便攜藍牙耳機評測 隨心 發表於 2021-01-13 17:09:45 上個月,蘋果宣布推出AirPods
  • 隨身好聲音,推薦5款時尚頭戴式耳機
    如果在這個音樂之上在配一副出色的耳機,似乎整個人生都變得完整了起來。但是音樂容易找,但出色額的耳機似乎並不多見。愛科技 K701在很多的專業耳機當中萬玩機匯君還是比較喜歡AKG旗下產品的,畢竟是世界四大耳機品牌之一,出色的做工配合上純正的音質,它都能夠讓你感受到那種音樂之中的魅力。如果說AKG旗下的哪一款耳機能夠擁有這樣的魅力,那麼愛科技 K701肯定是其中之一。
  • 【燒友點評】iMP3評測室2015年度最佳頭戴耳機評選
    2015年度iMP3評測過的耳塞類產品比較的多,頭戴耳機相對較少,但算下來也有11款之多,它們中大部分為便攜時尚耳機,也有少部分頭戴大耳機與遊戲耳機
  • 德國專業媒體評測,十大頭戴降噪耳機和入耳式降噪耳機,索尼贏了
    索尼WH-1000XM3的評測意見最具性價比頭戴式主動降噪耳機JBL E65BTNC頭戴式耳機的聲音不錯,但有時低音有點太厚重Photo:JBL評測意見:JBL E65BTNC總評:好(1.9)JBL E65BTNC是一款一貫不錯的頭戴式耳機,擁有主動降噪ANC和均衡的聲音表現,價格也很給力。
  • 十款頭戴式音樂耳機全方位對比評測 誰是NO.1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旗下的泰瑞特聲學檢測實驗室,對市面上流行的十款頭戴式音樂耳機的進行主客觀評測並發布了評測結果。此次10款耳機評測均不涉及耳機的外觀,舒適度,以及藍牙、降噪、麥克風等附加功能,僅針對耳機本身的「音質」主要性能指標進行主觀和客觀的測試。什麼樣的耳機稱得上是音質好?「飽滿、保真、構象準確」聲學檢測實驗室工程師郭文睿這樣總結道。
  • 五款頭戴式耳機評測,電競玩家不可錯過!
    電競玩家都知道,頭戴式耳機比入耳式耳機,擁有更好的音質和防噪效果。
  • 國外知名品牌中,有哪些2千元左右音質非常出色的頭戴式耳機
    在幾個著名耳機品牌中:森海塞爾、AKG、拜亞動力、鐵三角或索尼。二千的價位能聽到很好的聲音了,而且都可選到主流的耳機,能發燒了。在這些國外知名品牌中,有哪些2千元左右音質非常出色的頭戴式耳機?雖然是一款封閉式的全包耳尺寸的耳機,但聲音表現的比較鬆弛,柔和。非常易於驅動的設計讓它搭配iPhone、vivo X5Max、FIIO X1、X5級別播放器都有不錯的表現。試聽一周,與之前akg q460比起來優點有:解析力高的多,優雅高端通透,隔音好,人聲突出,每個樂器部分分的很清楚,質感也很好。
  • 頭戴式無線耳機為何又開始火了
    如果這些用戶之中有一半的人想體驗蘋果的頭戴式無線耳機,那這個市場會非常巨大。   頭戴無線耳機的優勢是什麼?使用體驗比無線入耳耳機更好   頭戴式無線耳機音質一定比入耳式無線耳機好嗎?現在市面上大部分上市時間比較近的產品,幾乎都採用了藍牙5.0晶片,擁有更好的數據傳輸能力,將以前藍牙4.0晶片時代的很多缺陷補齊了,但是還沒有達到有線傳輸的全部水平,所以採用同樣晶片的產品中,還是大部分頭戴式無線耳機音質會比入耳式無線耳機好。
  • 物有所值:the Headphone list小米頭戴式耳機評測
    這次翻譯的一篇測評是關於小米頭戴式耳機(註:此次評測為公測版耳機,它與正式發售版耳機較大的一個區別在於公測版有兩副耳罩,正式版有三副耳罩,這在文中有所體現)的文章,供國內發燒友參考。由於譯者水平有限,若有錯誤之處,懇請諸位讀者不吝賜教。
  • 燒友評測丨以時尚的名義體驗 Beoplay H9藍牙頭戴耳機
    如在耳機圈子裡,從早期的平頭耳塞、入耳式、頭戴式到現在流行的無線、降噪等耳機,無不因為用戶的需求而改變。特別是降噪耳機,它有效的解決了用戶在都市喧雜的生活中,不能聽最純粹音樂的問題。今天筆者就來與大家聊一款來自B&O PLAY的H系列最新旗艦 H9,其是一款主打主動降噪功能的包耳式無線耳機,那麼這款耳機到底怎麼樣?看看我的體驗吧!
  • T1線圈技術附體 拜亞動力T50P到貨
    拜亞動力的T50p是使用特斯拉技術的第二款耳機產品,是定位於可攜式的封閉式耳機,體積稍小,更加易於驅動,使用中可以獲得很好的音質表現。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日前筆者發現這款耳機已經到貨成都,數量不多,售價是2199元,對這款耳機觀望已久的朋友們可以前往購買。
  • 一耳朵微評測(1):拜亞動力T1平衡版試聽
    【一耳朵微評測】拜亞動力的耳機其實不用太多介紹了,雖然產品線談不上非常龐大,但是能留在消費者心中的好產品卻比比皆是。這家成立於1924年的德國公司距今正好有90年的歷史,那麼要有點新產品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 【評測】不應被埋沒 小米頭戴式耳機公測版試聽
    重新定位的小米希望借著音樂向著高端市場發起衝擊,而499元的小米頭戴式耳機到底是真正的武器,還是試驗品,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現在它的公測版已經到了我們的工作室
  • 評測|5款頭戴式耳機,哪款最值得買?01
    (os:自導自演)別急著走更多超乾乾貨&硬核評測還在後面呢廢話不多說我要開始放大招了!觸摸和按鍵的交互模式,靈敏度不錯,戴上耳機就可以聽見系統人聲,頻繁摘戴耳機也基本沒有出現過誤觸的情況。從性能上看,新的通話降噪功能,大大提升了耳機的實用性。(據官方說法,Bose 700採用全新的聲學設計)可以同時連接兩臺設備。支持全新的藍牙5.0,但是不支持Aptx和Ldac的傳輸。
  • Xiaomi 小米 頭戴式耳機[2015]拆解 圖集
  • 江湖早已今非昔比 2018十大熱門耳機評測匯總
    延展閱讀:《充電10分鐘聽歌5小時 索尼WH-1000XM3評測》民用發燒級便攜耳機:拜雅DT240 PRO    在國內眾多發燒友的眼中,拜雅(原拜亞動力)耳機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T1 MKII、T5P、DT1770 PRO、DT1990 PRO等大耳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