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華為專利申請全球第一,今年研發將超200億美元;晶訊聚震...

2020-12-16 集微網

1.華為專利申請全球第一,任正非:今年研發將超200億美元

2.OPPO帶全鍵盤的保護殼專利曝光,手機秒變掌上電腦

3.【專利解密】晶訊聚震新型FBAR射頻濾波器助力5G市場

1.華為專利申請全球第一,任正非:今年研發將超200億美元

集微網消息,日前根據柏林技術大學和德國智慧財產權研究公司Iplytics最近一項聯合研究,華為是目前全球擁有5G專利數量最多的公司,共有3147項5G專利,其次是三星電子,共有2795項5G專利,排名第三的是中興,擁有2561項5G專利。

華為專利申請第一

從此前華為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華為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人民幣,佔全年銷售收入15.3%。全球有效專利85000件,發明專利佔比90%,歐盟專利局專利申請3524件排名第一。

按照國家來分類看,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PIO)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體系申請了58990件專利,首次超過美國(57840件),成為世界第一。

中國專利申請領先世界

中美之後,日本(52660件)、德國(19353件)、韓國(19085件)分列第三到第五位,之後是法國、英國、瑞士、瑞典、荷蘭。按照洲際劃分,亞洲佔了52.4%,歐洲為23.2%,北美洲為22.8%。

企業方面,中國華為4411件專利申請遙遙領先,而且連續三年世界第一,之後是日本三菱電機、韓國三星電子、美國高通、中國OPPO、中國京東方、瑞典愛立信、中國平安科技、德國博世、韓國LG電子。

在全球範圍內,中國申請專利已經超越美國成為第一,而企業方面也是來自中國的華為公司領先。當然專利數申請的數量多少並不能完全說明一個國家或者一個企業的科技實力,可是這仍然是一個科技創新的重要指標。

據任正非此前採訪的時候透露,華為計劃把2020年研發預算提高58億美元,而今年他們的整個研發費用要超過200億美元的水平(高於去年的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1421億元。

華為要想保持領先,科技創新是必不可少。之前任正非就曾表示,華為每年研發經費中,約20%—30%用於研究和創新,70%用於產品開發。華為已將銷售收入14%以上用於研發經費。未來幾年,每年研發經費會逐步提升到100-200億美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華為為何一直保持高研發費用,原因在於5G技術的投入,而華為也是業內少數能夠提供5G端到端服務的廠商。對於5G技術,華為一直底氣信心十足。此外任正非也在採訪的時候透露華為在6G技術上的投入,其早已行動,並表示華為對於6G的研發也是領先世界,同時判斷6G將會在十年以後才會正式投入使用。

對於2019年美國的封鎖,任正非表示2019年的銷售收入增長接近20%,利潤大幅度增長,這就證明了客戶對華為的信任並沒有因為美國對我們打擊而產生影響。

有消息指出,華為去年在美國採購了187億美元(約合1324億元)的零部件,過去只有110億美元,大幅增加了對美國零部件採購量。

雖然面臨美國政府方面的制裁和封鎖,但是任正非表示拋開一些其他因素,華為與美國公司方面的合作都是暢順的,並且他強調華為手機、5G基站是可以不用美國元器件的,不過目前並無必要走到那一地步。(校對/譚倫)


2.OPPO帶全鍵盤的保護殼專利曝光,手機秒變掌上電腦

集微網消息 近日OPPO申請的一份智慧型手機外觀設計專利曝光,專利文件顯示,其將QWERT全鍵盤容納進了手機的保護殼之中。

全鍵盤與九宮格之爭從功能機時代延續至智能機時代,雖然某種意義上,全鍵盤已成為復古的元素之一,但仍有大量忠實擁躉存在。尤其在需要頻繁在手機上輸入字體時,外置的全鍵盤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此前就曾有日本網友推出Physibo,為iPhone X/XS和11 Pro加上物理鍵盤保護套。

今年三月,歐洲一家公司Planet computer發布了一款名為Astro Slide 5G Transformer的新機。這款新機一大亮點就是支持側滑全鍵盤,可以瞬間變成一臺掌上電腦。此前,諾基亞和摩託羅拉等品牌都曾有先例。不過這也讓這款手機不得不增加厚度和重量。

而OPPO的專利設計顯然是兼顧掌上電腦需求和機身厚度的選擇。當然,目前尚不清楚OPPO是否有為其新機推出此配件的打算,鍵盤式保護套是否真的有用,也尚待市場驗證。

事實上,OPPO一直是業界勇於「嘗鮮」的典範。從超窄邊框到水滴屏再到機械升降,從有線閃充到無線閃充再到隔空充電……OPPO一直是探索黑科技的先鋒。其Find系列直接以探索命名。此前有媒體認為,OPPO在技術上的突破以及外觀上的創新,將是國內手機市場的「一枝獨秀」。(校對/諾離)


3.【專利解密】晶訊聚震新型FBAR射頻濾波器助力5G市場

【嘉德點評】晶訊聚震所改進的FBAR濾波器,其空氣腔體嵌入矽柄的二氧化矽層,能夠大大提高濾波器的性能。隨著5G的發展,該濾波器必將大規模應用於射頻前端市場,發揮其性能優勢。

集微網消息,近些年射頻前端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Yole Development報告預測,濾波器市場從2017-2023年將增長3倍左右。而在前不久,晶訊聚震科技有限公司在珠海正式發布了其自主研製的B41全頻段FBAR濾波器,在支持高功率的同時可以縮小封裝尺寸,擁有大帶寬、高帶外抑制以及低插損等優異性能。

射頻濾波器廣泛應用於無線通信領域,用於對特定頻率帶寬內的信號進行選擇並進理,濾波器核心為一組諧振器,其質量由品質因子Q和壓電薄膜的K2eff給出。為最大化濾波器性能,諧振器使用獨立體聲薄膜構成體聲波濾波器(FBAR),由於薄膜只有在其被使用的邊緣周圍被支撐,因此底電極與載體晶圓間存在一個空氣腔體,影響了FBAR濾波器性能的進一步提高。

在這種情況下,晶訊聚震公司於2018年6月21日提出一項名為「製造具改進腔體的單晶壓電射頻諧振器和濾波器的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1810640995.6),申請人為珠海晶訊聚震科技有限公司。

此專利提出一種FBAR濾波器裝置,包括一個諧振器陣列,每個諧振器包括夾在第一和第二金屬電極之間的單晶壓電薄膜,其中第一電極由空氣腔體上的支撐薄膜支撐,空氣腔體被嵌入矽蓋上的二氧化矽層中,具有穿過矽蓋並進入空氣腔體中的矽通孔。

圖1 腔體限定的諧振器和濾波器流程圖

圖1展示了具有改進腔體限定的壓電射頻諧振器和濾波器設計流程圖。首先製造第一部分A,在矽柄的二氧化矽塊上提供支撐薄膜,溝槽穿過二氧化矽層,第二部分B由可拆卸載體襯底上的壓電薄膜組成,進而將金屬電極夾在壓電薄膜與支撐薄膜之間,然後在步驟D中移除載體襯底,休整壓電層和電極,並施加鈍化層、黏附層和上電極。在每個濾波器陣列周圍製造堅硬的框架,利用框架和焊端製造具有鍵合層的蓋子陣列,放入濾波器陣列。最後削薄穿過矽蓋至二氧化矽的矽蓋蝕刻孔以及部分陶瓷薄膜和塞孔。

圖2 製作金屬層支撐薄膜流程圖

圖1中的支撐薄膜由沉積到矽蓋上的二氧化矽層組成,其製作方式如圖2。利用蝕刻技術穿過薄膜、二氧化矽,並在支撐薄膜31上沉積諸如氮化矽的耐蝕刻塗層,並將其沉積到溝槽圖案,在蓋子上創建對準標記,並用抗蝕刻塗層作為溝槽的襯裡,然後用濾波器填充溝槽。接下來移除填充物圖層,對下支撐薄膜進行拋光並沉澱黏附層、電極層以及鍵合層。由於濾波器陣列包括支撐膜和難以製造尺寸精確的單晶薄膜、以及鈍化層和電極,因此最好在蓋子上製造密封環,並將具有密封環的蓋子和接觸疊層附接到其餘結構

以上就是晶訊聚震所改進的FBAR濾波器,其空氣腔體嵌入矽柄的二氧化矽層,能夠大大提高濾波器的性能。隨著5G的發展,該濾波器必將大規模應用於射頻前端市場,發揮其性能優勢。

關於嘉德

深圳市嘉德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由曾在華為等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多年的智慧財產權專家、律師、專利代理人組成,熟悉中歐美智慧財產權法律理論和實務,在全球智慧財產權申請、布局、訴訟、許可談判、交易、運營、標準專利協同創造、專利池建設、展會智慧財產權、跨境電商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校對/holly)

相關焦點

  • ...晶訊再發濾波器新品;華為哈勃投資的鯤遊光電,晶圓級光學晶片...
    2017年150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35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4%。其中作為射頻前端最大市場的濾波器從2017-2023年將增長3倍左右,複合增長率達到19%。而目前射頻濾波器晶片市場主要被Broadcom、Skyworks、Qorvo、村田等美日國際巨頭壟斷,國內自給率較低。近日,晶訊聚震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晶訊) 在珠海正式發布了其自主研製的B41全頻段FBAR濾波器及 B40 濾波器。
  • 晶訊自研B41全頻段FBAR濾波器推出,採用獨家的單晶薄膜電極技術
    > 近日,晶訊聚震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晶訊)在珠海正式發布了其自主研製的B41全頻段FBAR濾波器及B40濾波器。據《5G對手機射頻前端模組和連接性的影響-2019版》報告預測,行動裝置及WiFi連接部分整體射頻前端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150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35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4%。其中作為射頻前端最大市場的濾波器從2017-2023年將增長3倍左右,複合增長率達到19%。而目前射頻濾波器晶片市場主要被Broadcom、Skyworks、Qorvo、村田等美日國際巨頭壟斷,國內自給率較低。
  • ...華為5G專利申請全球第一;正牌Supreme在華成功註冊商標|投資者...
    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的研發投入與市場開拓。SynSense是一家以類腦技術為主線,專注於邊緣運算,開發超低功耗、低成本邊緣運算智能處理器及傳感器。(36氪)比亞迪高管透露:與華為合作HiCar系統已進入最後調試階段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近期在微博透露,比亞迪將與華為的合作推新款智能汽車。
  • 華為再定全球標準、庫克年薪超1億美元、微軟推「行星計算機」
    ,並申請自動駕駛專利 2.傳富士康將在印度擴建工廠組裝iPhone 3.阿里股權曝光:馬雲持股降至4.8% 4.蘋果CEO蒂姆·庫克2019年薪酬總額超過1.33億美元 5.亞馬遜稱通知員工從行動裝置卸載TikTok的郵件屬於誤發
  • 【專利解密】華為光脈衝削波器,為人眼提供安全保障
    【專利解密】華為光脈衝削波器,為人眼提供安全保障;2.美監管機構駁回請願書:沒發現特斯拉有突然加速故障;3.全息顯示初創企業與松下達成合作 將AR技術推向車載領域1.【專利解密】華為光脈衝削波器,為人眼提供安全保障;【嘉德點評】華為的光脈衝削波器專利,可以使雷射產生足夠短的脈衝以滿足某些雷射雷達應用的距離要求,比現有方法更適用於飛行時間雷射雷達應用,同時不會超出人眼的安全限制。
  • 華為究竟是怎樣的專利大戶?麥匯為您揭曉專利的意義
    根據麥匯網的統計顯示,儘管華為在 2020 年經歷了一些起伏,但研發工作並沒有停止,截至 10 月,華為共申請了 8,607 項無線技術專利,超過了高通申請的數量,成為全球申請無線通信專利最多的產業。高通以5,807項專利申請排名第二,Oppo以5,353項緊隨其後。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華為申請專利,王思聰股權被凍結,鬥魚發行價11.5
    華為新專利公布:一種拍攝月亮的方法和電子設備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華為的一項新專利,名為《一種拍攝月亮的方法和電子設備》。該專利於今年2月22日申請,6月28日公布,申請人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該專利介紹稱,該方法可以在普通拍攝模式下,或者非專業用戶的拍攝過程中,拍攝出輪廓清晰、晶瑩美麗的月亮,提高用戶的拍攝體驗。
  • 好消息傳來,華為又宣布一項新專利,美科技界:是我們幫了華為
    華為申請的新專利對一家科技公司來說,專利數量是非常重要的評判標準,因為專利數量越多,代表企業科研實力越強。有時候一項重要的專利技術,是可以改變行業發展軌跡的。以華為在國內科技公司的地位,掌握了大量的專利技術。涉及到各個方面,有手機充電,屏幕修復專利還有電池技術等等。任何一項專利的研發,其背後都是工程師不懈的努力。
  • 中國發明專利授權榜單出爐:又一手機巨頭崛起,緊追華為排名第二
    企業之所以能實現全球領先,關鍵就在於對技術創新的執著,每年將銷售收入的7%投入研發。全球半導體技術發明專利申請量位列全球前三甲,在中國大陸半導體顯示領域穩居頭名;此外還在柔性AMOLED、傳感、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取得諸多創新成果,位居中國企業人工智慧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前列。
  • 國產品牌研發是啥水平?這份全球無線通信專利排行榜「道出」實情
    關於前面所提到的這一問題,IPRdaily中文網給出了答案——在11月19日之時,IPRdaily中文網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2020年全球無線通信網絡技術發明專利數量申請排行榜(TOP100),其中華為以8607件專利申請量位列第一,OPPO以5353件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三,中興以1628件專利申請量排名第8,vivo以1518件專利申請量排名第9,前十位置中國企業佔了四席之多。
  • 全球一周專利追蹤:華為和高通握手言和 支付18億實現交叉許可
    達成協議:華為與高通握手言和 華為需支付18億美元7月30日,高通宣布與華為就專利使用費爭端達成和解,華為將在第四財季支付18億美元的和解款項,持續很久的專利糾紛終於告一段落在此次和解協議中,高通與華為還籤署了一份新的長期全球專利許可協議,這份協議中包含一項交叉許可,即高通授權華為可以使用其專利技術,並可回購華為某些專利的權利。專利法修正案草案:強化外觀設計保護,激發「微創新」在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時代,「微創新」正在成為撬動行業變革的新支點,但創新者卻面臨專利保護難的困境。
  • 【進展】華為申請多個與鴻蒙系統相關的商標
    1.華為申請多個與鴻蒙系統相關的商標2.【專利解密】京東方AMOLED像素補償,帶給你全新的觀看體驗3.蘋果和博通要求法院推翻11億美元的Wi-Fi專利侵犯裁決4.兩個月內第三起!谷歌再面臨重大反壟斷訴訟5.支付寶關聯公司申請「手機智能回收箱」專利1.華為申請多個與鴻蒙系統相關的商標集微網消息,天眼查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近日新增多條與鴻蒙系統相關的商標申請信息,分類均為09-科學儀器,包括HarmonyHiLink、HongmengConnect、HongmengHiLink、HarmonyConnect等,不過商標狀態仍處於申請中
  • 同齡的臺積電和華為背後的專利和創始人
    二、臺積電早於華為申請第一件專利臺積電成立時是研發為主,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和能力;華為成立時是代理商,歷經多年磨難後才啟動研發。1987年7月10日,也就是成立不到5個月,臺積電申請了第一件專利。在華為1995年申請的5件專利中,餘承東作為第一發明人申請了一件名稱為「基於程控交換機的蜂窩式集群系統的通信方法及系統」的發明專利,鄭寶用作為發明人申請了一件名稱為「一種集中/分布式高速數字T型交換網絡」的發明專利。
  • 巴菲特靠蘋果4個月賺400億美元;華為5G手機銷量超三星成全球第一
    超1500萬部!一季度華為5G手機出貨量首超三星成全球第一7月17日,在華為雲網際網路峰會上,華為終端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華為5G手機中國市場份額已達63%,全球5G手機出貨量份額達40%,領先三星,市場第一。截至一季度末,華為5G手機全球發貨量超過1,500萬臺。
  • ...IDC:今年全球智慧城市投資1144億美元;浙江計劃新基建投資近1萬億
    (安防知識網)IDC:全球智慧城市支出將在2021年開始逐漸提高增長速度 IDC的最新預測顯示,至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場相關投資總額將達到1144億美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11.1%,低於2019年12月發布的18.9%增長預測。
  • ...頭條:字節跳動將訴諸美國法院,華為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一,英國...
    我們將全力採取一切可行的措施,確保法治不被摒棄,我們的公司和用戶獲得公正的對待。如果美國政府不能給予我們公正的對待,我們將訴諸美國法院。餘承東: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超越三星成為全球第一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表示,如果沒有美國限制,華為手機出貨量去年就能趕超三星,全球遙遙領先。
  • 全球超10億美元的富豪:印度有105人,美國有620人,中國有多少?
    到了2019年,中國GDP已經達到近100萬億元,而印度也躋身全球5大經濟體的行列當中。隨著全球各國的GDP不斷增長,那麼各個國家富豪掌控的財富也發生了變化,其實人們更關心的是富豪的排名情況,以及各個國家富豪的人數情況,我們可以從胡潤公布的富豪榜中一探究竟。
  • 【解密】OPPO「捲軸伸縮屏」終端的黑科技;華為公開無人機相關專利...
    1、【專利解密】未來科技窗口?OPPO「捲軸伸縮屏」終端的黑科技2、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公開無人機相關專利3、訴訟糾紛接連不斷,光祥科技終止創業板IPO!4、人民日報:為完善全球智慧財產權治理體系貢獻中國力量5、培養高質量智慧財產權人才
  • 【解密】努比亞 α 首款柔屏腕機;蘋果高通雙對決下周開庭;全球5G專利排名前10竟有鴻海;
    不過外媒指出,該訴訟的一個明顯不準確之處是,其將蘋果的「主要營業地點」確定為1 Infinite Loop--該公司的官方公司地址於2018年2月改為Apple Park。今年二月,一家名為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的公司,就打著LTE蜂窩標準專利的稱號,向蘋果「碰瓷」。
  • 智東西周報:任正非稱新榮耀應該將華為視作對手 中國AI專利申請...
    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達到了770億元,人工智慧企業超過了260家,已成為全球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地之一。4、中國AI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越美國11月23日消息,今日,《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在烏鎮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