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展中國」馮劍平中國畫作品欣賞

2020-12-21 藝展中國yzchina

馮劍平簡介

馮劍平,1984年7月生,廣東陽東人。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15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獲專業碩士學位,師從謝少威教授。現為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廣東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中國畫學會理事,廣州國家青苗畫家培育計劃三期傑青班畫家,佛山市藝術創作院·佛山畫院院聘畫家,雲南大學昌新國際藝術學院教師。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展覽並獲獎,其中2016年,作品《早春》獲「中國百家金陵」(中國畫)「典藏作品」獎(最高獎),在2019年十三屆全國美展中,作品《舞春風》被評為「進京作品」。

2019年:

《舞春風》獲廣東十三屆全省美展優秀獎,並評為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

「青青之苗--青苗二期優秀畫家匯報作品展」(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花間逸趣·當代中國花鳥畫邀請展」(西安)

《嶺南春早》入選「粵港澳」美術作品展(最高獎)

2018年:

「茁壯--青苗二期·2018年度匯報展」(廣州);

《冬閒》獲第二屆「國青杯」全國高校藝術與設計作品展教師組一等獎,中國人生科學學會;

《早春》入編《四十·四十--廣東中國畫(細筆)「時代印記/精品獎」》,廣東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

《嶺南春早》入選「工以載道--廣東省第七屆中國畫(工筆)展,廣東美協;

「院風新象」中國畫創作研究院青年畫院學術邀請展(北京);

「工以致象」--南方新銳當代工筆作品展邀請展(廣州);

「一帶一路 嶺南海絲」--青苗畫家「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寫生匯報展(廣州);

2017年:

《春語》入選「慶祝十九大召開--廣東美術作品展」(最高獎),廣東美協;

《初春》獲「第十三屆廣東省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展」優秀獎,廣東省文化廳;

「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特展,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美術家協會;

《春語》入選「逐夢·威海衛」2017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

「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中國百家金陵(中國畫)獲獎作品」 特展(中國,香港);

「同學·當代工筆九人作品展」,(廣州,珠江美術館);

「千年古宣--百家金陵獲獎作者晉京展」邀請展(北京,千年古宣美術館);

「廣州國家青苗畫家培育計劃」二期第四回展,(廣州);

適逢其會--青苗二期優秀作品與廣州畫院青苗專家主題創作匯展,廣東美術館;

2016年:

《早春》獲「中國精神--2016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典藏作品獎(金獎),中國美協;

《和平》入選「工在當代·2016年第十屆中國工筆畫作品展」,中國美協;

《暖冬》獲「第三屆廣東嶺南美術大展」優秀獎,廣東美協;

《寫生小品系列》入選「廣東畫家筆下的世界」邀請展,廣東文聯藝術館;

《春眠不覺曉》入選「2016年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廣州美展」,(廣州藝術博物院);

2015年:

《暖冬》入選「中國大連首屆中國畫大展」,中國國家畫院青年畫院;

2011年:

《鄉土情》入選「全國第八屆工筆畫大展暨中國新農村建設成就繪畫展」,中國美協。

「繪事後素」顯本色韻致

——劍平兄其人其畫

文/劉寧

面對當今社會色彩紛繁、資訊爆炸、圖像泛濫等信息化衝擊實況,身處其中的各類藝術家們不免要尋覓適合自身且具有獨立價值的表現方式和發展之道。在當代工筆畫壇裡便有這麼一位厚積薄發的後起之秀——青年藝術家馮劍平。他敏銳地洞察到在工筆畫表現語言上值得求索的那個至妙方向,無懼打破程式化繪製效果的風險,靜心沉澱數年並精心切磋琢磨畫理與畫法,創作出《早春》、《冬閒》、《舞春風》、《和平》及《寫生小品系列》等以無色的黑白灰調、靜穆的形式法則、衝淡的素樸氣氛為主要特徵的系列作品。對於其作品之精到,境地之悠然,筆者希望援引《紅樓夢》中寶釵形容白海棠「淡極始知花更豔」這句詩以喻之。

《舞春風》 中國畫

210x160cm 2019年 紙本

《和平》 中國畫

178.5x97.5cm 2015年 紙本

《嶺南春早》 中國畫

180x85cm 2018年 紙本

《早春》 中國畫

2016年 216x140cm 紙本

在談論藝術家時,我們習慣將其放進他們自己的語境和他們身後的故事中來理解。常言道「畫如其人」,若要解讀一幅繪畫作品獨特風貌的由來和形成,我們需要試著了解該畫的創作者:劍平兄是我所熟識的畫家中,對藝術有著最近乎完美理想追求的使命者。如果生活中遠遠地看到一位身著素色衣裳、質料無華的年輕人正在朝你打招呼,估計便是他了。謙遜平和、踏實勤懇是他一貫作風的註腳,偶爾流露出的銳利也只是在專業上的「較真」,那些平淡雋永卻又暗藏玄機的畫作恰是其人格調的說明書。《論語·八佾》中記載「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這是中國美學史上的經典案例之一,意為首先要有白色底子,然後再其上進行繪畫。夫子的理念在於強調良好本源質地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加工並能彰顯本色之美是為美的極高標準。此標準融於中國人的基因骨血,綿延數千年至今不衰,尤其對後世文人畫影響甚深,以至於對畫面品質的評論無法忽視其作者的品格。若以此來預估劍平兄的藝境之途,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確具備在未來畫面上揮灑形象與意象的虔敬而淳厚的底色資質。

《春風細語》 中國畫

200x50cm 2020年 紙本

《夏日》 中國畫

174x38cm 2019年 紙本

《小息》 中國畫

70x70cm 2019年 紙本

明確了畫家底色,接著即可圍繞著「繪事後素」來用視覺觸摸其畫面的「底色」。此處「底色」包含兩部分:其一,仔細觀察劍平兄作品中實際的背景色處理,會發現那一幅幅看似無色的背景都是在畫家精心營造下呈現的。畫家通過反覆的噴灑,不厭其煩地推敲底色的最佳程度,如此這般才獲得了似有似無但冷暖傾向明確、情緒飽滿的背景氛圍,巧妙利用了宣紙的潔淨質地,加以微妙地處理,並恰如其分地保留了不同宣紙原本的質感,給予後續步驟中物象表達的充分空間。其二,站在實體「底色」的階梯上,欣賞者能夠感受到的畫面整體格調韻致便是另一層「神」的「底色」,對於這樣摸不著的虛幻存在,我們可以從具體畫面中略窺一二。例如他的花鳥小品《二喬》,各個形象在其位置經營下疏密有致,兩隻互相依偎的斑鳩、玲瓏有致的太湖石、馥鬱的國色牡丹和一片裝飾感與自然感適中的葉片大小如分、高低錯落、你我呼應,漫溢著某種幽鎖卻不孤悽的氣息;牡丹的渲染技法上將黑、白推展到一定程度的極致,你看它是平塗,實際上分染層次十分清晰;斑鳩渲染方面可見其傳統功力之紮實,薄中見厚、實中有虛。小品《賞花》一作中有趣的地方在於其將中國易學「陰陽」觀念在構圖方面的嘗試,為畫面意境「底色」奠定哲思基礎。又如他近幾年的代表作之一《早春》,刻畫功夫自不必說,關鍵是他做到了突破既有程式,實現了將傳統造型技法與現代視覺觀念的結合。可貴的是這種結合靈動不生硬,既有「疏影橫斜」的梅枝、「枯瘦皺透」的怪石等古典意象,又有對點、線、面等構成規則的研究成果,還有對「火雞」等傳統畫面稀有形象的化用,而且開闢了一種工筆花鳥畫的當代表達新「語彙」。畫面雖然製作精良,但畫家力求毫無矯揉造作之態,我們知曉這般萬物自得的意境背後是默默地辛勤耕耘。作為青年工筆畫家,劍平兄的寫意也並不遜色,從《植物園寫生之八》、《海風》等寫生作品中,除了畫面的完整性之外,我們還可以清楚地體會到他寫意的筆墨功力。他曾說過;「畫工筆,在用筆的時候,更應該以『寫』的手法去完成畫面。」或許正是他的這種觀念,在他的寫意作品中也體現出筆墨的酣暢淋漓,就像《華南植物園寫生之七》,釋放了他在水墨活用方面的才氣,尊重自然造型,用筆沉著溫潤,特別那一抹秋香紅宛若淡妝的佳人被墨色襯託的空靈綽約......

《鄉土情》 中國畫

118x88cm 2008年 紙本

《四月》 中國畫

55x55cm 2017年 紙本

《立冬2》 中國畫

55x55cm 2017年 紙本

南粵之地常年悶熱潮溼,劍平兄生於斯長於斯,度過了他多年的求學與研究生涯,這樣的氣候某種程度上對他而言是種修心的鍛鍊秘境。他就像是在客觀外物中跋涉與參悟,逐漸發現自然造物神奇的實驗員,緣其擁有純粹本真的好奇心、與生俱來的使命感和日月不怠的意志力。曾聽他言說對於下個階段的藝術追求又有新穎的規劃,將會繼續研究學習傳統、突破他人和自己的程式並不斷塑造和詮釋煥然一新的藝術形式與內涵,我們拭目以待。

——己亥夏月寫於穗城廣東技術師範大學

《海風》 中國畫

38x32cm 2017年 紙本

《歲月》 中國畫

40x32cm 2017年 紙本

《北鬥鄉》 中國畫

42x42cm 2018年 紙本

《農舍》 中國畫

33x33cm 2017年 紙本

《華南植物園寫生之七》 中國畫

33x33cm 2018年 紙本

相關焦點

  • 「藝展中國」李樹成中國畫作品欣賞
    由中國新聞網,鳳凰網,中國網,中華網,中國企業報導,新浪網,搜狐網,中國財經網,易網等20多家權威媒體,報導展示藝術作品,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同年6月23日,參加宜賓『古建與書畫之美,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 同年8月12日,參加乳山『永遠的豐碑.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共和國成立68周年暨乳山首屆全國著名書畫家藝術邀請展』;同年11月2日應邀參加北京『心納萬境』首屆國展美術名家作品展』。
  • 「藝展中國」孫龍超民族人物手卷作品欣賞
    手卷一《裡湖春雨》作品欣賞《裡湖春雨》460x30cm《裡湖春雨》局部一《裡湖春雨》局部四《裡湖春雨》局部五《裡湖春雨》局部六手卷二《圩上春秋》作品欣賞2011年作品《書店街北口》獲河南省第十屆中國畫藝術展優秀作品獎;2012年作品《六月天》獲河南省第十一屆中國畫藝術展優秀作品獎;2013年作品《堅強玉樹之二》入展河南省第四屆人物畫展;
  • 「藝展中國」張廣利繪畫作品欣賞
    1、作品《油菜花香》榮獲中國美協主辦,」悲鴻精神」第二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並收藏。2、作品《油菜花開金滿山》,榮獲中國美協主辦,」築夢威海衛」2017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會資格並收藏。。3、做品《大山深處有人家》,榮獲中國美協主辦,「鄉風墨韻」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展並收藏。4、作品《山水清音》,榮獲中國美協主辦,」八荒通神」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入選。
  • 「藝惠藏」中國畫壇重要代表人物鄭乃珖及其兒子鄭大幹作品欣賞
    鄭乃珖鄭乃珖(1911—2005),號璧壽翁,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精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獸、青銅器皿、蔬果時鮮等;能工擅寫,工寫並用;在意境、取材、構圖、用線、敷彩、題款諸方面均突破前人藩籬,作出開拓性貢獻;作品曾參加歷屆全國美展並獲獎;作品為中南海、天安門、人民大會堂及中國美術館等珍藏;曾任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
  • 「藝展中國」逸氣山水·清風徐來——霍群洪國畫山水作品欣賞
    作品入展:一、《天地人間》《天地人間之一》入選第二、三屆「白山黑水 美麗四平」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美協主辦)二、《淨土》入選第二屆「湖南.中國畫雙年展」(中美協主辦)三、《田園之韻》入選「浙」裡風景獨好--「巨變」美麗鄉村藝術生態展(浙江美協主辦)四、《煙雨江南》入選「鄉村振興.美麗路橋」浙江省美術作品展(浙江美協主辦)五、《家園》入選「剿滅劣V五類水」
  • 「藝展中國」黃國強中國畫作品欣賞(焦墨風景、人物系列)
    黃國強的作品曾在澳大利亞、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法國、奧地利、德國、香港、哈爾濱、北京、上海、蘭州、威海、濟南等國家和地區舉辦畫展和學術講座。作品《雪蓮》由文化部選送參加摩洛哥第三十三屆國際蒙地卡羅繪畫大展。個人傳略錄入《中國現代美術家名人大辭典》、《世界當代書畫名家大辭典》和日本向陽社出版《中國國畫家名鑑》。
  • 「藝惠藏」殿堂畫家陳清泉的作品的山水畫雄偉壯闊多神秀氣象萬千
    歷年來,像李可染、傅抱石、關山月、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劉海粟等畫作進入最高殿堂的畫家,他們的作品價格早已是普通人不可及。當代國家級殿堂畫家陳清泉的作品,藝術造詣高深,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將會成為名震畫壇的一代宗師!我們該不該去學習欣賞國畫,這個問題是見仁見智的,中國人必須要懂得,或者不必懂得欣賞中國畫似乎都是個人意願問題。
  • 「藝展中國」著名女畫家郭蓉華繪畫作品欣賞
    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四川分會會員,四川省中國畫學會女畫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巴蜀書畫藝術院女藝術家委員會會長,成都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成都市美術家協會雕塑學會副秘書長,四川美術學院成都校友會常務副會長,四川當代油畫院聘用畫家。
  • 「藝展中國」艾有生書法作品欣賞
    艾有生教授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書法大賽中獲獎及入展。其中部分作品被海內外知名人士或著名景點,如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金山寺、寶峰寺、中國好節目組委會、中國香港澳門等地收藏。其研習書法心路歷程及書法作品先後被中國教育電視臺、江西電視臺、南昌電視臺、南昌晚報等新聞媒體予以專題報導。艾有生教授先後應邀親筆題寫:「永修縣人民醫院」、著名景點幸福水庫「湖波亭」、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紅酒「天鵝莊孔雀」、「中國福利彩票第一收藏館永豐分館」等等。
  • 「美美與共——江蘇山東中國畫名家作品交流展」·林兵
    「美美與共——江蘇·山東中國畫名家作品交流展」作為大眾報業集團成立20周年這一主題的最後一個慶賀活動,11月27日在山東新聞美術館精彩亮相。來自江蘇的七位畫家與我省七位畫家組成的「南北」中國畫陣營,以畫對話,展開了文化藝術交流的新篇章和新徵程。國畫在江蘇有著豐厚的傳統積澱,畫派眾多、名家輩出,在當代也展現出了美術事業繁榮發展的新氣象。
  • 「藝展中國」王家增繪畫作品欣賞
    2017年6月 《無名之地》 上海半島美術館/上海2016年4月 《城跡》 中國產業金融博物館/瀋陽2015年4月 《王家增作品展》 悅美術館/北京2015年2月 《城跡·王家增作品展》中國金融博物館/北京2014年8月 《工業印痕》
  • 「津門網」中國畫壇最具學術與價值潛力推薦畫家,趙一農作品欣賞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趙一農山水畫高研班導師,中國國家畫院範揚工作室畫家,河北美院特聘教授,中國華夏萬裡行書畫家協會理事,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會員,《OPIENTAL 藝術焦點》雜誌藝術顧問,全國百家收藏籤約畫家,中國畫壇最具學術與價值潛力推薦畫家,國際集郵文化中心授予「中歐藝術交流大使」榮譽稱號。
  • 「藝展中國」周思中陶瓷藝術作品欣賞
    (79)《清宮瓷胎畫琺瑯》《讀者欣賞》2015年03期(80) 《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與景德鎮的未了瓷緣(上)(下)》《景德鎮文化》、2014年第3期、第4期,中國文史出版社。7、陶藝作品《秋色綻放》等刊《中國陶瓷》藝術版2012/06期。8、2012年7月,作品《光之創世紀夜與晝》高溫色釉瓷板在2012年中國風學院派陶瓷藝術作品專場拍賣會上以8萬元成交拍出。
  • 「藝展中國」張志偉油畫作品欣賞
    觀賞他的這些極具光影美感的作品,很容易讓審美感受溯回到倫勃朗的夜巡上去,藉助光影的集中與散化,讓物象在畫中各佔其位,經過錯落有致的鋪陳表現主客,調動視覺,收穫了觀之不盡賞心悅目的審美效果。《局部4》正是因為張先生的超寫實油畫是真正的油畫藝術,所以他可以用藝術的形式,去承擔弘揚審美正能量的大義,創作了一大批主旨弘大、貼近現實的油畫作品。無論是風景還是人物都以時代精神為靈魂。
  • 「藝展中國」秦風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作品以「後現代水墨」而著稱,是被博物館及藝術機構收藏作品最多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作為一個橫跨東西方文化的藝術家及學者,秦風的作品詩意般地兼容了西方表現主義哲學的浪漫與中國書寫式的氣韻,通過多媒介研究創作,傳統與現代材媒的研發與應用,使形式語言和表現語言更具東西文化精神品格的兼容。構建並形成個人獨特的語言和風格。他的作品既有東西方傳統文脈的淵博與融合,又呈現出東方哲學式抽象表現。
  • 著名畫家沈向然,「每日一歌」中國畫作品欣賞
    「每日一歌」是畫家沈向然的追求和快樂理想,這裡我們已經介紹了多次的沈先生「每日一歌」作品。每日一歌。2021新年伊始,心情沉鬱的一年終於過去,開啟的新年給了我們冀希的新願景,新希望。祈願祖國昌盛安祥,祈願我們平安如意。元旦時節風和日麗,心情也為之大暢,乘興小畫幾幅,學畫之人,無論好壞,唯有作畫,以讚美之心敘寫祖國河山才是最為敘暢之事。元旦所繪拙作,笑鑑!
  • 「2020當代書畫傑出藝術家」何劍明作品欣賞
    當今畫壇,從事意象水墨的畫家不少,但真正能找到獨創性的很少,這方面取得成就的代表畫家有臺灣的畫家劉國松、肖全鵬,大陸的吳冠中和周韶華,十五年前劍明先生有幸和現代國畫大師肖全鵬先生在一起有過合作創作和交流,受益匪淺,對蕭先生所作的現代國畫很是欣賞和仰慕,在蕭先生的鼓勵下,劍明立志在國畫的變革和創新上有所作為,歷經十多年的創作實驗,現在終於找到了自己獨創的表現語言和繪畫風格。
  • 「悠然見竹篁」竹語·高曄中國畫作品展
    2018年10月11日下午,竹語——高曄中國畫作品展在簡素藝術文化空間隆重開幕,在金桂飄香中傳遞出繪畫作品的恬澹之趣與素淡意境
  • 重磅 |「翩翩小畫家 常玉藝術徵集展」開始徵集作品
    曾策劃組織的藝術活動包含:2019東南偏南——當代新銳藝術家邀請展、2019 後園——小幅中國畫作品展、2019 廈門素人中國畫作品展、2018 漆·述——2018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外圍展、2018 林兵 流光的痕跡、2018 高級動物——蔡江南藝術展演、2018 造化情緣——巴秋中國畫作品展、2018 化境——陳涵漆畫作品展、2017 回溯與再生——漆的現代性、2016「物質時代的藝術精神」當代藝術展
  • 中國畫名家——畫家米金銘作品欣賞
    成都市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東協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巴蜀畫派促進會副會長、省美協中國畫人物畫會副會長,四川新水墨畫院理事長、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繪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