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30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把自製火鉗、一柄輕巧鉤子,虹葉茗園「兩件套」法寶、閔行莘莊工業區的黃色「垃垃車」這些看似普通的小玩意在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跟著綠容君來看一看吧!
虹葉茗園「兩件套」
「兩件套」中的火鉗長約40釐米,用鋁合金製成,鉤子長度也差不多,用不鏽鋼製成。幾位小區的志願者正在用這套工具翻找、分揀垃圾,還嘖嘖稱讚:「汪老師真結棍,樣樣都會做!」
志願者口中的「汪老師」,就是68歲的小區居民汪志源。「那時我開始做垃圾分類志願者,發現小區裡買的火鉗,用起來一點都不順手。」汪志源說,買的火鉗「身子」太長、「頭」太尖,夾垃圾一方面用不上力,另一方面容易錯位。
兩件套是怎樣成型的呢?
「我晚上睡不著,突發奇想,想自己動手做一個」汪老師說道。於是他就去北京路買了點便宜的邊角料,開始自製分類「法寶」。
他先將鋁合金敲彎,在底部做了兩個捏手的圓圈,又用邊角料做了兩個小圓盤,固定在頂端。「我經過反覆試驗,發現手把長40釐米左右最合適,既符合槓桿原理、能用得上力,又可以夠得到240L標準垃圾桶的底部。」汪志源說。此外,他又用不鏽鋼條做了個簡易夾子,可以將垃圾很方便地夾出來。
閔行莘莊工業區「垃垃車」
在紫雲華庭小區裡,「垃垃車」正繞著居民樓緩緩行駛。車上載有2個幹垃圾桶、2個溼垃圾桶、1個可回收物桶和1個有害垃圾桶。車身展板上印著垃圾分類的宣傳語,小箱子裡裝著水桶,擋板上掛著毛巾和傘架。「垃垃車」還裝了隔板,方便保潔員分揀垃圾,水桶給大家洗手,下雨天撐開大傘,居民就不怕淋溼了。
此外,車把手上還掛著一隻小喇叭,循環播放著「垃圾分類正式開始了,請大家在家裡分好類,我們採取定時定點投放,時間為6點半到8點」。每天早晚,大家一聽到廣播,就知道扔垃圾時間又到了,「垃垃車」在3個點位分別逗留20分鐘至40分鐘。
大家垃圾分類意識的越來越強,這些看似普通的工具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垃圾分類,我們在行動!
素材來源:新民晚報
歷史閱讀 即點即讀
《》
《》
《莫糾結,垃圾分類有邏輯!》
《權威發布丨拒絕收運!對不符合分類質量標準的生活垃圾拒絕收運》
在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