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信息: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及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的研發和應用實踐...

2020-12-26 中國財經信息網

創意信息: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及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的研發和應用實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29日 17:42:03&nbsp中財網

原標題:

創意信息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及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的研發和應用實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及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的

研發和應用實踐項目

可行性研究報告

創意信息

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4月

報告目錄

第一章、總論 ...................................................................................................................... 3

一、項目名稱及建設地點 ................................................................................................ 3

二、建設單位、註冊地址及法定代表人 ......................................................................... 3

三、公司概述 ................................................................................................................... 3

第二章、項目建設背景和必要性 ........................................................................................ 5

一、項目內容概述 ........................................................................................................... 5

二、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 13

第三章、項目前景及可行性 ............................................................................................. 18

第四章、環境保護及勞動安全衛生、消防 ...................................................................... 29

一、環保 ........................................................................................................................ 29

二、勞動安全衛生 ......................................................................................................... 29

三、消防 ........................................................................................................................ 29

第五章、組織機構及人力資源配置 .................................................................................. 31

一、組織機構 ................................................................................................................. 31

二、人力資源配置 ......................................................................................................... 32

第六章、項目投資計劃 ..................................................................................................... 34

一、項目投資概況 ......................................................................................................... 34

二、項目設備概況及選型 .............................................................................................. 35

三、項目開發費用 ......................................................................................................... 37

四、項目推廣費用 ......................................................................................................... 40

第七章、募投項目建設規模與建設進度計劃................................................................... 41

一、 建設工期及投資規模 ............................................................................................ 41

二、項目產品方案 ......................................................................................................... 40

三、募投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 41

四、項目招投標 ............................................................................................................. 41

第八章、項目的經濟效益分析.......................................................................................... 42

第九章、項目風險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 43

一、項目主要風險因素識別 .......................................................................................... 43

二、風險的應對 ............................................................................................................. 44

第十章、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 46

第一章、總論

一、項目名稱及建設地點

項目名稱: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及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的研發和應用實踐項目

建設地點: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區西芯大道28號

二、建設單位、註冊地址及法定代表人

建設單位:

創意信息

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註冊地址:成都市青羊區萬和路99號麗陽天下7-9室

法定代表人:陸文斌

三、公司概述

創意信息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1996年,位於四川省成

都市高新西區西芯大道28號。公司以大數據為核心,依託雲計算、物聯網、新

一代移動通信等基礎技術優勢和多年來的行業應用積累,為通信、電力、政府、

能源、交通、教育、軍工、金融等多個行業的客戶提供大數據產品及綜合解決方

案。業務涵蓋數據採集、數據匯聚、數據處理、數據存儲、數據應用和數據展示

等領域,主營業務包括大數據產品及解決方案、自主可控產品、物聯網業務、技

術開發及服務和5G相關業務。公司各類業務的主要內容如下:

1、大數據產品及解決方案:大數據產品主要包括創意企業級大數據基礎平

臺、智能數據管理平臺、大數據

可視化

產品等。大數據行業解決方案是基於企業

內外部數據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比如電網運行監測、各級政府部門數據聯動的

公共安全能力平臺、城市智慧治理中心、智慧應急等大數據解決方案。

2、自主可控產品:包括單機版資料庫產品、分布式資料庫產品、資料庫服

務平臺、企業級作業系統、拷貝數據虛擬化系統和敏捷數據自服務平臺等產品。

3、物聯網業務:主要為物聯網動力環境監控解決方案,包括基站、機房綜

合監控、移動油機調度管理、蓄電池監控管理、RFID(射頻識別技術)資產管

理、智慧環保綜合雲視平臺等。

4、技術開發及服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數據網絡系統集成開發和技術服務,

即將軟體、硬體與通信技術組合起來為用戶解決信息處理問題的業務。

5、5G相關業務:包括5G分布式微站樣機、eMIMO 5G白盒平臺、eMIMOx8

收發器模塊、eMIMO-B16 TCA刀片等多款5G產品,打造5G垂直行業應用解決

方案。

第二章、 項目建設背景和必要性

一、項目內容概述

本項目以建設

創意信息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及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的研發和

應用實踐為主要建設內容,具體如下:

1、大數據應用雲平臺項目

創意信息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適用

於政務、環保、電力等行業,是從數據採集到數據處理、數據應用、數據管理、

數據存儲、再到數據備份服務的軟、硬體數據分析平臺,其通過「硬體+軟體+

服務」的集成,為政務、環保、電力等不同行業用戶、服務商、數據管理者、消

費者提供基於雲計算的智能化、可定製、

可視化

的數據模型管理平臺,最終形成

面向大數據深加工的核心產品及服務。通過建設「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及新一代智

能網絡通訊的研發和應用實踐項目」,進而在此基礎上實施大數據分析、安全脫

敏、智能備份及提供其他增值服務,一方面可以幫助公司以現有產品作為切入點,

雲化建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數據平臺,更好的滿足現有業務領域客戶;另一

方面,公司可以利用雲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解決虛擬運營商在實際業務開展中

遇到的困難,為其提供差異化服務,豐富虛擬運營商IT服務提供方式,從而獲

取更大的利潤空間。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主要包含「六大自主可控基礎產品開發」和「兩大應

用服務」;經過前期的市場調研工作,結合公司自身優勢,本項目大數據應用雲

平臺的業務應用將優先開發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服務、持續運營個性化流量

應用服務。具體如下:

1.1大數據應用雲平臺

(1)企業級大數據平臺(D+)

企業級大數據平臺(D+)是基於開源Apache Hadoop,綜合大數據市場需求,

打造的企業級大數據平臺產品。產品集成Hadoop生態圈中多種優秀組件,實現

採集、處理、分析、存儲、搜索、算法、服務、安全等全域一體化的數據加工能

力。通過實時動態分析、離線數據模型分析、挖掘、預測等手段,為企業級用戶

提供強大的分析、決策、創新等支撐能力。

D+ 定義

D+ 平臺同步最新的Apache Hadoop 穩定發行版,集成了最新穩定的Pig、

Hive、Ooize、Tez、Storm、Spark、HBase、Solr、Kafka、Flume、Sqoop、Knox、

Ranger、Hue、Zookeeper等組件,極大增強其兼容性、安全性、穩定性, 解決

了版本、組件等相互依賴問題,使用戶能夠專注於數據存儲、處理等業務應用,

而不用關心底層平臺問題。

D+ 體系架構

D+平臺以 YARN 作為架構中心,支持多任務、多負載、多處理方式(從批處

理到交互式處理再到實時處理),擁有企業級大數據平臺所需的關鍵能力——管

理、安全和運營。

平臺全面的功能集包括:集中監管、數據存儲、數據訪問、數據安全等主要

功能。

(2)大數據業務模型平臺(M+)

大數據業務模型平臺(M+)構建了基於大數據業務的PaaS層服務。依託大

數據領域從業人員(業務分析師、業務分析專家、模型設計人員、測試人員、管

理維護人員、服務方和集成商等)的具體需求,構建了大數據業務模型全生命周

期的閉環管理,平臺具備

可視化

大數據業務建模、業務模型自動化部署、模型測

試、

可視化

展示、業務模型調度維護等功能,支撐多租戶的大數據業務模型開發、

共享、授權與管理。

平臺以企業業務邏輯為導向,使數據分析者只關注具體的業務分析邏輯而無

需關注底層大數據平臺的技術細節,極大提高了業務模型開發的速度和便捷性。

新型大數據整體分析模式

M+包含以下幾個主要功能:

可視化

模型開發客戶端:模型設計

可視化

、運行數據

可視化

、模型開發

引擎;

② 認證與用戶管理服務:用戶管理、模型權限自動化分配管理、模型與用

戶權限認證;

③ 模型管理服務:模型庫管理、模型發布、模型類型配置、模型審核授權;

④ 模型調度服務:任務調度引擎、日誌引擎;

⑤ 模型解釋服務:模型自動化編譯引擎、模型自動化解釋引擎。

大數據業務模型平臺一站式大數據綜合架構

(3)大數據數據處理平臺(TROY ETL)

TROY ETL是同時支撐Windows和Linux運行環境的大數據數據處理平臺。

TROY ETL能夠快速便捷的完成涵蓋各種數據結構的轉換、過濾、清洗工作;其

全程的

可視化

操作及監控體系為業務人員、運維人員、開發人員從數據集成設計、

調度運維、功能擴展及支持提供了完善的支撐。

大數據數據處理平臺整體架構

① 大數據層

平臺提供對分布式文件系統的支撐,同時對創意企業級大數據平臺(D+)提供

的大數據環境進行了功能優化,對比其他開源環境擁有更高的執行效率。支撐的

組件包括Oracle、Hadoop、MongoDB、Hive、Kafka、Hbase、Storm等。

② 內核層

平臺內核層作為整個平臺的基礎能力提供層:提供安全加解密、線程管理、

資料庫驅動、消息傳遞、日誌管理等功能,同時可通過插件接口實現對新功能的

自定義擴展。

③ 引擎層

提供作業、轉換、批處理任務、元數據、系統數據交換引擎功能。

④ 應用層

平臺具有:

可視化

的ETL任務設計器、批量的任務調度器、支持動態集群調

度管理器和分級的日誌管理功能。

大數據數據處理平臺特性

(4)數據脫敏(敏感數據管理)產品

創意「數據脫敏產品」是一個適合不同行業和用戶的全方位產品,內置豐富

的敏感數據發現、脫敏算法能夠支持金融、政府、教育、零售等不同行業的數據

脫敏需求;又能支持國內外主流的數據存儲平臺,包括:資料庫、Hadoop大數

據分析、文件等的全面智能的數據脫敏軟體。

與其他脫敏軟體不同的是,創意研發的「數據脫敏產品」是可以與

創意信息

研發的數據敏捷管理平臺CDS產品實現無縫對接,可以在統一的圖形化界面管理

中幫助客戶實現測試、開發和數據分析等多種場景下的應用需求,通過「數據脫

敏產品」的自助服務平臺,適應大型企業、大項目的不同複雜場景的敏感數據管

理,靈活的脫敏算法自定義能力,包括支持混排、替換、隨機、波動等常見的脫

敏算法。脫敏過程全內存的數據處理,保障數據不會在脫敏過程中洩露,部署架

構方面支持集群部署和並行處理,保障大數據分析要求的處理能力。

(5)分布式塊存儲產品

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高效、敏捷的IT服務能力已成為現代企業取得

商業成功的核心要素。資料庫、虛擬化、雲應用要求IT系統更富於效率和靈活

性,而以傳統的高中低端磁碟陣列為代表的「傳統SAN」IT基礎設施是孤立、僵

化、不靈活的,它們在性能、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局限性,無法

始終為客戶提供所需的可擴展性、彈性和靈活性來滿足當今高性能應用程式的需

求,更不用說滿足整個業務的需求。雲計算、虛擬化、分布式、軟體定義技術的

快速發展,促使數據中心的建設目標和技術架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要求實現更

高的效率、服務水平、靈活性和敏捷性。

經過前期的市場調研工作,結合公司自身優勢,本項目中研發的分布式塊存

儲設備具備以下特點:

. 企業級數據服務,充分利用各類高性能標準X86硬體資源,構建高效的

分布式塊存儲架構,可通過高性能的VM專用接口,NBD接口和iSCSI接口供業

務主機訪問,可完整支持虛擬化、雲計算、資料庫等各類企業級應用場景,包括

數據保護,容量優化,快照和克隆,動態分層,SLA保障,安全加密等。

. 彈性化存儲管理,採用完全橫向的擴展模式,可實現真正不停機的動態

擴容,按需配置,隨需擴展

. 高性能,採用Scale-out分布式設計架構,存儲集群內部每個節點可以

並行的對外提供訪問,自動負載均衡等多種性能優化機制,可構建一個高帶寬、

高並發、低延時的高效存儲平臺。

. 低TCO成本,可以不採用同等節點,讓用戶充分利舊原有資源的靈活組

建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TCO成本,且支持動態可擴展的擴容,最大限度保護

已有投資。

(6)備份系統智能分析及自動化恢復驗證平臺產品

研發的備份系統智能分析及自動化恢復驗證平臺,初期以支持當前在金融/

能源/電信運營商中使用比例最高的NBU軟體為基礎,實現針對NBU軟體的備份

系統智能分析和自動化恢復驗證,同時,開發與數據敏捷管理平臺的對接,實現

一套平臺下的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使用,真正將數據的在線、近線、離線管理

落到實處,實時展現當前數據副本的狀態。未來考慮逐步加入客戶當前使用量較

大的其他備份軟體的支持。本期研發的產品還具備以下功能特點:

. 靈活部署方式,提供私有雲和公有雲兩種模式,無縫對接企業內部已有

的NBU備份平臺,鬆耦合的方式獲取數據及驗證

. 圖形化操作界面,通過Web GUI的圖形界面的方式進行操作,設置驗證

策略及分析策略,採用智能數據分析方法將分析結論以動態圖形的方式予以展

現,且可以記錄不同時期的分析結果,實現多維度對比,並給出備份系統當前存

在的問題及建議修改的方式。

. 豐富的接口,提供Restful的API接口,同時可以與北京創意雲智的數

據敏捷管理產品實現無縫對接,從而在提升現有備份系統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在

統一的界面內對客戶的數據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時預留了未來與其他備份軟

件對接的接口,方便與其他備份軟體集成。

1.2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

隨著

工業4.0

以及網際網路+概念和政策的出臺,單一的設備人員本地服務以

及粗放的本地監控服務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客戶複雜的業務需求。結合邦訊

信息在物聯網方面的技術優勢和

創意信息

在大數據技術方面的長期積累,工業物

聯網支撐平臺應用將面向行業客戶提供設備運行情況、數據接入採集,並對採集

的數據進行匯總和綜合分析,最終形成企業設備管理和維護的最佳方案,優化資

源配置。該平臺可以應用於能源行業、智能監控行業、安防行業、基於物聯網的

傳統行業改造。

1.3個性化流量應用

「創意流量」是在基於雲端數據分析的流量

消費服務

,負責對運營商流量的

交易、流轉、兌換、結轉,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通過流量7個維度流量屬性(大

小、時間、內容、位置、質量、流向、流速)的不同配置組合,面向個人用戶、

家庭用戶、企業用戶及相關網際網路流量銷售合作夥伴開展不同類型的流量產品。

2、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項目

隨著3GPP標準Rel15和Rel16的凍結,5G相關的通訊晶片供應商、終端廠

家、系統設備供應商從技術角度陸續公布產品路標和發布時間。國內三大運營商

也相繼推出技術商業白皮書,建立5G應用和產研中心,工信部組織的5G測試已

進入第三階段。

創意信息

根據未來發展規劃,結合技術、市場的資源儲備和對新興5G技術

市場、行業方向的調研分析,在公司首席科學家梁平院士牽頭的技術團隊充分論

證和準備下,確定了公司在5G產業初期的定位主要集中在5G無線接入網(5G NR

RAN)和移動邊緣計算(MEC)方向,具體的產品形態將聚焦在基於SDR(軟體定

義無線電)的5G小基站和開發基於多處理器環境的MEC(移動邊緣計算)系統

平臺。原因在於未來業務的承載在邊緣,智能採集也在邊緣,無線技術的應用也

主要表現在新空口的軟體定義和計算處理上,作為技術入口和產品市場入口,初

期聚焦5G小基站利於集合資源、積累人才,長期看具備技術生長和產品功能進

一步提升的創新條件。

二、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1、項目建設背景

(1)大數據與雲計算、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帶來新的產業發展空間

今世界

,數據是基礎性資源,也是重要生產力。隨著全球範圍內個人電腦、

智慧型手機等設備的普及和新興市場內不斷增長的網際網路訪問量,以及各行各業的

業務數據、管理數據、財務數據不斷增加,加上監控攝像機、電錶等智能設備產

生的數據爆增,數據無時無刻不在急劇上升,並呈現爆發式增長。大數據與雲計

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相結合,正在迅疾並將日益深刻地改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

對數據運營企業而言,首先,基於數據交易即可產生很好的效益;其次,基

於數據挖掘會有很多商業模式誕生,定位角度不同,或側重數據分析(比如幫企

業進行內部數據挖掘),或側重優化(幫企業更精準找到用戶,降低營銷成本,

增加利潤等)。「大數據」的應用與服務正在改變著企業習以為常的經營之道,

一場關係到企業發展的商業變革和技術革命已經到來。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

會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6200億元,2019年中國大

數據市場產值達8000億元,同比增長29%;預計2020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產值將

突破10000億元,達到10100億元。。

(2)政府高度重視大數據應用,國內大數據行業正迎來發展黃金期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戰略導向日益清晰,提出了《中

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行動、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大眾創業·萬

眾創新」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通過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和加強統籌協調為數字中國

的發展提供了新環境和新機遇。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

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牢牢把握信息技術變革趨勢,實施網絡

強國戰略,加快

建設數字

中國,推動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加快推

動信息經濟發展壯大」,將「數字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在中國國際

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當前,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

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對各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帶來

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強調中國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發展,願同各國共享數字經濟

發展機遇,通過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共同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

圍繞「創新發展·數說未來」的主題,共商大數據產業發展與合作大計,為推動各

國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大數

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

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

公共服務高效化。」,「數字中國」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隨著

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革命的爆發,網際網路技術和

大數據、雲計算的融合已經為傳統產業帶來了全新的面貌。在市場需求和產業政

策支持的雙重導向下,大數據服務產業步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公司擬通過本次

非公開發行抓住行業發展的良好機遇,加快公司在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的戰略

布局,進一步拓展市場發展空間、業務領域和客戶群體,從而培育新的利潤增長

點。本次非公開發行是公司根據當前行業外部環境,結合公司的業務、技術基礎,

實施公司業務發展戰略調整的重要舉措。

(3)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萬物互聯的時代即將到來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

料、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製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

做強產業集群。」這是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這

一次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到5G,體現了國家對於發展5G的決心,將發展5G上

升到了國策。

2017年11月,工信部正式發布了5G系統頻率使用規劃,將3.5GHz、4.8GHz

頻段作為我國5G系統掀起部署的主要頻段。2018年3月2日,工信部又提出進

一步加快5G系統頻譜的規划進度,除了中頻段指標之外,還要求提出毫米波、

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的技術指標。

2018年3月開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

中提出,加大提速降費力度,2018年取消流量漫遊費,行動網路流量資費年內

至少降低30%。政府層面引導性降費以及改變收費方式,倒逼通信產業鏈上各環

節加速提高運營效率、提升網絡供給能力;同時資費降低帶來流量增長,產值增

長推動需求升級。此次降價的總體要求實質上將促進4G剩餘空間的滲透(目前滲

透率約65%),同時為5G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市場認知基礎。

另一方面,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通過了其在2018年2月份發布的

IMT-2020草案。這份報告深入探討了5G的最低規格,一個小區的所有用戶共享

20Gbps的帶寬,支持每平方公裡100萬用戶。2018年6月15日,3GPP關於5G

獨立組網的技術標準正式凍結,標誌著5G正式進入可應用階段 。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表示,2020年全球將有第一批國家正式應用

5G,而中國必將是其中之一。在移動通信領域,中國不僅是一個領先國家,還是

創新驅動型國家。

根據中國信通院《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2020年,5G間接拉動GDP

增長將超過4190億元;2030年,5G間接拉動的GDP將增長到3.6萬億元。十年

間,5G間接拉動GDP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24%。

5G通信技術的到來會將

移動互聯

網帶入移動智聯網時代,並由此改變社會。

在5G通信技術下的物聯環境,一個家庭可能會有超過幾十種物件需要連接網絡,

因此需要新一代網絡能夠更高效能利用整體網絡頻譜,能連接更多終端的新系

統。5G網絡建設初期的一段時間內會形成4G和5G並存的情況,隨著整個社會

應用進入智能和物聯應用期後,會逐步進入到5G業務豐盛期和後5G時期,其特

點是萬物互聯初具雛形。

2、項目建設必要性

(1)打開全新的數據運營業務空間,實現技術轉型及發展

大數據時代,「數據為王」或「數據驅動」的業務內涵和模式重要性凸顯,

「大數據」的應用與服務已成為一場關係到企業發展的商業變革和技術革命。經

過多年積累,公司在政府、運營商、能源等行業獲得了一大批優質客戶,這部分

客戶的信息化程度迅速提高,積累的數據越來越多,精細化管理需求顯著提升,

並產生了多類數據變現的戰略訴求。公司現有的僅圍繞數據網絡系統實現和維護

的業務鏈條已很難滿足客戶對數據分析服務的更高層次需求,也很難打開新的運

營業務空間,不利於公司長遠發展。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意在建設

創意信息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及基於平臺開

發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持續運營個性化流量應用,再結合5G和AI研發,

最終形成面向大數據深加工和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的系列核心產品和服務。項目

實施完成後,公司提供的全方位數據服務將能滿足更多的行業和消費者用戶的數

據服務需求,為相關用戶帶來數據價值的同時,推動商業模式的創新,打開公司

全新的大數據應用業務空間,為公司帶來持續的收入增長的同時,實現公司的技

術轉型及發展,完善公司戰略布局。

(2)實現業務的平臺化發展,強化數據分析平臺的可延展性

現階段,大數據行業正從前期粗放型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轉向數據精細化、

深加工服務;因此,開發一個具備強大延展性的大數據應用雲平臺,為行業用戶、

服務商、數據管理者甚至消費者提供智能化、可定製、

可視化

以及模型化的數據

服務平臺,進而形成面向大數據深加工的系列核心產品和服務,將成為大數據業

務發展的重要一步。本次募集資金項目擬研發「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基於大數據、

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適應於政務、運營商、能源等行業和用戶從數據採集到

數據處理、數據應用、數據管理、數據存儲、再到數據備份服務的軟、硬體的數

據分析平臺,其通過「硬體+軟體+服務」的集成,為政務、運營商、能源等不同

行業用戶、服務商、數據管理者、消費者提供基於雲計算的智能化、可定製、可

視化的大數據應用平臺,最終形成面向大數據深加工的核心產品及服務。

(3)響應潛在市場需求,增加公司贏利點,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擬開發邦訊信息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持續運營

創意信息

個性化流量應用。前述應用基於市場實際需求,充分兼顧用戶痛點和市

場同類產品和服務的現狀,是公司響應潛在市場需求和增加公司贏利點的必然選

擇。項目實施利於公司大數據應用雲平臺整體落地。各大應用的市場前景詳見「第

三章、項目前景及可行性」。

第三章、 項目前景及可行性

隨著市場對數據價值認識的持續加深,大數據產品應用範圍正從

移動互聯

網、電子商務、

中小企業

用戶向傳統大中型製造企業、金融、政府、能源、交通

等行業用戶方向發展。但根據Forrest報告顯示,由於缺乏專業的大數據產品,

全球分析所使用的數據只佔已有數據的12%,而國內數據利用的效率顯然更低,

市場迫切需要相應大數據產品以實現數據價值的轉化。本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

景。

1、大數據應用雲平臺項目

公司以大數據應用雲平臺為核心

驅動力

,推動大數據與物聯網、雲計算、能

源、電力、電子政務、環保等關聯產業的融合創新,面向市場實施「大數據+傳

統產業」應用能力構建計劃,加快對傳統資源型產業的信息化、服務化、綠色化

改造。圍繞大數據核心業態、關聯業態、衍生業態,初步建立了以大數據為核心

的「1+N」產業體系,加速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業務、新模式的形成,

構建以創意大數據應用雲平臺為基礎向物聯網大數據、能源大數據、電力大數據、

公共安全大數據、政務大數據等體系為「N」的大數據能力服務體系。

1.1大數據應用雲平臺項目

(1)企業級大數據平臺(D+)

企業級大數據平臺(D+)基於開源Apache Hadoop,是針對大規模分布式數

據而開發的軟體平臺,已經成為企業使用大數據的基石。但是開源的Apache

Hadoop仍然面臨很多挑戰,例如:性能和穩定性有待提升、沒有企業級大數據

完整的解決方案等。

鑑於此,D+ 平臺從用戶角度出發,對Apache Hadoop進行了系列技術開發

和增強,形成了企業級大數據平臺,從而將用戶從底層平臺中解放出來,使其能

更好地專注企業業務,實現企業數據的新價值。此外,D+還具有以下優勢:

. 一體化打包

平臺集成了Hadoop、Pig、Hive、Tez、Storm、Spark、HBase、Flume、Ranger、

Zookeeper等組件,完成了大數據一體化打包,解決了開源組件複雜的版本管理、

兼容性、組件衝突、編譯失敗等問題,降低了邁入大數據的技術門檻。

. 高可靠的企業級運維管理

平臺通過提供數據存儲、分布式計算、數據分析挖掘以及數據

可視化

的整套

支持,解決了企業在GB到PB級數據分析領域碰到的各種問題。作為企業級大數

據平臺,提供了友好的

可視化

界面,支持集群的安裝、配置、監控、預警等全方

位、一站式服務。

. 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

平臺支持數據移動、管道協調、發現和生命周期管理,使用戶可以快速地將

數據及相關處理和管理任務上傳到Hadoop集群。全過程具有完善的路線圖,極

大地減少了開發和管理人員處理複雜數據的痛苦。1.1、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

用。

(2)大數據業務模型平臺(M+)

大數據業務模型平臺(M+)從企業應用角度出發,在大數據存儲與計算基礎

平臺之上,建立了適應企業級應用的大數據業務模型平臺,滿足各類企業用戶的

需求。主要優勢如下:

. 新一代的

可視化

交互式大數據分析模式

融合了大數據分析的高存儲量(Volume)、處理速度快(Velocity)的數據

存儲與計算能力。平臺的業務模型設計器提供

可視化

的設計能力。在短時間內開

發大數據分析模型。

. 最大化滿足各類用戶需求

平臺的研發目標是根據目前大數據業務分析與開發中存在的困難和大數據

開發人員對在數據分析中的具體需求而制定地。平臺形成了大數據業務分析、開

發設計、測試驗證與管理維護的統一標準,有效的解決了以下大數據業務分析難

題和用戶需求:

用戶需求網絡

. 整合的模型化統一分析能力

模型化統一分析解決方案

通過平臺這一載體形成統一的分析能力,極大程度的減輕了分析人員對分析

語言和工具的全面學習程度和時間,降低了對技能的要求,通過模型化的方式最

終形了統一的分析標準。

. 支撐各種混合模型的流程式開發

支撐數據採集、SQL查詢轉換、MapReduce和Spark的混合分析,滿足批處

理任務與實時任務的混合設計。

混合分析流程模型

(3)大數據數據處理平臺(ETL+)

大數據數據處理平臺(ETL+)產品的主要優勢如下:

. 面向企業級服務架構的SOA數據處理平臺;

. 豐富的數據源支撐與元數據管理,支持多種主流異構數據源的輸入與輸

出,支撐對任意數據源以及各種應用軟體包的完全連接;

. 高性能數據處理能力, 提供彈性的線程級和分布式並行處理力能;

. 方便的DI開發設計和測試,提供

可視化

的開發和測試環境,易於用戶操

作和理解;

. 先進的大數據批處理能力,提供了與現今各類典型的批處理型大數據處

理平臺和NoSQL資料庫的交互處理功能;

. 記錄級數據容錯機制,分級日誌顯示功能,實現對每條實時流數據的正

確性保障,保障了數據的一致性和正確性;

. 無限可升級性和擴展能力,先進的插件技術,實現了對新數據源和新處

理步驟無限的擴展能力。

大數據數據處理平臺特點與優勢

(4)數據脫敏(敏感數據管理)產品

數據防洩漏產品需求廣泛,本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從Gartner 2016

年數據安全生命周期的報告來看,DLP(Data leakage prevention)數據防洩漏

產品依然是接下來幾年將持續升溫的產品線之一,Gartner在其2017年的官方

報告中聲稱2016年的DLP市場總額約為8.94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9.8%,

到2020年將達到13億美元。同樣的,IDC也預測了DLP的增量市場,其研究報

告稱,2017年全球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增長到8.70億美元。數據脫敏

作為DLP的兩大類產品之一其增長前景廣闊,與加密和令牌標記化不同,它是一

種不可逆過程,其中數據經歷單向轉換。反過來,數據不能通過篡改來顯示,因

為它是自動化的,而不是基於授權。這些方法已被金融部門廣泛採用。此外,其

他行業(如醫療保健,政府和石油和天然氣)的用戶對脫敏的興趣也在增長,特

別是電信運營商客戶在近年來的需求大幅增長。。

目前該產品已完成業務規劃、系統框架設計及技術選型,並對部分關鍵模塊

進行了原型構造,能夠保證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本產品已成功研發的部分核心技

術情況如下:

序號

產品名稱

技術名稱

1

數據脫敏

(敏感數據

管理)產品

自助服務平臺;算法+知識庫的敏感數據發現算法自定義能力;智能記

憶;集群及並行處理技術;異構資料庫及Hadoop、文件系統支持技術;

靜態、動態脫敏技術。

(5)備份系統智能分析及自動化恢復驗證平臺產品

備份產品已有市場規模巨大,但針對備份系統運行狀況的智能分析及備份數

據自動化恢復驗證的同類產品屬於空白。本次項目研發的備份系統智能分析及自

動化恢復驗證平臺,該產品已經在金融行業的某個客戶進行試用,通過備份優化

諮詢服務的形式提供,該產品的分析部分的功能已初具雛形,通過對該客戶已有

備份系統的分析,充分考慮用戶當前備份系統碰到的問題和痛點,並結合用戶當

前可用的備份窗口,給出切實可行的策略調整意見和系統優化的整體方案,雖然

是以諮詢服務的方式在客戶現場進行的使用,但是得到的經驗還是非常寶貴的,

在幫助我們研發不斷的完善產品的同時,也為未來產品開發完成後推向市場積攢

必要的客戶經驗,也再次驗證了當前針對備份系統的智能分析產品幾乎沒有,更

為未來推進我們的數據敏捷管理平臺埋下機會種子。

目前該產品已完成業務規劃、系統框架設計及技術選型,並對部分關鍵模塊

進行了原型構造,能夠保證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本產品已成功研發的部分核心技

術情況如下:

序號

產品名稱

技術名稱

1

備份系統智能分析及自動

化恢復驗證平臺產品

多平臺部署;自動化分析;自動化恢復驗證技術;動態

圖形展現。

(6)分布式塊存儲產品

公司已在數據中心自主可控產品的及應用領域做足儲備,相關產品開發初具

雛形。公司多年來在立足傳統數據系統實現和維護業務的同時,一直注重數據存

儲、數據管理、數據保護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和儲備,近年來特別注重研發團隊的

人才梯隊建設,早在2016年就啟動以數據為中心的方向的多個研究項目,這些

研究項目的成功實施,為公司實現圍繞數據構建面向企業的數據統一管理平臺奠

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目前該產品已完成業務規劃、系統框架設計及技術選型,並對部分關鍵模塊

進行了原型構造,能夠保證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本產品已成功研發的部分核心技

術情況如下:

序號

產品名稱

技術名稱

1

分布式塊存

儲產品

超融合架構;彈性擴展;靈活精細的SLA設定;數據加密;多租戶;

克隆、快照、重刪、壓縮、精簡配置等企業級存儲技術。

1.2、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

近年來,隨著

工業4.0

以及「網際網路+」概念和政策的出臺,把自身設備和

網際網路良好的結合起來,形成優化的資源和能源配置方案已成為產品競爭力的重

要體現之一。針對「兩化融合」以及

工業4.0

,市場的現行做法是更換最新的設

備或自建IT系統。前者成本高、施工周期長、自動化控制上位機系統造價昂貴;

後者則普遍存在初始投入太高、資金壓力增大、系統建成後IT資源利用率低、

缺乏專業IT維護隊伍和運維成本負擔較大等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15年我國

中小企業

數量38.25萬個,對於中小型企業佔比高達80%以上的中國

製造業,以上兩種模式均不利於

工業4.0

的推進。因此,最好的辦法是通過購買

或租賃IT系統平臺服務,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來進行行業數據

的處理和優化,這種模式也勢必成為越來越多國內中小型製造企業的首選。

以節能服務行業為例,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備案節能服務公司名單,全國節

能服務公司備案總數已從2010年第一批備案的461 家,上升至2015年3553家。

201年,節能服務業產值3127.34億元,增幅為18.01%,合同能源管理(EMC)

項目投資規模1500億元,增幅為21.35%。

中小企業

加快兩化融合的進程,設備

廠商增加自己產品附加值,合同能源管理及投資項目提供商及時掌握投資項目運

行情況、降低成本、核算對應的節能量和設備的維護等都需要全面的大數據分析

平臺和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幫忙響應並解決問題,系統面向的市場空間十分

廣闊。

資料來源: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前瞻產業研究院

邦訊信息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按應用場景可以應用於

智慧能源

行業、智

能監控運維行業、物聯網傳統行業改造行業、安防行業等。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

場景或行業,對系統平臺的設計、建設和維護方案進行調整,確保項目的順利運

營。從市場競爭情況來看,目前市場類似的產品比較少,市場仍是一片藍海。少

數同類產品,如機智雲、ONENET等,雖可以滿足企業一部分要求,但存在功能

不完善、需安裝專用設備、費用成本較高等問題。邦訊信息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

應用採用通用的數據採集設備,造價成本低,並可針對各種工業設備提供統一便

利的雲端接入,完成數據存儲、數據展現和數據分析處理,快速實現各種應用方

案的綜合聯動,綜合性能和造價優於市場同類產品,前景較好。

1.3、個性化流量應用

2018年起,國內通信運營商流量業務市場環境及套餐資費政策發生了巨大變

化,尤其是各通信運營商低價「不限量」套餐的推廣普及,直接導致「流量包」

業務需求及收入規模持續下滑,「個性化流量應用」業務的市場環境發生了根本

變化;同時,該業務的技術合作方

中興通訊

股份有限公司也因市場原因,調整了

相應核心網Itop產品線的持續開發與支撐工作。

鑑於此,公司決定不再對其進行持續性投入與推廣工作。對於現有存續合同

的業務,在不產生額外成本投入的情況下,將繼續保持正常運營,保障公司「個

性化流量應用」業務的存續收入。

2、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項目

結合

創意信息

的集團戰略和對切入5G市場入門路徑,在5G產業初期的定位

主要集中在無線接入網(RAN)及移動邊緣計算產品,具體的產品形態將聚焦在

小基站,原因在於未來業務的承載在邊緣,智能採集也在邊緣,無線技術的應用

也主要表現在新空口的軟體定義和計算處理上,作為技術入口和產品市場入口,

初期聚焦5G小基站利於集合資源、積累人才,長期看具備技術生長和產品功能

進一步提升的創新條件。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專網通信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

規劃分析報告》對標4G基站來對未來5G建設投資進行測算,測算如下:

目前我國現有4G宏基站約370萬,其中中國移動177萬,中國電信115萬,

中國聯通

85萬,4G廣覆蓋階段基本結束;三大運營商4G建網累計投資超過4500

億元,折合單基站建設成本12.5萬元。

預計未來5G宏基站量將是4G的1.25倍,約為450萬。考慮到5G基站將大

幅增加射頻器件及天線使用量,預計單基站的平均成本將是4G的1.25倍(已考

慮基站成本隨著建設上規模而降價),約為15.67萬元。綜上,我們預計我國

5G建設投資將達到7050億元,較4G投資增長56.7%。

......é.....3

而業界共識,5G微站(包含室內站)、杆站數量將是宏站的3倍以上,即千

萬量級。

3. 公司已在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及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的研發和應用領域做

足儲備,相關產品開發初具雛形。

公司作為國內信息化領域的領先企業,在立足傳統數據系統實現和維護業務

的同時,一直注重雲計算、大數據方面的技術研發和儲備,邦訊信息在物聯網技

術方面也擁有一定的積累。公司前期設立了雲計算和

信息安全

部,與電子科技大

學等科研院校在大數據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技術儲備日益豐富,並在與IBM、

Teradata等大數據領先企業的合作中,積累了豐富的雲化大數據平臺和應用的

開發經驗。2013年公司與貴州移動開展「大數據MBO三域聯通」項目,2014年

公司啟動了大數據方向的數據準備、轉換、處理軟體、「創意雲」基礎上的統一

運維平臺、雲管理平臺的支持與主流的虛擬化平臺接口等三個方向的研究項目,

2015年公司發布了第一款企業級大數據平臺D+並在貴州移動成功部署,2016年

邦訊信息在中國鐵塔實施了20餘萬基站的動力環境監控項目,2017年與成都市

信息化公司開展「iChengdu」無線城市建設及運營項目,2018持續推進「大數

據+」應用服務體系,與四川政法委、國

家電網

、華為等客戶實施了「雪亮工程」、

「國

家電網

運營監控管理大數據」、「海外基站動力環境監控」等一系列項目,2019年繼續積極拓展「大數據+」應用服務,與海南省萬寧市政法委、中興等客

戶在公共安全方面展開合作;上述項目的成功實施,為公司實現大數據平臺建設、

跨域信息整合、數據深度挖掘與分析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及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的研

發和應用已完成業務規劃、系統框架設計及技術選型,並對部分關鍵模塊進行了

原型構造,能夠保證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本項目已成功研發的部分核心技術情況

如下:

功能模塊

技術名稱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

分布式存儲技術、大數據抽取、雲計算技術、數據脫敏及智能備份技

術、大數據應用、大數據安全管理技術

工業物聯網支撐平

臺應用

物聯網技術;低功耗無線數據通信技術;消息發布訂閱技術;MQTT;

信息安全

防護技術;密碼技術;海量並發數據採集技術;智能運維技

術;自動化巡檢技術;視頻結構化技術;人工智慧技術;

個性化流量應用

可伸縮web技術;數據倉庫技術;分布式服務框架;分布式的緩存架

構;自動構建技術

新一代智能網絡通

5G無線接入網(5G NR RAN)技術;移動邊緣計算(MEC)技術

4、項目已取得部分框架合作協議及合同,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具備可行性

公司對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及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的研發和應用的需求、市場

前景、技術方案都進行了充分的調研、論證,並與合作機構、客戶等初步協商確

定收入構成,盈利模式具備可行性。項目前期已取得的合作框架協議及相關合同

情況如下:

項目類別

合作方及客戶名稱

服務內容

大數據應用雲

平臺

泰豪寶碳

能源網際網路大數據平臺2.0合同

家電網

運營監控管理大數據合同

個性化流量應

聯通寧夏分公司、聯通山西分公司

流量紅包增值業務SP合作協議

工業物聯網支

撐平臺應用

深圳中振華能技術有限公司

能耗雲平臺服務合同

中山市未來能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中山市粵能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能耗雲平臺租賃合同

海南美鑫節能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

動力環境監控主機採購合同

第四章、 環境保護及勞動安全衛生、消防

一、環保

本項目屬純軟體開發項目,對於所需相關硬體,公司均採用直接採購方式,

不涉及硬體生產內容,因此不存在環保問題。

二、勞動安全衛生

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勞動衛生設計標準、規範、規定進行設計,以防為主,盡

量把不安全因素、事故隱患消滅在設計過程中,從根本上保證員工的安全與健康。

機房採用中央空調給予降溫和通風,電氣控制室、變配電所等設置設軸流通

風機排除餘熱並作為事故通風機。此外,公司設置專門的勞動安全衛生管理機構,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要求,應該配備1名安全管理人員。公司對員工應該按照相關

要求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三、消防

為確保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不損失,遵循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和設計規

範,以使用方便,經濟合理為原則,積級採用行之有效的先進的防火技術,從全

局出發,統籌兼顧,正確處理生產和安全、重點和一般關係,達到促進生產,保

障安全的目的。

1、建築消防

1.1建築防火

耐火等級及消防疏散。機房內的耐火等級為二級,各機房內設置一個防火區。

每個防火分區設有二個以上的對外出入口。

1.2滅火器配置。

根據《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範》GBJ140-90進行設計,機房均配置一定數

量的碳酸鹽乾粉滅火器。

2、電氣消防

2.1建築物均按三類做防雷設計,防雷接地與電源重複接地採用共用接地系

統,接地電阻均應小於4Ω。

2.2機房內生產線配電幹線採用封閉式母線槽跨柱或沿屋架敷設經配電箱或

插接箱以絕緣導線穿鋼管引至用電設備。220/380V配電系統採用TN-S接地系統,

凡裝置內所有正常不帶電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均與PE線可靠連接。插座供電迴路

均由帶漏電保護裝置的開關供電。

3、水道消防

室外消防用水採用低壓制,由消防車或其他移動式消防泵加壓後實施滅火,

室外給水管網沿公司周圍道路布置,圍繞建築物成環狀布置。

4、工藝消防

公司對使用的原材料嚴格管理分類存放,對易燃、易爆材料按消防要求設專

用存貯場地,專人管理,對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存放也按消防要求留出通道,

工人操作嚴格按規章進行以杜絕火災事故發生。

5、消防管理

5.1消防安全由公司負責管理,定期檢查、試驗有關消防系統及化學滅火器

的藥劑更新。對公司員工進行消防安全和初始火災救援的正常操作教育。

5.2組織義務消防隊,一旦發生火災,能發揮自救功能。

5.3制定消防應急預案,加強與當地消防主管部門的聯繫,以取得他們對消

防安全工作的指導和幫助。

第五章、 組織機構及人力資源配置

一、組織機構

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以明晰的產權關係為紐帶,以

規範、高效的法人治理結構為基石,形成了獨立自主、層次分明、責任明確、相

互制約的運作體制。公司根據項目特點和研發、銷售、管理的需要,公司組織結

構如下圖:

二、人力資源配置

本項目勞動定員是以所需的基本生產工人為基數,參照現行比例,並根據本

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後得出。項目人員配置如下:

1.大數據應用雲平臺

序號

科目名稱

人數

1

項目經理

7

2

架構設計師

14

3

高級開發人員

35

4

中級開發人員

63

5

初級開發人員

45

6

UI/UE

22

7

測試人員

32

8

技術主管

15

9

實施工程師

17

10

產品經理

10

11

服務虛擬化研發工程師

14

12

高級網絡工程師

11

13

資料庫DBA

14

14

高級運維工程師

15

15

算法研發工程師

2

16

圖形化界面研發工程師

3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開發人員小計

319

2.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

序號

科目名稱

人數

1

項目經理

5

2

高級研發人員

12

3

中級研發人員

32

4

初級研發人員

41

5

測試人員

3

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開發人員小計

93

3.個性化流量應用

序號

科目名稱

人數

1

項目經理

1

2

高級研發人員

8

3

中級研發人員

16

4

初級研發人員

16

5

測試人員

12

個性化流量應用開發人員

53

4.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

序號

科目名稱

人數

1

系統工程師

3

2

項目經理(PM/PA)

4

3

軟體工程師

16

4

測試工程師

5

5

NPI/採購

1

6

硬體和結構工程師

3

7

數字電路工程師

3

8

射頻工程師

2

9

配置管理

1

10

職能經理

2

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開發人員小計

40

第六章、 項目投資計劃

一、項目投資概況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建設部聯合頒布《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

三版)(發改投資[2006]1325號)、《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和

創意信息

供的相關資料,本項目總投資25,706.24萬元,其中軟硬體購置及安裝費投資

9,577.37 萬元,項目開發費12,842.62 萬元,推廣費用2,940.55萬元,基本

預留費345.70 萬元,具體投資金額如下:

投資內容

投資額度(萬元)

投資比例

第一年

2017

第二年

2018

第三年

2019

第四年

2020

第五年

2021

合計

軟硬體設備

購置及安裝

1,285.31

1,290.24

1,258.15

5,266.67

477.00

9,577.37

37.26%

基本預留費

-

-

82.06

263.64

-

345.70

1.34%

項目開發費

1,346.50

2,744.83

1,961.00

6,185.29

605.00

12,842.62

49.96%

項目推廣費

2,003.10

857.45

-

80.00

-

2,940.55

11.44%

項目投資

合計

4,634.91

4,892.52

3,301.21

11,795.60

1,082.00

25,706.24

100.00%

本項目為大數據應用雲平臺及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的研發和應用實踐項目,

根據技術方向具體拆分投資金額如下表:

細分項目名稱

軟硬體購置

及安裝費

基本預留費

項目開發費

項目推廣費

合計

大數據應用雲

平臺

5,307.52

220.00

8,180.48

-

13,708.00

工業物聯網支

撐平臺

734.89

-

2,029.09

3.10

2,767.08

個性化流量應

889.66

983.05

2,857.45

4,730.16

新一代智能網

絡通訊

2,645.30

125.70

1,650.00

80.00

4,501.00

合計

9,577.37

345.70

12,842.62

2,940.55

25,706.24

注1: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後臺設備建設方案及建設地點依據項目具體實施詳細方案確定;

注2:在項目實際執行過程中,如需在費用類別間對金額進行調整的,由公司投資評審小組進行審核。

二、項目設備概況及選型

設備購置費包含設備出廠價、運雜費和安裝費。設備現行價格根據供貨商報

價材料,並結合企業實地調查和網上詢價作了相應調整,具體情況如下:

1.大數據應用雲平臺

設備名稱

總價(萬元)

型號

備註

1

機房及辦公基礎

環境建設及服務

500.00

模塊化機房、消防、

UPS、發電機設備及

施工等

第1年投入9%

第2年投入22%

第3年投入14%

第4年投入46%

第5年投入9%

2

網絡及安全設備

及輔材

520.00

防火牆、交換機、負

載均衡、堡壘機、IPS、

IDS等

3

伺服器設備及配

700.00

兼容虛擬化的硬體服

務器、硬碟、SSD、

存儲、內存、CPU、

RAID卡、網卡等

4

辦公硬體及服務

270.00

研發電腦、測試用設

備、實驗環境設備等

5

展示及宣傳設備

及服務

245.18

拼接屏、中控、展示

大廳建設等相關設備

6

開發及測試環境

伺服器

200.00

7

網絡及安全設備

及輔材

60.00

8

基礎平臺及應用

軟體與服務

1,140.00

虛擬化軟體、安全管

理、智能認證、操作

系統等模塊

9

運維及安全軟體

及服務

852.34

運維監控系統、告警

系統、等保三級認證、

相關資質備案等

10

辦公管理軟體及

服務

520.00

項目管理、財務管理、

人員管理、合同管理、

客戶管理等系統

11

基礎平臺及應用

軟體與服務

260.00

12

辦公管理軟體及

服務

40.00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設備購置

及安裝費小計

5,307.52

2.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

設備名稱

總價(萬元)

型號

備註

1

伺服器及配件

13.00

2

電源

7.00

3

測試儀

8.00

頻譜儀

4

研發耗材

57.89

研發中過程中的線

材、SIM卡、PCB、芯

片、模塊、傳感器等

5

測試軟體

4.00

6

物聯網數據綜合

處理組件

425.00

7

IT運維管理監控

系統

220.00

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設

備購置及安裝費小計

734.89

3.個性化流量應用

設備名稱

總價(萬元)

型號

備註

1

ISG流量網關

165.00

2

iTOP平臺硬體

376.80

3

電商平臺前置網

絡設備

40.11

4

阿里雲主機租賃

219.57

14

iTOP系統服務軟

48.20

15

PCC服務策略

33.77

16

elog日誌溯源系

6.21

個性化流量應用設備購置及

安裝費小計

889.66

4.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項目

設備名稱

總價(萬元)

型號

備註

1

電腦及辦公設備

90.64

2

元器件

5.00

3

Intel Flex Ran

硬體伺服器

12.00

4

基站伺服器-測試

平臺

17.00

H3C伺服器

5

基站伺服器-測試

平臺

6.50

6

B16板

36.00

7

PCIE卡-Rfdsp

8.00

8

PCIE卡-N3000

2.40

9

測試手機(鼎力軟

件)

18.00

10

ARRAYCOMM設備採

39.00

11

ARRAYCOMM設備採

79.00

12

示波器

1.00

13

RU射頻

4.00

14

協議棧

320.00

15

協議棧升級費用

30.00

16

射頻軟硬體

1,976.76

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設備購

置及安裝費小計

2,645.30

三、項目開發費用

本項目建設期內用於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的團隊人員薪酬計入本項目開發費

用,具體情況如下:

1.大數據應用雲平臺

科目名稱

人數

項目開發費(萬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總投資額

1

項目經理

7

-

101.00

82.00

150.00

30.00

363.00

2

架構設計師

14

-

202.00

63.00

330.00

50.00

645.00

3

高級開發人

35

20.00

357.00

115.00

710.00

70.00

1,272.00

4

中級開發人

63

-

454.00

126.00

745.00

100.00

1,425.00

5

初級開發人

45

20.00

142.48

70.00

675.00

40.00

947.48

6

UI/UE

22

-

161.00

34.00

140.00

35.00

370.00

7

測試人員

32

-

161.00

44.00

390.00

40.00

635.00

8

技術主管

15

-

185.00

39.00

150.00

40.00

414.00

9

實施工程師

17

-

101.00

22.00

100.00

30.00

253.00

10

產品經理

10

-

151.00

32.00

160.00

35.00

378.00

11

服務虛擬化

研發工程師

14

-

126.00

27.00

115.00

30.00

298.00

12

高級網絡工

程師

11

-

134.00

29.00

120.00

35.00

318.00

13

資料庫DBA

14

-

126.00

27.00

115.00

35.00

303.00

14

高級運維工

程師

15

-

139.00

30.00

125.00

35.00

329.00

15

算法研發工

程師

2

-

-

-

90.00

-

90.00

16

圖形化界面

研發工程師

3

-

-

-

140.00

-

140.00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

開發費小計

319

40.00

2,540.48

740.00

4,225.00

605.00

8,180.48

2.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

科目名稱

人數

項目開發費(萬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總投資額

1

項目經理

5

25.00

6.25

43.50

50.00

124.75

2

高級研發人

12

48.00

12.00

96.00

118.29

274.29

3

中級研發人

32

192.00

14.40

318.00

240.00

764.40

4

初級研發人

41

184.50

16.40

328.00

246.00

774.90

5

測試人員

3

27.00

2.25

25.50

36.00

90.75

工業物聯網支撐平

臺應用開發費小計

93

476.50

51.30

811.00

690.29

2,029.09

3.個性化流量應用

科目名稱

人數

項目開發費(萬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總投資額

1

項目經理

1

30.00

30.00

60.00

2

高級研發人

8

200.00

25.00

225.00

3

中級研發人

16

275.00

55.00

330.00

4

初級研發人

16

215.00

30.00

245.00

5

測試人員

12

110.00

13.05

123.05

個性化流量應用開

發費小計

53

830.00

153.05

-

-

-

983.05

4.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

科目名稱

人數

項目開發費(萬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總投資額

1

系統工程師

3

-

120.00

120.00

2

項目經理

(PM/PA)

4

150.00

220.00

370.00

3

軟體工程師

16

120.00

380.00

500.00

4

測試工程師

5

80.00

160.00

240.00

5

NPI/採購

1

-

40.00

40.00

6

硬體和結構

工程師

3

-

60.00

60.00

7

數字電路工

程師

3

-

60.00

60.00

8

射頻工程師

2

60.00

80.00

140.00

9

配置管理

1

-

40.00

40.00

10

職能經理

2

-

80.00

80.00

新一代智能網絡通

訊開發費小計

40

-

-

410.00

1,240.00

-

1,650.00

項目開發費投資合

1,346.50

2,744.83

1,961.00

6,185.29

605.00

12,842.62

四、項目推廣費用

本項目推廣費用參考市場價格進行計算,具體情況如下:

1.大數據應用雲平臺

序號

科目名稱

推廣費用(萬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總額(萬元)

1

銷售費用

2

宣傳、展會等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

推廣費用小計

-

-

-

-

-

-

2.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

序號

科目名稱

推廣費用(萬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總額(萬元)

1

市場拓展

3.10

3.10

工業物聯網支撐平

臺應用推廣費用小

3.10

-

-

-

-

3.10

3.個性化流量應用

序號

科目名稱

推廣費用(萬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總額(萬元)

1

運營費用

1,600.00

381.95

1,981.95

2

平臺維護團

120.00

142.65

262.65

3

技術支撐費

280.00

332.85

612.85

個性化流量應用推

廣費用小計

2,000.00

857.45

-

-

-

2,857.45

4.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項目

序號

科目名稱

推廣費用(萬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總額(萬元)

1

產業聯盟會

員費

20.00

20.00

32

展會/品牌

20.00

20.00

3

市場拓展

40.00

40.00

新一代智能網絡通

訊項目推廣費用小

-

-

-

80.00

-

80.00

項目推廣費用合計

2,003.10

857.45

-

80.00

-

2,940.55

第七章、 募投項目建設規模與建設進度計劃

一、建設工期及投資規模

本項目建設周期及投資規模如下:

項目名稱

總投資額(萬元)

建設周期(年)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項目

13,708.00

5

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

2,767.08

4

個性化流量應用

4,730.16

3

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項目

4,501.00

2

二、募投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本項目由發行人自行負責實施。建設資金根據項目實施計劃和進度安排分

批投入使用。本項目已完成項目前期的考察論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及

項目備案等工作。

細分項目名稱

實施主體

實施周期(單位:年)

T+1

T+2

T+3

T+4

T+5

大數據應用雲平臺

創意信息

、北京創意

工業物聯網支撐平臺應用

邦訊信息

個性化流量應用

創意信息

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項目

創智聯恆

三、項目採購方式

本次建設項目採購主要涉及軟硬體設備購置、服務類採購,公司將根據採購

類別、採購金額,採取招標、競爭性談判、詢價採購等的採購方式,選擇報價合

理、滿足工期、技術實力雄厚的公司作為供應商。

第八章、 項目的經濟效益分析

本項目建設期3-5年,項目建設完成進入正常運營後,預計實現年營業收入

24,921.00萬元,年利潤總額11,919.80萬元,各項財務盈利能力指標較好,投資

利潤率為46.37%,所得稅後財務內部收益率為28.82%,遠高於設定12%的財務基

準收益率,財務淨現值為10,334.37萬元,遠大於0;全部投資回收期為5.40年(含

建設期)。

本項目財務評價指標較為良好,項目實施具有可行性(經濟效益預測不代表

公司對未來盈利能力的保證,能否實現取決於市場情況變化、經營團隊努力等多

種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第九章、 項目風險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項目主要風險因素識別

項目主要風險因對項目建設或運營過程中可能造成損失或傷害,致使項目偏

離原來的目標的風險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投資風險、技術風險、資金風險、人

力資源風險、市場風險、管理風險。

1、投資風險

本項目屬國家鼓勵重點投資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國家、省及各級地方政府

都給予很多扶持政策和優惠政策,一旦這些宏觀引導政策、投資環境發生變化,

將對項目的實施產生一定的影響。從我國經濟發展格局、「十三五」時期發展目

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

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市場需求等各方面來看,本項目實施中其投資環

境的風險程度應屬「較小」。

2、技術風險

從工程設施、設備技術方面看,項目設計採用的各項技術和設備均為成熟的

技術和設備,可靠性高,自動化程度較高,維護管理方便,能有效的保障業務穩

定。公司在研發流程、技術、設備以及中間體資源等方面有較大的優勢。綜上所

述,本項目的技術風險程度應屬「較小」。

3、資金風險

創意信息

管理規範,經營狀況較好,現金流穩定,資產狀況良好,項目建設

資金來源為募集資金資金,風險程度應屬「較小」。

4、人力資源風險

人力資源保障是本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因素,

創意信息

擁有強大的專業

人員的隊伍,在本企業培育和儲備大批專業人才,對本項目的實施而言,產品技

術為自主開發技術,項目實施中的人力資源風險程度應屬「較小」。

5、市場風險

本項目涉及的流量、新一代智能網絡通訊等市場需求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呈上

升趨勢,市場前景較好。本項目採用先進設備,可靠的自主設計方案,具有較強

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公司培養、組建了高素質的研發隊伍,樹立了先進的研發理

念,建立了良好的研發體系,並注重控制研發成本,強化研發水平提升。因此,

市場風險應屬「較小」。

6、管理風險

公司業務涉及全國市場,建設了較為穩固的合作關係,生產經營狀況良好,

經濟技術實力雄厚。公司在技術和管理上具備豐富的經驗,因此,管理風險程度

應屬「較小」。

綜上所述,本項目在技術、市場、投資環境、資金、人力資源和管理等方面

的風險相對較小。

二、風險的應對

綜上所述,本項目在諸多方面均不存在較大風險,但從防範和降低風險出發,

必須採取以下措施:

1、投資環境風險防範措施

採取風險自控。緊密結合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大數據產業專項規劃,

了解大數據行業相關政策和法規,及時掌握財政、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和信息,把

握大數據行業的投資環境狀況和發展。

2、技術風險防範措施

加大研發投入,以創新來保持

技術領先

優勢,利用法律武器,通過智慧財產權

保護打擊侵權行為,密切關注領域內的技術發展動向,分析對本項目

技術領先

勢產生威脅的

新動向

,採取跟進搶先或合作發展等措施保持技術優勢。

3、資金風險防範措施

確保資金來源與投資方向及建設內容的實現,加強與銀行的合作和溝通,確

保貸款按時供應,對項目建設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專項管理,保障項目實施的資

金使用。

4、人力資源風險防範措施

本公司通過多年的生產實踐,已在本企業培育和儲備了大批專業人才,但仍

需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做到用人得當,人盡其才,有效地發揮和利用其

才能,採取措施防止人才流失,並注意加強後備人才的培養。

5、市場風險防範措施

公司幾年來推進以技術人才為核心的戰略卓有成效,產品創新能力得到明顯

提升,保證公司產品、服務有利佔領市場。本次項目投產後,公司將強化產品質

量管理,確保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採用積極穩妥的市場運作模式,加大市

場投入,充分挖掘、宣傳本項目產品的市場潛力,提高產品知名度,擴大市場規

模,並積極應對同類產品競爭,並逐步提升競爭優勢,強化產品的營銷管理,組

建、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營銷隊伍,樹立先進的營銷理念,不斷創新市場營銷模式,

積極拓展營銷網絡,力求產品銷售渠道的暢通。

6、管理風險防範措施

採取風險自控。不斷創新經營管理理念,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合作機制,明

確合作各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相關部門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及時解決項目實

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以保證項目順利進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和實施完成

以後,應時刻關注與項目相關的風險因素,儘量避免風險的發生,一旦風險發生,

要及時應對處理,將風險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以實現經濟、社會效益的

最大化。

第十章、 可行性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項目的實施符合公司的發展定位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符合國家的產業發

展政策。建設項目特點鮮明,目標明確,既能促進我省經濟的發展,創名牌打造

城市名片,又能推動西南地區IT行業發展壯大。同時,項目建設還有利於帶動

本地區一些相關產業的發展,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社會效益明顯。

項目市場前景廣闊,各項技術經濟指標較好,可為企業和地方帶來良好的經

濟效益。項目建成達產後,企業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24,921.00萬元,利潤總額

11,919.80 萬元。

項目符合公司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通過財務評價,項目投入產出比合理,

經濟效益顯著,其社會評價,環境影響評價可行,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企業

實施該項目的基本條件具備。

綜上所述,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市場保證,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企業實施該項目的基本條件具備。因此,該項目具有可行性。

創意信息

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20年4月29日

  中財網

相關焦點

  • 智能雲科打造工業大數據融合應用生態,推動製造業整體轉型發展
    智能雲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面向機加工設備互聯互通的工業大數據融合應用試點示範」項目成功入選名單的「工業大數據融合應用」領域。  此次「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公示名單」「工業大數據融合應用」 共90家,其中「重點行業方向」全國共計33家,智能雲科位列其中。不久前,智能雲科還入圍了工信部2019年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
  • 2020百度智能雲智能計算峰會:行業首提AI-Native,發布新一代雲基礎...
    大會還重磅發布了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雲基礎架構百度「太行」,以及六大新產品並升級四大應用平臺,實現智能計算能力全面升級。這將為AI新基建發展注入新動能,加速中國產業智能化升級步伐。王海峰表示,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量,而人工智慧技術的高速發展,依託於算法、算力和數據的快速發展。有了強大的算力才能處理大規模的數據,才能應用更先進的算法。
  • 中興通訊總裁徐子陽:以「空杯心態」投身5G行業應用
    在IaaS層做「加法」,讓算力均勻分布在端、邊、雲,並可以通過邊緣網絡部署,靈活擴展算力。在PaaS層做「減法」,將傳統厚重的PaaS層「敲碎」,變成積木式的組件化庫,方便企業根據不同應用場景,靈活組裝。這將幫助企業應對數位化轉型的不同階段而遊刃有餘。在平臺賦能方面,中興通訊構建了大視頻、大數據、物聯網、工業控制和遠程辦公等能力組件,都可以開放給行業合作夥伴,助力快速創新,敏捷迭代。
  • 百度智能雲首提AI-Native:發布新一代雲基礎架構「太行」
    大會還發布了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雲基礎架構百度「太行」,以及六大新產品並升級四大應用平臺,實現智能計算能力全面升級。百度CTO王海峰表示:「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量,而人工智慧技術的高速發展,依託於算法、算力和數據的快速發展。有了強大的算力才能處理大規模的數據,才能應用更先進的算法。
  • 我會成功舉辦「智能用電大數據集成分析平臺研發 及其工程應用...
    院士專家共同見證「智能用電大數據集成分析平臺研發及其工程應用」成果國際領先鑑定委員會認真聽取了項目的工作報告、技術報告、應用報告和科技查新報告,仔細審查了檢測報告等相關鑑定資料,經過全面質詢和充分討論後一致認為:該項目實現了智能用電裝備、技術、方法與平臺研發等方面的重大創新,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百度智能視頻雲全新升級3.0,3大平臺和解決方案賦能產業智能化
    在 AI-Native 的框架下,此次百度智能雲發布了4大新品,升級了8大智能計算產品及平臺,全面覆蓋數據中心、雲伺服器、網絡、存儲、資料庫、智能移動邊緣等領域。新一代雲基礎架構百度「太行」,即彈性裸金屬伺服器 V2.0於今年8月首次對外曝光,是基於百度自研的硬體虛擬化技術,全新構建下一代雲基礎設施,在擁有彈性靈活的雲計算基礎上,實現物理伺服器高性能的計算能力。百度「太行」將和百度智能云云上虛擬網絡、雲存儲等無縫融合,為客戶創造一體的服務體驗,滿足各個行業的上雲需求。
  • 2015網際網路+大數據應用案例Top100
    25.上海公共研發平臺部署Oracle Exadata應對擴展需求上海公共研發平臺部署Oracle Exadata資料庫雲伺服器,以應對其系統和應用的擴展需求。Oracle Exadata融合了一系列同類最佳的預配置的伺服器、網絡、存儲和軟體,能為數據倉庫和在線事務處理應用程式提供超強性能,極大改善了用戶應用體驗。
  • 5G在智能配用電領域的應用探索與實踐
    本文重點聚焦智能配用電領域的5G應用創新,分析國家電網數字新基建能源網際網路5G應用發展背景,結合智能配用電業務現狀及發展趨勢,提出基於5G技術的配用電典型場景應用解決方案,並在具體實踐中驗證5G技術在電網應用中的可用性。2020年5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
  • 做數據的「管家」——拓維信息泛物聯網平臺實踐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深入解析的就是拓維信息的 IoT 核心技術,以及拓維信息如何基於自身優勢建構面向各行業的 IoT 平臺。基於自身在政府、教育、製造、園區等行業的長時間積累和實踐,拓維信息於今年6月開始了基礎 IoT 平臺的自研。目前該平臺已應用於拓維信息的多個行業客戶解決方案中,而引言中提及的「一根煙」的場景便是拓維信息 IoT 平臺的實際應用案例之一。
  • 中興通訊如何參與打造「5G新基建」?
    今年來,中央多次提及「新基建」部署,並明確了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七大方向。七大方向中,5G佔據C位。2020年,5G進入高速發展的通道,產業界如何抓住這一契機,把握新基建的大機遇?
  • 第五屆數據智能創新應用大賽祉雲榮獲創新創業優秀獎
    11月27日,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上海大數據聯盟主辦的第五屆BOT數據智能創新應用國際大賽總決賽在上海開幕,上海祉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突破初賽複賽重重比拼,最終晉級決賽,並在總決賽獲得創新創業優秀獎,受到比賽評委及在場嘉賓的關注與稱讚。
  • 聚焦大數據、資料庫、5G三大核心業務 創意信息上半年實現扭虧為盈
    具體為,在能源大數據領域,與國網信通合作,全面承接了四川、河南等網省的數據管理工作及能源大數據建設工作,並承接了天津、蒙東、江西、冀北等網省數據運營工具的建設任務。政務大數據領域,在四川崇州、青白江、彭州等地的智慧治理中心示範項目建設陸續落地。據悉,創意信息在四川青白江通過平臺快速構建全省第一個疫情防控政務應用,實現日均檢測數量由200人至4.8萬人的飛躍。
  • 大數據應用案例TOP100
    浪潮大數據平臺大大提升了濟南的警務工作能力  浪潮在幫助濟南公安局在搭建雲數據中心的基礎上構建了大數據平臺,以開展行為軌跡分析、社會關係分析、生物特徵識別、音視頻識別、銀行電信詐騙行為分析、輿情分析等多種大數據研判手段的應用,為指揮決策、各警種情報分析、研判提供支持,做到圍繞治安焦點能夠快速精確定位、及時全面掌握信息、科學指揮調度警力和社會安保力量迅速解決問題。
  • 中興通訊助力中國聯通構築智能網絡中臺體系
    新基建大潮要求新能力支撐  新基建大潮的興起,代表著產業數位化轉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新的能力需求,要求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因此運營商的雲網基礎設施需要順應新基建的發展要求,提供數位化、智能化、IT/CT融合等新能力,實現對千行百業的賦能,助力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高質量發展。
  • 2020中國數字經濟科技創新應用頒獎典禮在滬成功舉辦!「大數據百強...
    解決方案總監桑宏宇、用友網絡平臺業務發展部總經理嶽昆、貴州數據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研究院院長李可順出席會議並做主題分享;華東江蘇大數據交易中心董事詹臻主持會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金融改革、治理金融風險,金融業保持快速發展,金融開放有序推進,金融產品日益豐富,金融服務普惠性日益增強,金融監管得到加強和改進。我國金融業在實踐、探索和應用中形成的一些有益經驗和創新的研究成果值得交流推廣。
  • 2020百度雲智峰會:智能視頻雲2.0重磅發布多個新應用 加速產業智能化
    2020國家提出新基建戰略,5G作為新基建的最重要因素,也正在加快其落地的步伐。5G的商用也勢必為視頻技術和應用帶來新一輪的變革。5月18日,ABC SUMMIT 2020百度夏季雲智峰會以線上形式舉行。在智能視頻專題論壇上,面向5G視頻應用變革,百度智能雲智能視頻雲平臺全新升級2.0,宣布對視頻雲進行架構升級、交互升級、智能升級的三大升級。
  • 中醫藥信息學會何達:AI在中醫藥領域的5大應用與10條建議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二、人工智慧在中醫藥領域中應用隨著醫療大數據累積和網際網路技術發展,人工智慧在中醫藥領域應用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主要體現在五大方面人工智慧具有獨立自主的診療能力,通過大數據學習可達到與中醫專家高度匹配的診療結果,以現代中醫診斷技術及其數據為支撐,基於案例推理模型,利用人體信息採集設備,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模擬中醫診斷過程,為醫生提供診療所需的知識、經驗、方法等啟發醫生思維,輔助醫生診斷,實現中醫診斷技術的信息化、數位化、標準化。同時,突破了中醫診斷方法主觀性強、缺乏客觀數據的瓶頸,為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 中原銀行「新一代信貸業務平臺」榮獲「十大雲原生行業落地典範...
    中原銀行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信貸業務平臺」項目,憑藉在雲原生技術等方面的創新實踐,榮膺「十大雲原生行業落地典範」。記者注意到,獲此獎項的有阿里、華為、騰訊、百度、字節跳動等知名科技公司,中原銀行乃是唯一一家獲獎的金融機構。
  • 中國化纖行業智能製造系統技術及應用會議(杭州優時2020)成功舉行
    化纖行業智能製造卓有成效「十三五」期間,中國的化纖企業積極探索大數據、ERP、MES、網際網路+、雲平臺、物聯網、工業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在化纖行業設計、生產、營銷、物流等環節深入應用,推動生產模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細化轉變,由傳統生產製造向智能製造轉變。
  • HDF星盤文件系統 或將引領新一代大數據分布式雲存儲
    新技術、新模式、新資本下的數字經濟,無疑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與此同時,也給人們造成了信息洩露、數據篡改等數字存儲和數據傳輸存在的安全問題。近年來,關於數據洩露的案例屢見不鮮,大如Facebook的信息洩露,小至個人信息被轉手倒賣,數字經濟時代,信息安全要如何保護已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