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A股市場迎來新成員,DAZZLE(需求面積:80-150平方米)母公司地素時尚在上交所上市,公司A股股本為40,100萬股,本次上市數量為6,100萬股,佔總股本的15%,發行價為27.52元/股。今日開盤後直線漲停,漲幅達44%,最高上漲至39.63元。
地素時尚兩度IPO折戟之後總算有了一個滿意的結局,此前的「家務事」糾紛險些讓其再次計劃泡湯。從目前的股權結構來看,地素時尚家族成員佔據了主要席位。那麼,內部股權糾紛是否會捲土重來?
事實上,服飾企業IPO之路向來不是一帆風順。不僅僅是地素時尚,如拉夏貝爾,太平鳥,安正時尚,日播時尚等,都經歷了多次IPO才圓夢A股。看來,本土服飾企業要想登陸資本市場註定是一番坎坷。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直營和電商渠道仍有待發力
6月22日,地素時尚迎來了自己的敲鐘時刻。
該企業的輕資產模式為其解決了存貨難題,是近年來發展的亮點之一。據了解,地素時尚將生產、配送等附加值較低的環節外包於專業供應商,專注於附加值較高的核心業務環節。2015年度至2017年度,公司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89次/年、1.60次/年及1.64次/年。
光大證券昨日發布的一則分析報告對地素時尚的業績回暖也予以了肯定。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1-6月公司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1,104萬元~34,378萬元,同比增長13.84%~25.82%。2015年度至2017年度,地素時尚年營業收入規模維持在18億元以上,年複合增長率為2.51%,年淨利潤規模維持在5億元左右。
目前,地素時尚旗下共有5個品牌。DAZZLE、DIAMOND DAZZLE、d』zzit為三大核心品牌,分別針對中高端時裝、高端時裝和中端潮流女裝市場。2016年,地素時尚與國內歌手那英攜手成立NABYDAZZLE品牌,2017年,地素時尚新推出男裝品牌RAZZLE。地素時尚差異化深耕年輕中高端女裝領域,形成較為廣闊的市場覆蓋。
但是,中高端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地素時尚也將面對來自摩安珂MO&Co.、寶姿Ports、雅瑩E.P、瑪絲菲爾Marisfrolg等品牌的挑戰。
地素時尚從去年開始渠道調整,招股說明書披露,截至2015年末、2016年末及2017年末,公司分別擁有1051家、992家及1038家零售終端,多數位於國內各大城市的重要商圈,門店多布局於與高檔百貨商場和購物中心。
在服裝評論專家馬崗看來,地素時尚的直營門店佔比不高,這並非是一個理想的布局。招股書中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地素時尚擁有直營店鋪395家,佔線下門店總量約38%。該公司目前以線下渠道為主,電商渠道雖然在快速發展中,但在2017年僅佔比10%,屬於較低水平。「未來需要在直營渠道和電商渠道做布局,渠道下沉和多元化發展來分散風險。」馬崗說。
風險不止這些。光大證券的分析報告指出,設計師流失,新品牌培育不及預期也都有可能制約公司未來發展。
股東內部糾紛或帶來二次風險
地素時尚的上市之路頗具「傳奇」色彩。
該公司首次IPO要追溯到2015年9月,當時導致上市計劃擱淺的原因是遭遇股市強震。2017年4月地素時尚再度向上交所提交招股書向A股發起衝擊,並於當年5月份獲得證監會批覆,核准地素時尚公開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
沒想到的是,緊接著地素時尚實際控制人馬瑞敏的前婆婆葉丹雪和前夫錢維站出來舉報稱,馬瑞敏隱瞞重大股權糾紛、虛假披露、欺詐發行、「帶病過會」。家庭糾紛的爆發,讓地素時尚的上市計劃只能延緩。
直到今年6月,地素時尚第三次衝擊A股,結果因同樣的理由再度被舉報,理由與去年大致相同。一時間,地素時尚能否成功上市又顯得撲朔迷離。
磕磕絆絆之下,地素時尚終究登陸了資本市場。不過,這場風波也折射出一個事實:企業在管理上的漏洞會成為上市之路的攔路虎,這也會給其他待上市的企業一些警醒。
地素時尚披露的招股書中顯示,公司有著明顯的家族企業特質,幾位家族成員合計持有發行前股份高達88.69%。在馬崗看來,此次能夠上市或許內部股權糾紛已經暫時平息。但上市之後,內部糾紛有捲土重來的可能,從而引發企業的二次風波。
服飾企業上市之路從不平坦
地素時尚在衝擊資本市場道路上遇到的障礙只是一個縮影。實際上,本土服飾企業IPO折戟事件時有發生,原因也是錯綜複雜(詳細原因請見服飾品牌上市路系列報導2)。
喬丹體育IPO折戟也是緣起一場糾紛。截至今年6月7日的IPO排隊名單顯示,喬丹體育審核狀態為已過會。要知道,喬丹體育首次啟動IPO還要追溯到2011年,隨後因陷入商標糾紛暫緩上市進程,2016年喬丹體育選擇了二度衝擊IPO,並在2016年3月順利通過發審會。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正是這些意料之外的阻撓,讓監管部門對服飾企業上市的審查也變得更為嚴格。
國內服飾零售企業的上市之路從來都沒有一帆風順。據贏商網了解,2017年1月9日上市的太平鳥,連續衝刺3次才成功,IPO排隊時間長達6年。同年2月14日、5月31日上市的安正時尚、日播時尚也都經歷了兩輪IPO衝刺歷程。拉夏貝爾登陸A股之路也是十分折騰,6年內3次發力才得償所願。相比之下,瑪絲菲爾更為悲情,IPO「四進宮」也未能如願。
一位熟悉證券市場的研究人士告訴贏商網:「服裝企業要通過上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A股。有企業前三年利潤增長可觀,但並不能保持。在大環境收緊的情況下,服裝行業也容易成為IPO遇阻的重災區。」據贏商網了解,紡織服裝行業易存在高庫存、產能過剩、生產成本高企等現象,都會對企業上市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不過,隨著消費升級,服裝企業想要爭奪更大發展空間,上市融資會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
根據目前已公開的消息,在排隊IPO的服裝企業還有國內女裝歐時力母公司赫基(中國)集團,該公司已經首次公開發行招股書,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不超過12700萬股,募資32億元用於業務擴張,但截至目前仍在等待證監會審查。此外,被稱作中國西服第一品牌的杉杉,計劃本月底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據悉此次籌集或達1.64億元。
可以說,服飾企業的IPO熱情高漲,幾次失敗並不能阻擋他們的腳步。據了解,2017年全年在上海、深圳、香港三大證券交易所新增加的紡織服裝上市公司達27家,創歷年來單年新增紡織服裝上市公司家數新高。
上述研究人士對此持比較理性的看法,他認為,上市只是第一步,公司能否得到較高的融資估值和股價表現,還要倚賴於服裝企業本身的成長價值與投資潛力。
編者按:
本土服裝企業對資本市場的興趣日趨濃烈。伴隨著消費升級與激烈的競爭,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IPO之路,但這條路充滿艱辛。回過頭看已上市的地素時尚、拉夏貝爾、安正時尚、日播時尚,和正在排隊的喬丹體育、赫基,每一家企業都曾面臨上市計劃被迫擱置的尷尬。曲折過後,幾家歡喜幾家愁。這背後究竟原因幾何?這股IPO浪潮,將裹挾著本土服飾企業走向何方?贏商網為此發起《服飾品牌上市路系列報導》,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