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飯間娛樂是《幸福三重奏》,我從第一季就開始看了,斷斷續續看到第三季。
每一季的三組嘉賓大致都是按照婚齡分布的,從1-2年的新婚組,到10年以內的中年組,再到15-20年左右的超長線組合。
他們分別對應婚姻裡的三個階段:新婚的,你儂我儂,蜜裡調油;過了七八年的,激情變親情,柴米油鹽叮叮噹噹;10-20年能存活下來且看上去還算和諧的婚姻,一般都找到了能適應彼此的法門,往回看感慨萬千,往前看再忍20年也不是大問題。
第三季請來了奚夢瑤&何猷君、謝楠&吳京、白慧明&于謙,三對夫妻。
節目本來就是走慢生活的小清新風,展現的自然也是不同婚姻階段裡傾向美好的一面。
很多人看過都說這節目是給恐婚人的一劑良藥,是不是藥還得因人而異,但對一個飽受生活摧殘的幽怨中年婦女來說,我權當下飯綜藝看的,開始覺得溫馨治癒,後來看著看著就有點生氣了。
生氣大概源於嫉妒。
怎麼不管結了幾年的,都是這般琴瑟和鳴、夫妻同心、和諧自洽呢?小打小鬧也成了小情小調。
可真是太氣人了。
想當初,我和隊友剛結婚,大費周章跑到紐西蘭度蜜月,結果在人跡罕見的荒蕪小鎮,因為沒趕上去雪山的大巴車,大吵一架,要不是兩個人都沒地方去,差點在異國他鄉就地解散。
試想一下,如果節目換成素人實驗,把你和你家那口子關在深山老林裡,攝像機24小時無死角全網直播,還給你出場費,你願意參加嗎?
婚齡五年的我表示不太願意,反正是不帶小孩,有這閒工夫,我寧願和小姐妹自費參加《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去年一檔匯集了大小S、阿雅和範曉萱的友情類體驗真人秀),不然回頭憋出個毛病來,出場費還得墊醫藥費。
當我多少帶著這絲糾察審視的眼光再去看節目的時候,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世上哪有什麼模範夫妻。
節目裡的新婚甜蜜實在沒有什麼參考價值,畢竟熱心網友的八卦觸角已經敏銳到了靠人臉識別自動檢索的地步。
何猷君跟吳京自爆追妻過程,說出那句我大學就想娶她時,大家都疑惑了,你大學不是在跟by2的妹妹談戀愛嗎?而且之後也沒閒著啊。
如果秀恩愛是為了符合節目調性,那敬業一點是可以的,滿嘴跑火車可就說不過去了。
這麼看的話,不管是當老婆的人形掛件,隨時隨地求抱抱,還是事後那句「我嫁的不是豪門,我嫁的是愛情。」都讓人覺得空洞乏味。
剩下兩對更接地氣的中長跑組合,20年的于謙和白慧明也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神仙眷侶,可惜幾期節目下來,謙嫂在婚姻裡承受的委屈隱忍還是肉眼可見。
不是逛街時自顧自沉浸在樂趣裡,不與老婆分享,就是呼朋喚友上山砍竹子自動把老婆排除在外,安排謙嫂在家泡發香菇,于謙對白慧明總帶有一種習慣性的忽視和習以為常。
謝楠和吳京沒有什麼大紕漏,不過,從吳京憨直的表現以及老婆要隨時在他講話時替他找補的狀態來看,也是一個典型鋼鐵直男和他高情商夫人的標配了。
總歸,從一檔下飯綜藝裡得到的爽感,也只能是比較下飯而已。粗看之下都是濾鏡效果,細想的話,每對夫妻,都有自己要修行的功課。
實在不必羨慕節目放大後的效果,神仙眷侶回了家,誰還不是個普通人呢。
普通人的婚姻裡,模範夫妻是奢侈品,再不然,就要對模範二字重新定義一下。
據說韓國最近都不整秀恩愛的節目了,最新收視破表的真人秀是《我們離婚了》。
這也不奇怪,離婚這件事,現在不分國籍齊頭並進,前幾天還看到一個熱搜,說是截止到2020年11月,我國的單身人口已經高達2.4億;去年的離婚率高達63%,也就是超過一半的家庭離婚。
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不光模範夫妻是奢侈品,連夫妻大概也會成為奢侈品吧。
再回到那個2015年,也是11月,一大早隊友記錯了出發的時間,我們在早餐店吃完飯又悠哉悠哉上了個廁所,出來看見廣場上的大巴車早已絕塵而去,那是每天早晨只發一趟的大巴車。
選擇那個荒蕪的小鎮作為落腳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去雪山,因為後面還有行程,也沒法多停留一天。
我說你咋不看時間,他說你也沒看啊!我說我哪知道你這麼不靠譜,倆人一來二去吵了一架。
無處可去的我們吵完又租了自行車,一路騎行到一個不知名的湖邊玩耍,返回時因為我令人堪憂的車技,在空無一人的大馬路上,騎著騎著一頭栽到了路邊的草叢裡,隊友一邊哈哈大笑,一邊佯裝關切,為倒黴的一天劃上了句號。
如今想來,那個場景很有前瞻性,畢竟在其後的幾年婚姻生活裡,大多數時候都跟那天的狼狽差不多。
嗯,沒錯了,那應該就是我修行的起點。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胖賓
急吼吼的大白羊
專業劇本編審
接不了單的十八線插畫師
愛寫字
畢生耐心都給了兒子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