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新店老人為貼補家用撿牛糞落灌溉井溺亡

2021-01-06 閩南網

老人落水的灌溉井。

老人遺落在井邊的畚箕。

  前天

  翔安新店

  老人貼補家用 撿牛糞時溺亡

  沒能來得及和家人吃上熱騰騰的湯圓,67歲的李增森老人在冬至日前一天匆匆離開人世。12月21日,這位家住翔安新店鎮浦園村的老人,為撿牛糞賣錢,失足掉入廢棄的灌溉井裡,被人撈上來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廢井旁只剩他的畚箕

  昨日上午,新店鎮浦園村林厝哭聲震天。村口的荒地上搭起了一個簡易布篷,李增森老人的遺體放置在布篷裡,兒孫披麻戴孝為其守靈,老人的老伴哭得撕心裂肺。布篷外,幾件溼漉漉的衣服堆在地上,在寒風中略顯凌亂。離布篷五六米遠的地方,是老人溺亡的灌溉井,井口開闊,水面平靜——誰能想到,前一天下午,這裡經歷了什麼。

  時間回到前日下午4點多。往常,這個點鐘,李增森老人已經挑著一擔牛糞,滿載而歸。一編織袋牛糞,賣給外地人當做肥料,可以賣到20元,老人每天一大早就出門撿牛糞,補貼家用。然而,那天下午,家人左等右等,就是不見老人回家。天色漸暗,心急如焚的家人發動全村人幫忙尋找。晚上7點多,老人挑糞用的畚箕在村口的荒地上被發現,而荒地旁,一口已經廢棄的灌溉井,水面上飄著老人的帽子,岸邊有一塊黑乎乎的牛糞。村裡的年輕人用竹竿和繩子下水打撈,撈上來的是老人的屍體,已經冰冷。村民說,民警也到了現場勘查,初步確定老人是失足掉入水中溺亡的。

  事發地無防護設施

  記者在事發地看到,灌溉井四周是高低不平的土埂,土埂上雜草叢生,除此之外,未發現任何的防護設施和警示牌。

  村民告訴記者,這個井至少有四米深,以前作為灌溉用井的時候,四周有竹籬笆圍住,而且還豎著一個危險警示牌。今年9月,灌溉井所在的地塊被徵用,隨後,農田被挖掘機推平,竹籬笆和警示牌也被推倒,但廢棄後的灌溉井卻沒有被填埋,形成了一個隱患。有村民認為,老人的溺亡,和地塊的管理不善有一定關係。

  類似的隱患點不止一個。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發現了一個深井,井口隱藏在雜草中,井蓋被打開,裡面黑乎乎一片。「村裡小孩子這麼多,放學和周末經常跑到這些地方玩,萬一不小心掉下去,後果可想而知。」一位村民說。記者把情況反映給翔安區政府值班室。工作人員表示,已經轉給新民鎮政府處理。

相關焦點

  • 撿垃圾貼補家用的她 撿到錢包交給了民警
    撿垃圾貼補家用的她 撿到錢包交給了民警株洲晚報記者 李卉 通訊員 史文愷12月18日,賴女士與家人來到董家段公安分局董家段派出所,稱自己撿到了一個錢包,希望民警能幫忙找到失主。賴女士介紹,錢包是在一家藥店門口撿的,內有1500餘元現金,還有醫保卡、銀行卡等證件,估計失主非常心急。「我們很感動,賴女士因身患殘疾,平時主要靠撿垃圾、收廢品貼補家用,經濟並不寬裕,日常生活也需要照料。」
  • 「不差錢」的老人 為何愛從垃圾堆撿「寶貝」?
    「不差錢」的老人為何愛從垃圾堆撿「寶貝」專家:子女應多陪父母,有的可能是患病前兆晚上9點多,姜奶奶輕聲關好門,拿著白色蛇皮袋準備往樓下走,聽到居民樓拐彎處的垃圾箱傳來一陣響動,她小跑了起來。「聲音蠻響,曉得裡面有多少可以賣錢的寶貝喲,女兒等下回來我就不好撿了。」
  • 寓言:小鳥與牛糞的故事,我們不能像那隻小鳥一樣
    正當它奮力飛行的時候,它看到了雪地裡有一堆新鮮的牛糞正散發著熱氣,清新的氣味進入了它的肺腑。它看到這個地方不錯,於是,它減速盤旋落在了牛糞上,然後在牛糞上啄個巢穴鑽了進去。牛糞裡面非常溫暖,而且還有小鳥吃的,於是,它就決定在這個溫暖的熱窩裡不走了。可是小鳥卻忽略了一個致命的問題,牛糞畢竟是牛糞,它沒有能源增補熱量。
  • 13歲男孩救人後幫撿鞋溺亡 媽媽痛哭:他知道助人為樂
    13歲男孩救人後幫撿鞋溺亡 媽媽痛哭:他知道助人為樂時間:2020-10-23 20: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3歲男孩救人後幫撿鞋溺亡 媽媽痛哭:他知道助人為樂 10月22日上午, 記者接到一位媽媽的特殊來電, 她想給她13歲的兒子, 申請一份正能量獎勵.
  • 60歲退休,家庭條件不好,適合幹什麼工作貼補家用?
    60歲退休,家庭條件不好,適合幹什麼工作貼補家用?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退休逐漸成為了我們的共同議題。隨著國家延遲退休的一些消息下發,讓很多中年人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擔憂。
  • 古代水利灌溉工具都有哪些?
    如果穿越回到了古代,那個時候的人們是怎樣引水灌溉良田的?難道是一桶一桶的挑水?實則不然,下面筆者就帶大家盤點古代灌溉水用具,感受古人的智慧。 戽鬥 [hù dǒu]
  • 牛糞做香皂?娃扔牛糞裡?!印度人用牛糞的方式,真的很拼啊...
    於是,牛糞這個東西在印度有了各種各樣畫風神奇的用處,來感受一下....焚香....牛糞....就和名字一樣,在這天人們會往對方身上扔牛糞:(潑糞節盛況)小小牛糞大用處,真是長見識(聞夠味)了啊!雪糕逼逼:牛糞確實可以燒呀 也沒有多大味巨胸莽漢:對的,我小時候出去放牛的時候就是撿幹牛糞來烤的地瓜……好吃(指地瓜)蔸蔸娘:有味道的文章…………………………事兒君有品,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 河南6歲男童墜入無蓋窨井溺亡,道路施工兩年路面修繕始終沒完工
    新京報訊(記者 海陽 實習生 張叢婧)河南平頂山一6歲男童出門玩耍時墜入無蓋窨井溺亡,事發路段為在建的市政道路工程。12月9日,事發地附近居民表示,這段道路已持續施工近兩年時間,配套管網和路面修繕始終沒有完工。墜井男童生前照片。
  • 暴雪過後 拾荒老人主動為餐館清雪 背後原因讓人感動
    視頻中掃雪的老人叫趙福臣,今年81歲,為了貼補家用,老人經常在李女士的飯館附近撿廢品。看到老人年邁,卻還辛苦地撿拾廢品,起初,李女士和眾多鄰居們會特意積攢一些廢紙殼、礦泉水瓶等留給老人。後來,李女士開始邀請老人在自家餐館吃飯,並且每天都會給老人留飯,到現在已經有兩年多時間了。
  • 【翔安美食】舌尖上的翔安
    以麵粉和蔗糖為原料烘培而成,口感幾乎由麵粉決定,因此要求麵粉品質純正、發酵工藝到位。制餅師傅為讓老面保持最好的發酵程度,天冷要保溫,天熱要防止發酵過度,由於發酵方法天然、時間長,做出來的豬腰餅蓬鬆酥脆,嚼勁十足。
  • 印度人的牛糞情結:用牛糞做餐具、牛糞洗澡、吃牛糞火鍋
    牛糞,在農村是很常見的,大家都知道它是很好的肥料。不過,在印度牛糞的使用場合可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而且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們視牛糞為珍寶,而且看作是神聖的物品,在每個重要的節日或者場合,都會有牛糞的身影。
  • 平谷區峪口鎮從根本上解決三白山村村民吃水灌溉問題
    然而平谷區峪口鎮三白山村因山勢水脈、經濟基礎條件等原因存在「吃水不能灌溉,灌溉不能吃水」的歷史遺留問題。該村人口186戶486人,全村僅3口水井,村委會南側的井為主井,擔負著全村村民的吃水和近百戶的田地灌溉供給任務,另外兩口井主要是負責另外80多戶的灌溉。主井僅一個,要澆地必須關上吃水的閥門,要吃水就必須關上澆地的閥門,也就是說「吃水澆不了地,澆地吃不了水」,給群眾生活帶來很大不便。
  • 「不丟人」年輕媽媽背著一歲幼兒深夜撿廢品賣!網友感嘆為母則剛
    然而,當一名女子升級為母親,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往往也意味著她從內心發生了某種神奇的蛻變。有一名網友在深夜的街頭拍到一段視頻,一名年輕的媽媽,背著年幼的孩子在街頭撿垃圾賣錢!或許這名媽媽的舉動在許多人眼中覺得不可思議,覺得太丟人,然而,正如網友所說,每個人的自身情況不一樣,而這位年輕的媽媽靠勞動掙錢,這不僅不丟人,相反,恰恰詮釋了那句話,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 翔安這個大姐不一般,幹得漂亮!
    善心善行,健康翔安。
  • 棄兒被收養,想為養父母置辦壽材成夢想
    12年前,兩位老人撿養了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的名字叫小荷。養父母依靠撿垃圾廢品,賣草藥撫養小荷長大。「媽媽採回來這些草藥,曬乾拿去賣,5毛錢一斤。」養母今年已經75歲了,養父81歲,他們不僅年邁體弱而且聾啞。
  • 路上看見牛糞就打包帶走,網友:拿去做啥?
    但是,有不少中國遊客在印度街頭,看到印度人把街道上的牛糞打包帶走,他們這是在做什麼呢?印度人喜歡牛這件事,大家都是知道了,可是你知道他們還喜歡牛糞嗎?他們對於牛糞的喜愛,就跟遊客見到的一樣,只要看見路上有牛糞,就跟看見了金條似的,他們一般都會馬上衝過去撿起來,怕動作慢了被人搶走了。這個現象不僅讓在場的遊客感到很疑惑,連一向神通廣大的網友都懵圈了:「印度人拿牛糞幹嘛?」
  • 做一天「沙地牧人」,撿牛糞、生火,自己熬一鍋香醇的蒙古奶茶
    如果你想感受烏珠穆沁人民最真實的日常生活,不妨在這裡做一天沙地牧人,撿牛糞、生火,自己熬一鍋香醇的蒙古奶茶,燉一鍋手把肉也很輕而易舉,因為鮮美的烏珠穆沁羊肉嗎,不需要太多烹飪技巧,一把鹽,加水燉上1個小時,香味就溢滿整個蒙古包,細細品鑑冬日草原上最溫情牧歌……冬日寒冷,火鍋沸騰。當冬日撞上涮羊肉。
  • 翔安海關助力臺商復工復產
    臺海網5月2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葉曉菲通訊員莊妙慧蘭評仁)「這次,多虧你們的遠程指導,讓我們的貨物能夠提前申報、快速通關驗放,為我們解了大難題。」5月18日,今年首批4247個臺灣「七彩玉」商品順利投放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銷售,貨值約44萬元。
  • 男子為撿衣物不慎落海 抱箱子海上漂流42小時獲救
    信息 男子為撿衣物不慎落海 抱箱子海上漂流42小時獲救 2016-07-22 10:11:3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上翔安校區,講集郵情趣
    我們廈大翔安校區位於廈門島外翔安區新店鎮,北依香山山脈、南臨翔安南路、東接沙美村、西連茂林村,總佔地面積為3645畝,規劃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比廈大校本部還要大。從2012年開始,廈大已有生命科學學院、海洋與地球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和能源學院等七個學院及其萬名學生入住翔安校區。2016年5月26日晚,校方安排我到翔安校區開講座,主講《郵票欣賞與收藏》,作為」廈門大學人文大講堂@文藝鑑賞講座」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