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29日訊 為貫徹黨的五中全會精神,堅守中國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作為中國網際網路藝術大會重頭戲的「陶瓷空間藝術論壇」在上海舉行。
此次論壇由中國網際網路藝術大會、中華陶瓷大師聯盟、中國建築環境設計產業聯盟、上海虹橋海外書院聯合主辦。
陶瓷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中華燦爛文化的一部分,陶瓷空間藝術正越來越被大眾所關注,成為許多城市的街景設計、博物館、圖書館、地鐵、酒店、旅遊景區等公共文化設施的重要設計元素,成為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專家們圍繞「陶瓷文化的自信與強國思考」、「從中華文化資源中尋找養分和路徑」、「家居城市建設與陶瓷公共藝術」、「錦磚 文化 創新」、「陶瓷空間藝術教育與文明自信」、「中國外銷瓷與東西方園林」、「陶瓷·空間·藝術與網際網路思考」、「陶瓷文化的歷史重量」、「公共空間中的環境陶藝」、「建設一個可持續的未來——公共和城市空間的智慧混合模型與發展趨勢」、「藝術家與建築師的跨界融合共創共享現代文明」等熱點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充分解讀了中國陶瓷文化的特性和內涵,探討了陶瓷文化藝術對未來美麗城市建設、對提升現代藝術生活、對未來公共空間環境美化、對跨界產業融合合作、陶瓷文化與網際網路經濟等一系列問題進行頭腦風暴,為中國陶瓷文明新時代跨越打開一扇窗。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公共空間藝術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文明、文化自信,最重要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文化的創新和數字轉型,對建築師、藝術家,提出了新的思考。尤其當陶瓷與城市公共空間相結合,更是對藝術家們以何種形式參與提出了新的挑戰。當今的城市是集生活、工作、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文化中心,需要的是與之相匹配的充滿藝術、文化又具有自然氣息和情感關懷的多維空間。陶瓷藝術與現代空間的融合,是5000年中華優秀文明與現代人類文明的延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天地人為一體和造就可持續、健康、環保環境的時代產業,同時也是建設城市文明、百姓生活、藝術空間和帶動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激活就業的新載體,對實現文明文化自覺接受教育、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都有著重大意義。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設計學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設計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寧鋼;景德鎮陶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博士生導師,中國城市雕塑協會副主席呂品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華陶瓷大師聯盟執行主席孟樹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樂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井岡學者、景德鎮陶瓷大學文博學院院長李硯祖;世界著名陶瓷收藏鑑賞家、中華陶瓷大師聯盟常務副主席錢偉鵬;美國Gensler公司副總裁哈桑;中華陶瓷大師聯盟常務副主席、中國網際網路藝術大會陶瓷空間藝術論壇秘書長夏高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全國勞模蔣國興;東華大學環境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建築環境設計產業聯盟理事長鮑詩度;意格設計(園林空間環境專家)馬曉暐總裁;義大利GBA 建築設計院創意總監、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新文藝復興學程總導師、中國建築環境設計產業聯盟副理事長、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講座教授陳丁榮;中華陶瓷大師聯盟常務副主席、中國書畫家聯誼會陶瓷藝術委員會主任卞正林;中國宜興紫砂文旅城董事長劉忠池;珠海白兔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英明;虹橋商務區黨委書記閔師林;虹橋海外書院執行院長朱建中;虹橋海外書院運營總監楊廣州以及來自設計界、藝術界、媒體界代表參加了論壇。希臘外交部駐聯合國副司長卡爾佩斯博士、希中文化促進會會長徐莉女士、聯合國教科文國際陶藝協會前主席、法國藝術家雅克·考夫曼向大會發來熱情洋溢的賀電視頻。(文/卞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