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您每天清晨起來,聽到的這世界第一道聲音是什麼?
小娟:我們家院子裡的鳥聲。院子雖然不大,但由於有很多果樹,小鳥常來吃果子。清晨的鳥聲,是我十分喜歡的;有時也會聽到貓的聲音。我經常會被這樣的聲音喚醒。我也很喜歡風聲、雨聲;只要是自然界的聲音,我都很喜歡。
葉清:每天在自然的聲音裡醒來,是什麼樣的狀態?
小娟:我覺得所有大自然的聲音都是合理的,它的頻率和振頻跟我們身體是對應的。所以聽到這樣的聲音時,身體是舒服的,耳朵也是柔軟的,有一種生命與自然互相連接的狀態。正是因為想一直過這樣的生活,聽見更多大自然的聲音,現實中我放棄了很多東西。
葉清:這也是為什麼您會選擇做「山谷裡的居民」,可以這麼理解嗎?
小娟:你來到我們「山谷居民」音樂空間,會發現它其實是位於城市裡。現實生活中,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沒有太多條件真正去到鳥語花香的自然界當中,或者不能長久地待在大自然中;但內心可以去往自己的夢想之地。所以「山谷裡的居民」,更多寓意內心那座「山谷」的構建與生長。
葉清:最近有一檔娛樂節目叫《乘風破浪的姐姐》,但我覺得您像一股清流的姐姐。在您成長過程中,這種「一股清流」從何而來?
小娟:來自知足,因為我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家人疼愛我,小強寵愛我,還有我的隊友們,以及其他遇到的人,都讓我覺得很有愛。我一直喜歡水到渠成般的自然呈現,小橋流水般的速度。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就會傳遞美好的東西。
葉清:您曾說過,「如果內心足夠安靜,就會生長出一個『山谷』」。那您內心的「山谷」是什麼時候生長起來的?
小娟:這其實是一個慢慢生長和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第一張專輯到今年的《Smile》專輯,從第一場演唱會到後來經歷的那麼多場演唱會,內心的「山谷」由模糊慢慢變得清晰起來。
葉清:從模糊到變得清晰,中間有沒有一個臨界點存在?如果有的話,是在出第幾張專輯的時候?
小娟:我是1993年開始唱歌,1998年成立樂隊,2006年才真正出第一張專輯《如風往事》,那是翻唱專輯。到第三張專輯《紅布綠花朵》,才是原創專輯。在那之後,我就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靠近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狀態。
葉清:1993年您創作出第一首歌《藍色的窗外》,當時想通過這首歌表達什麼?
小娟:那時,我坐在家裡的窗戶邊,由窗裡看向窗戶,看著看著,窗外的風景就變成了內心想要看到的樣子。多年之後我才明白,心中所想,最終會變成眼裡所見。
這首《藍色的窗外》,最終收錄在2016年的《心有花開》專輯裡。時隔20多年,我們在演唱會唱這首歌,大屏幕中金色天邊有鳥飛過,從一隻慢慢變成一群。就像我一路走來,由一個人到一群人,身邊多了很多同行的夥伴。那種生命的成長,帶給我很強的幸福感。
葉清:時隔20多年,再唱自己創作的第一首歌,是怎樣的感覺?
小娟:從開始只有一把吉他自彈自唱,到小強以及更多小夥伴的加入,音樂的表達由簡單變得更加豐富、有層次;生命也由孤單變得溫暖,更有了攜手共進的那份能量。
葉清:小強老師在音樂中對您的影響或者成全是什麼?
小娟:在我們的創作中,小強的吉他是無形的。他在和朋友們聊天時,也常常會撥弄吉他。對他而言,吉他與其說是一個樂器,不如說是生命和身體的一部分。所以,他的吉他和他的表達是合一的。我們的合作中,有時我會在他的動機裡創作,有時他會隨著我的旋律伴奏,達到更好的意境。
所以,小強對「山谷裡的居民」來說,就像大地一樣的存在。我們在大地上,春夏秋冬,花開花落,自由生長。
葉清:您的音樂中,詞給人的感覺非常美好,可以分享一下在作詞背後的故事嗎?
小娟:我寫的歌詞,有時候會很簡單。比如《我的家》這首歌的詞,來自於我對家真實且直接的感受,所以我就用一句最簡單的話把它寫出來。還有像《c大調的城》,是來源於顧城的詩。我喜歡詩裡面的童話感,便將它譜成曲。
在我的創作中,有時先有詞,有時先有曲。但我覺得,詞曲早就存在,只不過是當你用心感受到了之後,把它譜出來、寫出來而已。
葉清:您覺得,歌詞對於一首歌來說,意味著什麼?
小娟:骨架。
葉清:那什麼是歌的靈魂?
小娟:你的表達。
葉清:無論是聽您的CD,還是聽您的現場,都有這樣的感覺——與其說您在唱歌,不如說您在跟我們說話、聊天,所以聽的時候常常忘記歌詞是什麼,而是沉浸在被感動的狀態裡,也能聽出音樂裡有很多故事。能分享一下,在音樂故事背後的創作故事嗎?
小娟:比如《愛的路》這首歌,是我寫給小強的。當然,我所有的歌都是寫給他的。《愛的路》歌詞中,我寫到「愛像一杯酒」、「愛是一杯茶」,是把愛比作日常生活中裡能看到、摸到,也很想親近的物件,這代表了我對情感的體悟和表達。每天我都會喝茶,和朋友相聚時也會喝。茶看似普通,隨時都能喝到,但它一點都不簡單。因為它千變萬化,會根據水溫、人的心情而呈現出不同的狀態。人生或者情感也是一樣的,關鍵在於我們願不願意把這杯茶泡好。
《愛的路》第三段歌詞中開始出現了愛的爭吵聲音,當然這並不是表示要分開。首先,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過程中,坦誠是很珍貴的品質。有時候女孩會撒嬌,測試一下喜歡的人是不是真的對自己好。這背後真實的感受其實是希望跟你靠得更近,希望你能懂。在這樣的狀態下,才有了後面的 「有一天你我同遠去,跟隨你的影同遠去,和你相偎又相依,千山萬水不分開」。這實際上是對情感的信任,信任自己,信任他人,信任世界上所有有愛的東西;而且,愛又是無處不在的。
葉清:除了原創,您也翻唱過經典歌曲。在翻唱的過程中,您有什麼樣的收穫?
小娟:我相信每個人都不是突然之間長大的,一路上都會經歷種種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還有那些讓我們感動的人和事,伴隨著我們長大。所以,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重唱、翻唱那些感動過我的歌。
翻唱的背後,其實也有一種責任感。作為音樂工作者,會有傳承經典的願望。當然,我期待的翻唱,並非簡單的重複或者完全改得面目皆非。我會在尊重經典、尊重曾經那份感動的基礎上,加入我的成長感悟。這才是真正的傳承。
葉清:您還記得第一次演唱會的樣子嗎?
小娟:記得,第一次演唱會是在中國傳媒大學的南苑小禮堂舉辦的。那年冬天特別冷,我們原本準備的演出服太薄了,根本沒有機會穿到舞臺上,最後我們都裹著厚厚的棉襖上臺演出。上臺後,我發現臺下坐滿了人,密密麻麻的,而且演出之後所有人都起立鼓掌。
葉清:您喜歡詩歌嗎?
小娟:我比較喜歡簡單、有畫面感的詩歌。
葉清:詩歌對您的創作有什麼影響?
小娟:我覺得好的詩歌,它就是有旋律的。尤其像中國古代的詩詞歌賦,讀懂了,再唱出來,就是一種傳承。歌詞也一樣,有什麼樣的「骨架」,就能生出什麼樣的音樂「氣質」。
葉清:您覺得音樂的本質是什麼?
小娟:我覺得,音樂的本質就是一種連接和溝通,你把心中對這個世界的感受記錄下來,通過音樂的方式再傳遞出去。
葉清:音樂對您的生命,意味著什麼?
小娟:音樂對我而言,是打開另一個美好世界的一扇門或者一把鑰匙。對於每個人來說,音樂所通往的美好世界或者「山谷」可能都不一樣,但一定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葉清:當您推開這扇門,帶給這個世界的,具體是什麼呢?
小娟:具體來說,就是生命中的種種感動,還有溫度、記憶、顏色,以及你想要的速度、時間等非常實在的東西。
葉清:22年來,「小娟&山谷裡的居民」一直通過音樂在關注什麼?
小娟:首先,我們做音樂,是因為熱愛。然後,我們再把內心裡的那份感動,通過音樂或者演繹的方式,傳遞給更多的人。
葉清:您的歌詞裡有很多關於是愛的,是一直在關注愛?
小娟:對,關注愛,感受愛,再傳遞愛——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實一個人能接受到這麼多愛,首先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愛不只是「男女之愛」,也體現在親情、友情等方面。愛實際上是生命的一種感觸,當你用心感受周遭世界,就能接收到來自不同生命的能量。
比如小貓小狗,它們的語言我們聽不太懂,但從它們的眼神以及其他狀態,都能感受來自生命的「代碼」。無論我們能感覺到的生命,還是看似感覺不到的生命,如石頭,其實本質裡都是有愛的——它可能表現為能量,也可能是溫度、顏色;甚至光線,也能讓人感受到愛。
你不單單自己是生命,你的呼吸,眼中所見,耳中所聽,你身體所感受的,無論有形或無形,全是生命。所以愛,是無處不在的。愛,也是生命的本質。
葉清:您聽到的第一首民謠是什麼?
小娟:小時候我都是通過聽唱片,來了解不同的音樂和音樂人,包括臺灣民歌時代的各種前輩。
葉清:《昨日重現》是你喜歡的第一首歌?
小娟:對。可是,很多人會認為《昨日重現》是一首流行歌。但我聽到《昨日重現》時,才知道,原來好聽的音樂是這個樣子的。
葉清:對於昨日,您想說什麼?
小娟:你好,我沒有忘了你。
葉清:對於未來,您又想說什麼?
小娟:嗯?你怎麼在這裡?
葉清:您怎麼理解民謠呢?
小娟:如果簡單地解釋,民謠可能就是一個人心中想要唱的歌,它應該是最接近人心裡想說的話。
葉清:換句話說,您的歌是一種訴說?
小娟:當你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或者語言的表達比較淺顯和貧乏,就會想用音樂的方式來表達,因為它更豐富、更細膩。
葉清:您怎麼看待民歌以及童謠裡的美好?
小娟:我小時候就經常聽臺灣民歌,但當時並不知道那是臺灣民歌。時隔很多年,我們有幸被邀請參加2015年的「民歌40」演唱會。當時,我們與葉佳修老師一起唱小時候聽的《鄉間小路》時,突然覺得好神奇——音樂將兩個時空交匯在一瞬間、一個舞臺。而且,每次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想起小時候窗外的那棵樹,想起夏天的蟬鳴聲。所以,音樂就有這樣的記憶功能,給了小時候的我對自然界幻想的力量。所以,長大之後,我會非常尊重那些曾給予我力量的民歌手們和民歌。
童謠呢,在我心裡,就是當你隨手拿起一片葉子時,可以隨口哼出的旋律;或者是你看到小貓,撫摸它時,很想唱的歌。所以,每一個人內心的那份純真,其實一直都沒有變過。在唱很多歌曲時,那份孩童般的感受,實際上是最接近內心想要表達的。
葉清:無論是胡德夫先生的民歌,還是很多坊間的童謠,其實都蘊含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未來您的創作中,會不會演繹、傳遞和傳承傳統文化?
小娟: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東方的女生。我在唱歌時,也喜歡中國戲曲裡的一些唱腔;中國的戲曲文化非常深厚,有著幾千年的沉澱。戲曲之外,我也喜歡中國的水墨畫、詩歌,還喜歡那種吟唱的方式。所以,未來我肯定會做更多傳承東方文化的音樂。
山谷居民音樂空間
記錄一個時代的溫度